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如何理解备案与“良退”之间的关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如何理解备案与“良退”之间的关系?

备案和退出对于一个正在运营的平台来说,貌似是一件冰火两重天的概念,要么上天堂,要么万劫不复,甚至对于一些投资人来说,直接就把它们类归为保本保息和血本无归两个极端的概念上了。

文 | 小象要趁早

备案和退出对于一个正在运营的平台来说,貌似是一件冰火两重天的概念,要么上天堂,要么万劫不复,甚至对于一些投资人来说,直接就把它们类归为保本保息和血本无归两个极端的概念上了。

但其实,在现阶段,备案和退出,尤其是非立案类的良性退出,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就非常容易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即使有极少数备案通过的平台,在如此严格的监管面前,也很难实现,大家理想中的,高息、保本以及流动性的多方平衡,反而从保障良性退出的角度来有序管理现阶段的P2P领域,可能更有利于最终备案的推进。

6月10号,深圳市互金协会就网贷平台出借人重大利益事项投票表决系统相关事宜接受了媒体采访,其中提到了:针对资产清核、兑付方案制定、债权催收、资产处置、资金返还及过程监督等重要环节和内容,缺乏重大利益共识形成和表决的制度规则及必要的基础设施,导致“都是主人”但都做不了主,难以形成统一有效决策,导致出借人对平台的监督无法有效落实,平台推出的兑付方案反复变化,良性退出道路阻碍重重,走向公安立案打击的趋势日渐明显,立案后企业经营团队溃散、办案警力不足、司法流程耗时较长,导致出借人受偿率低、资金返还效率低,司法部门信访压力大,导致“多输”的局面。

可以看到,P2P平台的运营,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并且都是人为在运作,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可能会造成平台的停滞甚至是混乱,所以保障平台的运营,并且让第三方系统(监管系统)足够多的参与进来,进行验证和确权,是现阶段监管最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总是让平台处于大生大死的状态,整个领域也会一直处于,严重期待然后疯狂投资或者资金大量流出最终严重踩踏的交织状态。

如果不能给正在运营的平台一个稳定有序退出的路径,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很多平台,为了保命而去争取备案,无论其所做的资产类型是否符合政策引导方向,还是其借款端是否有涉及到违规,它都要从形式上去争取这个备案,否则连有序退出的路径都没有,最后只能彻底瘫痪,这种恶性的状态,导致了整个P2P领域一直无法被有序的管理,最后要么是选出一个依然保本保息的高息平台来畸形的实现不可能三角,而不符合现阶段金融市场的运行逻辑,要么就永远都处于冰冻状态,平台只能艰难运营,要是提出退出,最后就是往更恶劣的状态推进,整体的社会舆论也会加速这个状态的推进。

其实一个平台本身就是合规的状态,那么它的底层资产应该是穿透状态(散标),它只要做好基础的运营和用户维护就不用为了是否退出还是备案而纠结,原则上也不会因为备案还是退出,最后对用户的影响变成两个极端,只要让投资人正常持有债权至到期即可,如果这个平台本身还有其它资金来源,那么它的借款端应该是稳定的,即使最后退出也只是损失一个资金端罢了,并不会对这个平台的整体运营造成太大的影响,对于这种平台来说,原则上不应该有太明显的退出动作,比如从资产一一对应变成所谓的兑付状态,这样反而会产生新的混乱,而且很多资产的期限都是根据借款人正常还款而自然到期,如果强制性的改成平台与投资人的兑付状态,而把活生生的借款人变成资产,那么就会造成平台自身运营能力下降之后借款人的大量逃废债。

所以,现阶段,从监管的角度,要求不断接入平台的实时数据,包括存量和增量,并不断细化传入数据的质量,然后从这些实质性的数据上来对平台进行定性,一旦确认平台的数据本身是真实、有效的,就应该对这些平台,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而不是急于备案或者强制性的要求平台清退,当然如果发现问题平台可以单独进行处置,并从降低存量开始,有序进行督导。

总而言之,让正在运营的平台有一个合理并有序的良性退出通道,比让极少数平台备案,更有利于现阶段的P2P领域的管理,并防止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如何理解备案与“良退”之间的关系?

