正在阅读:

加速转型财富管理前奏:券商柜台市场悄露曙光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加速转型财富管理前奏:券商柜台市场悄露曙光

监管层正在针对场外柜台业务研究酝酿相关规则,不排除下一步将会在柜台市场出现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常年坐“冷板凳”的券商柜台业务,似乎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获悉,日前中证协场外市场委员会召集相关券商就推动券商场外市场发展、完善证券公司场外及柜台业务自律规则体系进行交流。

会上,一些代表对柜台业务提出分层管理、松绑产品种类限制、提高流动性机制的期许,并建议明确柜台发行、转让证券品种的范围。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资管新规为各类资管产品建立基本法的基础上,柜台业务将成为提供综合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平台,其发展方向将成为券商实现财富管理转型的关键因素。

6月6日,有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人士透露,监管层正在针对场外柜台业务研究酝酿相关规则,不排除下一步将会在柜台市场出现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

 

常年坐“冷板凳”的券商柜台业务,似乎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柜台市场的黎明

作为场外市场的组成部分,券商柜台市场长期被市场所忽视。

这种局面正在迎来改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证协场外市场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提出,协会将进一步加强场外市场自律规则体系建设,积极引导行业开展场外业务市场。

上述会议认为,券商场外业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客户基础,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制约场外证券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突出表现为“上位监管法规缺失”、“现有自律管理规则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

“加强法律规范和自律体系建设是实现场外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加快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工作。” 上述会议提出。

事实上,目前现行有关柜台业务的行业办法是中证协2014年下发的《证券公司柜台市场管理办法(试行)》(下称137号文),其提出的背景是响应彼时的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意见。

根据137号文规定,场外柜台市场发行、销售和转让的产品属于私募性质,范围包括券商及子公司发行的资管计划、债务融资工具;银行、保险、信托等其他机构通过券商发行、销售和转让的产品;以及金融衍生品等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品种。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条5年前的法规已经落后于行业发展需要。

“在柜台市场品种上,137号文规定的过于笼统,其实就是明确了资管产品、债务工具、代销、衍生品,并没有针对投资者、产品做出更加细的区分和管理。”华南一家券商场外市场人士表示。

然而对于这一问题,亦成为上述会议的关注点。记者了解到,针对柜台市场的不同参与主体进行分层管理,就是与会代表提出的建议之一。

“针对投资者和产品进行分层,其实是在一个大的柜台市场中更清晰的实现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同时也能够精准的提高场外市场的效率。”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

此外,进一步提高场外各类产品的流动性,也成为会上业内人士的建议选项。

“虽然有了中证报价系统,但券商自身的场外市场流动性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例如针对一些流动性较差的产品,券商未来能否可以展开相应的做市交易,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位接近上述会议的券商场外业务人士表示。

产品扩容在途

规则体系明确的基础上,市场正在对柜台市场产品的进一步丰富怀抱期待。

“柜台市场发展应在保持整体风险可控可承受的基础上,尽量放开产品种类限制,逐步培育国内券商的产品竞争力。”上述会议提出。

“和国外相比,国内券商能够在柜台市场提供的产品过于单一,而且由于诸多限制,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和安排。”上述非银分析师表示,“这种现象最终也让券商牌照属性更强,而得不到专业和服务能力上的成长。”

“一些海外投行甚至可以提供柜台融券等业务,这种多元化的服务也对冲了市场的单边预期,进而能够对预期过于一致的情形进行改善,实证维度甚至可以平滑股票市场过于强烈的波动。”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安青松在6月5日举办的首届中韩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就指出,相比国际投行,“柜台融券”等创新业务还没有开发或仅限于很小范围试点。

事实上,目前券商场外柜台市场的品种较为单一,投资者和市场规模也具有一定的扩容空间。

据中证协最新公布的场外证券业务开展情况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部柜台市场的机构、个人账户数分别为2.51万个和2228.7万个,其中海通、国泰、方正三家券商位列场外投资者开户数前三名。

产品转让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券商柜台市场可转让产品为4304只,但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统计显示,截至3月末可转让产品共包括ABS、信托计划、资管计划、收益凭证、基金专户、私募基金、银行理财7大类,但其中收益凭证数量达3126只,占比高达72.63%,相比之下,ABS、基金专户、银行理财、私募基金均未超过百只。

