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是大部分人默认的一个事实,但是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以下简称UCSC)针对南极州西部冰原融化的一份研究报告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
UCSC的研究团队发现,南极西部冰原融化不仅是因为周围空气和水域温度升高,地球本身自然的高温也是促使冰原融化的一大因素。他们首次测量了南极洲Whillans冰下湖泊的一块沉积地的地热数据,发现这些数字“远远高于”之前在这块区域周边测到的数值。
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本月10日出版的美国《科学进步杂志》上。
该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UCSC地球与行星科学教授安德鲁·费舍尔(Andrew Fisher)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此次测到的南极洲西部冰原下地热通量约为285 毫瓦每平方米,这相当于一颗圣诞树上的小型LED灯所发出的热量。
然而,费舍尔之后又表示,地热高温并不能成为解释近年来冰原快速融化的唯一原因,因为在冰原形成的时候,地热就已经存在。他说,“冰原和这些由下至上的地热通量一起发展演变至今,地热是这个系统的一部分。但是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冰原这么不稳定。再加上全球变暖的影响,一切就会迅速发生变化。”
而据英国科技新闻网站The Register报道,南极洲的海冰面积达到了空前最高纪录。这不免让人感到困惑,为什么南极洲西部冰原和整块南极洲区域有着这番自相矛盾的关系。这可能和UCSC团队的检测地点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费舍尔说,在他团队的检测地点,冰原附近火山的活动可能推高了地热温度。
费舍尔表示,他们仅在一个地点进行了地热通量的测量,而冰原下地热通量随着位置的不同会发生变化。他说,“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南极洲西部冰原下的地热通量进行测量,所以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地热条件的局限性有多大。同时,这个区域存在火山活动,所以这次测量结果可能会被地壳中的某个热源所影响。”
UCSC的新闻稿称,这次的冰原测量地点在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地面上,外围的冰原部分漂浮在海上,有时还会有温暖的洋流流过,导致其没有东部的冰原那么稳定。
虽然这次的研究结果并没有直接解答有关冰川融化的原因,但是该研究报告的另一位作者,同样在UCSC教授地球与行星科学课程的斯拉韦克·图拉兹克(Slawek Tulaczyk)认为,能够测量地热通量这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科学进步。他说,“如果要精确预测南极洲西部冰原在将来的动向,例如其融化速率,冰流的流动速率,以及日后对海平面上升的影响等,首先就需要测量到准确的数据,这非常重要。为看到一个直接测量得出的地热通量数据我已经等待了许多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