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政府在“救市“三大问题上的表现可以打几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政府在“救市“三大问题上的表现可以打几分?

中国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具有典型的“风险厌恶”特征,在对于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还拿不准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要有1%的风险,就要以100%的力度来应对。

作者:智谷趋势研究中心 严九元

1

当前,全民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股市。在国内外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政策大环境没有明显转向的情况下,A股市场发生如此深度的调整,前所未有。

为了稳定股市,中央政府近期采取了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力度非常罕见。“救市”措施是否起效,仍然有待观察。仅今天(6日)盘面来看,多空双方缠斗激烈,两市绝大多数股票以接近涨停开盘,但全天总体上高开低走,上证综指在金融、能源等权重股支撑下小幅上涨,深圳市场仍然全市场下跌,创业板指跌幅超过4%。

在舆论场上,关于“救市”措施的争议仍方兴未艾。对“救市”持质疑态度者认为,上述结果说明如此大力度的“救市”仍然没有收到预想效果,而“救市”的支持者则指出,即使中小创,在尾盘都出现了明显的拉升,表明市场信心已经有了一定的恢复。

 

2

事实上,关于“救市”,市场面和舆论场上的争论始终激烈。主要围绕着三大问题:

第一,当前的股市该不该”救“? 中国的股市是否已经到了“非救不可”的地步?

第二,“救市”应该采取哪些手段?应该以行政化手段,还是市场化手段?

第三,“救市”的救援对象是谁?是金融机构,还是市场流动性?是指数,还是个股?

跳出金融的层面,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观察,这三个问题的背后,都关乎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其金融监管和调控的手段和技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近的“中国式救市”,可以说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的一个缩影。

 

3

中国的股市当不当“救”?

持正反两方面观点的人,观点都非常明确。认为中国股市应该“救”的,强调当前股市的“杠杆市”特点,已经被蓄意做空者利用,如果对于“股灾”级别的市场崩盘不予救援,将会使得中国金融系统受到整体性的冲击,不仅证券市场将面临崩溃,风险还将传导到银行甚至房地产,人民币汇率也可能受到影响。这对实体经济将是不亚于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冲击。

而反对“救市”论者论据同样充分。他们认为,虽然股票市场目前发生了30%的下挫,但还没有引发金融系统的系统性危机。这一轮股市下挫虽然幅度很大,但相较牛市来临之前,仍有很大浮盈,外部因素对股灾固然有影响,但股灾的根源还是前期获利盘太多,股市上的高估值泡沫已经吹得太大,本身面临调整要求。当前,股市最大的风险还仅仅是杠杆融资者的亏损,远未到冲击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稳定性的地步。

厘清正反双方的基本观点,就不难理解政府为何要出手“救市”。中国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具有典型的“风险厌恶”特征,在对于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还拿不准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要有1%的风险,就要以100%的力度来应对。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宏观经济曾经连续出现大幅波动,尤其是1988年的“物价闯关”,甚至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安和动荡。这以后,中国政府在经济领域一直非常主动,强调要“防患于未然”,而不愿意在风险已经显现的情况再介入。宁可这种事前的干预有一定的副作用,也要避免放任自流之后的风险放大。

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目标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发挥政府作用的重点,正是要最大限度地预防风险,而非治理风险。

 

4

“救市”应该运用何种手段?

大体上来看,“救市”可以采取行政手段或者经济手段,而经济手段又可以细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市场干预两种。所谓“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降准、降息等方式释放流动性,而微观市场干预,则主要是直接入市。

在近期出台的各种“救市”措施中,可以看到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都有。最强力的行政手段,无疑是作为监管当局的证监会再次叫停IPO,通过减少上游的供应来避免对二级市场“抽血”。而经济手段,除了一度祭出但效果不彰的降准降息外,主要是通过购买蓝筹ETF等渠道直接入市。

一些反对政府干预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认为,政府不能“救市“。但实际上,即使在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地区,政府”救市“也出现过多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美国就采取过相当直接的行政干预手段托市,而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香港特区政府直接出售拉抬市场,更成为国际金融战争上的的经典战役。从政府转型角度来看,通过在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并不算太违背改革的大势。

