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惊悚+反超级英雄”《Brightburn》猛料频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惊悚+反超级英雄”《Brightburn》猛料频发

2018年被普遍认为是北美的恐怖片大年,但《寂静之地》《遗传厄运》《阴风阵阵》等成本投资和前期宣传力度都极为可观的大制作,票房成绩或真实口碑却与期待值有所差距。

文 | 编剧帮

责编 | 十一

从电锯惊魂系列到“招魂宇宙”,北美恐怖片的延续性热潮从未退散,坐拥海外国内一大批死忠粉,即使近年来全球整体票房遇冷,也仍然不减恐怖片爱好者们的走进影院,享受“惊悚阴风”+空调冷风的热情。

2018年被普遍认为是北美的恐怖片大年,但《寂静之地》《遗传厄运》《阴风阵阵》等成本投资和前期宣传力度都极为可观的大制作,票房成绩或真实口碑却与期待值有所差距。

小成本作品偶现惊喜《噩梦娃娃屋》《网络迷踪》《解除好友2》均收获了一定声量的讨论,但即使有恐怖片大师级人物温子仁监制加持的《哭泣女人的诅咒》,也仅斩获了5444万美元全球票房,与同属小成本的招魂系列平均1.3亿美元的成绩相去甚远。

一边是恐怖片爱好者们狂欢依旧,一边是市场检验被打脸,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恐怖片全球市场缩水?还是鬼屋、驱魔、连环杀手等经典恐怖题材过时?

无论哪种原因,背后指向的趋势显而易见:恐怖片收获高回报愈发困难,创新尝试势在必行!

纵观今年5月的最新恐怖片单,带有“反超级英雄”、“黑化超人”、“暗黑宇宙新IP”种种叛逆标签的《Brightburn》表现不俗,大有领跑架势:

美国上映首日报收303万美元,在一众大片余热未消的情况下,跻身单日榜前五。综合来看,影片凭借仅600万美元的成本,已收获全球票房近2800万美元,回报率可谓惊人!

《Brightburn》虽然是小成本制作,但取得如此亮眼表现绝非偶然,要知道,早在巴西动漫展上全球发布预告片时,《Brightburn》就体现出了强大的吸睛能力:力压《复仇者联盟4》和《惊奇队长》等同期发布预告片的热门电影,收获福布斯杂志评出的“上周最佳预告片”。

而后,《今日美国》的2019必看恐怖片片单、BBC五月推荐片单,《Brightburn》都强势登榜。

小成本、高期待、高回报率,这种比例在当下的恐怖片市场几乎是“孤品”,《Brightburn》究竟为什么如此“能打”?

新鲜刺激:“黑化超人”裂变觉醒

《Brightburn》的故事充满了叛逆、暗黑气质,同时兼具思辨性的脑洞:如果超人从小“黑化”,那么他还会成长为超人吗?

BBC对《Brightburn》的推荐语以“大多数人都知道关于超人来历的传说:一个外星宝宝紧急降落到地球上...”为开端,抛出“致命问题”、“如何驯化一个拥有天神力量和速度的顽童”一系列爆炸性看点,足见电影的另类属性。

自带超能力的外星宝宝意外降落地球,被一对没有子嗣的普通夫妇收养,孩子因为异于常人,所以一直不被身边的人理解,意外发现自己的超能力后,他选择穿上斗篷,尽情释放自己的异能。

由此,厄运开始降临在这个平静的小镇...“魔童”裂变,说到底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但不同于通常套路,这段成长不是真善美的小世界,而是邪恶、愤怒与异能力交织的战场。

可以说《Brightburn》开创了“反超级英雄”系列影片的先河,在当今“超级英雄”主题云起的电影市场里堪称推陈出新的里程碑之作。

大咖助阵:硬核主创“开挂来袭”

“反超英”的《Brightburn》幕后主创却有“超级英雄血统”,侧面预示了两种风格的碰撞带来了火花。《银河护卫队》导演詹姆斯·古恩监制,古恩的弟弟和表兄布赖恩·古恩、马克·古恩担任编剧,曾与古恩多次合作的大卫·亚罗夫斯基执导。

以超级英雄电影成名的詹姆斯·古恩,如何在“反英雄电影”中,颠覆性施展个人风格?调皮的网友们早已为“滚叔”安排了挑战者剧本:来啊,掰头啊!

在《复联4》中客串青少年时期蚁人的杰克逊·艾顿出演“魔童”布兰登,逗比青少年变身愤怒“黑超人”让人大呼过瘾。

北美00后当红女歌Billie Eilish携大热单曲《Bad Guy》为影片献声,更被观众们称为“年度最配BGM”,洗脑指数爆星!

