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是路人甲》: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王宝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是路人甲》: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王宝强

泡在横店的追梦青年们,大多缺少自知之明,但他们身上满载着热切的欲望和幻想,又不得不令人侧目,就像命中注定一般,讲述他们的故事的《我是路人甲》,竟然跟他们有着同样的毛病,有着同样的珍贵。

《我是路人甲》海报。图片来源:网络

文|徐元

影片后段,尔冬升出场了,演的就是他自己,一个渐渐失去耐性的导演。在一场战国戏的片场,他无法忍受特约演员沈凯一次次的磕巴、忘词、走错位,当场就把沈凯和选角副导演开除了。

在这个结局发生之前,我们一直希望沈凯能够争气一次,或者,那个很有脾气、很有演技的魏星可以就此抓住机会,替换沈凯而一战成名,可惜,魏星在第三句台词上就卡了壳,“尔冬升”拒绝给他第二次机会,不管你是不是千里马,反正伯乐是不会来横店的。这场戏紧张、尴尬,甚至残酷。情节是虚构的,但真切还原了横店群演的命运:他们只是一群电影电视里的人肉背景,相貌气质平庸,没有学过专业表演,完全无望一步登天,变成古天乐张静初那样的明星。

退一步说,即便沈凯这一次过了关,他的远大前程,不过就是一个工钱不错的“大特约”,离主演阵容还差得很远,就算还能帮他进位为一个小有势力的“群头”,也仅此而已。尔冬升不让剧情中的自己对群演报以信任,不让任何一位“横漂”在《我是路人甲》里取得任何戏剧化的成功,出自于他的清醒自知也是他所坚持的写实立场——因为每天发生在横店的事实真相就是如此。

然而,这种做法,也造成了整部《路人甲》自始至终挥之不去的内在矛盾:阐释励志主题的,是一组组反励志的故事。

作为导演,尔冬升一向关注草根,迷恋现实,擅长表现世界及人性的酷烈悲凉。遇到“横漂”这个特殊群体,令他产生了社会工作者式的兴趣,并进而属意为他们拍一部电影,符合他一以贯之的行事逻辑。

不过,他的问题在于,要真实呈现这群年轻人的人生及事业实况,本来用纪录片是最合适最稳健的形式,可是,他的方案却是拍成故事片。拍成故事片当然也不是不可以,而且更具勇气和野心。可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要想忠实还原一群“路人甲”的群像,既要表现出每个人的性情和志趣,又要扣住他们在这个行业里真的只是毫不起眼毫无前途的小角色的共性,更兼还得编出一个有头有尾、有男一号有女一号的故事,真是一个极其艰巨的挑战。就像沈凯一样,应对这个挑战,尔冬升和他的编剧搭档左支右绌,最终破绽频出。影片的点睛之句是“就因为我不是富二代,没钱学演戏,就不能成功?这个世界不可能是这个样子的”,出自男主角万国鹏之口。

他和他的伙伴们,梦想是成为“武打巨星”、“国际演员”,或者是更单纯一些的“事业成功”、“挣够钱”,于是背井离乡来到横店,然而,他们苦苦打拼“半年”“一年”“三年”后,最终证明的恰恰就是“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他们真的“不能成功”:不但没有扬名立万,就连打工挣钱这个低级目标也难以实现。

影片一直在刻画这群年轻人青春热血,为了梦想孜孜追求(尽管也偶有几个放弃或掉队的样本),然而,这种积极昂扬的情感情绪逐渐升温、沸腾之后,最终揭示的却是理想的彼岸不过尔尔,麻雀就是变不了凤凰。本来,按照励志片的规定动作,万国鹏应当取得成功,他要么成为王宝强第二,要么至少迈出了扬名立万的第一步,或者最少最少提高了自己的演技——影片中也有提及,他被《窃听风云》系列导演麦兆辉庄文强相中,有机会作为配角参演他们的新片。

然而,尔冬升不愿如此,他大约是反感这种套路的廉价虚伪,而且始终又放不下真实的“横漂”们确实没有出头的客观实际,于是推翻了万国鹏“有出息了”的安排(而影片中,万国鹏得到麦庄的赏识后却想放弃的剧情是难以令人理解的)。一部电影能够“反类型”、“反高潮”,需要的是更过硬、更高明的剧作本领,因为你必须先解构,再建构。遗憾的是,《路人甲》执意破旧,却未能立新,影片终局,只能用一场刻意造作的“挽回爱情”戏码,虚晃一枪,避开了对横漂命运的真正评价和思考,而把观众情绪带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另一重俗套里,不了了之。《路人甲》的毛病,在于形式和内容的不匹配,客观纪实和热血励志两种诉求被强拧在一起,非但没能和谐共赢,反而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就像该片的影像品质,似乎是为了配合横漂们的草根感,而特地选择了一种用光、运镜都平平无奇的“电视剧”质感(尤其以开篇戏为甚)。

