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资产配置,守护中产的梦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资产配置,守护中产的梦想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幸运的。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追求自己的希望。上帝说,要奋斗。于是,有了中产。

图片来源:FREERANCE

作者:老姜

中产,似乎是一个闪耀的名词。这个名词的背后,有着光鲜亮丽的职业,有着傲视普通民众的收入,有着对生活最为无限的梦想。

中产,似乎也是一个普通的名词。这个名词的背后,有着对职业最大的危机感,有着对收入最热切的追求。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幸运的。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追求自己的希望。上帝说,要奋斗。于是,有了中产。

中产只是一种划分方式而已

在讨论中产之前,我们先要对中产有个定义。

实际上,“中产”是很难在中国这么一个广袤的土地、庞大的人口基数上统一定义的。毕竟,生活在北京、上海,与生活在四五线城市,其收入、开支都是很难放在一起评估的。这也是大家普遍对中产定义模糊甚至讨论不断的原因之一。

我依然秉承一个理念——中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定义中产:必要生活资料、家庭年净收入、家庭可投资资产。

在类似于100平米中等地段的房产、一辆代步汽车等生活必要资料之外,平均家庭年净收入(包括可投资资产的年化收益,扣除相应的贷款等财务支出后)是当地平均家庭支出的3-6倍左右(通常情况下其家庭支出水平会远远高于当地平均家庭支出水平);除去必要生活资料的家庭可投资资产总价值超过自身家庭年支出的10倍,也就是说没有收入后10年内无需担心家庭基础支出(不考虑疾病、意外等因素)。符合以上要求基本上就可以称之为中产了。

按照这个标准,如果在北京的话,有一套净资产为700万左右的房产,一辆20万左右的代步车,平均家庭年净收入在50万左右,再有大概300万左右的可投资资产,就可以称之为中产了。而如果放到二三线城市,标准会直线下降。

当然,以上仅为一家之言。事实上,所谓的中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只是一种划分方式而已。

金字塔结构的转变

不管如何定义中产,如果我们保持“中产”是社会中等资产群体的初始含义的话,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影响社会群体结构的巨大因素。

我不是社会学专家,无法严格以社会学角度来分析中产对社会群体结构的影响。但是,简单理解,社会群体结构无非可以分为几个形状:“吕”字形结构,金字塔结构,纺锤体结构。

如果做个简单解释,“吕”字形结构是最简单、最封闭也是短期内最稳定的,简单分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上下两层,两层的流动很少;金字塔结构是划分最为复杂、最有活力也是相对最不稳定的,其社会群体内部充满了流动;而纺锤体结构则是民众幸福感最强且长期稳定性较好的,虽然内部流动性也很少,但是大部分人聚集于中间地带。

中国过去的40年发展,从社会群体结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从“吕”字形结构向金字塔结构转变的历程。如果说,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普遍预期社会群体结构会继续由金字塔结构向纺锤体结构转化;到了现阶段,预期已经出现了分歧。

未来,是保持金字塔结构不变?还是从金字塔结构向纺锤体结构转变?还是从金字塔结构向“吕”字形结构回归?

显然,保持金字塔结构不变是很难的。毕竟,这种结构虽然充满活力但是并不稳定。从现实角度而言,伴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实现软着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也逐渐变为平缓。而其发展模式也从粗犷的数量发展,转变为精细的质量发展。中间层的稳定性已经被逐渐打破。

向上还是向下,这是每一个中产面临的巨大挑战。

财富保值比财富增值更重要

如果时间倒推5年,中产通过投资、创业一夜暴富的例子,在网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而时间到了现在,中产因为投资、创业失败则成为了网上的主流故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类似于“盈亏同源”的变化,和我国整体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在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本的投资回报率高企,也让中产能够通过投资、创业快速获取财富;而整体经济发展趋缓的阶段,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下滑,超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创业行为尚可以通过资本优势维持,而中产的投资、创业行为则很容易被大行情所影响。

中国建设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中国私人银行市场发展报告《中国私人银行2019:守正创新 匠心致远》,报告称,中国高净值人群的需求和投资理念正在发生显著改变,对财富安全保值的需求首次超过了对财富快速增值的需求。

对财富快速增值的需求,就是对向上流动的梦想;对财富安全保值的需求,就是对向下流动的焦虑。

中产之应对:以规划应对风险、建立尽可能宽的“人生安全边界”。

既然我们是从必要生活资料、家庭年净收入、家庭可投资资产三个维度定义中产。那么,如果要消除焦虑,就需要保持这三个维度的稳定。

简单分析部分行为对这三个维度的影响。

如果我们知道有哪些因素对以上三个维度产生影响,我们就可以根据现阶段的市场大环境,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投资:由专业人士进行投资服务,拒绝盲目投资;重视风险管理;预留一定家庭日常开支保障;时刻考虑到现金流的应用。

创业:谨慎创业,除非绝对专业或者绝对市场机会、竞争优势,不再轻易创业。

失业:只能依靠努力工作了。

疾病:购买充足的保险,尤其是医疗险、意外险和重疾险。

死亡:购买充足的保险,尤其是寿险。

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管理投资预期,分散投资,进行多品种的资产配置。

社会整体资产价格下降:进行多币种资产配置。

总结来说,就是谨慎创业,多品种、多币种的专业资产配置,重视保险与现金流。

中产的应对方法,无非就在“规划”二字,规划好每一种风险来临时的应对方案,建立尽可能宽的“人生安全边界”。

也许这个变化的市场阶段,正是中产重新审视自己、认知自我的一个时间窗口。

 

来源:顾问云

原标题:资产配置,守护中产的梦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资产配置,守护中产的梦想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幸运的。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追求自己的希望。上帝说,要奋斗。于是,有了中产。

