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国乳企出海:机遇不大,挑战不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国乳企出海:机遇不大,挑战不小

“说到底,走出去还是为了突破资源约束,寻求质优价廉的奶源,并希望通过国际化来尽快赢得消费者信任”,乳业专家陈渝认为,国际化可以有效缓解国内优质奶源不足的局面。

文 | 知食君

始于去年7月的伊利股份(600887.SH)收购巴基斯坦乳企Fauji FoodLimited一案,因“与卖方无法就拟议的股份出售和转让达成协议”,在近期以失败告终。

并购虽然失败,却开始让人注意到:盯着国外奶牛的,不只有中国宝妈,还有中国乳企——国内的消费升级驱使着它们去海外寻找“金矿”。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中国乳企遭遇了强大阻力,个别企业站稳了脚跟,更多的企业却是悻悻而归。伊利在巴基斯坦的失利,就是一个最新片段。

中国乳企出海潮

依据中国奶业协会会长李德发提供的数据,截止2018年6月,中国已有2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

最先把视野投向海外的是雅士利,它们在2009年就开始寻求与新西兰同行在奶源上的合作。而最早实施对外并购的则是光明乳业,它在2010年11月以约3.8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西兰新莱特公司51%股权。从参与对新莱特的竟购到最后成交,光明乳业仅用了约半年时间,速度极快。

(新西兰新莱特工厂)

第二年,澳优出资1600万欧元收购荷兰海普诺凯51%的股份,一年后把这家荷兰百年乳企完全纳入囊中。也是在2012年,贝因美与爱尔兰Kerry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向对方寻求“爱+”奶粉的主要配料。

因为2013年中国颁布奶粉新政,业界各方大都持观望态度,在“稍息”近两年后,国内乳企在2014年掀起新一波的国际化小高潮。

在伊利宣布投资20亿元在新西兰新建项目后,新希望又利用新莱特公司的产能合作推出“艾瑞嘉”奶粉,贝因美则在爱尔兰设立子公司。

第二年,这家杭州公司又以3.67亿元收购恒天然设在澳大利亚的达润工厂51%的权益,同年,蒙牛在新西兰自建的雅士利奶粉工厂建成投产。飞鹤也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加拿大金斯顿建立奶粉生产工厂。

(蒙牛-雅士利奶粉工厂)

2017年5月,澳优收购澳洲乳企ADP 100% 的股份和Ozfarm 50%的股份。今年3月,伊利以2.46亿新西兰元收购新西兰第二大奶业合作社Westland公司。

从中国乳企出海的方向看,主要集中在乳业高度发达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方向,其中又以岛国新西兰居多,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在这里投产的奶粉工厂就有光明新莱特厂、伊利新西兰工厂、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厂、澳优原总裁陈远荣独资乳企蓝河乳业等。

有专业人士告诉知食君,国内乳企偏爱新西兰,原因是中国和新西兰在2008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中方最晚到今年将全部免除从新西兰进口商品的关税。虽然澳大利亚也和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它的奶牛存栏量和奶粉产能远不及邻国。

成本和技术,乳企出海的两大原因

就当时情形,中国乳企出海的动因,主要还是着眼于弥补在国内的短板,寻找优质、低价奶源、建立奶粉产能和建立研发中心,就成了它们的集体行为。

知食君从一位不愿具名的乳企负责人处了解到,前几年,东北大型牧场原奶价格虽有所下调,但仍维持在4.5元(人民币,以下同)/公斤左右,中小牧场和奶牛养殖小区的价格也在3.5元/公斤上下浮动。而当时新西兰奶源价格稳定在2.3~2.4元/公斤,相比较而言,国产原奶的价格相对太贵。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和土地、水等资源稀缺的影响,再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当时养牛成本高,牛奶成本也高,国外资源好成本低,肯定要去国外”,这位乳企负责人说。

他还指出,当时国内农牧产业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捉襟见肘,发展并不均衡,国内奶源冬季和夏季供求关系波动大,很难保证原料稳定供应。在他看来,光明、伊利、蒙牛、雅士利和贝因美等企业去海外设厂或是购买产能,都是希望控制奶源收购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说到底,走出去还是为了突破资源约束,寻求质优价廉的奶源,并希望通过国际化来尽快赢得消费者信任”,乳业专家陈渝认为,国际化可以有效缓解国内优质奶源不足的局面。

而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升级,市场关注点从乳品安全到乳品品质转移,对高端产品有了进一步需求,采用、借鉴或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取长补短,成为国内乳企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蒙牛去年收购澳大利亚BurraFoods公司,就是为了对方拥有的浓缩鲜乳生产技术。据知食君了解,要将浓缩鲜乳做到与鲜奶非常接近的地步,有两个技术难关,首先是将水与营养成分分离的膜过滤技术,其次是快速冷冻技术,要将产品在短时间内降至零下40度。这两项技术目前都不为国内乳企完全掌握。

