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我是路人甲》:又一碗高口碑、低票房的鸡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我是路人甲》:又一碗高口碑、低票房的鸡汤

《我是路人甲》这部电影可以说毫无卖点,仍旧只是一部文艺小清新的梦想电影。不过,今年横店的宣传横幅上会不会写上“梦想一定要的,万一遇到尔冬升呢?”

首席曰日前,小官在上海电影节期间听几位参与看片的人士说,有的片子自己明明感觉不错,但院线经理却给出了2分的惊人差评(说的不是《路人甲》),实在难以理解。院线经理凭什么这么打分,其实他们内心是有“大数据”的。那么,以后再有人想拍这样的片子会不会再次惨败?毕竟中国院线不像国外那样有专门的文艺片院线,可以为小众电影单独排片,所以不得不为大片让路。

一场“流星雨”把路人甲带到了我们身边,这样一群漂流在横店,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也没有任何号召力的群演,却让吴彦祖、冯德伦、方中信、袁咏仪、张静初、许鞍华、庄文强、麦兆辉等一众大腕跑起了龙套。这种奇怪的化学反应的谛造者就是尔冬升,那个曾经创造了各种监听高科技的人,现在又渐渐开始接地气了。

电影不停地展现这帮群演在梦想和生活中的挣扎,选择关注这么一群特殊的人是一个非常大胆,也很有头脑的想法。但即使梦想再好,也要回归现实。不得不说,这帮人的演技确实需要很大的提升,让他们撑起整部戏还是有点困难,如果不是“一代宗师”和“聂隐娘”的影评,《我是路人甲》这部电影可以说毫无卖点,仍旧只是一部文艺小清新的梦想电影。

又是一碗高口碑、低票房的鸡汤

作为一部上映的电影,尽管是情怀篇,也需要票房支撑,可惜“路人甲”这碗鸡汤不出意外地陷在了高口碑、低票房的怪圈中。

豆瓣评分7.5,猫眼评分8.6,这已经相当高了。

或许是由于选材的特殊性,在各方评论中除了普通观众,也不乏各位明星大咖。群演这群人物的带入性,将大咖们带回了自己当初从龙套做起的那种辛苦,自然而然的和万国鹏等人的遭遇相互契合起来,他们在微博上大肆表达对群演和曾经群演生活的感慨,触动了一大批“为梦想折翼”的人的泪腺,情怀和肾上腺素一路飙升。

票房方面就非常不给力了,首日票房只有772.3万元,累积到目前也只有5533.6万元而已,《道士下山》的评分只有5.4,票房却已经累积到31129.6万元。

在排片方面,7月3日首映,在全国有14900场,占到了总排片的11.91%,但是第二天开始排片就下10%,《道士下山》却一直保持在30%+的场次,果不其然,这种心灵鸡汤的内容在“钱景”方面是没有前景的,剩下的还是情而已。

真性情拍的假电影

尔冬升是当下难得的有真性情的导演,他对于小人物的关注,从1986年的《癫佬正传》就开始了。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忠实于精神病患者救助事业的社会工作者的相关故事。尔冬升在这部电影拍摄之前,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阅读资料、访问社工,以了解精神病患者的真实处境。

相比于《癫佬正传》,《我是路人甲》这个选题对于他来说就容易很多了,也或许是因为太熟悉,反而拍不出《癫佬正传》和《新不了情》那种刺痛人心的感觉。小人物为梦想努力奋斗的故事套路已经很成熟,有趣的点在于群演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但是很可惜,小官从影片中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

对于这样一群本来就漂在横店的人,让他们再去演别人的故事,还不如就让他们演自己。明明每个人都有大把的故事,还要演绎别人的人生,这种套路性的东西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群演是一种挑战,对观众也是一种挑战。观众看得出来有些台词对他们来说很生硬,但是还要为他们真诚的演技鼓掌,也真真是不容易啊……

小官觉得想要展现一个小人物的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还原他的生活。很多年前的一部纪录片《群众演员》就非常真实。当然,小官并不是要求把电影做成纪录片,但至少也应该让我们看到他们在剧组做群演的真实经历吧……至少得让我们体会他们真实的情感吧……而不只是嵌套在别人故事里的替身。

好人缘撑起散乱的故事情节

真正将《我是路人甲》带入我们视线的是梁朝伟那篇文笔真挚的《听见流星的声音》。影评发布后,《我是路人甲》在微博上的受关注程度提升了40%,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还只是个开始。舒淇也写了《我有一个梦》来感激尔冬升的知遇之恩,林青霞大赞他自掏腰包为横店群演提供机会的勇气,与大胆尝试的精神。