全新IP:“暗黑宇宙”持续给力

不同于传统的超级英雄IP先有漫画基础再进行影视化的模式,《Brightburn》以电影开盘,“放大招”猛刷存在感,打响全新IP,后续漫画、电影、衍生品的一系列开发也在排布中。

先电影后漫改的尝试,不仅对观众和市场来说是全新的体验,也给“暗黑宇宙”的未知版图带来了更强的创造动力、想象空间。

在The H Collective发起的画作征集活动中,不少网友已然变身S级灵魂画手,激情创作秀得一匹,为《Brightburn》漫改风格添砖加瓦。

官方发布的一分钟创意动画解析,以极简风动画短片的形式高浓度概述了剧情走向。炫酷的个性cult风触发了大家的极度舒适,碎片化衔接的呈现方式更留足了联想空间,刷新观众们对《Brightburn》漫画、短片等改编形式的期待。

至于“暗黑宇宙”IP未来的拓展,两位编剧布莱恩·古恩和马克·古恩是这样透露的:

布莱恩:我们已经有很多想法,不仅是关于影片的续集,也有关于这个系列里其他的角色的,我们想创造一个电影宇宙。但我们需要先看看这部电影的市场表现如何,以及观众对这样的故事的接受程度。电影结尾的彩蛋是在暗示,这个宇宙中还存在着不少具备超能力的生物,而在本片所构建的世界中,他们几乎都是邪恶的。

马克:我们更倾向的设定是,这个电影宇宙中也有着能制衡这些反超级英雄的力量所在。在理想情况下,他们终有一天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少有关改编与续作的有趣猜测:“邪恶超能力生物”是否会拥有自己的漫画小传?“暗黑宇宙”会不会存在各种平行空间?“魔童”的未来是否会通过电影续集或动画短片呈现多种结局?所谓的“制衡力量”又将衍生出怎样的对立阵营?

种种迹象都表明,“暗黑宇宙”拥有非常大的可塑空间,新颖、叛逆、多样,无论是电影、漫画、动画短片甚至艺术作品,都能从中找到合适的人物与内容衍生发展。

而《Brightburn》将会作为“暗黑宇宙”的开篇性尝试,引领“反超级英雄”创作的潮流,为这个具有强大衍生能力和发展空间的IP开疆拓土。

600万美元成本收获近2800万美元的票房(截至目前)的不俗成绩,让《Brightburn》担得起“叫座”,影片质量和观影反馈,更让《Brightburn》坐实了2019年“小成本惊悚片”领跑黑马:

“创意”、“刺激”、“暗黑”这三个词,高频出现在海外观众真实口碑中,可见无论是电影标新立异的题材、硬核刺激的视觉呈现,还是“暗黑宇宙”IP未来漫改、续集的前景,都给观众们带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给审美疲劳的“超英患者”们注入了一剂猛药!

这个“暗黑宇宙”的下一步将走向何处?漫画、电影、衍生品?全新IP的千万种可能性,无疑对整个市场充满了未知的吸引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惊悚+反超级英雄”《Brightburn》猛料频发

2018年被普遍认为是北美的恐怖片大年,但《寂静之地》《遗传厄运》《阴风阵阵》等成本投资和前期宣传力度都极为可观的大制作,票房成绩或真实口碑却与期待值有所差距。

文 | 编剧帮

责编 | 十一

从电锯惊魂系列到“招魂宇宙”,北美恐怖片的延续性热潮从未退散,坐拥海外国内一大批死忠粉,即使近年来全球整体票房遇冷,也仍然不减恐怖片爱好者们的走进影院,享受“惊悚阴风”+空调冷风的热情。

2018年被普遍认为是北美的恐怖片大年,但《寂静之地》《遗传厄运》《阴风阵阵》等成本投资和前期宣传力度都极为可观的大制作,票房成绩或真实口碑却与期待值有所差距。

小成本作品偶现惊喜《噩梦娃娃屋》《网络迷踪》《解除好友2》均收获了一定声量的讨论,但即使有恐怖片大师级人物温子仁监制加持的《哭泣女人的诅咒》,也仅斩获了5444万美元全球票房,与同属小成本的招魂系列平均1.3亿美元的成绩相去甚远。

一边是恐怖片爱好者们狂欢依旧,一边是市场检验被打脸,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恐怖片全球市场缩水?还是鬼屋、驱魔、连环杀手等经典恐怖题材过时?

无论哪种原因,背后指向的趋势显而易见:恐怖片收获高回报愈发困难,创新尝试势在必行!

纵观今年5月的最新恐怖片单,带有“反超级英雄”、“黑化超人”、“暗黑宇宙新IP”种种叛逆标签的《Brightburn》表现不俗,大有领跑架势:

美国上映首日报收303万美元,在一众大片余热未消的情况下,跻身单日榜前五。综合来看,影片凭借仅600万美元的成本,已收获全球票房近2800万美元,回报率可谓惊人!

《Brightburn》虽然是小成本制作,但取得如此亮眼表现绝非偶然,要知道,早在巴西动漫展上全球发布预告片时,《Brightburn》就体现出了强大的吸睛能力:力压《复仇者联盟4》和《惊奇队长》等同期发布预告片的热门电影,收获福布斯杂志评出的“上周最佳预告片”。

而后,《今日美国》的2019必看恐怖片片单、BBC五月推荐片单,《Brightburn》都强势登榜。

小成本、高期待、高回报率,这种比例在当下的恐怖片市场几乎是“孤品”,《Brightburn》究竟为什么如此“能打”?