然而大银幕和小荧屏的规格本来就不同,好比不能用踢足球的节奏来打篮球,以至于让影片在不能不讲究的“视听品质”上受了损

另一个真正严重的悖论是,影片让每一个出场人物都用自己的名字和性情来“演自己”,可是他们终归是在按照剧本的设定来“演”,更何况这些横漂年轻人真的没有能够支撑起一部大银幕电影所必备的演技,所以根本上,他们都没有真的“演出自己”,所谓的“本色演出”,反而生涩别扭到令人无法信服。《路人甲》不是纪录片,也不是所谓的“伪纪录片”,这种两头不靠两边都要的结果就是,片中这些新老横漂一族的一言一行,始终让人入戏又出戏。横漂青年们,是影视工业的“劳动密集型”工人,和那些去修路、盖楼、做工的同龄人相比,他们进入了一个看似更光鲜的行当,但实则是同样的廉价劳动力(横漂们甚至在经济上更窘迫),而且升迁空间更小(毕竟影视业和制造业、建筑业相比,体量远逊)。

作为整体,他们不可或缺,但是作为个体,由于几乎没有进入门槛,他们随时随地可以被替换。一个王宝强,让千千万万年轻人抱着不切实际的梦想奔赴横店,这些孩子远比在富士康打工的同龄人更感性更敏感,但因为支撑他们的是一个个绮丽的梦,因此他们活得更快活、更不切实际。

无疑,尔冬升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朝气,也预见了他们的命运,所以他不知道究竟是该表扬他们的浪漫,还是批判他们的虚妄,而且他又贪心到特别想展示一组群像,以致于违反了以小见大、抓住典型的创作原则。于是,最终他用《路人甲》炮制出了一个模棱两可、既不能又不想给出结论的调研报告。不过,虽然《路人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回过头来说,能够把视线对准这样一群人,直面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示他们在梦想和现实间来回搏击,已经是一个绝佳的选材了。

其实《路人甲》说的不仅是横漂客的故事,更是中国一代平凡年轻人的写照,所以,这依然是一部难得的电影。尤其在当下浮躁拜金的中国影坛,《路人甲》远比同期外表精致而内里空虚的《横冲直撞好莱坞》《道士下山》之流有情怀、有人味得多,就好比一锅夹生饭,无论如何也比一盘塑料瓜果更能管饱。

泡在横店的追梦青年们,大多缺少自知之明,但他们身上满载着热切的欲望和幻想,又不得不令人侧目,就像命中注定一般,讲述他们的故事的《我是路人甲》,竟然跟他们有着同样的毛病,有着同样的珍贵。

作者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原载于腾讯大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是路人甲》: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王宝强

泡在横店的追梦青年们,大多缺少自知之明,但他们身上满载着热切的欲望和幻想,又不得不令人侧目,就像命中注定一般,讲述他们的故事的《我是路人甲》,竟然跟他们有着同样的毛病,有着同样的珍贵。

《我是路人甲》海报。图片来源:网络

文|徐元

影片后段,尔冬升出场了,演的就是他自己,一个渐渐失去耐性的导演。在一场战国戏的片场,他无法忍受特约演员沈凯一次次的磕巴、忘词、走错位,当场就把沈凯和选角副导演开除了。

在这个结局发生之前,我们一直希望沈凯能够争气一次,或者,那个很有脾气、很有演技的魏星可以就此抓住机会,替换沈凯而一战成名,可惜,魏星在第三句台词上就卡了壳,“尔冬升”拒绝给他第二次机会,不管你是不是千里马,反正伯乐是不会来横店的。这场戏紧张、尴尬,甚至残酷。情节是虚构的,但真切还原了横店群演的命运:他们只是一群电影电视里的人肉背景,相貌气质平庸,没有学过专业表演,完全无望一步登天,变成古天乐张静初那样的明星。

退一步说,即便沈凯这一次过了关,他的远大前程,不过就是一个工钱不错的“大特约”,离主演阵容还差得很远,就算还能帮他进位为一个小有势力的“群头”,也仅此而已。尔冬升不让剧情中的自己对群演报以信任,不让任何一位“横漂”在《我是路人甲》里取得任何戏剧化的成功,出自于他的清醒自知也是他所坚持的写实立场——因为每天发生在横店的事实真相就是如此。

然而,这种做法,也造成了整部《路人甲》自始至终挥之不去的内在矛盾:阐释励志主题的,是一组组反励志的故事。

作为导演,尔冬升一向关注草根,迷恋现实,擅长表现世界及人性的酷烈悲凉。遇到“横漂”这个特殊群体,令他产生了社会工作者式的兴趣,并进而属意为他们拍一部电影,符合他一以贯之的行事逻辑。

不过,他的问题在于,要真实呈现这群年轻人的人生及事业实况,本来用纪录片是最合适最稳健的形式,可是,他的方案却是拍成故事片。拍成故事片当然也不是不可以,而且更具勇气和野心。可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要想忠实还原一群“路人甲”的群像,既要表现出每个人的性情和志趣,又要扣住他们在这个行业里真的只是毫不起眼毫无前途的小角色的共性,更兼还得编出一个有头有尾、有男一号有女一号的故事,真是一个极其艰巨的挑战。就像沈凯一样,应对这个挑战,尔冬升和他的编剧搭档左支右绌,最终破绽频出。影片的点睛之句是“就因为我不是富二代,没钱学演戏,就不能成功?这个世界不可能是这个样子的”,出自男主角万国鹏之口。

