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紧急救援》进军春节档:能超越林超贤的,只有他自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紧急救援》进军春节档:能超越林超贤的,只有他自己

《紧急救援》的加入使得明年春节档的战局更加引人期待,很多网友和业内人士也对《紧急救援》抱有很高的期望,其中一条评论颇具代表性:“我相信这部硬核大片,将会引爆2020春节档。”

文|犀牛娱乐 小机灵

编辑|朴芳

此刻,半个电影圈的人都聚集在上海,正式拉开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帷幕。而就在开幕的前一天,由林超贤执导的首部聚焦海上救援题材华语电影《紧急救援》宣布正式定档2020大年初一,进军春节档。

犀牛娱乐参加了此次在外滩举办的《紧急救援》发布会,现场称得上是大手笔,不仅有无人机航拍,还出动了我国最先进的海上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2”轮,身边有记者不禁感叹:“也只有这样体量的片子配得上这样的阵仗。”

《紧急救援》主创与中国救捞员合影

由于电影节还没有正式开幕,《紧急救援》的定档无疑成为了影视圈最热的话题,这种避开密集的发布会高峰,从而获得更多关注的打法,也可以作为未来很多影片推广思路的参考。

《紧急救援》总顾问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

虽然目前《紧急救援》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但通过现场主创的描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影片拍摄的艰辛幕后:

林超贤在现场透露,此次拍摄时数次潜到水下30尺,为达到最佳拍摄效果,演员所穿救援服装,是远赴欧美量身定制,每套重达15公斤,造价8-10万人民币。不仅价格不菲,穿在身上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电影难度升级,也意味着林超贤的“魔鬼”程度再创新高,回忆拍摄经历,每一位主演都“叫苦连连”,就连已经四度和导演合作的彭于晏也再次开了眼界。“原计划只需要潜水15尺,实拍的时候为了真实让我潜到了30尺”。

而《红海行动》时已受过一次“折磨”的王彦霖这次则为了拍摄水下戏份,一度失聪两周,至今提起都心有余悸。现场唯一的女演员辛芷蕾也并未享有特殊待遇,第一次入水拍摄之后就鼻血‘狂流’。”虽表面叫苦连连,但几位主创都咬着牙完成挑战,坚持不用替身。

《紧急救援》主创在东海救102轮合影

《紧急救援》的加入使得明年春节档的战局更加引人期待,很多网友和业内人士也对《紧急救援》抱有很高的期望,其中一条评论颇具代表性:“我相信这部硬核大片,将会引爆2020春节档。”

这一次他如何让观众“看傻眼”?

“这次的电影在场面上会比《红海行动》翻几倍,紧张的程度以及呈现的效果肯定会令大家看傻眼。”

《紧急救援》导演林超贤

在去年《紧急救援》的开机发布会上,林超贤满怀信心地向媒体和观众保证,并放出了上面的豪言,但是提到故事,他和所有的主创皆守口如瓶,不禁令人更加好奇这次“魔鬼导演”会怎样让我们看傻眼。

近年来,林超贤的名字已经不再只流传在港片爱好者中间,从《证人》到《湄公河行动》再到《红海行动》,林超贤用他新颖的拍摄手法和技巧以及对大场面的把控能力征服了观众,尤其是《红海行动》,位居内地电影总票房榜的第4名,叫好又叫座。

观察林超贤进军内地拍片后的票房数据,一直呈节节高的趋势,2015年的《破风》1.4亿元,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11.8亿元,2018年的《红海行动》36.5亿元。票房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影片质量的用心打磨,林超贤也成为了当下华语商业片领域中,发挥最稳定的导演之一。

从目前曝光的海报和预告片等物料可以看出,《紧急救援》不仅在质量上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在动作场景和视觉效果上也全面升级。影片已经在国内国外等多地进行取景,包含了救援过程涉及的山地、海面、空中等多种场景,全方位展示灾难场面的惨烈和救援任务的危险。

在猫眼、淘票票的《紧急救援》“想看”页面,很多网友都提到了对于林超贤的期待:“林超贤导演真的很会商业正能量惹”“看到这个题材和阵容,就知道这次又稳了。”看得出“林超贤”三个字无论是在业内,还是在普通观众心中已经树立了极强的品牌效应。

事实上自《红海行动》拍摄结束以来,林超贤导演和团队的脚步就从未停止,立马进入了《紧急救援》的筹备工作中。金牌班底的延续和国际级幕后制作团队的加盟,更是令整部影片的制作水准全线提升。

说起来这是继《激战》《破风》《湄公河行动》后,彭于晏和林超贤的第四次合作。这对“魔鬼导演”X“拼命三郎”的组合“相爱相杀”了6年,他们打造的作品不仅类型各异,而且收获了优良的口碑,很容易捕获普通观众对电影的认知。

《紧急救援》主演彭于晏

那么定档2020大年初一的《紧急救援》会在这个档期表现如何?我们也许可以从前两年的春节档战局中找到一些端倪。

近年来春节档最值得期待影片都有哪些特征?

