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五天后,谁还把优衣库偷拍当回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五天后,谁还把优衣库偷拍当回事?

受害者可以勇敢维权,别让偷窥者尝到甜头,大多数偷窥者都是懦夫,狠狠地瞪回去!

文|橙雨伞公益

无论你在哪,都可能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暗处盯着你。

听起来毛骨悚然对吗?可惜,现实就是如此。

近日登顶热搜的优衣库事件就让世人看见,总有肮脏污秽藏在光天化日之下,威胁着每一个人!

无所不在的那只眼

6月15日下午,深圳市民钟女士在当地一家优衣库试衣服时,发现试衣间里,竟藏有针孔摄像头!

偷拍事件在日常生活中何其频繁。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摄像头前,没有哪里是安全的。

在偷拍盗摄猖狂的韩国,有记者走访了首尔市内的商店、餐厅、咖啡厅、公园等公共洗手间,发现到处都有小洞,这些洞孔都被纸巾、贴纸、胶带等堵住。

尽管并不是所有洞孔都是偷拍相机的洞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女性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甚至杯弓蛇影!

这不禁让人反思,为什么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偷拍盗摄依然横行?

偷拍为何野火烧不尽?

近年来拍照技术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不论是哪家的手机,像素基本都在百万以上。

几年前,索尼甚至还推出了一款附带红外功能的相机,以便夜间拍摄。

技术的进步是偷拍频发的先决条件。

供偷拍者使用的针孔摄像头,伪装成打火机、挂件、插板、插座、消防烟感器、衣服挂钩、饮料罐、纸巾盒、沐浴液瓶、手表、拐杖、鞋面、眼睛、钢笔,隐蔽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现在,网络上甚至还出现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偷拍仪器的厂商。

摄像头不但自带 32G 内存卡,还可以通过手机程序远程操控,随拍随看。

也就是说,你只要花上七百多人民币,两三天后就能加入偷拍军团。

其次,肥厚的利润是导火索。

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偷拍、偷录别人的隐私变得更加便捷,有人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牟利的工具,主要方式为贩卖他人的照片、录音、录像,并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

如今这方面的黑色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并且不易被发现。

微博、微信上有不法分子通过小号贩卖、传播此类视频,一般通过“开车”、“福利”等“行内术语”就可获取。

据多方媒体报道,微信交易此类视频,日流水可达上百万、上千万。

3月22日,据新华社报道,韩国警方逮捕4名嫌疑人,指认他们利用摄像头偷偷拍摄酒店房客并将画面上传至互联网。

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初,嫌疑人总计拍摄1600名房客,在他们运营的一家网站发布视频或作直播,获利大约700万韩元(约合4.15万元人民币)。

重利之下,人心皆魍!

最后,缺位的法律才是症结所在。为什么偷拍事件层出不穷?犯错的代价太轻松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法律对偷拍盗摄罪行的从轻发落,直接导致社会意识对此现象的轻视,进而造成此类犯罪进一步滋生。

图/《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法律法规说得不明不白,公众的维权意识自然也就薄弱了。

所以才有网友发出质问:

“告什么呢?告偷拍者侵犯我的肖像权吗?告他侵犯我的隐私权吗?”

此外,高难度的取证工作加上祖传的“能不打官司绝不打”的“息事宁人”的态度,也使受害者对成为常态的偷拍能否解决,已经基本不抱期望。

被偷拍的女性们

也许,有人会把偷拍女性私处视作一种变态行为。

从表面上看,它确实是。

但从社会、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来看,它实质上是女性被物化、欲望化、消遣化的反映。

对异性的窥视心理存在于世界各地,但女性对男性的窥视似乎不那么引人注目,甚至女性自身也很少有这方面的意识。

那么为什么在很多偷拍新闻中,主角都是女性呢?

在强大的男权意识下,女性的尊严、价值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未得到充分认同,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男性的“玩物”,被标榜为具有性暗示的对象。

进一步地,这种男权意识甚至逐渐内化为女性的自觉,使她们理所当然地把自己视为容易被窥视的对象,即使这种窥视本身很令人不悦,甚至对她们造成伤害。

用社会学的概念讲,就是“男权凝视”,把女性定位于被看者,将其置于男性凝视的操控之中。

在这样的社会中,女性被建构为男权社会所期望的具有所谓的“女性气息”的角色,就像女性的身体被等同为能够唤起性的物体。

想要打破这僵化的社会意识固然困难,但也并非毫无希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积极发声。

旁观者可以巧妙地干涉、阻碍偷窥,或者录下视频作为证据,利用法律和社会道德来惩恶扬善;

受害者可以勇敢维权,别让偷窥者尝到甜头,大多数偷窥者都是懦夫,狠狠地瞪回去!

也许道阻且长,但一个更好的未来还在路上。

在那里,是一个更安全、包容的公共环境,也是一个更为女性友好的世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五天后,谁还把优衣库偷拍当回事?

