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艺·无界】杨好:《黑色小说》一场文学实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艺·无界】杨好:《黑色小说》一场文学实验

“文学的力量就是让你去反叛你自身、反叛社会、反叛潮流。可能我一直处在反叛自身的情况下,永远有一种表达的激情。”青年新锐作家杨好表示。

“文学是一个王国,文学的美妙之处其实在于你可以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思维宫殿。”青年新锐作家杨好说,文学是门槛最低,同时又是门槛最高的手工活儿,因为你的一砖一瓦全由意志控制,全部建立完成一个建筑物,其实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黑色小说》于她而言,是她憋了很久的要写的东西,是积蓄已久的一次释放,十年的才华凝结之作,也是具有“文学野心”的个性创作。

这是杨好的首部长篇小说,主线既是两个故事,也可由每个章节和阅读顺序构成的隐线决定故事的无数可能。从结构到故事都另类且独特以及冷调语言风格引起了争议和关注,因其小说写法的另类与个性作者杨好被誉为2019年最值得关注的新锐“硬核”小说家。

近期,新锐“硬核”作家杨好携自己的独特新作长篇小说《黑色小说》在上海静安大悦城西西弗书店举办了分享会,本期《艺·无界》荣幸邀请到杨好作为采访嘉宾,让我们一起跟随她进入黑色小说的世界,感受文学王国的独特魅力。

冷调的《黑色小说》

“他眼前的尸体没有了福尔马林的浸泡,显得干燥清新。”这是《黑色小说》第一章第一句话,暗黑色开篇让人不禁充满无限好奇,也让人无法闪避文字对于内心的冲击。

如同《黑色小说》书名一般,这是一部冷调的硬核文学作品,小说语言可能并不是想象中女作家的优美,而是反调的深沉,却隐隐散发着一股奇异的魅力。

“这部具有沉思和玄思品质的小说简直又冷又酷。”著名诗人西川这样描述。

对于《黑色小说》的笔调为何要处理为冷调,“我的文学观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自我克制,清教徒式的克制,避免溢出太多的情绪,就是和才华有关的情绪,摒弃掉漂亮炫耀的句子。”杨好表示。

“女性作家可能本身更加敏感,我不能把这种敏感放进作品中,这是文艺的毒瘤,所以我想做一些自我切割和自我克制。”

除了小说的语言有一种奇异的疏离感,复杂的故事,也让大多数读者看完小说,会有陷入迷宫一样的迷离感。

《黑色小说》小说讲述了当代中国两个留英大学生M和W,在探寻汉密尔顿家族秘密的过程中,偶然产生联结并不断陷入回忆、想象、爱情和艺术纠缠的故事。

W和M的故事从伦敦的日常开始,却彻底切碎传统的叙事之道,他们互为镜像、亦真亦假,W和M之间又有着飘忽不定、神秘莫测的关系。

而《黑色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杨好说,“可能看过书的人或者翻了一些简介的人会发现,我其实用了一个切碎式的结构,讲了一个特简单故事,就是一个成长失败再次重生的故事。”

艺无界:一般情况下,写作过程中小说的主人公塑造或者故事讲述不免会有作者感情的溢出,你是如何控制自己感情?

杨好:“这一点我还是有意去克制了一下,我不希望我对人物投入过多感情,我也特别怕人物身上过多有我的感情。”杨好说,在难过的时候先哭两个小时,或者做十几个蛙跳健身,让体内的荷尔蒙平静下来,才投入写作中。

艺无界:您父亲潞潞是文坛有名的诗人和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这本小说的?

杨好:“情绪控制得不错”这是我父亲看完小说后的评价,父亲是一个永远不表扬我写作的人,当时这句话一下子到我心里了,我觉得这是对我最高的评价。杨好欣喜的讲述了父亲对自己作品的认可与评价。

一场文学实验

与大多市面上的小说不同的是,小说采用了碎片式结构来写作,M与W构成了破碎的双生结构,小说主线既是两个故事,也可由每个章节和阅读顺序构成的隐线决定故事的无数可能。

艺无界:作为一个新人,为什么第一本小说就采用了这样有些难度、碎片式结构来写作?

“其实,我没有刻意去决定第一本用什么结构、第二本用什么结构来写作,可能下一本小说我就会用顺叙的方式。”杨好这样讲到。

“每一部作品都是文学世界的一砖一瓦,《黑色小说》是我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我的文学宣言。”

“读这本小说有一种看电影的画面感,纸背有一双眼睛,你在看文字,文字也在看你,有一种浑身不自在的快感。”米未传媒创始人马东在书评中表述。

关于小说为何采用的碎片式结构,杨好说,中学时候她经常玩 “最终幻想”这类游戏,在她看来,这些游戏的叙事完整性可能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视听感,她觉得文学有可能会以一个新的形式出现。

“这个文学式微的时代,文学是什么?文学能做什么?传统的叙事又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杨好说这是她经常思考的问题,文学需要去探索,需要勇敢地去反叛,所以她也想打破一下叙事。