2018年《红海行动》在喜剧电影扎堆的春节档,凭借优良的口碑与类型化差异,最终斩获36.5亿票房,问鼎春节档冠军,它的成功也代表着中国电影市场逐渐找到了一条兼具票房潜力和正能量输出的“新型大片”道路。

2019年《流浪地球》以同样的姿态获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其实这一类影片在上映前并不占类型优势,“想看”与观众预期可能排在末位,但最终往往能凭借口碑发酵,逐渐提升观众的期待指数,成为各自春节档最亮眼的佼佼者。

《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成为了黑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映前还是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接下来随着观众观影经验的积累,新类型会逐步成为热门档期观影的首选,而《紧急救援》从制作体量、制作阵容以及题材差异化等方面来看,已然是标准的“白马”了。

《紧急救援》主演天团

想要在热门档期突出重围,新的制胜秘诀,也许可以总结为12个字:大制作、强视听、强创新、强情绪。

首先制作体量还是要配得上春节档这个全年最重要的档期,并不一定需要太多的流量明星,要让观众切实地感受到这部电影的每一分投资都是花在了刀刃上,而不全是明星片酬,这样的诚意,观众一定会感受得到。

其次是震撼的视听效果,中国观众进入电影院,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获得比在电脑、手机上更好的感官体验,这种时候视听的调度就很重要,令观众肾上腺素飙升的《红海行动》和呈现震撼末日景象的《流浪地球》正符合这一标准。

第三是创新精神,类型上的差异与创新也是杀出重围的关键,战争题材的《红海行动》和科幻题材的《流浪地球》,从某种程度上说都为中国同类型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这固然来自于本身的高质量,同时也在于“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创新精神。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强情绪。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了“情绪时代”,其实不仅是《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等影片的成功也来源于观众的强烈共鸣,发自内心地有冲动想要把影片推荐给更多人,从而顺利“出圈”。

那么《紧急救援》是否符合这一制胜秘诀呢?

《紧急救援》在2020春节档被寄予厚望

在目前定档明年大年初一的影片中,虽然竞争激烈,但《紧急救援》的类型差异化最为明显:这种海上救援在华语片中属于稀缺题材,在中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救援”题材大片。

美国杂志《Variety》曾经透露,《紧急救援》中重金打造了四段震撼的救援场景,每一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部国际救援大片的大结局,由此可见,电影拍摄的难度及复杂,其场面的震撼和规模的宏大远比《红海行动》更为甚之,这也是在同类型的华语电影中前所未见的。

一部电影拍出了四部救援大片既视感,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那么《紧急救援》在明年春节档就是自带“分身效果”,不可小觑。

此次《紧急救援》不仅获得了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投资方面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7亿元人民币,是《红海行动》的两倍都要多。其实从演员阵容来看,除了老搭档彭于晏之外,大多是电影新生代面孔,看来林超贤这次把投资真的更多用到了视效的打磨上。

林超贤曾经表示,《紧急救援》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中国电影没出现过的,为了让画面有冲击力,必须花这么多钱。这次电影很多场景都采用了实景拍摄,观众在享受逼真效果的同时,剧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彭于晏水中救援

根据已曝光的部分内容来看,电影讲述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救援部队,在逆境中,每个人面对困难、接受挑战获得勇气和成长,它并非只把焦点对准灾难,而是逆境中的磨炼与涅槃。

这种展现国人搏击沧海勇气和气魄的故事将会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可以点燃观众情绪,对于“新型大片”的探索,也将具有重要的拓展意义。

综上看来,《紧急救援》完全符合前文提到的12字秘诀。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市场上的表现有希望超越《红海行动》,而且并非再是初始不被看好的后来居上,而是高举高打,在2020春节档值得被寄予厚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紧急救援》进军春节档:能超越林超贤的,只有他自己

