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郭台铭正式交棒,告别感言说放下鸿海,我舍不得,但不后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郭台铭正式交棒,告别感言说放下鸿海,我舍不得,但不后悔

郭台铭退位后,接棒鸿海的是一个接班梯队,并非是一个人。

文|一波说

6月21日,鸿海股东会后即时召开董事会,并现场向股东宣布郭台铭正式交棒,由刘扬伟接掌鸿海集团董事长大位。

郭台铭在鸿海股东会后发表感谢演说,提到自己要转换跑道从政,未来将是台湾起飞的新航道,他放下鸿海,舍不得,但他不后悔。

转换跑道,郭台铭说放下鸿海,我舍不得,但不后悔

郭台铭在鸿海股东会后发表告别感言

6月21日,鸿海举办股东会,会中通过配发4元的现金股利,同时顺利完成董事改选,鸿海提名人选全数当选,分别为郭台铭、吕芳铭、卢松青、刘扬伟、戴正吴、李杰等6席董事,以及王国城、郭大维、龚国权等3席独立董事。

股东会即时召开董事会,选出新任董事长,鸿海创始人郭台铭正式卸任,由刘扬伟接任董事长大位。

随后,郭台铭回到鸿海股东会的现场,并发表告别感言。郭台铭说:以前,我听歌手唱“感恩的心”,只是觉得好听。但今天,我却真的很想唱这首歌,送给各位,“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真的,没有各位,就没有今天的鸿海,今天的我。

致词中,郭台铭表示:“有人说我郭台铭是个传奇,但我要说,如果我是传奇,那这传奇也是台湾社会赐给我的舞台!没有台湾,也就没有我郭台铭。”

郭台铭还强调,我最崇拜的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一个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把公司经营好,因为经营好,员工有福利,社会才安定。我觉得过去数十年,我做到了这个企业家的自我期许。我尽心尽力的无愧于我的股东,我的员工,我的国家。

鸿海股东会现场

郭台铭股东会“告别秀”,近万人出席,多年来力拱郭台铭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鸿海股东阿土伯,与郭台铭一起进场。

发表感谢演说后,郭台铭回到鸿海总部一楼大厅,与员工、股东合照,鸿海员工列队欢送卸任董事长一职的郭台铭。

顺带一提,因另有要务请假,郭台铭先前也表示决定淡出鸿海营运,这次极为重要的股东会并非郭台铭主持,而是指定副董事长吕芳铭主持会议。

接棒鸿海董事长的刘扬伟,是获选董事中资历较浅的一位,非常低调。除郭台铭外,吕芳铭、卢松青、刘扬伟、戴正吴、李杰,均为鸿海老将。由于郭台铭以往透露,鸿海交付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交棒予一个团队班子,与当年王永庆布局的台塑经营体制有几分相似之处。

让自己过去的特别助理刘扬伟当新董事长,只因郭台铭半导体梦?

鸿海集团新董事长刘扬伟

由刘扬伟接任董事长一职,接下郭台铭的棒子,未来“鸿海后郭台铭时代”中,刘扬伟将如何带着经营团队,引领全球代工王国鸿海继续前进,市场及外界拭目以待。

不少人认为,启用曾为自己特别助理的“身边人”刘扬伟,出任鸿海新的接班人,可能是因为刘扬伟可以帮他圆一个半导体之梦。

郭台铭有一个“半导体梦”,其战略规划及布局起于2016年并购日本夏普,而当时,刘扬伟与鸿海另一名虎将戴正吴一起进入夏普董事会。后来的2017年,郭台铭特别在鸿海创立了S次集团,担任S集团总经理的,就是刘扬伟;当时,他还担当郭台铭“半导体梦”的另一个战略任务,参与竞标东芝半导体标售。

刘扬伟,毕业于交大电子物理系,曾先后担任IC设计公司普诚、联阳半导体的总经理,半导体正是他的强项,累积深厚的半导体实力。过去,刘扬伟曾喊出:“鸿海不会缺席半导体领域!”

