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国将取消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清零?以后看病越来越难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国将取消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清零?以后看病越来越难了?

这次的改革,是针对城乡居民医保,也就是后两项。职工医保并不在改革范围之类,也就是说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暂不会取消。

文|人力窝

“医保个人账户取消?以后药店买药怎么办?”

“药店不能刷,感冒都要去医院门诊挂号排长队?”

......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在网上引起热议,其中一项规定:

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已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

一听说跟看病有关,大家就开始不淡定了,幸幸苦苦交了这么多年的医保费,说取消就取消,医保卡里的钱怎么办?上交给国家?这不是割人民的韭菜么?

很多人说翻了半天资料还是一头雾水,到底啥意思?

别急,新规取消的是居民医保个人账户,跟职工医保没有关系。窝窝叽就用大家能听懂的话,理理本次新规改革对我们就医的影响。

1.我国医保体系

要想整明白新规,咱们得先简单了解一下我国的医保体系,主要分三类: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保障对象是上班职工、退休人员以及灵活就业者,一般按月缴纳,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险一金”中的医疗保险,以上海地区为例,个人缴纳2%,单位9%。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保障对象是城镇户籍没有工作的成年人、学生,以及劳动年龄以外的居民,一年缴一次,各地标准有差异。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简称新农合,保障对象是农村居民,一年缴一次,不缴费就无法享受待遇。

这次的改革,是针对城乡居民医保,也就是后两项。职工医保并不在改革范围之类,也就是说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暂不会取消。

职工医保缴纳费用更多,有自己的小金库(个人账户),可选择的医院更多,报销比例更高,看病买药都比较方便。

2.“统筹账户”VS“个人账户”

写到这估计又有小可爱要开始拿键盘了,为什么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账户要取消,而职工医保不取消,大中华这不是区别对待么?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医保的两个账户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1)统筹账户

政府统一支配,大病或就医超过一定金额后,报销医疗费用的账户,所有参保人都有,医保待遇统一从该账户支出。

2)个人账户

个人支配,存在我们医保卡小金库里的钱,用于报销范围外的医疗费用,如买药、门诊看小病等。

需要划重点的是,个人账户基本上只有职工医保参保人才有,居民医保参保人是没有的。

但有极少量的新农合地区设立了个人账户,随着城乡改革,这些极少的个人账户也被带进了居民医保,账户里的钱不多,通常只有几十块,使用范围有限。

为了统一管理,规避滥用行为,此次新规取消的个人(家庭)账户,指的就是这批原新农合“历史遗留账户”,跟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无关。

所以作为“大户人家”的职工医保卡,还是可以放心买买买的。

3.取消后,居民医保待遇下降了么?

并没有。

虽然极少数的个人账户取消了,但是门诊统筹的待遇上升了,未来居民医保参保人在门诊就医时,将享受更高的门诊报销费用,整体待遇越来越好了。

那2019有哪些新的医保优惠政策呢?

1)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新增30元

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在2018年人均筹资标准上增加15元)。

2)大病报销比例提高至60%

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原则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提高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0%。

加大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的支付倾斜力度,贫困人口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3)高血压、糖尿病等纳入医保报销

重点保障群众负担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并且将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4)加强公共服务

巩固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整合城乡医保经办资源,大力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方便群众享受待遇。

【写在最后】

网络上还有一部分声音说,这次只是我国医保体系全面改革的开始,遵循的是“先易后难”的策略,说不定后面就要对“职工医保”开刀,以缓解医保基金的开支压力,你怎么看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国将取消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清零?以后看病越来越难了?

这次的改革,是针对城乡居民医保,也就是后两项。职工医保并不在改革范围之类,也就是说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暂不会取消。

文|人力窝

“医保个人账户取消?以后药店买药怎么办?”

“药店不能刷,感冒都要去医院门诊挂号排长队?”

......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在网上引起热议,其中一项规定:

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已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

一听说跟看病有关,大家就开始不淡定了,幸幸苦苦交了这么多年的医保费,说取消就取消,医保卡里的钱怎么办?上交给国家?这不是割人民的韭菜么?

很多人说翻了半天资料还是一头雾水,到底啥意思?

别急,新规取消的是居民医保个人账户,跟职工医保没有关系。窝窝叽就用大家能听懂的话,理理本次新规改革对我们就医的影响。

1.我国医保体系

要想整明白新规,咱们得先简单了解一下我国的医保体系,主要分三类:

1)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保障对象是上班职工、退休人员以及灵活就业者,一般按月缴纳,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五险一金”中的医疗保险,以上海地区为例,个人缴纳2%,单位9%。

2)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保障对象是城镇户籍没有工作的成年人、学生,以及劳动年龄以外的居民,一年缴一次,各地标准有差异。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简称新农合,保障对象是农村居民,一年缴一次,不缴费就无法享受待遇。

这次的改革,是针对城乡居民医保,也就是后两项。职工医保并不在改革范围之类,也就是说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医保个人账户暂不会取消。

职工医保缴纳费用更多,有自己的小金库(个人账户),可选择的医院更多,报销比例更高,看病买药都比较方便。

2.“统筹账户”VS“个人账户”

写到这估计又有小可爱要开始拿键盘了,为什么城乡居民医保个人账户要取消,而职工医保不取消,大中华这不是区别对待么?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们医保的两个账户了: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

1)统筹账户

政府统一支配,大病或就医超过一定金额后,报销医疗费用的账户,所有参保人都有,医保待遇统一从该账户支出。

2)个人账户

个人支配,存在我们医保卡小金库里的钱,用于报销范围外的医疗费用,如买药、门诊看小病等。

需要划重点的是,个人账户基本上只有职工医保参保人才有,居民医保参保人是没有的。

但有极少量的新农合地区设立了个人账户,随着城乡改革,这些极少的个人账户也被带进了居民医保,账户里的钱不多,通常只有几十块,使用范围有限。

为了统一管理,规避滥用行为,此次新规取消的个人(家庭)账户,指的就是这批原新农合“历史遗留账户”,跟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无关。

所以作为“大户人家”的职工医保卡,还是可以放心买买买的。

3.取消后,居民医保待遇下降了么?

并没有。

虽然极少数的个人账户取消了,但是门诊统筹的待遇上升了,未来居民医保参保人在门诊就医时,将享受更高的门诊报销费用,整体待遇越来越好了。

那2019有哪些新的医保优惠政策呢?

1)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新增30元

2019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新增30元,达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20元,新增财政补助一半用于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在2018年人均筹资标准上增加15元)。

2)大病报销比例提高至60%

降低并统一大病保险起付线,原则上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确定。提高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由50%提高至60%。

加大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的支付倾斜力度,贫困人口起付线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困难群众医疗负担。

3)高血压、糖尿病等纳入医保报销

重点保障群众负担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并且将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4)加强公共服务

巩固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优化异地就医备案流程。整合城乡医保经办资源,大力推进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方便群众享受待遇。

【写在最后】

网络上还有一部分声音说,这次只是我国医保体系全面改革的开始,遵循的是“先易后难”的策略,说不定后面就要对“职工医保”开刀,以缓解医保基金的开支压力,你怎么看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