《紧急救援》的加入使得明年春节档的战局更加引人期待,很多网友和业内人士也对《紧急救援》抱有很高的期望,其中一条评论颇具代表性:“我相信这部硬核大片,将会引爆2020春节档。”

文|犀牛娱乐 小机灵

编辑|朴芳

此刻,半个电影圈的人都聚集在上海,正式拉开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帷幕。而就在开幕的前一天,由林超贤执导的首部聚焦海上救援题材华语电影《紧急救援》宣布正式定档2020大年初一,进军春节档。

犀牛娱乐参加了此次在外滩举办的《紧急救援》发布会,现场称得上是大手笔,不仅有无人机航拍,还出动了我国最先进的海上专业救助船“东海救102”轮,身边有记者不禁感叹:“也只有这样体量的片子配得上这样的阵仗。”

《紧急救援》主创与中国救捞员合影

由于电影节还没有正式开幕,《紧急救援》的定档无疑成为了影视圈最热的话题,这种避开密集的发布会高峰,从而获得更多关注的打法,也可以作为未来很多影片推广思路的参考。

《紧急救援》总顾问国际海事组织海事大使徐祖远

虽然目前《紧急救援》只是露出了冰山一角,但通过现场主创的描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影片拍摄的艰辛幕后:

林超贤在现场透露,此次拍摄时数次潜到水下30尺,为达到最佳拍摄效果,演员所穿救援服装,是远赴欧美量身定制,每套重达15公斤,造价8-10万人民币。不仅价格不菲,穿在身上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电影难度升级,也意味着林超贤的“魔鬼”程度再创新高,回忆拍摄经历,每一位主演都“叫苦连连”,就连已经四度和导演合作的彭于晏也再次开了眼界。“原计划只需要潜水15尺,实拍的时候为了真实让我潜到了30尺”。

而《红海行动》时已受过一次“折磨”的王彦霖这次则为了拍摄水下戏份,一度失聪两周,至今提起都心有余悸。现场唯一的女演员辛芷蕾也并未享有特殊待遇,第一次入水拍摄之后就鼻血‘狂流’。”虽表面叫苦连连,但几位主创都咬着牙完成挑战,坚持不用替身。

《紧急救援》主创在东海救102轮合影

《紧急救援》的加入使得明年春节档的战局更加引人期待,很多网友和业内人士也对《紧急救援》抱有很高的期望,其中一条评论颇具代表性:“我相信这部硬核大片,将会引爆2020春节档。”

这一次他如何让观众“看傻眼”?

“这次的电影在场面上会比《红海行动》翻几倍,紧张的程度以及呈现的效果肯定会令大家看傻眼。”

《紧急救援》导演林超贤

在去年《紧急救援》的开机发布会上,林超贤满怀信心地向媒体和观众保证,并放出了上面的豪言,但是提到故事,他和所有的主创皆守口如瓶,不禁令人更加好奇这次“魔鬼导演”会怎样让我们看傻眼。

近年来,林超贤的名字已经不再只流传在港片爱好者中间,从《证人》到《湄公河行动》再到《红海行动》,林超贤用他新颖的拍摄手法和技巧以及对大场面的把控能力征服了观众,尤其是《红海行动》,位居内地电影总票房榜的第4名,叫好又叫座。

观察林超贤进军内地拍片后的票房数据,一直呈节节高的趋势,2015年的《破风》1.4亿元,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11.8亿元,2018年的《红海行动》36.5亿元。票房的提升主要来源于影片质量的用心打磨,林超贤也成为了当下华语商业片领域中,发挥最稳定的导演之一。

从目前曝光的海报和预告片等物料可以看出,《紧急救援》不仅在质量上保持了一贯的高水准,在动作场景和视觉效果上也全面升级。影片已经在国内国外等多地进行取景,包含了救援过程涉及的山地、海面、空中等多种场景,全方位展示灾难场面的惨烈和救援任务的危险。

在猫眼、淘票票的《紧急救援》“想看”页面,很多网友都提到了对于林超贤的期待:“林超贤导演真的很会商业正能量惹”“看到这个题材和阵容,就知道这次又稳了。”看得出“林超贤”三个字无论是在业内,还是在普通观众心中已经树立了极强的品牌效应。

事实上自《红海行动》拍摄结束以来,林超贤导演和团队的脚步就从未停止,立马进入了《紧急救援》的筹备工作中。金牌班底的延续和国际级幕后制作团队的加盟,更是令整部影片的制作水准全线提升。

说起来这是继《激战》《破风》《湄公河行动》后,彭于晏和林超贤的第四次合作。这对“魔鬼导演”X“拼命三郎”的组合“相爱相杀”了6年,他们打造的作品不仅类型各异,而且收获了优良的口碑,很容易捕获普通观众对电影的认知。

《紧急救援》主演彭于晏

那么定档2020大年初一的《紧急救援》会在这个档期表现如何?我们也许可以从前两年的春节档战局中找到一些端倪。

近年来春节档最值得期待影片都有哪些特征?