此外,蒙牛与法国达能、丹麦Arla和美国WhiteWave Foods合作,伊利在荷兰成立研发中心、贝因美与爱尔兰Kerry集团技术合作、飞鹤与哈佛大学联合成立营养实验室等,都是希望借此完善自身产业链建设,为长远发展作准备。

阻力不小,需立足国内、重视品牌塑造

不过中国乳企的出国潮,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烧,在近几年慢慢冷了下来,不仅体量少了,失败的案例也开始增多。

收购巴基斯坦乳企的失利,即是伊利在近期遭遇的第二次跨国并购失败。前一次是去年1月,在对澳大利亚乳企迈高公司(MurrayGoulburn)的竞购中失利。

伊利是国内乳企第一巨头,它接连遭遇失败,从侧面折射出中国乳企收购海外乳企并非易事!

宋亮表示,中国乳企国际化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进行海外投资来布局本国市场,由于以前大量建厂,现在进入消化阶段。而随着近几年国内乳企在奶源和基粉的国际化需求也有所减弱。这也就导致了贝因美剥离达润工厂股份,以及蒙牛雅士利出售新西兰工厂51%股权的情形。

还有观点认为,国家在资本层面的支持不高,政府给予乳企海外融资的扶持资金较少,附加条件多,并严格限制资金使用方向,甚至像伊利这样的龙头企业和纳税大户,就是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海外建厂和并购。

还值得中国乳企们注意的是,近几年随着全球乳业的深度洗牌,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中国乳企在海外寻求国际并购的空间越来越小。在这方面,一直在澳洲和新西兰寻求并购机会的澳优有着比较深的感受。

澳优董事会主席颜卫彬坦言,“选标的是很难的,尤其是选择一家门当户对、且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在他看来,澳洲和新西兰的乳业呈现高度垄断态势,大企业咬不动,小企业又不具诱惑力,因此,近几年,澳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并购对象。

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就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中国乳企走出去的前景可谓“机遇不大,挑战不小”!他认为当前国内乳企更重要的工作是做好自身品牌的塑造。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食品健康工作室主任王先知则强调,“(中国乳企‘走出去’)必须以本国奶源和产业安全为基础,也不能以牺牲本国产业健康发展来发展国际化”,同时表示,乳企需要立足于国内市场,依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国乳企出海:机遇不大,挑战不小

“说到底,走出去还是为了突破资源约束,寻求质优价廉的奶源,并希望通过国际化来尽快赢得消费者信任”,乳业专家陈渝认为,国际化可以有效缓解国内优质奶源不足的局面。

文 | 知食君

始于去年7月的伊利股份(600887.SH)收购巴基斯坦乳企Fauji FoodLimited一案,因“与卖方无法就拟议的股份出售和转让达成协议”,在近期以失败告终。

并购虽然失败,却开始让人注意到:盯着国外奶牛的,不只有中国宝妈,还有中国乳企——国内的消费升级驱使着它们去海外寻找“金矿”。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市场,中国乳企遭遇了强大阻力,个别企业站稳了脚跟,更多的企业却是悻悻而归。伊利在巴基斯坦的失利,就是一个最新片段。

中国乳企出海潮

依据中国奶业协会会长李德发提供的数据,截止2018年6月,中国已有2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

最先把视野投向海外的是雅士利,它们在2009年就开始寻求与新西兰同行在奶源上的合作。而最早实施对外并购的则是光明乳业,它在2010年11月以约3.82亿元人民币收购新西兰新莱特公司51%股权。从参与对新莱特的竟购到最后成交,光明乳业仅用了约半年时间,速度极快。

(新西兰新莱特工厂)

第二年,澳优出资1600万欧元收购荷兰海普诺凯51%的股份,一年后把这家荷兰百年乳企完全纳入囊中。也是在2012年,贝因美与爱尔兰Kerry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向对方寻求“爱+”奶粉的主要配料。

因为2013年中国颁布奶粉新政,业界各方大都持观望态度,在“稍息”近两年后,国内乳企在2014年掀起新一波的国际化小高潮。

在伊利宣布投资20亿元在新西兰新建项目后,新希望又利用新莱特公司的产能合作推出“艾瑞嘉”奶粉,贝因美则在爱尔兰设立子公司。

第二年,这家杭州公司又以3.67亿元收购恒天然设在澳大利亚的达润工厂51%的权益,同年,蒙牛在新西兰自建的雅士利奶粉工厂建成投产。飞鹤也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加拿大金斯顿建立奶粉生产工厂。

(蒙牛-雅士利奶粉工厂)

2017年5月,澳优收购澳洲乳企ADP 100% 的股份和Ozfarm 50%的股份。今年3月,伊利以2.46亿新西兰元收购新西兰第二大奶业合作社Westland公司。