《我是路人甲》的客串阵容比一部大制作电影的主演阵容都要星光灿烂,许鞍华、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陆剑明、赵良骏、罗志良、李光耀、张经纬以及吴彦祖、冯德伦、袁咏仪、古天乐、张静初等等。除去演员,只算亮相的十位香港导演就已经拿下了72座香港金像奖奖杯,完全可以用天团来形容。尔冬升在采访中曾说:“这些人知道我自己投资拍这部戏,觉得我在冒傻气,又怕我赔钱,所以决定来帮帮我,酒店和机票可都是他们自己报销的。”

尔冬升一直喜欢用新人,袁咏仪、舒淇都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好人缘自是不用说。主演气场不足,配角强大尽管赢得了关注,但也不免造成失衡,整个电影的高潮总是聚焦在某明星出现了,全场开启找明星的模式,片尾长长的配角名单完完全全改过了主角的光环……

梦想,遥不可及,奋斗,未必成功

《我是路人甲》确实在谈梦想,但更多的是那群追求梦想的人被现实打磨掉棱角之后的不思进取的状态。他们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不然也不会成为“特约”,也就是这群稍有成就但是提不起来的人才是横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他们其实不想留,但是也不想走。

从电影的表现来看,尔冬升也不看好他们的前途,也有讽刺他们被面包打败梦想的情形。王婷(女主)一直强调在这里看不到未来,但除了演戏他们不会干别的。梦想着有一天成为明星,但是又不思进取,尔冬升一盆冷水浇给了他们,也浇给了每一个被现实压垮,累到想不起梦想的人,“要有梦想,万一哪天实现了呢!”要知道,梦想和实现之间的距离不是干等着就能缩短的,它是需要你自己去努力的。

不管怎么说,尔冬升带给了这群小人物一个舞台,不管他们是不是带着演员的面具演自己,也不管他们的台词和动作多么生硬,只要他们的故事够励志,鸡汤够浓,就会有人买账。有笑有泪诚意之作,即便节奏紊乱、遗憾满腹,也会被那种滚烫的火光照亮心扉。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就看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小官也忍不住要鸡汤一把。

不知道今年横店的宣传横幅上会不会写“梦想一定要的,万一遇到尔冬升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我是路人甲》:又一碗高口碑、低票房的鸡汤

《我是路人甲》这部电影可以说毫无卖点,仍旧只是一部文艺小清新的梦想电影。不过,今年横店的宣传横幅上会不会写上“梦想一定要的,万一遇到尔冬升呢?”

首席曰日前,小官在上海电影节期间听几位参与看片的人士说,有的片子自己明明感觉不错,但院线经理却给出了2分的惊人差评(说的不是《路人甲》),实在难以理解。院线经理凭什么这么打分,其实他们内心是有“大数据”的。那么,以后再有人想拍这样的片子会不会再次惨败?毕竟中国院线不像国外那样有专门的文艺片院线,可以为小众电影单独排片,所以不得不为大片让路。

一场“流星雨”把路人甲带到了我们身边,这样一群漂流在横店,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也没有任何号召力的群演,却让吴彦祖、冯德伦、方中信、袁咏仪、张静初、许鞍华、庄文强、麦兆辉等一众大腕跑起了龙套。这种奇怪的化学反应的谛造者就是尔冬升,那个曾经创造了各种监听高科技的人,现在又渐渐开始接地气了。

电影不停地展现这帮群演在梦想和生活中的挣扎,选择关注这么一群特殊的人是一个非常大胆,也很有头脑的想法。但即使梦想再好,也要回归现实。不得不说,这帮人的演技确实需要很大的提升,让他们撑起整部戏还是有点困难,如果不是“一代宗师”和“聂隐娘”的影评,《我是路人甲》这部电影可以说毫无卖点,仍旧只是一部文艺小清新的梦想电影。

又是一碗高口碑、低票房的鸡汤

作为一部上映的电影,尽管是情怀篇,也需要票房支撑,可惜“路人甲”这碗鸡汤不出意外地陷在了高口碑、低票房的怪圈中。

豆瓣评分7.5,猫眼评分8.6,这已经相当高了。

或许是由于选材的特殊性,在各方评论中除了普通观众,也不乏各位明星大咖。群演这群人物的带入性,将大咖们带回了自己当初从龙套做起的那种辛苦,自然而然的和万国鹏等人的遭遇相互契合起来,他们在微博上大肆表达对群演和曾经群演生活的感慨,触动了一大批“为梦想折翼”的人的泪腺,情怀和肾上腺素一路飙升。