备案和退出对于一个正在运营的平台来说,貌似是一件冰火两重天的概念,要么上天堂,要么万劫不复,甚至对于一些投资人来说,直接就把它们类归为保本保息和血本无归两个极端的概念上了。

文 | 小象要趁早

备案和退出对于一个正在运营的平台来说,貌似是一件冰火两重天的概念,要么上天堂,要么万劫不复,甚至对于一些投资人来说,直接就把它们类归为保本保息和血本无归两个极端的概念上了。

但其实,在现阶段,备案和退出,尤其是非立案类的良性退出,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处理不好两者的关系,就非常容易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即使有极少数备案通过的平台,在如此严格的监管面前,也很难实现,大家理想中的,高息、保本以及流动性的多方平衡,反而从保障良性退出的角度来有序管理现阶段的P2P领域,可能更有利于最终备案的推进。

6月10号,深圳市互金协会就网贷平台出借人重大利益事项投票表决系统相关事宜接受了媒体采访,其中提到了:针对资产清核、兑付方案制定、债权催收、资产处置、资金返还及过程监督等重要环节和内容,缺乏重大利益共识形成和表决的制度规则及必要的基础设施,导致“都是主人”但都做不了主,难以形成统一有效决策,导致出借人对平台的监督无法有效落实,平台推出的兑付方案反复变化,良性退出道路阻碍重重,走向公安立案打击的趋势日渐明显,立案后企业经营团队溃散、办案警力不足、司法流程耗时较长,导致出借人受偿率低、资金返还效率低,司法部门信访压力大,导致“多输”的局面。

可以看到,P2P平台的运营,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并且都是人为在运作,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都可能会造成平台的停滞甚至是混乱,所以保障平台的运营,并且让第三方系统(监管系统)足够多的参与进来,进行验证和确权,是现阶段监管最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总是让平台处于大生大死的状态,整个领域也会一直处于,严重期待然后疯狂投资或者资金大量流出最终严重踩踏的交织状态。

如果不能给正在运营的平台一个稳定有序退出的路径,那么就很容易造成很多平台,为了保命而去争取备案,无论其所做的资产类型是否符合政策引导方向,还是其借款端是否有涉及到违规,它都要从形式上去争取这个备案,否则连有序退出的路径都没有,最后只能彻底瘫痪,这种恶性的状态,导致了整个P2P领域一直无法被有序的管理,最后要么是选出一个依然保本保息的高息平台来畸形的实现不可能三角,而不符合现阶段金融市场的运行逻辑,要么就永远都处于冰冻状态,平台只能艰难运营,要是提出退出,最后就是往更恶劣的状态推进,整体的社会舆论也会加速这个状态的推进。

其实一个平台本身就是合规的状态,那么它的底层资产应该是穿透状态(散标),它只要做好基础的运营和用户维护就不用为了是否退出还是备案而纠结,原则上也不会因为备案还是退出,最后对用户的影响变成两个极端,只要让投资人正常持有债权至到期即可,如果这个平台本身还有其它资金来源,那么它的借款端应该是稳定的,即使最后退出也只是损失一个资金端罢了,并不会对这个平台的整体运营造成太大的影响,对于这种平台来说,原则上不应该有太明显的退出动作,比如从资产一一对应变成所谓的兑付状态,这样反而会产生新的混乱,而且很多资产的期限都是根据借款人正常还款而自然到期,如果强制性的改成平台与投资人的兑付状态,而把活生生的借款人变成资产,那么就会造成平台自身运营能力下降之后借款人的大量逃废债。

所以,现阶段,从监管的角度,要求不断接入平台的实时数据,包括存量和增量,并不断细化传入数据的质量,然后从这些实质性的数据上来对平台进行定性,一旦确认平台的数据本身是真实、有效的,就应该对这些平台,进行一定时间的观察,而不是急于备案或者强制性的要求平台清退,当然如果发现问题平台可以单独进行处置,并从降低存量开始,有序进行督导。

总而言之,让正在运营的平台有一个合理并有序的良性退出通道,比让极少数平台备案,更有利于现阶段的P2P领域的管理,并防止产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