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她从小受到父亲虐待、性侵,结果分裂出2500种人格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她从小受到父亲虐待、性侵,结果分裂出2500种人格

今年已74岁的理查,面对女儿指控的25项罪名坦承不讳,接下来等他的,就是审判了。

文|温哥华头条

你有多少人格,相信绝大部分人只有一种人格,很单纯,但以下的故事让小编了解到,一个人其实也可能有好几种人格,但会多到2500种……

人格两千种 小时受虐形成

澳洲一名女子珍妮 海恩斯(Jeni Haynes)自幼受到父亲长期施虐、性侵,以致发展出多重人格,目前她正与父亲对簿公堂,希望将她的人生痛苦来源绳之以法。

现年49岁的珍妮,日前接受澳洲媒体“澳洲60分钟(60 Minutes Australia)”访谈,向大众公开这个痛苦的过去。她在4岁到16岁期间遭受父亲理查(Richard Haynes)的暴力对待和性侵,而且求助无门。为了减轻痛苦,她的心理层面产生保护机制,发展出许多不同人格。

最初现身的第二人格是4岁小女孩辛芬妮(Symphony),每当珍妮被侵犯时,桑芬妮就会挺身而出,代替珍妮受折磨。

但久而久之,桑芬妮也承受不了后,就不断出现其他不同人格,最后共分裂出多达2500种身分,其中甚至还包括许多男性角色。

开始时,珍妮不认为脑袋裡出现很多声音是不正常的,直到遇到精神疾病专家布莱尔-卫斯特(George Blair-West)博士,她才知道自己具有多重人格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简称DID)。

根据百度百科,DID的患者行为的差异无法以常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来解释,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个人格有其个别的姓名、记忆、特质及行为方式。通常原来的人格并不知晓另一个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现的人格则对原来的人格有相当的了解。

新人格的特质通常与原人格特质相当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压抑的,新人格可能是开放,外向的。

DID被认为与童年创伤有关,有研究指出,在人格形成阶段的7岁前,若受到冲击大到难以应付的精神、暴力虐待,就容易产生多重人格,患者会以“这件事并非发生在我身上」的意识寻求自保”。

为珍妮治疗超过20年的布莱尔-卫斯特说,当她切换人格时,就会出现不同脑波,有的人格甚至能控制她的感官功能,例如让她闻不到父亲的味道,这是过去未见的例子。

饱受痛苦成长的珍妮并未放弃自己,后来苦读18年,陆续取得心理、司法等相关硕博士学位,目的就是为了制裁父亲,这起被视为澳洲历来最严重的儿童性侵案件的“製造者”──今年已74岁的理查,面对女儿指控的25项罪名坦承不讳,接下来等他的,就是审判了。

表现像稚女 竟是专业人士

很难想像多重人格是什么情况,特约评论员丁一味举例,多年前有这么个事例,浙江的李玲(化名)在一个家教甚严的环境下长大,父母对她常常有很高的期望,也很重视家声的面子,她在家中总不敢轻易流露情感。

那年已30岁的李玲,其实是个成功的会计专业人士,但她总受失眠和情绪问题困扰,开始时被诊断有抑郁症,到诊所看诊多次也没有改善。

直到有一次,公司里一个年长的同事靠近跟她说话,她突然感到非常惊慌,瑟缩在桌下,喃喃自语:“对不起叔叔,不要打我了对不起!”事后,她便不时闪现一些恶梦和视觉画面,看着自己小时候被长辈打的经历。

同事觉得很奇怪,查了资料后,确认李玲的情况正是多重人格症,并非抑郁症,嘱她赶紧找医生做正确的治疗。

丁一味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第二重人格,例如在家中对家人大吵大闹,面对外人就是个乖宝宝,某种程度也是“多重人格”,基本无妨,但如果这种情况,像珍妮或李玲,影响到了日常的生活作息,就应该去看医生了。