主导鸿海半导体领域的刘扬伟

刘扬伟,进入鸿海任职至今已有十多年,也是郭台铭手下一员爱将,不过,他的资历稍浅一些。2007年时,他仅是鸿海董事长特别助理,曾被认为是鸿海接班梯队主要的培养对象之一。

郭台铭曾说过:“当集团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做联邦或者联邦体制”。也就是说,未来的鸿海,可能会走一种分权分利的“共和制”模式,在分拆事业体(群)时,形成一个集体接班体制。

当然,这儿可能会有一个前提条件:各个鸿海版图分体的“小国王”,须向郭台铭家族“面北称臣”!我想,这样的分析,可能是比较接近于郭台铭脑子里架构的鸿海接班布局的。从某种角度而言,用资历较浅的的刘扬伟,接棒董事长大位,也是出于鸿海接班规划中的大局出发的。

顺带强调一下,当大家将目光投向董事长宝座时,更应该关注是谁坐上鸿海总裁的位置。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层,与董事长职务相比,总裁在企业内部具有明确的法律权威,同时对企业管治行为也具有“软”影响。比如,华为虽推行联席董事长制度,但创始人任正非,仍是一个相当强势的CEO。

因为,郭台铭退位后,接棒鸿海的是一个接班梯队,并非是一个人。

主持鸿海股东会的董事吕芳铭(站立者)

如今,郭台铭退位,鸿海董事会的接班梯队名单已出炉,且让我简略介绍一下,除郭台铭、新任董事长刘扬伟外,包括吕芳铭、卢松青、戴正吴、李杰等其他四席董事。

2010年那一次鸿海董事会改选,吕芳铭挤进了董事会,鸿海曾出现“三老带两新”管治局面;“二新”是指吕芳铭、简宜彬,而“三老”分别是郭台铭和“鸿海12金刚”之卢松青、戴正吴这三个人。

吕芳铭今年65岁,鸿海副总裁、事业群总经理,另外他还担任亚太电信董事长等职,同时他也是郭台铭进入电信领域的主要操盘人。于2004年加入鸿海旗下的“富士康国际”,并担任非执行董事。

早前,吕芳铭曾在惠普工作了20年,且担任过不同职务。2000年,由吕芳铭创办的智慧型集中器及交换器产品ODM制造公司,被鸿海收购后,他在鸿海担任董事,任副总裁、事业群总经理等职务。

目前,主导郭台铭“人工智慧连云网”宏大战略布局,转型“8K+5G”产业生态体系,主导这一方向的大将,就是吕芳铭。

鸿海董事、鸿腾精密(FIT)董事长卢松青

鸿海董事、鸿腾精密(FIT)董事长卢松青,近年来他被外界誉为鸿海“虎将”,不过他一向低调,因他较少与媒体接触,外界对他的了解不多。

卢松青,有个英文名叫“Sidney Lu”,家中排行老二,30多年前与其弟弟卢柏靑赴美求学,他就读于伊州大学香槟城分校(UIUC)机械工程系。卢松青的母亲,来自“书香门第”,他的两个舅舅都是“学霸”,一个毕业于美国康奈尔,一个毕业于史丹佛名校。

卢松青是1981年从伊大香槟分校毕业的,曾在美国中西部的两个州就业。2011年,他曾以母亲名义在母校伊大成立机械工程奖学金,并成立“卢松青学习与创新中心”,来帮助学子就业。他说:“给鱼吃,不如教人如何打渔。”顺带一提,卢松青不仅是叱咤业界的人物,还是身家亿万的成功企业家。

目前,卢松青还担任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与戴正吴、游象富、徐牧基等资深老臣一样,他与郭台铭也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不过,由于分掌富士康,卢松青与其夫人邱毓贞常在大陆各地行走。

去年,鸿海精密宣布收购美国网通厂 Belkin,外界认为其幕后推手就是卢松青的双胞胎弟弟卢柏靑。当年,卢柏靑与双胞胎的哥哥卢松青同是1981年毕业的,不过他去了美国著名的德勤洛杉矶事务所。

卢松青于鸿海成立的第三年加入进来,鸿海作为全球代工王国,起家的业务是连接器,而这正是由他负责的。外界评价,读工科出身的卢松青,数字的逻辑能力特别强,他对富士康及鸿海精密等鸿海旗下主要版图的每一个环节,从采购、生产、管理再到销售等各个链条都极为熟稔。

鸿海董事、夏普会长戴正吴

鸿海董事、夏普会长戴正吴,今年65岁。名列“鸿海12金刚”的戴正吴,十分受到郭台铭重视,若提及其战功,还得说鸿海收购夏普一役。

2016年,陷入巨额亏损、曾经叱咤风云的国际科技品牌——日本夏普,从辉煌走向了没落,最后“卖身”郭台铭的鸿海。当时,对于郭台铭收购夏普一举,日本人是很憋气的!昔日,夏普的第一支自动铅笔、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第一台塑料框架收音机、第一台LSI电子计算机,曾是日本制造的象征,承载着几代日本人的傲气。举个例子,那一年鸿海股东会,日本记者为争取入场采访,用“挤破头”来形容。