从中国乳企出海的方向看,主要集中在乳业高度发达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欧洲方向,其中又以岛国新西兰居多,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在这里投产的奶粉工厂就有光明新莱特厂、伊利新西兰工厂、蒙牛雅士利新西兰厂、澳优原总裁陈远荣独资乳企蓝河乳业等。

有专业人士告诉知食君,国内乳企偏爱新西兰,原因是中国和新西兰在2008年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中方最晚到今年将全部免除从新西兰进口商品的关税。虽然澳大利亚也和中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它的奶牛存栏量和奶粉产能远不及邻国。

成本和技术,乳企出海的两大原因

就当时情形,中国乳企出海的动因,主要还是着眼于弥补在国内的短板,寻找优质、低价奶源、建立奶粉产能和建立研发中心,就成了它们的集体行为。

知食君从一位不愿具名的乳企负责人处了解到,前几年,东北大型牧场原奶价格虽有所下调,但仍维持在4.5元(人民币,以下同)/公斤左右,中小牧场和奶牛养殖小区的价格也在3.5元/公斤上下浮动。而当时新西兰奶源价格稳定在2.3~2.4元/公斤,相比较而言,国产原奶的价格相对太贵。

“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和土地、水等资源稀缺的影响,再加之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当时养牛成本高,牛奶成本也高,国外资源好成本低,肯定要去国外”,这位乳企负责人说。

他还指出,当时国内农牧产业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捉襟见肘,发展并不均衡,国内奶源冬季和夏季供求关系波动大,很难保证原料稳定供应。在他看来,光明、伊利、蒙牛、雅士利和贝因美等企业去海外设厂或是购买产能,都是希望控制奶源收购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说到底,走出去还是为了突破资源约束,寻求质优价廉的奶源,并希望通过国际化来尽快赢得消费者信任”,乳业专家陈渝认为,国际化可以有效缓解国内优质奶源不足的局面。

而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升级,市场关注点从乳品安全到乳品品质转移,对高端产品有了进一步需求,采用、借鉴或是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取长补短,成为国内乳企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蒙牛去年收购澳大利亚BurraFoods公司,就是为了对方拥有的浓缩鲜乳生产技术。据知食君了解,要将浓缩鲜乳做到与鲜奶非常接近的地步,有两个技术难关,首先是将水与营养成分分离的膜过滤技术,其次是快速冷冻技术,要将产品在短时间内降至零下40度。这两项技术目前都不为国内乳企完全掌握。

此外,蒙牛与法国达能、丹麦Arla和美国WhiteWave Foods合作,伊利在荷兰成立研发中心、贝因美与爱尔兰Kerry集团技术合作、飞鹤与哈佛大学联合成立营养实验室等,都是希望借此完善自身产业链建设,为长远发展作准备。

阻力不小,需立足国内、重视品牌塑造

不过中国乳企的出国潮,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烧,在近几年慢慢冷了下来,不仅体量少了,失败的案例也开始增多。

收购巴基斯坦乳企的失利,即是伊利在近期遭遇的第二次跨国并购失败。前一次是去年1月,在对澳大利亚乳企迈高公司(MurrayGoulburn)的竞购中失利。

伊利是国内乳企第一巨头,它接连遭遇失败,从侧面折射出中国乳企收购海外乳企并非易事!

宋亮表示,中国乳企国际化还停留在第一阶段,即:进行海外投资来布局本国市场,由于以前大量建厂,现在进入消化阶段。而随着近几年国内乳企在奶源和基粉的国际化需求也有所减弱。这也就导致了贝因美剥离达润工厂股份,以及蒙牛雅士利出售新西兰工厂51%股权的情形。

还有观点认为,国家在资本层面的支持不高,政府给予乳企海外融资的扶持资金较少,附加条件多,并严格限制资金使用方向,甚至像伊利这样的龙头企业和纳税大户,就是利用自有资金进行海外建厂和并购。

还值得中国乳企们注意的是,近几年随着全球乳业的深度洗牌,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中国乳企在海外寻求国际并购的空间越来越小。在这方面,一直在澳洲和新西兰寻求并购机会的澳优有着比较深的感受。

澳优董事会主席颜卫彬坦言,“选标的是很难的,尤其是选择一家门当户对、且有发展空间的公司。”在他看来,澳洲和新西兰的乳业呈现高度垄断态势,大企业咬不动,小企业又不具诱惑力,因此,近几年,澳优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并购对象。

工信部消费品司司长高延敏就在一次会议上公开表示,中国乳企走出去的前景可谓“机遇不大,挑战不小”!他认为当前国内乳企更重要的工作是做好自身品牌的塑造。

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食品健康工作室主任王先知则强调,“(中国乳企‘走出去’)必须以本国奶源和产业安全为基础,也不能以牺牲本国产业健康发展来发展国际化”,同时表示,乳企需要立足于国内市场,依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