编辑:黄洛冰

责任编辑:林伯宴

平台:温哥华头条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她从小受到父亲虐待、性侵,结果分裂出2500种人格

今年已74岁的理查,面对女儿指控的25项罪名坦承不讳,接下来等他的,就是审判了。

文|温哥华头条

你有多少人格,相信绝大部分人只有一种人格,很单纯,但以下的故事让小编了解到,一个人其实也可能有好几种人格,但会多到2500种……

人格两千种 小时受虐形成

澳洲一名女子珍妮 海恩斯(Jeni Haynes)自幼受到父亲长期施虐、性侵,以致发展出多重人格,目前她正与父亲对簿公堂,希望将她的人生痛苦来源绳之以法。

现年49岁的珍妮,日前接受澳洲媒体“澳洲60分钟(60 Minutes Australia)”访谈,向大众公开这个痛苦的过去。她在4岁到16岁期间遭受父亲理查(Richard Haynes)的暴力对待和性侵,而且求助无门。为了减轻痛苦,她的心理层面产生保护机制,发展出许多不同人格。

最初现身的第二人格是4岁小女孩辛芬妮(Symphony),每当珍妮被侵犯时,桑芬妮就会挺身而出,代替珍妮受折磨。

但久而久之,桑芬妮也承受不了后,就不断出现其他不同人格,最后共分裂出多达2500种身分,其中甚至还包括许多男性角色。

开始时,珍妮不认为脑袋裡出现很多声音是不正常的,直到遇到精神疾病专家布莱尔-卫斯特(George Blair-West)博士,她才知道自己具有多重人格症(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简称DID)。

根据百度百科,DID的患者行为的差异无法以常人在不同场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为来解释,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个人格有其个别的姓名、记忆、特质及行为方式。通常原来的人格并不知晓另一个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现的人格则对原来的人格有相当的了解。

新人格的特质通常与原人格特质相当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压抑的,新人格可能是开放,外向的。

DID被认为与童年创伤有关,有研究指出,在人格形成阶段的7岁前,若受到冲击大到难以应付的精神、暴力虐待,就容易产生多重人格,患者会以“这件事并非发生在我身上」的意识寻求自保”。

为珍妮治疗超过20年的布莱尔-卫斯特说,当她切换人格时,就会出现不同脑波,有的人格甚至能控制她的感官功能,例如让她闻不到父亲的味道,这是过去未见的例子。

饱受痛苦成长的珍妮并未放弃自己,后来苦读18年,陆续取得心理、司法等相关硕博士学位,目的就是为了制裁父亲,这起被视为澳洲历来最严重的儿童性侵案件的“製造者”──今年已74岁的理查,面对女儿指控的25项罪名坦承不讳,接下来等他的,就是审判了。

表现像稚女 竟是专业人士

很难想像多重人格是什么情况,特约评论员丁一味举例,多年前有这么个事例,浙江的李玲(化名)在一个家教甚严的环境下长大,父母对她常常有很高的期望,也很重视家声的面子,她在家中总不敢轻易流露情感。

那年已30岁的李玲,其实是个成功的会计专业人士,但她总受失眠和情绪问题困扰,开始时被诊断有抑郁症,到诊所看诊多次也没有改善。

直到有一次,公司里一个年长的同事靠近跟她说话,她突然感到非常惊慌,瑟缩在桌下,喃喃自语:“对不起叔叔,不要打我了对不起!”事后,她便不时闪现一些恶梦和视觉画面,看着自己小时候被长辈打的经历。

同事觉得很奇怪,查了资料后,确认李玲的情况正是多重人格症,并非抑郁症,嘱她赶紧找医生做正确的治疗。

丁一味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第二重人格,例如在家中对家人大吵大闹,面对外人就是个乖宝宝,某种程度也是“多重人格”,基本无妨,但如果这种情况,像珍妮或李玲,影响到了日常的生活作息,就应该去看医生了。

编辑:黄洛冰

责任编辑:林伯宴

平台:温哥华头条

微信ID:Vancouverheadlin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