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上流UpFlow
关于潮汕人对拜神的热衷,我们已经看过很多了,《生为潮汕人,不能不拜神》中也曾详细聊到过他们的一生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两件事,一是饮茶,二就是拜神:
初一、十五拜玉皇大帝(天公);初二、十六拜地主老爷(伯公);初三、十七拜妈祖;初四、十八拜财神爷;初五、十九拜五谷母;初六、二十拜珍珠娘娘;初七、二十一拜三山国王;初八、二十二拜寿星公;初九、二十三拜观音;初十、二十四拜如来;十一、二十五拜伯公;十二、二十六拜虱母仙;十三、二十七拜何仙姑;十四、二十八拜太白金星……
所以今天的《地图书局》栏目就不再说多潮汕人了,今天我们来聊聊他们的“近亲”,客家人。
之前曾在讲客家人的“过火”(搬家)习俗时,提到过他们对于火的崇拜。
事实上这只是客家人众多崇拜中的一种,他们的信仰崇拜非常广泛,除了祖神、家宅神、地方神,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还会崇拜水,崇拜火,崇拜龙,崇拜动物和植物,甚至崇拜一块石头。
客家人对自然的崇拜源于“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大多数年长的客家人都认为认为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水土石、树木花草等自然万物,都是有神灵的,并且他们还为这些自然万物起了各种人格化的名字。
“他们将各种自然神人格化,尊称为“伯公”、“社官”、“公王”、“大王”乃至“国王”,如称土地神为土地伯公(或社官)、石伯公、树伯公,以及梅溪公王、石固大王、三山国王等等。
蕉岭县城还有一条名叫“石伯公路”的街道。”
——《客家人与客家文化》
▲蕉岭县城的石伯公路| 来源:百度地图
除此之外客家人信奉“生为人,死为神”,所以他们把自己的祖先,或者当地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奉为神明。
除了比较常见的关二爷与妈祖神之外,很多地区特有的地方神也颇具特色。比如广东梅县南口塘镇的某个小村庄里有一座郑仙宫,这个“郑仙”曾在明代带领当地人修建水坝,开发水渠灌溉农田;而被广西当地人奉为歌仙的刘三姐也拥有自己女庙。
▲刘三姐女庙| 来源:微博
至于为什么客家人的崇拜有这么多?这就跟他们颠沛流离的部族经历有关,简单来说和潮汕人一样,就是折腾怕了。
他们在举家南迁的过程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后来定居山区后的天灾人祸又很多,这才养成了他们诸事崇拜的习惯。他们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具体是什么神明他们也不是那么在乎,反正信则有,不信则无。所以你如果在南方看到有人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那这个人很可能就是个客家人了。
▲客家人信奉魁星 |来源:威客网
有趣的是客家人的信仰和崇拜虽多,但却可以保持理性,更不会为此做出什么极端的事情。你烧你的香,我信各的佛,互相之间也完全不会有什么冲突。反正神明这么多,大家各自看自己的需求信奉就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