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互金商业评论
截止2019年6月,持牌消费金融累计发行信贷ABS产品392亿元,仅占信贷ABS市场累计发行规模的5%。作为重要的资金获取渠道,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对信贷ABS的重视和利用程度仍然不足。
捷信中银实现ABS常态化发行
6月6日,华润深国投信托发布了《捷赢2019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证券化信托成立公告》,公告称,由捷信消费金融发起的规模为25.0亿元的“捷赢2019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 已于2019年6月3日成功发行。
互金商业评论注意到,捷信消费金融在年初已发行过22亿元的个人消费贷款ABS。自2016年开始,信贷ABS成为捷信稳定的资金渠道之一。截止2019年6月,捷信已累计发行12单、规模295.37亿元的ABS产品,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稳居第一。
不过,捷信在信贷ABS领域的成绩仅是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特例。在过去4年多里,仅有9家持牌机构获得信贷ABS发行资格,但发行产品的只有5家,常态化发行的更是只有2家。持牌消费金融对信贷ABS的态度既不积极,也不热情。这和蚂蚁金服、京东、小米等非持牌机构的活跃姿态构成了强烈反差。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信贷ABS历史始于2015年,中银消费金融发行了业内第一单ABS产品。在过去4年多时间里,共有5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发行过20单ABS产品,其中捷信12单,中银消金4单,锦程消金2单,兴业消金和湖北消金各1单。5家持牌机构累计发行规模392.13亿元,其中捷信消费金融发行295.37亿元,占比75%;中银消费金融发行62.01亿元,占比15.8%。捷信和中银合计占比约91%。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8年底,捷信总资产990.75亿元,负债总额887.06亿元,所有者权益103.7亿元。2018年捷信实现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增长36.56%。
截至2018年底,捷信发放贷款846.51亿元,不良贷款率3.98%,拨备覆盖率150.00%;资本充足率为11.35%,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为10.43%。
2016年和2017年,捷信净利润分别为9.3亿元和10.22亿元。
中银消费金融方面,中银消费金融2018年度实现净利润5.59亿元,同比2017年下滑59%。2017年,中银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40.05 亿元,净利润13.75亿元。
9家持牌消金获得ABS发行资格
从发行规模看,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在通过ABS获取资金方面存在较大的发展不平衡。截止2019年6月,银保监会共批准了27家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已经开业的有24家,最新开业的是中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但获得ABS业务资格的仅有9家,除了上述已经发行ABS的捷信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和湖北消费金融外,还有马上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和苏宁消费金融。
从获批时间上看,捷信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两家2015年即获批ABS资格;2017年8月,四川锦程消费金融获批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2018年5月,兴业消费金融获得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2018年7月,招联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获批。2018年12月,海尔消费金融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获批。2019年2月15日,湖北消费金融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获批。
最新获批的一家是马上消费金融,5月16日,马上消费金融获得重庆银保监会的批准,获得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
公开信息显示,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6月正式开业,引入了重庆百货、重庆银行等国有股东,以及物美集团、阳光保险、等社会化股东,目前注册资金40亿元。截至2018年年末,马上消费金融总资产为402.62亿元。当年实现营业收入82.39亿元,实现净利润8.01亿元。2016年和2017年,马上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分别为652万元、5.78亿元。
从资金来源来看,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有几个渠道:股东增资、银行同业拆借以及ABS。这几个渠道门槛不同,各有优劣。
根据监管要求,消费金融机构申请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至少经营3年,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体系及内部控制。
银行间同业拆借条件也比较苛刻,申请机构必须满足至少两年连续盈利,拆入资金余额不高于资本净额的100%。
和同业拆借及发行ABS相比,股东增资是最容易操作的。2018年,在监管要求降杠杆的大背景下,持牌消费金融纷纷增资。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至今完成注册资本变更的消费金融公司至少有9家。2018年3月,河南中原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5亿元增至8亿元;中邮消费金融从10亿元增至30亿元;2018年4月,招联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20亿元增至28.59亿元;2018年6月,兴业消费金融从5亿元增至12亿元;2018年7月,海尔消费金融从5亿元增至10亿元;2018年8月,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从22.1亿元增至40亿元;2018年10月,锦程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从3.2亿元增至4.2亿元,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从5亿元增至10.5亿元。2019年2月,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3亿元变更至9亿元;2019年6月,招联消费金融注册资本由28.59亿元增至38.69亿元。
从资本获取成本看,同业拆借资金成本约为3%-5%,银行间ABS资金成本约为4%-6%,交易所ABS成本5%-8%,银行助贷成本约为7%-9%,信托及P2P资金成本为10%甚至更高。因此,消费信贷ABS有助于持牌机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
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不完全统计,2016年-2018年,信贷类ABS发行规模分别为1060亿元、4648亿元、2063亿元。可见,信贷类ABS在过去三年出现了井喷,2018年虽然受到监管抑制杠杆率的限制,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ABS发行规模仅占市场整体规模的5%,占比仍然偏小。当然,这也意味着,持牌机构在信贷ABS方面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