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界面四川 邓江
2017年启动的“成都中心”建设,成都市规划了十三个标段进行拆迁。其中的八标段,就是东至横金家坝街——字库街,南至成都市回民小学,西至东城根上街,北至建设大厦。这里位于天府广场附近,紧邻四川省图书馆、美术馆,与成都市博物馆一街之隔,靠近骡马市地铁站和天府广场地铁,市中心位置,寸土寸金。
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建成集文化中心、城市遗址、中央公园和产业高地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新地标,成为成都的一张世界级的中央公园城市名片。
正在拆迁的街区
金家坝街这片,不同于成都其他历史悠久的老街老巷,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没怎么规划并且规模不大的院子。在市中心亮丽的外表下,如此之多的老旧民居与棚户区交错其中,处处散发着陈旧落后的信息,拆迁与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从东城根街右转,便是金家坝街。
随意走进一个院子,这里的住户已经人去楼空。
院子被当做了临时停车场。
横金家坝街是金家坝街的一条支路,街道不宽,无法错车。
故土难离,这家做小生意的不知道在这里做了多久,舍不得走远。
或将淹没的历史
金家坝街到后面羊市街这一片,卧虎藏龙。成都市文联、市干道建设指挥部、原市政府第三办公区、原市级机关第一幼儿园均在这一片。
成都市干道建设指挥部于1983年11月24日由原人民东西路干道建设指挥部、西干线建设指挥部和九眼桥建设领导小组合并组成,在上世纪80-90年代是风光一时的单位,做了很多现在城投公司做的事情,比如修建一环路、二环路、沙河整治、驷马桥旧城区改造等等一大批市政、环境建设项目。2006年12月的时候和城投公司合并重组,正式的名称是成都城建投资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城投集团)。
金家坝片区历史遗迹不算多,字库街算半个,平安桥教堂算一个。
北齐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说:文字是“古圣贤心迹”,所以字纸不可秽用,废弃的字纸,应于焚化,可见敬惜字纸的风气,由来已久。焚化字纸,别有字库。字库街因此得名。字库街的字库早已不见,所以姑且算半个。
尚未搬迁完的字库街院子
短短两三百米的巷子,搬迁工作已经完成得十之八九。
平安桥天主堂,是成都目前最大的天主教堂,同时也是天主教成都教区主教府所在地,占地近30亩,建筑面积8508平方米,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13年3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位于成都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房产分中心对面的教堂正门。1897年,法国籍主教骆书雅从成都郊县崇州、大邑、邛崃等地招集工匠开始修建,历时7年方才竣工。平安桥天主教堂包括大小经堂、圣母无染原罪堂、主教公署。教堂成“十”字型,主教府成“束”字型,整个建筑群成“悚”字型,造型别致,古朴典雅。圣母无染原罪堂能容千余人,小经堂专供主教、神父祭献。
四周走廊宽敞相通,108根楠木廊柱气势恢宏,三道院内花园把主教堂和圣母无染原罪堂分成格式廊庭。四周两层104套房间,分隔成客厅、餐厅、办公区、宿舍。整个建筑的梁、柱、门窗、地板全部采用从邛崃山脉采运来的楠木,用材考究,十分珍贵。百年来,平安桥天主堂虽经历了战乱和风雨侵蚀,仍保留了原有风貌。

外面是闹市区,里面却很安静,可以说是繁华中的一抹幽静了。阳光映照下的圣母玛利亚特别漂亮,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被吸引,想要进去看看。一进门立刻就感觉心安静下来了。到这里的人都很平静,每个人都特别亲切和善,或许这就是信仰的魅力吧。
教堂内禁止拍照,隔着玻璃偷偷拍了一张。问了休息的信众,他们说教堂这里不会拆。在这里,老去的是岁月,不变的是信仰。
隐藏的美食:八棵树,奋进鱼庄
八棵树
一家至少开了十多年的老店了,门口有八颗百年银杏因此得名,就开在教堂的背后,因此整体的装修风格也多多少少也有一些教堂的风格。琉璃的玻璃窗,红棕色的木质地板,让人一踏进这家店就忍不住把说话的分贝降低。最早是做西餐的,现在转向东南亚菜,海南鸡饭超级好吃;传说老板还在地下建有酒窖,反正我是没见过的了。
奋进鱼庄
典型的成都苍蝇馆子,听说搬南门武侯祠那边去了。曾和朋友去吃过几回,鱼肉很入味,花椒胡椒就跟不要钱一样密密麻麻一盆,能让人看到就感觉头皮发麻冒汗。记得当时吃的大概是十多元一斤的花鲢。鱼片弄得很大,过瘾!锅底有配的粉条、酸菜、魔芋、豆腐——非常非常好吃,一点儿都不比鱼肉差。墙上菜单上还有帅哥兔、姨妹鸡。哈,老板真是搞怪,那是他自己开发的新菜品,市井小民的幽默窥见一斑。鸡和兔子是干锅和溜,粑粑菜颇有东北菜的风格,上来一大盆。卖鱼许多年,鱼也卖得小有名气,每天虽不说大排长龙却也是宾客如云。

他家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就餐环境,就在背后的老院子里,长条形的院子不大,最多摆得下四五张桌子。院子地面是那种青砖,容易长青苔,旧围墙,院子里有棵碗口大的芭蕉树。老房子线路老化,承受不了空调,老板就摆了两个那种大的工业风扇对着吹,给吃得满头大汗的食客降温。这就是成都老院坝的味道,地道的成都市井生活。
成都中心,未来可期
新旧房屋交替,老破巷子拆迁重修。对每一座迅速发展的城市来说,街巷空间的更新,天际线的变化,都是无法回避的,成都也不例外。
金家坝片区虽然拆除了,但是在不久的未来,我们不仅能在这里重温杜甫、陆游吟咏过的摩诃池胜景,还将看到宣华苑、为国求贤坊、旁求俊义坊、明远楼、厚载门等仅存于典故中的地标建筑。重构成都中心,更是复兴历史文化。
和锦里、宽窄巷子等已有的城市名片相比,成都现有的其他城市名片更多承载了对外接待的功能,而“成都中心”其核心区域是一片占地六七百亩的城市中央公园,在这里,市民可以健身、休闲、娱乐、观光,是成都市民未来一个大型的露天公共活动场所。
这样的未来的成都中心,你期待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