《黑色小说》是一部新生代“全景式”小说,也是杨好的一场文学实验。

“一个全面性的小说,既是主人公的成长,又是一个作者本身的成长,又是作者本身的精神成长。” 著名文学评论家黄德海在分享会上这样表述。

“我只承认我是小说家

“完美会局限你的创造力。”她回忆写小说的经历中这样讲到,从16岁起她就想写小说,一直憋到现在,因为没有确定好她的文学构建,她总想写一个完美的小说,就是像小说中的M那样,他总想着写一个名留青史轰动人时的东西。

这本小说于她而言,是她憋了很久的要写的东西,是积蓄已久的一次释放,十年的才华凝结之作,也是具有“文学野心”的个性创作。

“就像在没有人的地方吓下一大口可乐痛快打出一个响嗝,有种自闭式快感。”杨好在小说的后记中写到,写完小说的结尾,她完全被释放了。

在《黑色小说》新书出版后,“叛逆”“艺术”“复杂的小说”“硬核女作家”“叛逆” “新锐作家”这些标签频频出现在杨好的名字前。

和她的小说一样,作为一个写作者,杨好也有一条独特的成长道路。她工作后从事过拍卖行,投资收藏和出版,做过奥斯卡导演Tom Hooper的助理,也有创业经历。

而这些经历和标签无疑也会让人产生误解,关于身上的标签化,杨好自信的说,“我只承认我是小说家。”

艺无界:事实上,小说面世后,读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不一,作为写作上的新人,选择写作这样一个话题,会担心受到读者的挑战吗?

“一定会有这样的挑战,不仅是读者,还有文学评论家,已经有人说这本书是在挑衅所有的文学评论家。”杨好坦率说到,第一部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会受到哪些批评,我有预感,但我不会因此就停止我的表达。

“对于文学来说,可能最大的不是句号终结,就像expectation,它既是期待也是前程。”

关于小说创作文学力量,杨好表示,“文学的力量就是让你去反叛你自身、反叛社会、反叛潮流。可能我一直处在反叛自身的情况下,永远有一种表达的激情。”

本期策划/编辑:刘丽华/冯兰兰

——————————————

《艺·无界》栏目是界面新闻楼市频道首档艺术文化类栏目。艺,可以说是艺术文化的匠人匠心之作;无界,指的是艺术的形式、艺术的传递方式、艺术的手法均是无界的,可以是具体的一幅画一件雕塑,也可以是建筑、是一个空间,艺术无处不在,无时无地。

《艺·无界》栏目每期会探寻一个艺术灵感,专访其艺术家,希望给到观众一个不一样的艺术体验与感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艺·无界】杨好:《黑色小说》一场文学实验

“文学的力量就是让你去反叛你自身、反叛社会、反叛潮流。可能我一直处在反叛自身的情况下,永远有一种表达的激情。”青年新锐作家杨好表示。

“文学是一个王国,文学的美妙之处其实在于你可以建造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思维宫殿。”青年新锐作家杨好说,文学是门槛最低,同时又是门槛最高的手工活儿,因为你的一砖一瓦全由意志控制,全部建立完成一个建筑物,其实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黑色小说》于她而言,是她憋了很久的要写的东西,是积蓄已久的一次释放,十年的才华凝结之作,也是具有“文学野心”的个性创作。

这是杨好的首部长篇小说,主线既是两个故事,也可由每个章节和阅读顺序构成的隐线决定故事的无数可能。从结构到故事都另类且独特以及冷调语言风格引起了争议和关注,因其小说写法的另类与个性作者杨好被誉为2019年最值得关注的新锐“硬核”小说家。

近期,新锐“硬核”作家杨好携自己的独特新作长篇小说《黑色小说》在上海静安大悦城西西弗书店举办了分享会,本期《艺·无界》荣幸邀请到杨好作为采访嘉宾,让我们一起跟随她进入黑色小说的世界,感受文学王国的独特魅力。

冷调的《黑色小说》

“他眼前的尸体没有了福尔马林的浸泡,显得干燥清新。”这是《黑色小说》第一章第一句话,暗黑色开篇让人不禁充满无限好奇,也让人无法闪避文字对于内心的冲击。

如同《黑色小说》书名一般,这是一部冷调的硬核文学作品,小说语言可能并不是想象中女作家的优美,而是反调的深沉,却隐隐散发着一股奇异的魅力。

“这部具有沉思和玄思品质的小说简直又冷又酷。”著名诗人西川这样描述。

对于《黑色小说》的笔调为何要处理为冷调,“我的文学观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自我克制,清教徒式的克制,避免溢出太多的情绪,就是和才华有关的情绪,摒弃掉漂亮炫耀的句子。”杨好表示。

“女性作家可能本身更加敏感,我不能把这种敏感放进作品中,这是文艺的毒瘤,所以我想做一些自我切割和自我克制。”

除了小说的语言有一种奇异的疏离感,复杂的故事,也让大多数读者看完小说,会有陷入迷宫一样的迷离感。

《黑色小说》小说讲述了当代中国两个留英大学生M和W,在探寻汉密尔顿家族秘密的过程中,偶然产生联结并不断陷入回忆、想象、爱情和艺术纠缠的故事。

W和M的故事从伦敦的日常开始,却彻底切碎传统的叙事之道,他们互为镜像、亦真亦假,W和M之间又有着飘忽不定、神秘莫测的关系。

而《黑色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杨好说,“可能看过书的人或者翻了一些简介的人会发现,我其实用了一个切碎式的结构,讲了一个特简单故事,就是一个成长失败再次重生的故事。”

艺无界:一般情况下,写作过程中小说的主人公塑造或者故事讲述不免会有作者感情的溢出,你是如何控制自己感情?