他和他的伙伴们,梦想是成为“武打巨星”、“国际演员”,或者是更单纯一些的“事业成功”、“挣够钱”,于是背井离乡来到横店,然而,他们苦苦打拼“半年”“一年”“三年”后,最终证明的恰恰就是“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他们真的“不能成功”:不但没有扬名立万,就连打工挣钱这个低级目标也难以实现。

影片一直在刻画这群年轻人青春热血,为了梦想孜孜追求(尽管也偶有几个放弃或掉队的样本),然而,这种积极昂扬的情感情绪逐渐升温、沸腾之后,最终揭示的却是理想的彼岸不过尔尔,麻雀就是变不了凤凰。本来,按照励志片的规定动作,万国鹏应当取得成功,他要么成为王宝强第二,要么至少迈出了扬名立万的第一步,或者最少最少提高了自己的演技——影片中也有提及,他被《窃听风云》系列导演麦兆辉庄文强相中,有机会作为配角参演他们的新片。

然而,尔冬升不愿如此,他大约是反感这种套路的廉价虚伪,而且始终又放不下真实的“横漂”们确实没有出头的客观实际,于是推翻了万国鹏“有出息了”的安排(而影片中,万国鹏得到麦庄的赏识后却想放弃的剧情是难以令人理解的)。一部电影能够“反类型”、“反高潮”,需要的是更过硬、更高明的剧作本领,因为你必须先解构,再建构。遗憾的是,《路人甲》执意破旧,却未能立新,影片终局,只能用一场刻意造作的“挽回爱情”戏码,虚晃一枪,避开了对横漂命运的真正评价和思考,而把观众情绪带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另一重俗套里,不了了之。《路人甲》的毛病,在于形式和内容的不匹配,客观纪实和热血励志两种诉求被强拧在一起,非但没能和谐共赢,反而互相抵触,自相矛盾。就像该片的影像品质,似乎是为了配合横漂们的草根感,而特地选择了一种用光、运镜都平平无奇的“电视剧”质感(尤其以开篇戏为甚)。

然而大银幕和小荧屏的规格本来就不同,好比不能用踢足球的节奏来打篮球,以至于让影片在不能不讲究的“视听品质”上受了损

另一个真正严重的悖论是,影片让每一个出场人物都用自己的名字和性情来“演自己”,可是他们终归是在按照剧本的设定来“演”,更何况这些横漂年轻人真的没有能够支撑起一部大银幕电影所必备的演技,所以根本上,他们都没有真的“演出自己”,所谓的“本色演出”,反而生涩别扭到令人无法信服。《路人甲》不是纪录片,也不是所谓的“伪纪录片”,这种两头不靠两边都要的结果就是,片中这些新老横漂一族的一言一行,始终让人入戏又出戏。横漂青年们,是影视工业的“劳动密集型”工人,和那些去修路、盖楼、做工的同龄人相比,他们进入了一个看似更光鲜的行当,但实则是同样的廉价劳动力(横漂们甚至在经济上更窘迫),而且升迁空间更小(毕竟影视业和制造业、建筑业相比,体量远逊)。

作为整体,他们不可或缺,但是作为个体,由于几乎没有进入门槛,他们随时随地可以被替换。一个王宝强,让千千万万年轻人抱着不切实际的梦想奔赴横店,这些孩子远比在富士康打工的同龄人更感性更敏感,但因为支撑他们的是一个个绮丽的梦,因此他们活得更快活、更不切实际。

无疑,尔冬升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朝气,也预见了他们的命运,所以他不知道究竟是该表扬他们的浪漫,还是批判他们的虚妄,而且他又贪心到特别想展示一组群像,以致于违反了以小见大、抓住典型的创作原则。于是,最终他用《路人甲》炮制出了一个模棱两可、既不能又不想给出结论的调研报告。不过,虽然《路人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回过头来说,能够把视线对准这样一群人,直面他们的喜怒哀乐,展示他们在梦想和现实间来回搏击,已经是一个绝佳的选材了。

其实《路人甲》说的不仅是横漂客的故事,更是中国一代平凡年轻人的写照,所以,这依然是一部难得的电影。尤其在当下浮躁拜金的中国影坛,《路人甲》远比同期外表精致而内里空虚的《横冲直撞好莱坞》《道士下山》之流有情怀、有人味得多,就好比一锅夹生饭,无论如何也比一盘塑料瓜果更能管饱。

泡在横店的追梦青年们,大多缺少自知之明,但他们身上满载着热切的欲望和幻想,又不得不令人侧目,就像命中注定一般,讲述他们的故事的《我是路人甲》,竟然跟他们有着同样的毛病,有着同样的珍贵。

作者徐元,媒体工作者,曾任《电影世界》主编,时光网副主编。

原载于腾讯大家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