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6月9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重庆市2019年端午节假日文化旅游综述》,端午节三天小长假期间,重庆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046.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和32.6%。

来渝人数同比增长10.8%
据初步统计测算,端午节三天,全市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046.5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8%和32.6%。
手机漫游再创新高。全市手机漫游共1483.5万台次,同比增长53.37%。其中:入渝漫游680.62万台次,同比增长85.76%;入渝漫游前5名是:川、粤、黔、浙、鄂。离渝漫游802.88万台次,同比增长33.17%;离渝漫游前5名是:川、粤、黔、浙、鄂。
精品景区收入稳增
纳入市文化旅游委统计直报点的“百万游客俱乐部”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53.69万人次,同比增长2.25%;实现旅游收入4815.57万元,同比增长12.75%。其中,武隆喀斯特旅游区接待游客8.52万人次,同比增长6.63%;实现旅游收入813.54万元,同比增长5.94%。重庆动物园接待游客4.4万人次,同比增长18.92%;实现旅游收入98万元,同比增长13.95%。云阳龙缸景区接待游客7.2万人次,同比增长3.75%;实现旅游收入837.4万元,同比增长2.1%。乐和乐都景区接待游客3.86万人次,同比增长44.01%;实现旅游收入839.19万元,同比增长34.72%。南川金佛山景区接待游客2.87万人次,同比增长9.96%;实现旅游收入1817万元,同比增长7.51%。重庆南山植物园接待游客2.76万人次,同比增长13.58%;实现旅游收入102.4万元,同比增长30.91%。两江国际影视城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同比增长81.59%;实现旅游收入220.94万元,同比增长103.63%。
都市旅游稳中有增

端午节期间,主城区各大商圈、景区人山人海、异常火爆。渝中区接待游客321.1万人次,同比增长5.5%;沙坪坝区接待游客51.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11%;南岸区接待游客196.34万人次,同比增长12.18%;渝北区接待游客62.58万人次,同比增长14.52%。其中,观音桥商圈都市旅游区接待游客50万人次,同比增长113.49%;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接待游客23.2万人次,同比增长8.41%;长江索道景区接待游客4.77万人次,同比增长1.71%。
乡村游、古镇游红火
随着我市持续打好“乡村牌”,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文化旅游扶贫工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乡村旅游和古镇旅游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主城区的沙坪坝歌乐山森林公园、北碚缙云山乡村旅游片区分别接待游客1.23万人次、3.4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1.7%、539.07%。远郊的黔江芭拉胡景区接待游客7.9万人次,同比增长125.71%;巫溪红池坝景区6.66万人次,同比增长18.72%。重庆石柱千野草场接待游客1.49万人次,同比增长25.61%。重庆开州盛山植物园接待游客3.22万人次,同比增长76.92%。长寿菩提古镇文化旅游区接待游客13.45万人次,同比增长44.62%;合川涞滩古镇接待游客3.69人次,同比增长248.11%。
红色旅游持续走红
我市红色旅游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各地游客,表现抢眼。端午假期适逢第14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市内多个红色旅游景区围绕“保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馆长讲解红色故事、举办革命文物展览、重走革命道路等,让广大游客在驻足重庆人文景观的同时,追思英雄足迹,接受红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据统计,市内革命烈士纪念馆、抗战纪念馆等纳入市文化旅游委统计的19个红色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22.16万人次。其中,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杨闇公故里景区及烈士陵园、刘伯承故居及纪念馆、赵世炎烈士纪念馆成为假期最热门的红色景区,接待游客量占全市红色旅游景区游客量的92.1%。
文旅演艺、博物馆备受青睐
加大文化旅游融合,推出一批演艺节目和驻场演出,受到游客和市民热情欢迎。精心打造《魔幻之都・极限快乐Show》, 6月7日至9日中午三天对外售票近700张,其中已有国旅、港侨等5家旅行社旅游团队购票100余张,并开通长江索道至马戏城观光巴士;重庆大剧院上演音乐剧《白夜行》,该音乐剧由知名演员韩雪、音乐剧演员刘令飞主演;6月8日晚,取材自经典剧作《雷雨》的喜剧《雷管》上演;川剧院推出《白蛇传》及周露个人专场演出;渝中区魁星楼拾楼小剧场上演话剧《麦克白》;6月9日还有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三峡博物馆接待游客3.07万人次,同比增长1.7%;自然博物馆接待游客2.06万人次,同比增长13.07%。
来源: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