 

5

然而,暂停IPO作为最强力的行政手段,引发的争议就要大得多。

反对暂停IPO者认为,IPO”抽血“固然对股市有影响,但并不是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融资功能本来就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为了稳定股价暂停IPO是舍本逐末。况且,IPO注册制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IPO推迟也只能暂时影响供需关系,托市不能依靠人为扭曲供需关系来实现。

在中国证券市场25年的发展史上,IPO开闸关闸始终是个常态。无论从什么眼光来看,这种IPO的频繁开闸关闸在全球资本市场上都是罕见的。美国已故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了货币主义理念,要求货币当局每年稳定地新增货币发行,从对监管当局或交易所最有利的角度来看,保持相对匀速的新股发行速度,给市场相对稳定的新增供应量,实际上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从更审慎谦抑的角度出发,基于服务上市公司的立场,IPO的速度和时点更应该让上市公司自己选择,市场火爆上市公司自己愿意上就多上,市场冷清上市公司不愿意上就不强行上。

然而,中国的股票市场,从IPO发行的标准、节奏和价格,仍然带有浓厚的行政管制色彩。在企业能不能上的问题上,重视实质审查而非信息披露,等于监管当局自己为上市公司背书,扭曲了市场在对企业判断上的基本功能;在企业发行定价的问题上,监管部门人为发行价,发行价格市场化水平很低,导致了中国特色的“打新股”情况,新股几乎成为无风险的高收益资产;而IPO的节奏,和上市公司的融资需要严重脱节,成为监管层干预市场走势的工具,从道理来看,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践中,一级市场却变成了二级市场的工具和奴隶。

由此来看,监管层再度选择暂停IPO这一“救市”手段,反映出政府的“父爱主义“倾向还没有完全改变。在这种状态下,出现了监管职能(市场规制)和引导职能(市场调控)相互交融,彼此不分的特殊情况,这种情况只能随着未来体制的调整逐渐改变。

 

6

本次“股灾”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在不同阶段的职能配置不合理。

整体来看,本轮“牛市”带有明显的“资金市“、”杠杆市“的特征。这一场“牛市”固然可以解决居民资产大类配置转移,修复国家资产负债表,提高社会直接融资比例等多种目的,但同时也不断集聚着金融风险。

但从整体来看,监管部门在一开始就有重市场引导,轻市场监管的倾向,不断呵护“牛市”环境,强化股民的“牛市”预期,但对于各种市场加杠杆的行为并没有及时跟进治理措施,直至“慢牛“变成”疯牛“,才开始进行清理场外配资等强力的市场规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疯牛“急剧转变成”疯熊“。

除了重调控、轻监管的总体倾向以外,在监管环节上,监管层的重心仍然过度集中在事前管理,而在事中事后监管上相对薄弱。场外配资盘等流动性风险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监管层的市场监管措施滞后。

 

7

“国家队”入市,到底救谁?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国家队”可能主要还是救大盘蓝筹股,目的是为了拉抬指数。大量的中小盘股,估值水平偏高,估值泡沫高企,是不是“国家队”托市的对象,至今仍然很不明朗。

有识者指出,当前股市的危机,并不是指数的危机,而是流动性的危机。前期牛市的获利盘、套牢盘都集中在大量估值偏高的股票中,如果不在这些股票上“止血”,市场流动性就难以恢复。

除了选择什么样的“救市”标的,围观者还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救市”品种多有看法。前期卖盘汹涌的中证系列股指期货,被许多人认为是“救市”的关键指标,”国家队“是否在这些品种发力也为外界广泛关注。

客观地说,在当前股市波诡云谲的状态下,“国家队“在公开市场的操作策略,对于”救市“的效果影响甚巨。在中国证券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有股指期货和融券交易等做空机制下的暴跌,市场干预的难度远超过以往,从当前救市措施的已有效果来看,监管部门在利用公开市场进行市场调控上的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对于一个真正的大国而言,这可能是最核心的金融能力之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政府在“救市“三大问题上的表现可以打几分?

