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济南、青岛入列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20强,分值仅差0.04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济南、青岛入列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20强,分值仅差0.04

报告显示,2018年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南通、广州、南京、澳门、深圳、宁波和镇江。其中,济南上升11位,排名第19,青岛位列第20位。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了201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据了解,这是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第17次报告。报告构建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居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宜商竞争力指数,对2018年中国两岸4地29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8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商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报告显示,2018年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南通、广州、南京、澳门、深圳、宁波和镇江。其中,济南上升11位,排名第19,青岛位列第20位。都市圈宜居竞争力阶梯效应明显,让青岛以及厦门都市圈都在本次榜单中都跻身第一阵营。

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报告发布

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简称报告)发布,据了解,这是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第17次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更多的人口将从个体迁移转向家庭迁移。未来将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空间扩散的城市形态正带动更大的区域走向繁荣。

活跃的经济环境、优质的教育环境以及健康的医疗环境是造成城市宜居竞争力差异的前三位因素。报告显示,2018年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南通、广州、南京、澳门、深圳、宁波和镇江。与2017年相比,前十位中,香港继续独占鳌头,并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差距。

本次报告中,二、三线城市宜居能力大幅提升,如二线城市中,石家庄、唐山、太原、重庆、济南的宜居竞争力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上升45位、30位、28位、17位和11位;三线城市中,韶关、淮安、廊坊、银川的宜居竞争力分别上升了70位、44位、39位和36位。厦门、青岛都市圈也已经跻身宜居竞争力第一阵营了。

区域间宜居竞争力差异总体缩小

区域内差异总体扩大

宜居城市是城市人才争夺的首要砝码。近几年,城市宜居竞争力平均水平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在2017年达到最低点后,2018年有所回升。2018年城市间宜居竞争力差异较2017年有所减小,但较2016年及以前仍然偏高。总体而言,宜居竞争力整体水平和差异走出谷底,空间分化态势有所收敛。

根据相关划分标准,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的城市宜居竞争力水平以均值0.613的综合发展质量位于全国首位,与厦门都市圈、青岛都市圈、珠三角都市连绵区共同组成宜居竞争力均值第一水平类别组。长沙都市圈等7个都市圈位列城市宜居竞争力第二水平类别组,太原都市圈等5个都市圈属于城市宜居竞争力第三水平类别组,贵阳都市圈和石家庄都市圈城市宜居竞争力水平较低,居于第四类别组。

目前,中国4个区域之间的城市宜居竞争差异逐渐弥合,区域内差异呈扩大趋势。细分7个区域的区域间城市宜居竞争力差距近两年略有扩大。各区域内部差异呈现出分化发展格局。

济青携手入列20强

分值仅差0.04

本次报告中,济南宜居竞争力跃升11位,排名第19,青岛以0.04分之差排名第20。同时,报告显示,以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环境是造成城市宜居竞争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于青岛来讲,要进一步提升宜居竞争力水平,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这也是建设国际一流宜居城市的重要前提。要及时弥补交通拥堵、停车难、就医就学难等城市公共服务短板,努力提供高质量、均等化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另一方面,青岛应充分发挥青岛、山东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正向关联作用,形成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城市间良性互动,以发展都市圈为手段实现城市整体宜居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且青岛也应当以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作为宜居竞争力提升重点,发挥示范作用,带动青岛都市圈提升整体宜居竞争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济南、青岛入列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20强,分值仅差0.04

报告显示,2018年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南通、广州、南京、澳门、深圳、宁波和镇江。其中,济南上升11位,排名第19,青岛位列第20位。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经济日报社共同发布了201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据了解,这是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第17次报告。报告构建了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居竞争力指数、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宜商竞争力指数,对2018年中国两岸4地293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和288个城市的宜居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宜商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报告显示,2018年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南通、广州、南京、澳门、深圳、宁波和镇江。其中,济南上升11位,排名第19,青岛位列第20位。都市圈宜居竞争力阶梯效应明显,让青岛以及厦门都市圈都在本次榜单中都跻身第一阵营。

中国城市宜居竞争力报告发布

6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创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国城市竞争力第17次报告》(简称报告)发布,据了解,这是关于中国城市竞争力的第17次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中国城镇化率将持续增长,预计到2035年,中国城镇化比例将达到70%以上,更多的人口将从个体迁移转向家庭迁移。未来将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市格局,空间扩散的城市形态正带动更大的区域走向繁荣。

活跃的经济环境、优质的教育环境以及健康的医疗环境是造成城市宜居竞争力差异的前三位因素。报告显示,2018年城市宜居竞争力指数10强依次是:香港、无锡、杭州、南通、广州、南京、澳门、深圳、宁波和镇江。与2017年相比,前十位中,香港继续独占鳌头,并与其他城市拉开明显差距。

本次报告中,二、三线城市宜居能力大幅提升,如二线城市中,石家庄、唐山、太原、重庆、济南的宜居竞争力上升幅度最大,分别上升45位、30位、28位、17位和11位;三线城市中,韶关、淮安、廊坊、银川的宜居竞争力分别上升了70位、44位、39位和36位。厦门、青岛都市圈也已经跻身宜居竞争力第一阵营了。

区域间宜居竞争力差异总体缩小

区域内差异总体扩大

宜居城市是城市人才争夺的首要砝码。近几年,城市宜居竞争力平均水平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在2017年达到最低点后,2018年有所回升。2018年城市间宜居竞争力差异较2017年有所减小,但较2016年及以前仍然偏高。总体而言,宜居竞争力整体水平和差异走出谷底,空间分化态势有所收敛。

根据相关划分标准,长三角都市连绵区的城市宜居竞争力水平以均值0.613的综合发展质量位于全国首位,与厦门都市圈、青岛都市圈、珠三角都市连绵区共同组成宜居竞争力均值第一水平类别组。长沙都市圈等7个都市圈位列城市宜居竞争力第二水平类别组,太原都市圈等5个都市圈属于城市宜居竞争力第三水平类别组,贵阳都市圈和石家庄都市圈城市宜居竞争力水平较低,居于第四类别组。

目前,中国4个区域之间的城市宜居竞争差异逐渐弥合,区域内差异呈扩大趋势。细分7个区域的区域间城市宜居竞争力差距近两年略有扩大。各区域内部差异呈现出分化发展格局。

济青携手入列20强

分值仅差0.04

本次报告中,济南宜居竞争力跃升11位,排名第19,青岛以0.04分之差排名第20。同时,报告显示,以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环境是造成城市宜居竞争力差异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于青岛来讲,要进一步提升宜居竞争力水平,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这也是建设国际一流宜居城市的重要前提。要及时弥补交通拥堵、停车难、就医就学难等城市公共服务短板,努力提供高质量、均等化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另一方面,青岛应充分发挥青岛、山东都市圈内各城市间的正向关联作用,形成以都市圈为基础的城市间良性互动,以发展都市圈为手段实现城市整体宜居竞争力的有效提升。且青岛也应当以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作为宜居竞争力提升重点,发挥示范作用,带动青岛都市圈提升整体宜居竞争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