票房方面就非常不给力了,首日票房只有772.3万元,累积到目前也只有5533.6万元而已,《道士下山》的评分只有5.4,票房却已经累积到31129.6万元。

在排片方面,7月3日首映,在全国有14900场,占到了总排片的11.91%,但是第二天开始排片就下10%,《道士下山》却一直保持在30%+的场次,果不其然,这种心灵鸡汤的内容在“钱景”方面是没有前景的,剩下的还是情而已。

真性情拍的假电影

尔冬升是当下难得的有真性情的导演,他对于小人物的关注,从1986年的《癫佬正传》就开始了。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忠实于精神病患者救助事业的社会工作者的相关故事。尔冬升在这部电影拍摄之前,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去阅读资料、访问社工,以了解精神病患者的真实处境。

相比于《癫佬正传》,《我是路人甲》这个选题对于他来说就容易很多了,也或许是因为太熟悉,反而拍不出《癫佬正传》和《新不了情》那种刺痛人心的感觉。小人物为梦想努力奋斗的故事套路已经很成熟,有趣的点在于群演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但是很可惜,小官从影片中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

对于这样一群本来就漂在横店的人,让他们再去演别人的故事,还不如就让他们演自己。明明每个人都有大把的故事,还要演绎别人的人生,这种套路性的东西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群演是一种挑战,对观众也是一种挑战。观众看得出来有些台词对他们来说很生硬,但是还要为他们真诚的演技鼓掌,也真真是不容易啊……

小官觉得想要展现一个小人物的生活,最好的方法就是还原他的生活。很多年前的一部纪录片《群众演员》就非常真实。当然,小官并不是要求把电影做成纪录片,但至少也应该让我们看到他们在剧组做群演的真实经历吧……至少得让我们体会他们真实的情感吧……而不只是嵌套在别人故事里的替身。

好人缘撑起散乱的故事情节

真正将《我是路人甲》带入我们视线的是梁朝伟那篇文笔真挚的《听见流星的声音》。影评发布后,《我是路人甲》在微博上的受关注程度提升了40%,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这还只是个开始。舒淇也写了《我有一个梦》来感激尔冬升的知遇之恩,林青霞大赞他自掏腰包为横店群演提供机会的勇气,与大胆尝试的精神。

《我是路人甲》的客串阵容比一部大制作电影的主演阵容都要星光灿烂,许鞍华、刘伟强、麦兆辉、庄文强、陆剑明、赵良骏、罗志良、李光耀、张经纬以及吴彦祖、冯德伦、袁咏仪、古天乐、张静初等等。除去演员,只算亮相的十位香港导演就已经拿下了72座香港金像奖奖杯,完全可以用天团来形容。尔冬升在采访中曾说:“这些人知道我自己投资拍这部戏,觉得我在冒傻气,又怕我赔钱,所以决定来帮帮我,酒店和机票可都是他们自己报销的。”

尔冬升一直喜欢用新人,袁咏仪、舒淇都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好人缘自是不用说。主演气场不足,配角强大尽管赢得了关注,但也不免造成失衡,整个电影的高潮总是聚焦在某明星出现了,全场开启找明星的模式,片尾长长的配角名单完完全全改过了主角的光环……

梦想,遥不可及,奋斗,未必成功

《我是路人甲》确实在谈梦想,但更多的是那群追求梦想的人被现实打磨掉棱角之后的不思进取的状态。他们不是一无是处的人,不然也不会成为“特约”,也就是这群稍有成就但是提不起来的人才是横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他们其实不想留,但是也不想走。

从电影的表现来看,尔冬升也不看好他们的前途,也有讽刺他们被面包打败梦想的情形。王婷(女主)一直强调在这里看不到未来,但除了演戏他们不会干别的。梦想着有一天成为明星,但是又不思进取,尔冬升一盆冷水浇给了他们,也浇给了每一个被现实压垮,累到想不起梦想的人,“要有梦想,万一哪天实现了呢!”要知道,梦想和实现之间的距离不是干等着就能缩短的,它是需要你自己去努力的。

不管怎么说,尔冬升带给了这群小人物一个舞台,不管他们是不是带着演员的面具演自己,也不管他们的台词和动作多么生硬,只要他们的故事够励志,鸡汤够浓,就会有人买账。有笑有泪诚意之作,即便节奏紊乱、遗憾满腹,也会被那种滚烫的火光照亮心扉。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就看能不能坚持到最后,小官也忍不住要鸡汤一把。

不知道今年横店的宣传横幅上会不会写“梦想一定要的,万一遇到尔冬升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