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犀牛娱乐 既明
编辑|朴芳
《长安十二时辰》终于播了!
从宣布制作到开拍再到预告、特辑发布,观众对《长安十二时辰》的期待不断上涨,呼吁《长安十二时辰》尽快开播的声音也一直没停过。6月27日一早,《长安十二时辰》疑似即将开播的消息在网上传开后,话题#长安十二时辰#火速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庆幸的是,这一次观众的期望没再落空。27日当晚,《长安十二时辰》在优酷低调播出,并直接更新了12集。
《长安十二时辰》豆瓣开分8.8,再加上诸如“节奏和故事感都很强”、“电影质感,镜头转换非常流畅”、“没有任何失望,甚至还超出预期”等在剧播后大面积涌现的评论,足以证明《长安十二时辰》没有辜负观众给出的高期望。
硬核的“长安式悬疑”
尽管悬疑网剧依旧是视频网站的“宠儿”,《白夜追凶》《无证之罪》两大爆款后市场上也出现了部分亮点,但整个悬疑网剧的发展依旧在原地踏步,模式创新力不足。一个公认的事实是2018至今,悬疑网剧爆款数为零。
从这个角度看,观众对零宣发低调上线的《长安十二时辰》始终抱有高期待的原因不难理解。《长安十二时辰》聚焦的是使命和担当,讲述了上元节当天,死囚张小敬与少年名士李必一路烧脑用十二个时辰拯救长安百姓的故事。强大的故事内核也为《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奠定了独特的悬疑基调。全剧以十二个时辰为整,半个时辰为度,《长安十二时辰》的叙事方式不管是悬疑网剧,还是整个国内剧集市场,都是首例。
其次,从已播剧集能清楚看到,《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呈现方式也不是常见的“单案式”或者“案中案”,而是主线与多线并行。
拯救长安的故事主脉络里包含了狼卫、“阙勒霍多”等多个与主线密切相关的悬疑点和伏笔,再加上每半个小时打更一次的倒计时叙事方式,在让故事节奏变得明快有力的同时,也强化了探案的悬疑氛围和剧集的紧迫感,给了观众一种新鲜且更具紧张感的观剧体验。
最为关键的是,除去浓重的探案氛围,《长安十二时辰》与以往悬疑网剧相比风格也更硬朗。已播的内容里动作场面密集,追踪缠斗、近身肉搏、刀剑碰撞……激烈刚猛的打斗配着戏剧张力十足的音乐节奏,让这场拯救长安的烧脑战变得硬气十足。“太爽了,这打戏打得畅快啊”、“炸了炸了,这绝对是我看过的最爽的悬疑剧”、“看他们打的时候心一直都是揪着的,要不要打得这么认真啊”……
目前更新的12集,涵盖了探案、推理、动作、异域等诸多元素,再加上穷途末路和柳暗花明间的不停反转,这段地狱边缘的“长安拯救战”已然被点燃。
这个“双男主”很不一样
《白夜追凶》后“双男主”成了不少悬疑网剧的标配,只是这些“双男主”的角色关系和性格设定大同小异,关系都是地位平等基础上的相爱相杀,性格都是一动一静、一正一邪的互补。
同为“双男主”的《长安十二时辰》,显然不同。张小敬和李必的身份是不对等的,作为靖安司实际主脑的李必是官,当过九年不良帅的张小敬是囚。一个囚和一个官联手拯救长安,主希望还全在死囚,这样的角色设定让《长安十二时辰》有了种天然的矛盾与戏剧化冲突,既提升了故事内容的丰富性,也给观众制造了强烈的新鲜感。
另一方面,张小敬和李必的性格也并非简单的动静或正邪互补。十年陇右军让张小敬有了血性,可尽管杀人无数、狠辣毒绝,被坊称“五尊阎罗”的他骨子里却透着刚正狭义。
明知道李必无法给他特赦,但为了“再守长安一天”还是接下了寻找曹破延的任务;为了能从葛老处获得龙波的线索拯救几十万长安百姓,他亲手射杀了自己的暗桩—小乙,可为了保小乙一个全尸,他又亲手割下了自己的小拇指。
张小敬是一个极致复杂的人物,李必同样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人。头戴子午簪、手拿拂尘,一袭青衣外袍的他浑身透着清高正气,可布局围剿、追查狼卫的过程中却手段犀利、杀伐果决。
