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大温哥华可负担性房价是多少?你得奋斗27年才能凑首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大温哥华可负担性房价是多少?你得奋斗27年才能凑首付

基本上要熬到中年,头上才能有自己的瓦片。

文|温哥华头条

温哥华当地时间2019年6月13日(周四),UBC人口与公共卫生学院(UBC School of Population and Public Health)教授Paul Kershaw创立的Generation Squeeze发布一份名为《跨越差距》(Straddling the Gap)的报告,到2030年大温哥华地区的平均房价需要下降到$795,000加元,才能达到25岁以下居民的可负担水平。就拿这个专家经过斟酌、调查得出的“可负担房价”$795,000加元来算,按照现在房贷20%首付,人们需要凑足$159,000加元的首付。对于一个时薪$20,年薪在$36,000左右的年轻人来说,扣去租房、日用、交通等日常开销,若每月可以“有幸”省下$1000元,则需要13年才能省出$159,000的首付款。而现实就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能拥有一份时薪$20的全职工作实属不易,一般从大学才毕业的年轻人年薪在$30,000左右,每月若能省出$500加元,需要27年才能凑出首付。

大温房屋可负担性差距(图片来自dailyhive)

基本上要熬到中年,头上才能有自己的瓦片。

根据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早前对“房屋可负担性”的定义,花在房屋上的开支不能超过30%的税前收入,照这个专家定义的“可负担性房价”,理想的年收入要在$9万加元或者以上。此外,报道还揭示了卑诗省其它城市的房价可负担性的“可能”,在维多利亚,房屋均价要跌到$41万左右,在基隆那,房屋均价要跌到近$24万才能负担得起。评论员黄三水认为,“房屋可负担性”本身是一个伪命题。自卑诗省政府提出这个大方向开始,大温房价就开始全线飘红。随后,温哥华地区低于$100万以下的独立屋绝迹。更重要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温哥华房屋危机的始作俑者都被认为是外国买家和投资客造成的。虽然,外国投资者的确在温哥华房市占了很大比重,但是海外买家税主要影响的是本地独立屋和豪宅市场,而这些原本当地人就买不起,现在退烧以后价格依然高企,就好像$1000万的房屋哪怕跌了20%,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兴叹。然后再加上各种新税、贷款政策收紧连环重击,联排屋和公寓等相对可负担性强的住房也变得触不可及。如今专家一张口就是$80万,感觉就跟买根葱那么容易。要知道购房是件很严肃的事情,引申起来可以达到人类繁衍,生生不息的高度。当然你可以说,人类繁衍可以用酒店的大床房来解决,但常态就是少年凑首付自然开不起房,常开房到了中年自然买不起房,这不是逼着人变态么。还有,不要以为买不起房,租房就行了,温哥华的租金告诉你,如果再不赶紧买房,以后连租房都租不起。租不起怎么办?只能留落街头。刚刚,根据Vancouver Courier 报道,温哥华无家可归者数量破纪录,温哥华市长把球踢给了特鲁多。

图片来自Vancouver Courier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流落街头。面对“房屋可负担性”,领导和专家们除了给出加税的办法,好像也无计可施。感觉道理、逻辑、方向他们都很清晰,唯一搞混的就是大温。不过还有句话值得大家参考,裁判员不仅当了运动员,还开起了赌博公司。懂的自然都懂。

编辑:黄海

责任编辑:林伯宴

平台:温哥华头条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大温哥华可负担性房价是多少?你得奋斗27年才能凑首付

基本上要熬到中年,头上才能有自己的瓦片。

文|温哥华头条

温哥华当地时间2019年6月13日(周四),UBC人口与公共卫生学院(UBC School of Population and Public Health)教授Paul Kershaw创立的Generation Squeeze发布一份名为《跨越差距》(Straddling the Gap)的报告,到2030年大温哥华地区的平均房价需要下降到$795,000加元,才能达到25岁以下居民的可负担水平。就拿这个专家经过斟酌、调查得出的“可负担房价”$795,000加元来算,按照现在房贷20%首付,人们需要凑足$159,000加元的首付。对于一个时薪$20,年薪在$36,000左右的年轻人来说,扣去租房、日用、交通等日常开销,若每月可以“有幸”省下$1000元,则需要13年才能省出$159,000的首付款。而现实就是,25岁左右的年轻人能拥有一份时薪$20的全职工作实属不易,一般从大学才毕业的年轻人年薪在$30,000左右,每月若能省出$500加元,需要27年才能凑出首付。

大温房屋可负担性差距(图片来自dailyhive)

基本上要熬到中年,头上才能有自己的瓦片。

根据加拿大按揭及房屋公司(CMHC)早前对“房屋可负担性”的定义,花在房屋上的开支不能超过30%的税前收入,照这个专家定义的“可负担性房价”,理想的年收入要在$9万加元或者以上。此外,报道还揭示了卑诗省其它城市的房价可负担性的“可能”,在维多利亚,房屋均价要跌到$41万左右,在基隆那,房屋均价要跌到近$24万才能负担得起。评论员黄三水认为,“房屋可负担性”本身是一个伪命题。自卑诗省政府提出这个大方向开始,大温房价就开始全线飘红。随后,温哥华地区低于$100万以下的独立屋绝迹。更重要的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温哥华房屋危机的始作俑者都被认为是外国买家和投资客造成的。虽然,外国投资者的确在温哥华房市占了很大比重,但是海外买家税主要影响的是本地独立屋和豪宅市场,而这些原本当地人就买不起,现在退烧以后价格依然高企,就好像$1000万的房屋哪怕跌了20%,还是让很多人望而兴叹。然后再加上各种新税、贷款政策收紧连环重击,联排屋和公寓等相对可负担性强的住房也变得触不可及。如今专家一张口就是$80万,感觉就跟买根葱那么容易。要知道购房是件很严肃的事情,引申起来可以达到人类繁衍,生生不息的高度。当然你可以说,人类繁衍可以用酒店的大床房来解决,但常态就是少年凑首付自然开不起房,常开房到了中年自然买不起房,这不是逼着人变态么。还有,不要以为买不起房,租房就行了,温哥华的租金告诉你,如果再不赶紧买房,以后连租房都租不起。租不起怎么办?只能留落街头。刚刚,根据Vancouver Courier 报道,温哥华无家可归者数量破纪录,温哥华市长把球踢给了特鲁多。

图片来自Vancouver Courier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流落街头。面对“房屋可负担性”,领导和专家们除了给出加税的办法,好像也无计可施。感觉道理、逻辑、方向他们都很清晰,唯一搞混的就是大温。不过还有句话值得大家参考,裁判员不仅当了运动员,还开起了赌博公司。懂的自然都懂。

编辑:黄海

责任编辑:林伯宴

平台:温哥华头条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