图片来源:FREERANCE

作者:老姜

中产,似乎是一个闪耀的名词。这个名词的背后,有着光鲜亮丽的职业,有着傲视普通民众的收入,有着对生活最为无限的梦想。

中产,似乎也是一个普通的名词。这个名词的背后,有着对职业最大的危机感,有着对收入最热切的追求。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幸运的。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追求自己的希望。上帝说,要奋斗。于是,有了中产。

中产只是一种划分方式而已

在讨论中产之前,我们先要对中产有个定义。

实际上,“中产”是很难在中国这么一个广袤的土地、庞大的人口基数上统一定义的。毕竟,生活在北京、上海,与生活在四五线城市,其收入、开支都是很难放在一起评估的。这也是大家普遍对中产定义模糊甚至讨论不断的原因之一。

我依然秉承一个理念——中产是一个相对概念。因此,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定义中产:必要生活资料、家庭年净收入、家庭可投资资产。

在类似于100平米中等地段的房产、一辆代步汽车等生活必要资料之外,平均家庭年净收入(包括可投资资产的年化收益,扣除相应的贷款等财务支出后)是当地平均家庭支出的3-6倍左右(通常情况下其家庭支出水平会远远高于当地平均家庭支出水平);除去必要生活资料的家庭可投资资产总价值超过自身家庭年支出的10倍,也就是说没有收入后10年内无需担心家庭基础支出(不考虑疾病、意外等因素)。符合以上要求基本上就可以称之为中产了。

按照这个标准,如果在北京的话,有一套净资产为700万左右的房产,一辆20万左右的代步车,平均家庭年净收入在50万左右,再有大概300万左右的可投资资产,就可以称之为中产了。而如果放到二三线城市,标准会直线下降。

当然,以上仅为一家之言。事实上,所谓的中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只是一种划分方式而已。

金字塔结构的转变

不管如何定义中产,如果我们保持“中产”是社会中等资产群体的初始含义的话,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影响社会群体结构的巨大因素。

我不是社会学专家,无法严格以社会学角度来分析中产对社会群体结构的影响。但是,简单理解,社会群体结构无非可以分为几个形状:“吕”字形结构,金字塔结构,纺锤体结构。

如果做个简单解释,“吕”字形结构是最简单、最封闭也是短期内最稳定的,简单分为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上下两层,两层的流动很少;金字塔结构是划分最为复杂、最有活力也是相对最不稳定的,其社会群体内部充满了流动;而纺锤体结构则是民众幸福感最强且长期稳定性较好的,虽然内部流动性也很少,但是大部分人聚集于中间地带。

中国过去的40年发展,从社会群体结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从“吕”字形结构向金字塔结构转变的历程。如果说,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普遍预期社会群体结构会继续由金字塔结构向纺锤体结构转化;到了现阶段,预期已经出现了分歧。

未来,是保持金字塔结构不变?还是从金字塔结构向纺锤体结构转变?还是从金字塔结构向“吕”字形结构回归?

显然,保持金字塔结构不变是很难的。毕竟,这种结构虽然充满活力但是并不稳定。从现实角度而言,伴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实现软着陆,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速度也逐渐变为平缓。而其发展模式也从粗犷的数量发展,转变为精细的质量发展。中间层的稳定性已经被逐渐打破。

向上还是向下,这是每一个中产面临的巨大挑战。

财富保值比财富增值更重要

如果时间倒推5年,中产通过投资、创业一夜暴富的例子,在网上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而时间到了现在,中产因为投资、创业失败则成为了网上的主流故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类似于“盈亏同源”的变化,和我国整体经济环境息息相关。在整体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资本的投资回报率高企,也让中产能够通过投资、创业快速获取财富;而整体经济发展趋缓的阶段,资本的投资回报率下滑,超高净值人群的投资、创业行为尚可以通过资本优势维持,而中产的投资、创业行为则很容易被大行情所影响。

中国建设银行与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中国私人银行市场发展报告《中国私人银行2019:守正创新 匠心致远》,报告称,中国高净值人群的需求和投资理念正在发生显著改变,对财富安全保值的需求首次超过了对财富快速增值的需求。

对财富快速增值的需求,就是对向上流动的梦想;对财富安全保值的需求,就是对向下流动的焦虑。

中产之应对:以规划应对风险、建立尽可能宽的“人生安全边界”。

既然我们是从必要生活资料、家庭年净收入、家庭可投资资产三个维度定义中产。那么,如果要消除焦虑,就需要保持这三个维度的稳定。

简单分析部分行为对这三个维度的影响。

如果我们知道有哪些因素对以上三个维度产生影响,我们就可以根据现阶段的市场大环境,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投资:由专业人士进行投资服务,拒绝盲目投资;重视风险管理;预留一定家庭日常开支保障;时刻考虑到现金流的应用。

创业:谨慎创业,除非绝对专业或者绝对市场机会、竞争优势,不再轻易创业。

失业:只能依靠努力工作了。

疾病:购买充足的保险,尤其是医疗险、意外险和重疾险。

死亡:购买充足的保险,尤其是寿险。

社会平均资本回报率:管理投资预期,分散投资,进行多品种的资产配置。

社会整体资产价格下降:进行多币种资产配置。

总结来说,就是谨慎创业,多品种、多币种的专业资产配置,重视保险与现金流。

中产的应对方法,无非就在“规划”二字,规划好每一种风险来临时的应对方案,建立尽可能宽的“人生安全边界”。

也许这个变化的市场阶段,正是中产重新审视自己、认知自我的一个时间窗口。

 

来源:顾问云

原标题:资产配置,守护中产的梦想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