2018年《红海行动》在喜剧电影扎堆的春节档,凭借优良的口碑与类型化差异,最终斩获36.5亿票房,问鼎春节档冠军,它的成功也代表着中国电影市场逐渐找到了一条兼具票房潜力和正能量输出的“新型大片”道路。

2019年《流浪地球》以同样的姿态获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其实这一类影片在上映前并不占类型优势,“想看”与观众预期可能排在末位,但最终往往能凭借口碑发酵,逐渐提升观众的期待指数,成为各自春节档最亮眼的佼佼者。

《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成为了黑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映前还是具有一定不确定性的。接下来随着观众观影经验的积累,新类型会逐步成为热门档期观影的首选,而《紧急救援》从制作体量、制作阵容以及题材差异化等方面来看,已然是标准的“白马”了。

《紧急救援》主演天团

想要在热门档期突出重围,新的制胜秘诀,也许可以总结为12个字:大制作、强视听、强创新、强情绪。

首先制作体量还是要配得上春节档这个全年最重要的档期,并不一定需要太多的流量明星,要让观众切实地感受到这部电影的每一分投资都是花在了刀刃上,而不全是明星片酬,这样的诚意,观众一定会感受得到。

其次是震撼的视听效果,中国观众进入电影院,很大程度上是希望获得比在电脑、手机上更好的感官体验,这种时候视听的调度就很重要,令观众肾上腺素飙升的《红海行动》和呈现震撼末日景象的《流浪地球》正符合这一标准。

第三是创新精神,类型上的差异与创新也是杀出重围的关键,战争题材的《红海行动》和科幻题材的《流浪地球》,从某种程度上说都为中国同类型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这固然来自于本身的高质量,同时也在于“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创新精神。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强情绪。中国电影市场已经进入了“情绪时代”,其实不仅是《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我不是药神》等影片的成功也来源于观众的强烈共鸣,发自内心地有冲动想要把影片推荐给更多人,从而顺利“出圈”。

那么《紧急救援》是否符合这一制胜秘诀呢?

《紧急救援》在2020春节档被寄予厚望

在目前定档明年大年初一的影片中,虽然竞争激烈,但《紧急救援》的类型差异化最为明显:这种海上救援在华语片中属于稀缺题材,在中国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救援”题材大片。

美国杂志《Variety》曾经透露,《紧急救援》中重金打造了四段震撼的救援场景,每一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部国际救援大片的大结局,由此可见,电影拍摄的难度及复杂,其场面的震撼和规模的宏大远比《红海行动》更为甚之,这也是在同类型的华语电影中前所未见的。

一部电影拍出了四部救援大片既视感,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那么《紧急救援》在明年春节档就是自带“分身效果”,不可小觑。

此次《紧急救援》不仅获得了交通运输部的大力支持,投资方面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7亿元人民币,是《红海行动》的两倍都要多。其实从演员阵容来看,除了老搭档彭于晏之外,大多是电影新生代面孔,看来林超贤这次把投资真的更多用到了视效的打磨上。

林超贤曾经表示,《紧急救援》中的很多内容都是中国电影没出现过的,为了让画面有冲击力,必须花这么多钱。这次电影很多场景都采用了实景拍摄,观众在享受逼真效果的同时,剧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彭于晏水中救援

根据已曝光的部分内容来看,电影讲述了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作为救援部队,在逆境中,每个人面对困难、接受挑战获得勇气和成长,它并非只把焦点对准灾难,而是逆境中的磨炼与涅槃。

这种展现国人搏击沧海勇气和气魄的故事将会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可以点燃观众情绪,对于“新型大片”的探索,也将具有重要的拓展意义。

综上看来,《紧急救援》完全符合前文提到的12字秘诀。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市场上的表现有希望超越《红海行动》,而且并非再是初始不被看好的后来居上,而是高举高打,在2020春节档值得被寄予厚望。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