事实上,即便在鸿海内部,反对声音也不少,债台高筑,能不能“救活”百年夏普?很多鸿海人心中也没谱。

为重整百年夏普,戴正吴奉郭董指示,孤身一人赴日本,担任夏普会长。仅花一年时间,垂死的夏普“活”了,扭亏为盈,重返股市。而这期间,戴正吴除了把鸿海的精实精神注入夏普外,他还与夏普员工同吃同住。100多年历史的老夏普在戴正吴的手上“脱胎换骨”,焕发新机。

有一段插曲,收购夏普时,决议在日方那边一再被推迟,郭台铭火了,大喝一声:“你们日本人下决定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你们真心打算救活自己的公司吗?”

郭台铭卸任鸿海董事长

获选董事李杰,也是一张新面孔。

李杰是美国第二古老的公立学府——辛辛那提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一个研究工业大数据的专家,曾任美国白宫资讯物理系统(CPS)专家组顾问。李杰现任A股上市公司工业富联FII副董事长。

工业富联FII,是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相当看好的子公司,为了从富士康“代工厂”的标签中挣脱出来,郭台铭一直想利用工业互联技术和自身差异化优势,希望在互联网对工业改造升级的进程中扮演带头的角色。而近年来富士康推出“关灯工厂”,李杰无疑的推广这一做法的灵魂人物。

李杰曾表示,工业富联与华为、阿里云之间是竞争合作关系,但自身有差异化优势。与华为、阿里云较多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领域相比,工业富联则是融合战略生态模式中的所有组成领域。

鸿海的产业规模那么大、布局地点那么广、牵涉的产业领域那么宽泛,从某种程度而言,引入刘扬伟、李杰进董事会,也是从鸿海的创新转型的战略布局来考虑的。

顺带说一下鸿海的三名独立董事,王国城,是前丽婴房董事长,而郭大维,是台湾地区学者,龚国权,是著名的风险投资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鸿海精密

669
  • 鸿海向印度业务注资近15亿美元
  • 鸿海签订三方合作备忘录,拟在法国设立合资公司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郭台铭正式交棒,告别感言说放下鸿海,我舍不得,但不后悔

郭台铭退位后,接棒鸿海的是一个接班梯队,并非是一个人。

文|一波说

6月21日,鸿海股东会后即时召开董事会,并现场向股东宣布郭台铭正式交棒,由刘扬伟接掌鸿海集团董事长大位。

郭台铭在鸿海股东会后发表感谢演说,提到自己要转换跑道从政,未来将是台湾起飞的新航道,他放下鸿海,舍不得,但他不后悔。

转换跑道,郭台铭说放下鸿海,我舍不得,但不后悔

郭台铭在鸿海股东会后发表告别感言

6月21日,鸿海举办股东会,会中通过配发4元的现金股利,同时顺利完成董事改选,鸿海提名人选全数当选,分别为郭台铭、吕芳铭、卢松青、刘扬伟、戴正吴、李杰等6席董事,以及王国城、郭大维、龚国权等3席独立董事。

股东会即时召开董事会,选出新任董事长,鸿海创始人郭台铭正式卸任,由刘扬伟接任董事长大位。

随后,郭台铭回到鸿海股东会的现场,并发表告别感言。郭台铭说:以前,我听歌手唱“感恩的心”,只是觉得好听。但今天,我却真的很想唱这首歌,送给各位,“感恩的心”,“感谢有你”,真的,没有各位,就没有今天的鸿海,今天的我。

致词中,郭台铭表示:“有人说我郭台铭是个传奇,但我要说,如果我是传奇,那这传奇也是台湾社会赐给我的舞台!没有台湾,也就没有我郭台铭。”

郭台铭还强调,我最崇拜的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经说过:一个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把公司经营好,因为经营好,员工有福利,社会才安定。我觉得过去数十年,我做到了这个企业家的自我期许。我尽心尽力的无愧于我的股东,我的员工,我的国家。

鸿海股东会现场

郭台铭股东会“告别秀”,近万人出席,多年来力拱郭台铭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鸿海股东阿土伯,与郭台铭一起进场。