张小敬和李必“反套路”的关系和性格设定,加重了这场“长安拯救战”的戏剧化张力,也让其背后的情感表达更加厚重,耐人寻味。
实际上,两位主演雷佳音和易烊千玺的搭配,也是“长安双男主”更具吸引力的一大原因。两位演员现实生活中的性格和大众形象存在较大的差异感,不久前共同录制综艺《大冰小将》又贡献了不少话题和笑点。此次再次合体,观众自然期待满满。
从播出内容看,雷佳音和易烊千玺对张小敬、李必的人物塑造都完成的很好。雷佳音把张小敬的勇、狠、痞呈现得足够鲜明,一句“我办事不讲规矩”将其危险桀骜的一面瞬间立了起来。
易烊千玺的台词功底着实令人惊艳,平静冰冷地说出“办成了可活,办不成,在死牢里安享一日三餐的机会都没有”时,足够阴沉狠;忍着疼痛对张小敬喊出“我要当宰相”时声音里又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和自信,眼神也透着坚毅。
国际范儿的真·华剧
当下,对标国际剧集水准已成为国产剧的制作关键词,但真正做到对标的寥寥无几。另一方面,尽管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当下文艺创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可大多数都处于摸索阶段,市场可效仿的范例也不多。
一百零八坊星罗棋布,街道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再配上极具电影感的写实风画面,《长安十二时辰》播出后瞬间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诸如“画面太美了”、“好有质感,色调好高级啊”等声音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上数量不乏。
这种质感的具备得益于《长安十二时辰》对成本的合理分配,将6亿总制作成本的70%投入到内容本身,也得益于制作团队的“用心”。据悉,《长安十二时辰》仅场景搭建总面积就高达70亩,无论是建筑风格还是街坊设置都经过细密考究,还严格按照史实,从服化道、礼仪、生活方式等入手重现了唐文化。
男性百姓和官员日常身着的圆领袍、服饰穿法以及穿着场合都严格遵守唐文化的服饰体系,武将和士兵的铠甲完全是用金属材质复原。值得一提的是,《长安十二时辰》还根据史籍资料制作了一个唐代标准色卡,所有演员的服装都是按照这个色卡用草木染料印染。
再说被不少网友和唐文化研究者夸赞具备高美学价值的铠甲,依据剧方早前发布的服装特辑,《长安十二时辰》里所有武将和士兵的铠甲都完全是用金属材质复原,结合铠甲文物资料和庙里、寺观造像等唐期天王像和将兵图做出框架,诸如胸肌式的胸甲造型、崔器身上佩戴的明光甲等。
《长安十二时辰》对唐装文化的全方位还原彰显了千年长安的风貌与气质,更是其文化传承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的一种体现。
同样的,《长安十二时辰》以“叉手礼”、“唱喏”、“流沙之礼”等组成的礼仪框架也从另一角度还原唐人精神文化风貌的同时,传达了“以自卑而敬人”、“包容”、“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等中华传统精神品质。
《长安十二时辰》借剧中日常生活的细碎承载着传统文化,又用剧中人物的言谈举止等具化不同文化的不同内涵,进而为国产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了一个属于新时代创作范本,并以对标国际的制作水准推动了国产剧和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国际。
既有创新突破,又有自己的坚持与摸索,《长安十二时辰》为观众和市场打造了一部实实在在的品质“华剧”。也正因如此,它才能不负众望,迎难而上显现出强大的逆境突围之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