中国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具有典型的“风险厌恶”特征,在对于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还拿不准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要有1%的风险,就要以100%的力度来应对。

作者:智谷趋势研究中心 严九元

1

当前,全民最关心的话题莫过于股市。在国内外基本面没有明显变化,政策大环境没有明显转向的情况下,A股市场发生如此深度的调整,前所未有。

为了稳定股市,中央政府近期采取了大规模的“救市措施”,力度非常罕见。“救市”措施是否起效,仍然有待观察。仅今天(6日)盘面来看,多空双方缠斗激烈,两市绝大多数股票以接近涨停开盘,但全天总体上高开低走,上证综指在金融、能源等权重股支撑下小幅上涨,深圳市场仍然全市场下跌,创业板指跌幅超过4%。

在舆论场上,关于“救市”措施的争议仍方兴未艾。对“救市”持质疑态度者认为,上述结果说明如此大力度的“救市”仍然没有收到预想效果,而“救市”的支持者则指出,即使中小创,在尾盘都出现了明显的拉升,表明市场信心已经有了一定的恢复。

 

2

事实上,关于“救市”,市场面和舆论场上的争论始终激烈。主要围绕着三大问题:

第一,当前的股市该不该”救“? 中国的股市是否已经到了“非救不可”的地步?

第二,“救市”应该采取哪些手段?应该以行政化手段,还是市场化手段?

第三,“救市”的救援对象是谁?是金融机构,还是市场流动性?是指数,还是个股?

跳出金融的层面,从更加宏观的视角来观察,这三个问题的背后,都关乎政府在金融市场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其金融监管和调控的手段和技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近的“中国式救市”,可以说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尚未完成的一个缩影。

 

3

中国的股市当不当“救”?

持正反两方面观点的人,观点都非常明确。认为中国股市应该“救”的,强调当前股市的“杠杆市”特点,已经被蓄意做空者利用,如果对于“股灾”级别的市场崩盘不予救援,将会使得中国金融系统受到整体性的冲击,不仅证券市场将面临崩溃,风险还将传导到银行甚至房地产,人民币汇率也可能受到影响。这对实体经济将是不亚于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大冲击。

而反对“救市”论者论据同样充分。他们认为,虽然股票市场目前发生了30%的下挫,但还没有引发金融系统的系统性危机。这一轮股市下挫虽然幅度很大,但相较牛市来临之前,仍有很大浮盈,外部因素对股灾固然有影响,但股灾的根源还是前期获利盘太多,股市上的高估值泡沫已经吹得太大,本身面临调整要求。当前,股市最大的风险还仅仅是杠杆融资者的亏损,远未到冲击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稳定性的地步。

厘清正反双方的基本观点,就不难理解政府为何要出手“救市”。中国政府在经济运行中,具有典型的“风险厌恶”特征,在对于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还拿不准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只要有1%的风险,就要以100%的力度来应对。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宏观经济曾经连续出现大幅波动,尤其是1988年的“物价闯关”,甚至引起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不安和动荡。这以后,中国政府在经济领域一直非常主动,强调要“防患于未然”,而不愿意在风险已经显现的情况再介入。宁可这种事前的干预有一定的副作用,也要避免放任自流之后的风险放大。

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目标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提出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发挥政府作用的重点,正是要最大限度地预防风险,而非治理风险。

 

4

“救市”应该运用何种手段?

大体上来看,“救市”可以采取行政手段或者经济手段,而经济手段又可以细分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市场干预两种。所谓“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降准、降息等方式释放流动性,而微观市场干预,则主要是直接入市。

在近期出台的各种“救市”措施中,可以看到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都有。最强力的行政手段,无疑是作为监管当局的证监会再次叫停IPO,通过减少上游的供应来避免对二级市场“抽血”。而经济手段,除了一度祭出但效果不彰的降准降息外,主要是通过购买蓝筹ETF等渠道直接入市。

一些反对政府干预的市场原教旨主义者认为,政府不能“救市“。但实际上,即使在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地区,政府”救市“也出现过多次。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美国就采取过相当直接的行政干预手段托市,而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香港特区政府直接出售拉抬市场,更成为国际金融战争上的的经典战役。从政府转型角度来看,通过在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并不算太违背改革的大势。