“收益凭证最多是因为这属于券商的衍生类债务工具,具有渠道的独特性,而对于其他产品来说,券商柜台的渠道优势并不明显,大部分人对于券商的定位还是在委托股票买卖代表的经纪业务,而这种财富管理、理财产品的功能被忽视了。”一位接近中证协的券商人士坦言。

而据记者了解,业内人士也在上述会议建议,可进一步明确可在证券公司柜台发行、转让的各类证券品种范围,针对行业普遍关注的收益凭证等热点业务,出台对应的单项自律规则。

“由于收益凭证在柜台市场的占比较高,产品形态类似于银行的结构化理财产品,同时具有二元期权属性,其投资者适当性规则、募投规范性应当进一步明确。”上述券商人士指出。

转型财富管理“定锚”

推动柜台市场大发展的背景,是不少券商试图向财富管理业务发起的转型。

“推动证券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既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题中应有之义。”安青松表示。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证券行业不断转型综合化财富管理业务的趋势下,柜台市场是财富管理业务的根基和平台,只有柜台市场规则的进一步明确和品种的不断丰富,才能为券商转型财富管理业务进一步夯实基础。

“柜台市场就像一个超市和平台,券商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建议乃至综合化的资产管理服务。”上述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如果这个平台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种类不够丰富,那券商的财富管理转型也只是纸上谈兵。”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新的资产类别这一方向已被监管层人士所强调。

“鼓励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回归组合投资本源,支持开发配置商品、股权、债权等多元化资产的风险配置产品,支持推出部分挂钩指数、利率、汇率等风险管理工具的市场中性产品。”安青松表示,“制定、完善MOM、ETF、FOF产品规则,研究制定、优化结构化产品规则,整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通过行业机构的产品创新,填补商业银行保本理财退出后留下的需求缺口。”

“过去理财产品只是类存款,未来的产品结构会更复杂,用途也会更广泛,无论是衍生品起到的风险管理和对冲作用,还是组合投资起到的资产配置作用,都是未来场外柜台市场不可或缺的要件。”上述非银金融分析师坦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加速转型财富管理前奏:券商柜台市场悄露曙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加速转型财富管理前奏:券商柜台市场悄露曙光

监管层正在针对场外柜台业务研究酝酿相关规则,不排除下一步将会在柜台市场出现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常年坐“冷板凳”的券商柜台业务,似乎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获悉,日前中证协场外市场委员会召集相关券商就推动券商场外市场发展、完善证券公司场外及柜台业务自律规则体系进行交流。

会上,一些代表对柜台业务提出分层管理、松绑产品种类限制、提高流动性机制的期许,并建议明确柜台发行、转让证券品种的范围。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资管新规为各类资管产品建立基本法的基础上,柜台业务将成为提供综合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平台,其发展方向将成为券商实现财富管理转型的关键因素。

6月6日,有接近监管层的券商人士透露,监管层正在针对场外柜台业务研究酝酿相关规则,不排除下一步将会在柜台市场出现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

 

常年坐“冷板凳”的券商柜台业务,似乎正在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柜台市场的黎明

作为场外市场的组成部分,券商柜台市场长期被市场所忽视。

这种局面正在迎来改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中证协场外市场委员会日前召开会议提出,协会将进一步加强场外市场自律规则体系建设,积极引导行业开展场外业务市场。

上述会议认为,券商场外业务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具备了一定规模和客户基础,但现阶段仍存在一些制约场外证券业务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突出表现为“上位监管法规缺失”、“现有自律管理规则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

“加强法律规范和自律体系建设是实现场外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加快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工作。” 上述会议提出。

事实上,目前现行有关柜台业务的行业办法是中证协2014年下发的《证券公司柜台市场管理办法(试行)》(下称137号文),其提出的背景是响应彼时的证券经营机构创新发展意见。

根据137号文规定,场外柜台市场发行、销售和转让的产品属于私募性质,范围包括券商及子公司发行的资管计划、债务融资工具;银行、保险、信托等其他机构通过券商发行、销售和转让的产品;以及金融衍生品等监管部门认可的其他品种。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条5年前的法规已经落后于行业发展需要。

“在柜台市场品种上,137号文规定的过于笼统,其实就是明确了资管产品、债务工具、代销、衍生品,并没有针对投资者、产品做出更加细的区分和管理。”华南一家券商场外市场人士表示。