发表感谢演说后,郭台铭回到鸿海总部一楼大厅,与员工、股东合照,鸿海员工列队欢送卸任董事长一职的郭台铭。

顺带一提,因另有要务请假,郭台铭先前也表示决定淡出鸿海营运,这次极为重要的股东会并非郭台铭主持,而是指定副董事长吕芳铭主持会议。

接棒鸿海董事长的刘扬伟,是获选董事中资历较浅的一位,非常低调。除郭台铭外,吕芳铭、卢松青、刘扬伟、戴正吴、李杰,均为鸿海老将。由于郭台铭以往透露,鸿海交付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交棒予一个团队班子,与当年王永庆布局的台塑经营体制有几分相似之处。

让自己过去的特别助理刘扬伟当新董事长,只因郭台铭半导体梦?

鸿海集团新董事长刘扬伟

由刘扬伟接任董事长一职,接下郭台铭的棒子,未来“鸿海后郭台铭时代”中,刘扬伟将如何带着经营团队,引领全球代工王国鸿海继续前进,市场及外界拭目以待。

不少人认为,启用曾为自己特别助理的“身边人”刘扬伟,出任鸿海新的接班人,可能是因为刘扬伟可以帮他圆一个半导体之梦。

郭台铭有一个“半导体梦”,其战略规划及布局起于2016年并购日本夏普,而当时,刘扬伟与鸿海另一名虎将戴正吴一起进入夏普董事会。后来的2017年,郭台铭特别在鸿海创立了S次集团,担任S集团总经理的,就是刘扬伟;当时,他还担当郭台铭“半导体梦”的另一个战略任务,参与竞标东芝半导体标售。

刘扬伟,毕业于交大电子物理系,曾先后担任IC设计公司普诚、联阳半导体的总经理,半导体正是他的强项,累积深厚的半导体实力。过去,刘扬伟曾喊出:“鸿海不会缺席半导体领域!”

主导鸿海半导体领域的刘扬伟

刘扬伟,进入鸿海任职至今已有十多年,也是郭台铭手下一员爱将,不过,他的资历稍浅一些。2007年时,他仅是鸿海董事长特别助理,曾被认为是鸿海接班梯队主要的培养对象之一。

郭台铭曾说过:“当集团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做联邦或者联邦体制”。也就是说,未来的鸿海,可能会走一种分权分利的“共和制”模式,在分拆事业体(群)时,形成一个集体接班体制。

当然,这儿可能会有一个前提条件:各个鸿海版图分体的“小国王”,须向郭台铭家族“面北称臣”!我想,这样的分析,可能是比较接近于郭台铭脑子里架构的鸿海接班布局的。从某种角度而言,用资历较浅的的刘扬伟,接棒董事长大位,也是出于鸿海接班规划中的大局出发的。

顺带强调一下,当大家将目光投向董事长宝座时,更应该关注是谁坐上鸿海总裁的位置。作为公司的最高管理层,与董事长职务相比,总裁在企业内部具有明确的法律权威,同时对企业管治行为也具有“软”影响。比如,华为虽推行联席董事长制度,但创始人任正非,仍是一个相当强势的CEO。

因为,郭台铭退位后,接棒鸿海的是一个接班梯队,并非是一个人。

主持鸿海股东会的董事吕芳铭(站立者)

如今,郭台铭退位,鸿海董事会的接班梯队名单已出炉,且让我简略介绍一下,除郭台铭、新任董事长刘扬伟外,包括吕芳铭、卢松青、戴正吴、李杰等其他四席董事。

2010年那一次鸿海董事会改选,吕芳铭挤进了董事会,鸿海曾出现“三老带两新”管治局面;“二新”是指吕芳铭、简宜彬,而“三老”分别是郭台铭和“鸿海12金刚”之卢松青、戴正吴这三个人。

吕芳铭今年65岁,鸿海副总裁、事业群总经理,另外他还担任亚太电信董事长等职,同时他也是郭台铭进入电信领域的主要操盘人。于2004年加入鸿海旗下的“富士康国际”,并担任非执行董事。

早前,吕芳铭曾在惠普工作了20年,且担任过不同职务。2000年,由吕芳铭创办的智慧型集中器及交换器产品ODM制造公司,被鸿海收购后,他在鸿海担任董事,任副总裁、事业群总经理等职务。