 

5

然而,暂停IPO作为最强力的行政手段,引发的争议就要大得多。

反对暂停IPO者认为,IPO”抽血“固然对股市有影响,但并不是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融资功能本来就是证券市场的主要功能,为了稳定股价暂停IPO是舍本逐末。况且,IPO注册制改革已提上议事日程,IPO推迟也只能暂时影响供需关系,托市不能依靠人为扭曲供需关系来实现。

在中国证券市场25年的发展史上,IPO开闸关闸始终是个常态。无论从什么眼光来看,这种IPO的频繁开闸关闸在全球资本市场上都是罕见的。美国已故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提出了货币主义理念,要求货币当局每年稳定地新增货币发行,从对监管当局或交易所最有利的角度来看,保持相对匀速的新股发行速度,给市场相对稳定的新增供应量,实际上也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如果从更审慎谦抑的角度出发,基于服务上市公司的立场,IPO的速度和时点更应该让上市公司自己选择,市场火爆上市公司自己愿意上就多上,市场冷清上市公司不愿意上就不强行上。

然而,中国的股票市场,从IPO发行的标准、节奏和价格,仍然带有浓厚的行政管制色彩。在企业能不能上的问题上,重视实质审查而非信息披露,等于监管当局自己为上市公司背书,扭曲了市场在对企业判断上的基本功能;在企业发行定价的问题上,监管部门人为发行价,发行价格市场化水平很低,导致了中国特色的“打新股”情况,新股几乎成为无风险的高收益资产;而IPO的节奏,和上市公司的融资需要严重脱节,成为监管层干预市场走势的工具,从道理来看,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前提和基础,但在实践中,一级市场却变成了二级市场的工具和奴隶。

由此来看,监管层再度选择暂停IPO这一“救市”手段,反映出政府的“父爱主义“倾向还没有完全改变。在这种状态下,出现了监管职能(市场规制)和引导职能(市场调控)相互交融,彼此不分的特殊情况,这种情况只能随着未来体制的调整逐渐改变。

 

6

本次“股灾”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在不同阶段的职能配置不合理。

整体来看,本轮“牛市”带有明显的“资金市“、”杠杆市“的特征。这一场“牛市”固然可以解决居民资产大类配置转移,修复国家资产负债表,提高社会直接融资比例等多种目的,但同时也不断集聚着金融风险。

但从整体来看,监管部门在一开始就有重市场引导,轻市场监管的倾向,不断呵护“牛市”环境,强化股民的“牛市”预期,但对于各种市场加杠杆的行为并没有及时跟进治理措施,直至“慢牛“变成”疯牛“,才开始进行清理场外配资等强力的市场规制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疯牛“急剧转变成”疯熊“。

除了重调控、轻监管的总体倾向以外,在监管环节上,监管层的重心仍然过度集中在事前管理,而在事中事后监管上相对薄弱。场外配资盘等流动性风险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也源于监管层的市场监管措施滞后。

 

7

“国家队”入市,到底救谁?

从目前掌握的信息来看,“国家队”可能主要还是救大盘蓝筹股,目的是为了拉抬指数。大量的中小盘股,估值水平偏高,估值泡沫高企,是不是“国家队”托市的对象,至今仍然很不明朗。

有识者指出,当前股市的危机,并不是指数的危机,而是流动性的危机。前期牛市的获利盘、套牢盘都集中在大量估值偏高的股票中,如果不在这些股票上“止血”,市场流动性就难以恢复。

除了选择什么样的“救市”标的,围观者还对于选择什么样的“救市”品种多有看法。前期卖盘汹涌的中证系列股指期货,被许多人认为是“救市”的关键指标,”国家队“是否在这些品种发力也为外界广泛关注。

客观地说,在当前股市波诡云谲的状态下,“国家队“在公开市场的操作策略,对于”救市“的效果影响甚巨。在中国证券发展史上,这是第一次有股指期货和融券交易等做空机制下的暴跌,市场干预的难度远超过以往,从当前救市措施的已有效果来看,监管部门在利用公开市场进行市场调控上的技术,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对于一个真正的大国而言,这可能是最核心的金融能力之一。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