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岸青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挑战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岸青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挑战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

在原定的计划中,两岸青年电影人学员分成七个小组,分散到了外滩、豫园、城隍庙、新天地、K11、等上海的知名影视取景地进行拍摄。而拍摄启动当天,突遇上海入梅,暴雨来袭,很多人随机调整拍摄计划,最终完成了作品。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进入尾声时,We爱·第三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的最终奖项也揭晓。6月18、19日举行的“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完成的7部作品中,《I see YOU》获采风奖。

两岸青年电影人在上海外滩拍摄

挑战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却突遇上海入梅,暴雨来袭。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参加“电影大师交流营”活动的两岸青年对这一经历最为难忘。

在原定的计划中,学员分成七个小组,分散到了外滩、豫园、城隍庙、新天地、K11、石库门、东方明珠、环贸iapm、自然博物馆、法租界等上海的知名影视取景地进行拍摄。而拍摄启动当天,上海开始下雨,打乱了很多人原本的拍摄计划,很多人随机调整拍摄计划,最终完成了作品。

这一拍摄活动是We爱·第三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的收尾活动。大赛由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沪测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办,台湾微电影协会、华联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今年1月8日在上海正式启动,4月8日作品征集结束。

经过3个月征集,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369部,最终44部入围终评,10部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进行专场展映。而44部入围作品的青年主创们也齐聚上海,参加为期一周的交流营活动。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志庆

组委会负责人、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志庆表示创办大赛的目的,一是与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个重要平台密合度更紧密互动更多,二是注重提高两岸青年影人的实战经验。

“交流营首次将开营时间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同步,就是为了让营员们赶上金爵盛典,对将要从事或正在从事电影行业的两岸年轻人来说,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个全球影人聚集的重要平台,绝对不应该错过,只有亲身感受了金爵盛典的盛况,才能更加热爱这个行业。”

除了安排营员们在电影节的开幕分会场感受氛围,组委会还在一周的交流营行程中,和电影节组委会联动,安排了大量的电影节日程。“观摩电影市场,了解全球最新电影技术、动态和产业政策;参加金爵奖评委会主席锡兰的主席论坛,和国际电影大师面对面交流。”于志庆说这些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青年影人能够全方位沉浸在这个电影的节日中,感受到电影的方方面面。

两岸青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挑战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

台湾营员代表林信良说:“我参加过很多短片竞赛,We爱是我目前接触到最有人情味的,它不仅仅是颁奖典礼,它还带着我们参加了分享、论坛、大师交流营、上海国际电影节、影视基地的参观,这些接触到业界、市场的活动,是我们短片创作者最需要的东西。”

除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感受”,交流营的另一大侧重点就是“实战训练”。组委会不仅邀请了前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张建亚亲自上大师课,随后还组织营员进行以“爱上海”为主题的“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锻炼两岸青年电影人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大陆营员代表石渡丹尔坦言,这次应对暴雨来袭的拍摄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进入尾声时,We爱·第三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的最终奖项也揭晓。其中,《我和他们一起成长 Growing with autism children》、《最后的记忆 THE LAST MEMORY》、《五岁的哀悼日记 Bubbles》分获金、银、铜奖,《悯农》获We爱奖、《FISSO》、《迷途》、《新婚 Just Married》、《墨绯 MOFEI》、《老头儿 The Old Child》、《海口 Mr. Hai Kou》等6部作品获优秀奖。此外,18、19日举行的“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完成的7部作品中,《I see YOU》获采风奖。

颁奖现场

评委会主席、大师营导师张建亚导演在颁奖仪式上点评了获奖影片:“金银铜奖、We爱奖、优秀作品奖,最明显是四个字,真、新、精、深。真是真情,让人感动;新,就是独特,特别新颖,新视角新角度,包括入围奖里好多片子;精是精致,完成度高,有人只花了几千一万多,就完成了一部很好的片子;深是深刻,这些片子虽然小,成本低,制作条件不能跟大片相比,但是你们真诚的心做出深刻影片的追求是绝对让我们看见了。”

主办方表示,希望这次的活动能更好地激励两岸青年影视人在创意选题、艺术表达和艺术呈现方面更加成熟,未来有更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岸青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挑战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