然而对于这一问题,亦成为上述会议的关注点。记者了解到,针对柜台市场的不同参与主体进行分层管理,就是与会代表提出的建议之一。

“针对投资者和产品进行分层,其实是在一个大的柜台市场中更清晰的实现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同时也能够精准的提高场外市场的效率。”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

此外,进一步提高场外各类产品的流动性,也成为会上业内人士的建议选项。

“虽然有了中证报价系统,但券商自身的场外市场流动性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例如针对一些流动性较差的产品,券商未来能否可以展开相应的做市交易,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位接近上述会议的券商场外业务人士表示。

产品扩容在途

规则体系明确的基础上,市场正在对柜台市场产品的进一步丰富怀抱期待。

“柜台市场发展应在保持整体风险可控可承受的基础上,尽量放开产品种类限制,逐步培育国内券商的产品竞争力。”上述会议提出。

“和国外相比,国内券商能够在柜台市场提供的产品过于单一,而且由于诸多限制,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无法针对客户需求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和安排。”上述非银分析师表示,“这种现象最终也让券商牌照属性更强,而得不到专业和服务能力上的成长。”

“一些海外投行甚至可以提供柜台融券等业务,这种多元化的服务也对冲了市场的单边预期,进而能够对预期过于一致的情形进行改善,实证维度甚至可以平滑股票市场过于强烈的波动。”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

中国证券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安青松在6月5日举办的首届中韩资产管理高峰论坛上就指出,相比国际投行,“柜台融券”等创新业务还没有开发或仅限于很小范围试点。

事实上,目前券商场外柜台市场的品种较为单一,投资者和市场规模也具有一定的扩容空间。

据中证协最新公布的场外证券业务开展情况报告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全部柜台市场的机构、个人账户数分别为2.51万个和2228.7万个,其中海通、国泰、方正三家券商位列场外投资者开户数前三名。

产品转让方面,截至今年3月底,券商柜台市场可转让产品为4304只,但产品结构较为单一;统计显示,截至3月末可转让产品共包括ABS、信托计划、资管计划、收益凭证、基金专户、私募基金、银行理财7大类,但其中收益凭证数量达3126只,占比高达72.63%,相比之下,ABS、基金专户、银行理财、私募基金均未超过百只。

“收益凭证最多是因为这属于券商的衍生类债务工具,具有渠道的独特性,而对于其他产品来说,券商柜台的渠道优势并不明显,大部分人对于券商的定位还是在委托股票买卖代表的经纪业务,而这种财富管理、理财产品的功能被忽视了。”一位接近中证协的券商人士坦言。

而据记者了解,业内人士也在上述会议建议,可进一步明确可在证券公司柜台发行、转让的各类证券品种范围,针对行业普遍关注的收益凭证等热点业务,出台对应的单项自律规则。

“由于收益凭证在柜台市场的占比较高,产品形态类似于银行的结构化理财产品,同时具有二元期权属性,其投资者适当性规则、募投规范性应当进一步明确。”上述券商人士指出。

转型财富管理“定锚”

推动柜台市场大发展的背景,是不少券商试图向财富管理业务发起的转型。

“推动证券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既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深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题中应有之义。”安青松表示。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在证券行业不断转型综合化财富管理业务的趋势下,柜台市场是财富管理业务的根基和平台,只有柜台市场规则的进一步明确和品种的不断丰富,才能为券商转型财富管理业务进一步夯实基础。

“柜台市场就像一个超市和平台,券商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建议乃至综合化的资产管理服务。”上述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如果这个平台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种类不够丰富,那券商的财富管理转型也只是纸上谈兵。”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新的资产类别这一方向已被监管层人士所强调。

“鼓励证券公司财富管理业务回归组合投资本源,支持开发配置商品、股权、债权等多元化资产的风险配置产品,支持推出部分挂钩指数、利率、汇率等风险管理工具的市场中性产品。”安青松表示,“制定、完善MOM、ETF、FOF产品规则,研究制定、优化结构化产品规则,整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通过行业机构的产品创新,填补商业银行保本理财退出后留下的需求缺口。”

“过去理财产品只是类存款,未来的产品结构会更复杂,用途也会更广泛,无论是衍生品起到的风险管理和对冲作用,还是组合投资起到的资产配置作用,都是未来场外柜台市场不可或缺的要件。”上述非银金融分析师坦言。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加速转型财富管理前奏:券商柜台市场悄露曙光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