新鲜刺激:“黑化超人”裂变觉醒

《Brightburn》的故事充满了叛逆、暗黑气质,同时兼具思辨性的脑洞:如果超人从小“黑化”,那么他还会成长为超人吗?

BBC对《Brightburn》的推荐语以“大多数人都知道关于超人来历的传说:一个外星宝宝紧急降落到地球上...”为开端,抛出“致命问题”、“如何驯化一个拥有天神力量和速度的顽童”一系列爆炸性看点,足见电影的另类属性。

自带超能力的外星宝宝意外降落地球,被一对没有子嗣的普通夫妇收养,孩子因为异于常人,所以一直不被身边的人理解,意外发现自己的超能力后,他选择穿上斗篷,尽情释放自己的异能。

由此,厄运开始降临在这个平静的小镇...“魔童”裂变,说到底是一个“成长”的故事。但不同于通常套路,这段成长不是真善美的小世界,而是邪恶、愤怒与异能力交织的战场。

可以说《Brightburn》开创了“反超级英雄”系列影片的先河,在当今“超级英雄”主题云起的电影市场里堪称推陈出新的里程碑之作。

大咖助阵:硬核主创“开挂来袭”

“反超英”的《Brightburn》幕后主创却有“超级英雄血统”,侧面预示了两种风格的碰撞带来了火花。《银河护卫队》导演詹姆斯·古恩监制,古恩的弟弟和表兄布赖恩·古恩、马克·古恩担任编剧,曾与古恩多次合作的大卫·亚罗夫斯基执导。

以超级英雄电影成名的詹姆斯·古恩,如何在“反英雄电影”中,颠覆性施展个人风格?调皮的网友们早已为“滚叔”安排了挑战者剧本:来啊,掰头啊!

在《复联4》中客串青少年时期蚁人的杰克逊·艾顿出演“魔童”布兰登,逗比青少年变身愤怒“黑超人”让人大呼过瘾。

北美00后当红女歌Billie Eilish携大热单曲《Bad Guy》为影片献声,更被观众们称为“年度最配BGM”,洗脑指数爆星!

全新IP:“暗黑宇宙”持续给力

不同于传统的超级英雄IP先有漫画基础再进行影视化的模式,《Brightburn》以电影开盘,“放大招”猛刷存在感,打响全新IP,后续漫画、电影、衍生品的一系列开发也在排布中。

先电影后漫改的尝试,不仅对观众和市场来说是全新的体验,也给“暗黑宇宙”的未知版图带来了更强的创造动力、想象空间。

在The H Collective发起的画作征集活动中,不少网友已然变身S级灵魂画手,激情创作秀得一匹,为《Brightburn》漫改风格添砖加瓦。

官方发布的一分钟创意动画解析,以极简风动画短片的形式高浓度概述了剧情走向。炫酷的个性cult风触发了大家的极度舒适,碎片化衔接的呈现方式更留足了联想空间,刷新观众们对《Brightburn》漫画、短片等改编形式的期待。

至于“暗黑宇宙”IP未来的拓展,两位编剧布莱恩·古恩和马克·古恩是这样透露的:

布莱恩:我们已经有很多想法,不仅是关于影片的续集,也有关于这个系列里其他的角色的,我们想创造一个电影宇宙。但我们需要先看看这部电影的市场表现如何,以及观众对这样的故事的接受程度。电影结尾的彩蛋是在暗示,这个宇宙中还存在着不少具备超能力的生物,而在本片所构建的世界中,他们几乎都是邪恶的。

马克:我们更倾向的设定是,这个电影宇宙中也有着能制衡这些反超级英雄的力量所在。在理想情况下,他们终有一天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不少有关改编与续作的有趣猜测:“邪恶超能力生物”是否会拥有自己的漫画小传?“暗黑宇宙”会不会存在各种平行空间?“魔童”的未来是否会通过电影续集或动画短片呈现多种结局?所谓的“制衡力量”又将衍生出怎样的对立阵营?

种种迹象都表明,“暗黑宇宙”拥有非常大的可塑空间,新颖、叛逆、多样,无论是电影、漫画、动画短片甚至艺术作品,都能从中找到合适的人物与内容衍生发展。

而《Brightburn》将会作为“暗黑宇宙”的开篇性尝试,引领“反超级英雄”创作的潮流,为这个具有强大衍生能力和发展空间的IP开疆拓土。

600万美元成本收获近2800万美元的票房(截至目前)的不俗成绩,让《Brightburn》担得起“叫座”,影片质量和观影反馈,更让《Brightburn》坐实了2019年“小成本惊悚片”领跑黑马:

“创意”、“刺激”、“暗黑”这三个词,高频出现在海外观众真实口碑中,可见无论是电影标新立异的题材、硬核刺激的视觉呈现,还是“暗黑宇宙”IP未来漫改、续集的前景,都给观众们带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全新体验,给审美疲劳的“超英患者”们注入了一剂猛药!

这个“暗黑宇宙”的下一步将走向何处?漫画、电影、衍生品?全新IP的千万种可能性,无疑对整个市场充满了未知的吸引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