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卫健委:无偿献血人次数连续20年增长,近年来各地未发生长时间血供短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卫健委:无偿献血人次数连续20年增长,近年来各地未发生长时间血供短缺

《献血法》实施二十年以来,我国无偿献血持续增长。2018年,全国无偿献血接近1500万人次,采血量达到2500万单位。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记者 | 陈鑫

6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

2019年6月10日,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表示,“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采血量连续二十年持续增长。”​

“1998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大约是30万,到了2018年接近1500万人次。1998年全国采血量不足500万单位,到2018年达到了2500万单位,增长超过4倍。”周长强表示。​

其中,2018年,北京市共采集供应血液71.2万单位,自采无偿献血增长率13.1%,位居全国第一。

谈到临床用血安全,周长强说,血液强调的是从血管到血管的全流程管理,临床用血是保障血液管理的重要环节。“2015年以来,血液核酸检测实现了全覆盖,有效缩短了病毒的窗口期。目前全国已经超过28个省成立了省级的临床用血质控中心,并且把医疗用血作为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如何提高血液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周长强指出,一是建立网络保基层,二是建立机制保急需。​

“根据现在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和基层患者就医需求量的增加,血液的需求也在不停增加,所以我们不断加大对县级以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保障力度。”周长强介绍,据统计,2016年至今,连续3年全国一半的血液供应了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在保急需方面,通过建立多层级的血液预警和调配机制,解决季节性、区域性以及偏型性的血液紧张问题。“2018年,全国区域间共调配血液184万单位,其中省内调配了158.5万单位,省际间调配了血液25.5万单位。”周长强表示,近年来,全国各地没有发生长时间的血液供应短缺问题。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巩固无偿献血制度,提升血液供应保障水平。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还透露,2019年将启动第二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试点扩大到上海全市和其他省份的71个市区。

 “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王海东介绍,“2017年,我们全体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是14.18%,60岁到69岁的老年人群健康素养只有7.02%。 ”

安宁疗护是旨在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的、心理的、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祥、有尊严的离世。

继2017年第一批全国五个城市的安宁疗护试点取得成效后,卫健委2019年5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 在上海市和北京市西城区等71个市区启动第二批试点。

根据要求,试点地区要完成开展试点调查、建设服务体系、明确服务内容、建立工作机制、探索制度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制定标准规范、加强宣传教育等八项任务。

但老年健康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王海东指出,我们国家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现在60岁以上老年人2.5亿,占总人口的18%,还有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但是我们老年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人员严重不足,服务能力严重不足,这和我们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差距非常大。”王海东称。

王海东还指出,当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实施安宁疗护多年后,我国仅仅处于试点阶段。

“安宁疗护的主体服务对象,在发达国家也是以肿瘤患者为主的,包括一些慢病。”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李小梅在会上表示,“在我们国家,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需求还是巨大的,当然这部分病人主要是老年患者。”

李小梅指出,肿瘤患者同样强调健康管理。“病人要离世的时候,怎么根据病人的需求,找准他的需求,然后给予病人一个恰当的医疗服务。” 她认为,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正好是满足这种需求,“病人要离世了,他可能不需要在一些三甲医院或者大的三级医院接受这种服务,更主要的是居家或者在社区进行。”

针对老年健康的各项难点,王海东指出,除推进安宁疗护的试点工作外,还需加强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卫健委:无偿献血人次数连续20年增长,近年来各地未发生长时间血供短缺

《献血法》实施二十年以来,我国无偿献血持续增长。2018年,全国无偿献血接近1500万人次,采血量达到2500万单位。

图片来源:海洛创意

记者 | 陈鑫

6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

2019年6月10日,在国家卫健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表示,“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人次和采血量连续二十年持续增长。”​

“1998年,全国无偿献血人次大约是30万,到了2018年接近1500万人次。1998年全国采血量不足500万单位,到2018年达到了2500万单位,增长超过4倍。”周长强表示。​

其中,2018年,北京市共采集供应血液71.2万单位,自采无偿献血增长率13.1%,位居全国第一。

谈到临床用血安全,周长强说,血液强调的是从血管到血管的全流程管理,临床用血是保障血液管理的重要环节。“2015年以来,血液核酸检测实现了全覆盖,有效缩短了病毒的窗口期。目前全国已经超过28个省成立了省级的临床用血质控中心,并且把医疗用血作为医疗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如何提高血液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周长强指出,一是建立网络保基层,二是建立机制保急需。​

“根据现在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和基层患者就医需求量的增加,血液的需求也在不停增加,所以我们不断加大对县级以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保障力度。”周长强介绍,据统计,2016年至今,连续3年全国一半的血液供应了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在保急需方面,通过建立多层级的血液预警和调配机制,解决季节性、区域性以及偏型性的血液紧张问题。“2018年,全国区域间共调配血液184万单位,其中省内调配了158.5万单位,省际间调配了血液25.5万单位。”周长强表示,近年来,全国各地没有发生长时间的血液供应短缺问题。

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巩固无偿献血制度,提升血液供应保障水平。

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还透露,2019年将启动第二批全国安宁疗护试点,试点扩大到上海全市和其他省份的71个市区。

 “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王海东介绍,“2017年,我们全体人口的健康素养水平是14.18%,60岁到69岁的老年人群健康素养只有7.02%。 ”

安宁疗护是旨在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提供身体的、心理的、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祥、有尊严的离世。

继2017年第一批全国五个城市的安宁疗护试点取得成效后,卫健委2019年5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 在上海市和北京市西城区等71个市区启动第二批试点。

根据要求,试点地区要完成开展试点调查、建设服务体系、明确服务内容、建立工作机制、探索制度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制定标准规范、加强宣传教育等八项任务。

但老年健康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王海东指出,我们国家老龄化快速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现在60岁以上老年人2.5亿,占总人口的18%,还有4000万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但是我们老年医疗机构、康复机构、护理机构、安宁疗护机构数量严重不足,人员严重不足,服务能力严重不足,这和我们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差距非常大。”王海东称。

王海东还指出,当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实施安宁疗护多年后,我国仅仅处于试点阶段。

“安宁疗护的主体服务对象,在发达国家也是以肿瘤患者为主的,包括一些慢病。” 解放军总医院肿瘤科副主任李小梅在会上表示,“在我们国家,肿瘤患者安宁疗护的需求还是巨大的,当然这部分病人主要是老年患者。”

李小梅指出,肿瘤患者同样强调健康管理。“病人要离世的时候,怎么根据病人的需求,找准他的需求,然后给予病人一个恰当的医疗服务。” 她认为,安宁疗护试点工作正好是满足这种需求,“病人要离世了,他可能不需要在一些三甲医院或者大的三级医院接受这种服务,更主要的是居家或者在社区进行。”

针对老年健康的各项难点,王海东指出,除推进安宁疗护的试点工作外,还需加强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工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