在原定的计划中,两岸青年电影人学员分成七个小组,分散到了外滩、豫园、城隍庙、新天地、K11、等上海的知名影视取景地进行拍摄。而拍摄启动当天,突遇上海入梅,暴雨来袭,很多人随机调整拍摄计划,最终完成了作品。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进入尾声时,We爱·第三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的最终奖项也揭晓。6月18、19日举行的“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完成的7部作品中,《I see YOU》获采风奖。

两岸青年电影人在上海外滩拍摄

挑战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却突遇上海入梅,暴雨来袭。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参加“电影大师交流营”活动的两岸青年对这一经历最为难忘。

在原定的计划中,学员分成七个小组,分散到了外滩、豫园、城隍庙、新天地、K11、石库门、东方明珠、环贸iapm、自然博物馆、法租界等上海的知名影视取景地进行拍摄。而拍摄启动当天,上海开始下雨,打乱了很多人原本的拍摄计划,很多人随机调整拍摄计划,最终完成了作品。

这一拍摄活动是We爱·第三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的收尾活动。大赛由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沪测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主办,台湾微电影协会、华联国际多媒体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今年1月8日在上海正式启动,4月8日作品征集结束。

经过3个月征集,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369部,最终44部入围终评,10部影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进行专场展映。而44部入围作品的青年主创们也齐聚上海,参加为期一周的交流营活动。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志庆

组委会负责人、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志庆表示创办大赛的目的,一是与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个重要平台密合度更紧密互动更多,二是注重提高两岸青年影人的实战经验。

“交流营首次将开营时间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同步,就是为了让营员们赶上金爵盛典,对将要从事或正在从事电影行业的两岸年轻人来说,上海国际电影节这个全球影人聚集的重要平台,绝对不应该错过,只有亲身感受了金爵盛典的盛况,才能更加热爱这个行业。”

除了安排营员们在电影节的开幕分会场感受氛围,组委会还在一周的交流营行程中,和电影节组委会联动,安排了大量的电影节日程。“观摩电影市场,了解全球最新电影技术、动态和产业政策;参加金爵奖评委会主席锡兰的主席论坛,和国际电影大师面对面交流。”于志庆说这些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青年影人能够全方位沉浸在这个电影的节日中,感受到电影的方方面面。

两岸青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挑战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

台湾营员代表林信良说:“我参加过很多短片竞赛,We爱是我目前接触到最有人情味的,它不仅仅是颁奖典礼,它还带着我们参加了分享、论坛、大师交流营、上海国际电影节、影视基地的参观,这些接触到业界、市场的活动,是我们短片创作者最需要的东西。”

除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感受”,交流营的另一大侧重点就是“实战训练”。组委会不仅邀请了前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导演张建亚亲自上大师课,随后还组织营员进行以“爱上海”为主题的“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锻炼两岸青年电影人们随机应变的能力。大陆营员代表石渡丹尔坦言,这次应对暴雨来袭的拍摄经历让他深切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进入尾声时,We爱·第三届两岸青年短片大赛的最终奖项也揭晓。其中,《我和他们一起成长 Growing with autism children》、《最后的记忆 THE LAST MEMORY》、《五岁的哀悼日记 Bubbles》分获金、银、铜奖,《悯农》获We爱奖、《FISSO》、《迷途》、《新婚 Just Married》、《墨绯 MOFEI》、《老头儿 The Old Child》、《海口 Mr. Hai Kou》等6部作品获优秀奖。此外,18、19日举行的“48小时上海采风拍摄”完成的7部作品中,《I see YOU》获采风奖。

颁奖现场

评委会主席、大师营导师张建亚导演在颁奖仪式上点评了获奖影片:“金银铜奖、We爱奖、优秀作品奖,最明显是四个字,真、新、精、深。真是真情,让人感动;新,就是独特,特别新颖,新视角新角度,包括入围奖里好多片子;精是精致,完成度高,有人只花了几千一万多,就完成了一部很好的片子;深是深刻,这些片子虽然小,成本低,制作条件不能跟大片相比,但是你们真诚的心做出深刻影片的追求是绝对让我们看见了。”

主办方表示,希望这次的活动能更好地激励两岸青年影视人在创意选题、艺术表达和艺术呈现方面更加成熟,未来有更多优秀作品脱颖而出。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