目前,主导郭台铭“人工智慧连云网”宏大战略布局,转型“8K+5G”产业生态体系,主导这一方向的大将,就是吕芳铭。

鸿海董事、鸿腾精密(FIT)董事长卢松青

鸿海董事、鸿腾精密(FIT)董事长卢松青,近年来他被外界誉为鸿海“虎将”,不过他一向低调,因他较少与媒体接触,外界对他的了解不多。

卢松青,有个英文名叫“Sidney Lu”,家中排行老二,30多年前与其弟弟卢柏靑赴美求学,他就读于伊州大学香槟城分校(UIUC)机械工程系。卢松青的母亲,来自“书香门第”,他的两个舅舅都是“学霸”,一个毕业于美国康奈尔,一个毕业于史丹佛名校。

卢松青是1981年从伊大香槟分校毕业的,曾在美国中西部的两个州就业。2011年,他曾以母亲名义在母校伊大成立机械工程奖学金,并成立“卢松青学习与创新中心”,来帮助学子就业。他说:“给鱼吃,不如教人如何打渔。”顺带一提,卢松青不仅是叱咤业界的人物,还是身家亿万的成功企业家。

目前,卢松青还担任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与戴正吴、游象富、徐牧基等资深老臣一样,他与郭台铭也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不过,由于分掌富士康,卢松青与其夫人邱毓贞常在大陆各地行走。

去年,鸿海精密宣布收购美国网通厂 Belkin,外界认为其幕后推手就是卢松青的双胞胎弟弟卢柏靑。当年,卢柏靑与双胞胎的哥哥卢松青同是1981年毕业的,不过他去了美国著名的德勤洛杉矶事务所。

卢松青于鸿海成立的第三年加入进来,鸿海作为全球代工王国,起家的业务是连接器,而这正是由他负责的。外界评价,读工科出身的卢松青,数字的逻辑能力特别强,他对富士康及鸿海精密等鸿海旗下主要版图的每一个环节,从采购、生产、管理再到销售等各个链条都极为熟稔。

鸿海董事、夏普会长戴正吴

鸿海董事、夏普会长戴正吴,今年65岁。名列“鸿海12金刚”的戴正吴,十分受到郭台铭重视,若提及其战功,还得说鸿海收购夏普一役。

2016年,陷入巨额亏损、曾经叱咤风云的国际科技品牌——日本夏普,从辉煌走向了没落,最后“卖身”郭台铭的鸿海。当时,对于郭台铭收购夏普一举,日本人是很憋气的!昔日,夏普的第一支自动铅笔、第一台彩色电视机、第一台塑料框架收音机、第一台LSI电子计算机,曾是日本制造的象征,承载着几代日本人的傲气。举个例子,那一年鸿海股东会,日本记者为争取入场采访,用“挤破头”来形容。

事实上,即便在鸿海内部,反对声音也不少,债台高筑,能不能“救活”百年夏普?很多鸿海人心中也没谱。

为重整百年夏普,戴正吴奉郭董指示,孤身一人赴日本,担任夏普会长。仅花一年时间,垂死的夏普“活”了,扭亏为盈,重返股市。而这期间,戴正吴除了把鸿海的精实精神注入夏普外,他还与夏普员工同吃同住。100多年历史的老夏普在戴正吴的手上“脱胎换骨”,焕发新机。

有一段插曲,收购夏普时,决议在日方那边一再被推迟,郭台铭火了,大喝一声:“你们日本人下决定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你们真心打算救活自己的公司吗?”

郭台铭卸任鸿海董事长

获选董事李杰,也是一张新面孔。

李杰是美国第二古老的公立学府——辛辛那提大学的特聘讲座教授,一个研究工业大数据的专家,曾任美国白宫资讯物理系统(CPS)专家组顾问。李杰现任A股上市公司工业富联FII副董事长。

工业富联FII,是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相当看好的子公司,为了从富士康“代工厂”的标签中挣脱出来,郭台铭一直想利用工业互联技术和自身差异化优势,希望在互联网对工业改造升级的进程中扮演带头的角色。而近年来富士康推出“关灯工厂”,李杰无疑的推广这一做法的灵魂人物。

李杰曾表示,工业富联与华为、阿里云之间是竞争合作关系,但自身有差异化优势。与华为、阿里云较多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领域相比,工业富联则是融合战略生态模式中的所有组成领域。

鸿海的产业规模那么大、布局地点那么广、牵涉的产业领域那么宽泛,从某种程度而言,引入刘扬伟、李杰进董事会,也是从鸿海的创新转型的战略布局来考虑的。

顺带说一下鸿海的三名独立董事,王国城,是前丽婴房董事长,而郭大维,是台湾地区学者,龚国权,是著名的风险投资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