受害者可以勇敢维权,别让偷窥者尝到甜头,大多数偷窥者都是懦夫,狠狠地瞪回去!

文|橙雨伞公益

无论你在哪,都可能有一双眼睛,一直在暗处盯着你。

听起来毛骨悚然对吗?可惜,现实就是如此。

近日登顶热搜的优衣库事件就让世人看见,总有肮脏污秽藏在光天化日之下,威胁着每一个人!

无所不在的那只眼

6月15日下午,深圳市民钟女士在当地一家优衣库试衣服时,发现试衣间里,竟藏有针孔摄像头!

偷拍事件在日常生活中何其频繁。在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摄像头前,没有哪里是安全的。

在偷拍盗摄猖狂的韩国,有记者走访了首尔市内的商店、餐厅、咖啡厅、公园等公共洗手间,发现到处都有小洞,这些洞孔都被纸巾、贴纸、胶带等堵住。

尽管并不是所有洞孔都是偷拍相机的洞孔,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女性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甚至杯弓蛇影!

这不禁让人反思,为什么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偷拍盗摄依然横行?

偷拍为何野火烧不尽?

近年来拍照技术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不论是哪家的手机,像素基本都在百万以上。

几年前,索尼甚至还推出了一款附带红外功能的相机,以便夜间拍摄。

技术的进步是偷拍频发的先决条件。

供偷拍者使用的针孔摄像头,伪装成打火机、挂件、插板、插座、消防烟感器、衣服挂钩、饮料罐、纸巾盒、沐浴液瓶、手表、拐杖、鞋面、眼睛、钢笔,隐蔽得连亲妈都认不出来。

现在,网络上甚至还出现了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偷拍仪器的厂商。

摄像头不但自带 32G 内存卡,还可以通过手机程序远程操控,随拍随看。

也就是说,你只要花上七百多人民币,两三天后就能加入偷拍军团。

其次,肥厚的利润是导火索。

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偷拍、偷录别人的隐私变得更加便捷,有人在此基础上将其作为牟利的工具,主要方式为贩卖他人的照片、录音、录像,并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

如今这方面的黑色产业链已经相当完整,并且不易被发现。

微博、微信上有不法分子通过小号贩卖、传播此类视频,一般通过“开车”、“福利”等“行内术语”就可获取。

据多方媒体报道,微信交易此类视频,日流水可达上百万、上千万。

3月22日,据新华社报道,韩国警方逮捕4名嫌疑人,指认他们利用摄像头偷偷拍摄酒店房客并将画面上传至互联网。

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初,嫌疑人总计拍摄1600名房客,在他们运营的一家网站发布视频或作直播,获利大约700万韩元(约合4.15万元人民币)。

重利之下,人心皆魍!

最后,缺位的法律才是症结所在。为什么偷拍事件层出不穷?犯错的代价太轻松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法律对偷拍盗摄罪行的从轻发落,直接导致社会意识对此现象的轻视,进而造成此类犯罪进一步滋生。

图/《就算敏感点也无妨》

法律法规说得不明不白,公众的维权意识自然也就薄弱了。

所以才有网友发出质问:

“告什么呢?告偷拍者侵犯我的肖像权吗?告他侵犯我的隐私权吗?”

此外,高难度的取证工作加上祖传的“能不打官司绝不打”的“息事宁人”的态度,也使受害者对成为常态的偷拍能否解决,已经基本不抱期望。

被偷拍的女性们

也许,有人会把偷拍女性私处视作一种变态行为。

从表面上看,它确实是。

但从社会、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来看,它实质上是女性被物化、欲望化、消遣化的反映。

对异性的窥视心理存在于世界各地,但女性对男性的窥视似乎不那么引人注目,甚至女性自身也很少有这方面的意识。

那么为什么在很多偷拍新闻中,主角都是女性呢?

在强大的男权意识下,女性的尊严、价值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未得到充分认同,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男性的“玩物”,被标榜为具有性暗示的对象。

进一步地,这种男权意识甚至逐渐内化为女性的自觉,使她们理所当然地把自己视为容易被窥视的对象,即使这种窥视本身很令人不悦,甚至对她们造成伤害。

用社会学的概念讲,就是“男权凝视”,把女性定位于被看者,将其置于男性凝视的操控之中。

在这样的社会中,女性被建构为男权社会所期望的具有所谓的“女性气息”的角色,就像女性的身体被等同为能够唤起性的物体。

想要打破这僵化的社会意识固然困难,但也并非毫无希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积极发声。

旁观者可以巧妙地干涉、阻碍偷窥,或者录下视频作为证据,利用法律和社会道德来惩恶扬善;

受害者可以勇敢维权,别让偷窥者尝到甜头,大多数偷窥者都是懦夫,狠狠地瞪回去!

也许道阻且长,但一个更好的未来还在路上。

在那里,是一个更安全、包容的公共环境,也是一个更为女性友好的世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