杨好:“这一点我还是有意去克制了一下,我不希望我对人物投入过多感情,我也特别怕人物身上过多有我的感情。”杨好说,在难过的时候先哭两个小时,或者做十几个蛙跳健身,让体内的荷尔蒙平静下来,才投入写作中。

艺无界:您父亲潞潞是文坛有名的诗人和作家,他又是如何评价这本小说的?

杨好:“情绪控制得不错”这是我父亲看完小说后的评价,父亲是一个永远不表扬我写作的人,当时这句话一下子到我心里了,我觉得这是对我最高的评价。杨好欣喜的讲述了父亲对自己作品的认可与评价。

一场文学实验

与大多市面上的小说不同的是,小说采用了碎片式结构来写作,M与W构成了破碎的双生结构,小说主线既是两个故事,也可由每个章节和阅读顺序构成的隐线决定故事的无数可能。

艺无界:作为一个新人,为什么第一本小说就采用了这样有些难度、碎片式结构来写作?

“其实,我没有刻意去决定第一本用什么结构、第二本用什么结构来写作,可能下一本小说我就会用顺叙的方式。”杨好这样讲到。

“每一部作品都是文学世界的一砖一瓦,《黑色小说》是我的首部长篇小说,也是我的文学宣言。”

“读这本小说有一种看电影的画面感,纸背有一双眼睛,你在看文字,文字也在看你,有一种浑身不自在的快感。”米未传媒创始人马东在书评中表述。

关于小说为何采用的碎片式结构,杨好说,中学时候她经常玩 “最终幻想”这类游戏,在她看来,这些游戏的叙事完整性可能已经超越了文学的视听感,她觉得文学有可能会以一个新的形式出现。

“这个文学式微的时代,文学是什么?文学能做什么?传统的叙事又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杨好说这是她经常思考的问题,文学需要去探索,需要勇敢地去反叛,所以她也想打破一下叙事。

《黑色小说》是一部新生代“全景式”小说,也是杨好的一场文学实验。

“一个全面性的小说,既是主人公的成长,又是一个作者本身的成长,又是作者本身的精神成长。” 著名文学评论家黄德海在分享会上这样表述。

“我只承认我是小说家

“完美会局限你的创造力。”她回忆写小说的经历中这样讲到,从16岁起她就想写小说,一直憋到现在,因为没有确定好她的文学构建,她总想写一个完美的小说,就是像小说中的M那样,他总想着写一个名留青史轰动人时的东西。

这本小说于她而言,是她憋了很久的要写的东西,是积蓄已久的一次释放,十年的才华凝结之作,也是具有“文学野心”的个性创作。

“就像在没有人的地方吓下一大口可乐痛快打出一个响嗝,有种自闭式快感。”杨好在小说的后记中写到,写完小说的结尾,她完全被释放了。

在《黑色小说》新书出版后,“叛逆”“艺术”“复杂的小说”“硬核女作家”“叛逆” “新锐作家”这些标签频频出现在杨好的名字前。

和她的小说一样,作为一个写作者,杨好也有一条独特的成长道路。她工作后从事过拍卖行,投资收藏和出版,做过奥斯卡导演Tom Hooper的助理,也有创业经历。

而这些经历和标签无疑也会让人产生误解,关于身上的标签化,杨好自信的说,“我只承认我是小说家。”

艺无界:事实上,小说面世后,读者对这部小说的评价不一,作为写作上的新人,选择写作这样一个话题,会担心受到读者的挑战吗?

“一定会有这样的挑战,不仅是读者,还有文学评论家,已经有人说这本书是在挑衅所有的文学评论家。”杨好坦率说到,第一部作品应该是什么样的,会受到哪些批评,我有预感,但我不会因此就停止我的表达。

“对于文学来说,可能最大的不是句号终结,就像expectation,它既是期待也是前程。”

关于小说创作文学力量,杨好表示,“文学的力量就是让你去反叛你自身、反叛社会、反叛潮流。可能我一直处在反叛自身的情况下,永远有一种表达的激情。”

本期策划/编辑:刘丽华/冯兰兰

——————————————

《艺·无界》栏目是界面新闻楼市频道首档艺术文化类栏目。艺,可以说是艺术文化的匠人匠心之作;无界,指的是艺术的形式、艺术的传递方式、艺术的手法均是无界的,可以是具体的一幅画一件雕塑,也可以是建筑、是一个空间,艺术无处不在,无时无地。

《艺·无界》栏目每期会探寻一个艺术灵感,专访其艺术家,希望给到观众一个不一样的艺术体验与感知。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