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设小龙虾垃圾箱,黄浦区为“吃货”解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设小龙虾垃圾箱,黄浦区为“吃货”解忧

“ 现在整个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概率已经超过了90%,在未来,困难的只是分得如何更加准确。”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说。

摄影:方卓然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破袋”扔掉湿垃圾弄脏手该怎么办?吃剩下的小龙虾到底怎么处理?办公楼内的白领该如何扔垃圾?带着这些问题,上海市人大代表在《条例》实施首日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垃圾分类具体情况。

早上8点半,人大代表走进位于黄浦区的中南小区,调研老旧小区垃圾分类情况。中南小区原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给职工及家属居住的售后公房,从2018年9月起,小区就施行“定时、定点、定岗”分类投放,具体投放时间为早上7点至9点,下午5点半至7点半。目前,中南小区每天产生15桶干垃圾,通过二次分拣产出1桶半湿垃圾。

管辖中南小区的高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锦艳透露,中南小区居民曾多次向居委会反映,破袋扔湿垃圾时会把手弄脏。为此,居委会在垃圾分类箱旁设置了一个小型洗手台,居民可以在破袋扔湿垃圾后,在配有洗手液和纸巾的洗手台上清洁双手,不再为手脏而苦恼。

中南小区垃圾厢房的洗手台

除设置洗手台,中南小区居委会在垃圾箱旁还设置了两个检查盆。小区志愿者每天早上会在垃圾厢房门口对居民进行分类指导,没有做好垃圾分类的居民需要将垃圾破袋并倒进检查盆,将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开后,再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内。

李留仙用检查盆帮助居民垃圾分类

77岁高龄的李留仙原本是企业管理干部,退休后就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现在她每天早晨都在垃圾厢房门口监督居民破袋扔垃圾,她说,“现在居民素质都特别高,大部分人能够自觉分类垃圾,没有分好类的人听到提醒后,也会重新分类再扔掉垃圾。”

在中南小区内,人大代表们询问居民在垃圾分类上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一些居民反映,因为工作原因,晚上下班很晚,赶不上扔垃圾的时间。人大代表提出,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投放垃圾的居民,小区可以考虑“微调”垃圾箱房开放时间,比如夏季晚上延长一小时,但还需要考虑到与垃圾收运公司衔接的时间。

早上9点半,人大代表来到位于黄浦区九江路555号的上海王宝和大酒店。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吃完的小龙虾该如何分类成为上海市民热议的话题。王宝和大酒店作为有名的吃龙虾场所,在设置四分类标准垃圾箱的同时,为垃圾箱专门定制了一个“冷冻库”,后者温度一直保持在零度左右,用低温减少湿垃圾发酵的速度,防止垃圾变臭影响客人和附近的居民。此外,该酒店还放置了一整排专门扔小龙虾壳的垃圾箱,酒店管理人员会在客人用餐完毕后,对垃圾进行专门分拣,将小龙虾壳统一放在专用垃圾箱内。王宝和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生透露,夏天酒店一天就要扔掉将近一吨的小龙虾壳。

垃圾箱“冷冻库”和小龙虾专用垃圾箱

除了垃圾分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还规定,7月1日起,上海市旅游住宿业将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等六类一次性日用品,违者将被最高处以5000元罚款。

目前,王宝和大酒店在前台放置了一个明显的提示牌,牌上写着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相关提醒。张国生说,“除了提示牌,我们还会在客人办理入住时,主动向客人解释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原因,客房的卫生间内也会有一个小的提示牌。如果客人需要使用一次性用品,则要给前台打电话后下楼领取,我们不提供送一次性用品进客房的服务。”

不提供一次性物品的提示卡

上午11点,人大代表们来到新天地广场查看商圈垃圾分类的情况。瑞安集团属下的新天地广场地处黄浦区淮海中路商圈核心区域,是集商务办公、购物体验、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广场内企业多、客流大,垃圾分类难。

新天地广场太平洋项目物业总监周小军透露,为了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新天地广场底楼专门辟出近300平方米的分类减量垃圾房,垃圾房内铺设墙地砖、设有排水沟、诱蝇灯、配备空调机组等硬件设施。

周小军说,“垃圾房内分为‘六区一室’,即垃圾四分类区、冲洗区、台账管理区和休息室,同时,垃圾房由专人管理、定时开放,确保干净整洁、无异味。由于新天地广场内有大量的餐饮企业,所以垃圾房的定时投放时间主要是用餐后的两个小时,具体时间是早上6点至10点,下午2点半至4点,晚上10点至12点。”

新天地广场的“六区一室”的垃圾房

在办公区,新天地物业与租住商户协调,撤掉办公室内的普通垃圾桶,将办公区域的普通垃圾桶换成分类垃圾桶,并在每个楼层都设置垃圾投放点位,方便员工定点分类投放。瑞安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项目副总监李欢介绍,“办公区的垃圾比较单一,多是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为了减少垃圾的产出,我们尽量做到无纸化办公,还鼓励员工自己带饭来公司,减少点外卖的次数。”

新天地广场办公区内的垃圾桶

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表示,“ 现在整个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概率,已经超过了90%。在未来,困难的只是分得如何更加准确。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我期待在未来能够研制出可以和湿垃圾一起投放的口袋,或研制出智能的垃圾箱,让上海的管理更加精细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设小龙虾垃圾箱,黄浦区为“吃货”解忧

“ 现在整个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概率已经超过了90%,在未来,困难的只是分得如何更加准确。”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说。

摄影:方卓然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破袋”扔掉湿垃圾弄脏手该怎么办?吃剩下的小龙虾到底怎么处理?办公楼内的白领该如何扔垃圾?带着这些问题,上海市人大代表在《条例》实施首日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垃圾分类具体情况。

早上8点半,人大代表走进位于黄浦区的中南小区,调研老旧小区垃圾分类情况。中南小区原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给职工及家属居住的售后公房,从2018年9月起,小区就施行“定时、定点、定岗”分类投放,具体投放时间为早上7点至9点,下午5点半至7点半。目前,中南小区每天产生15桶干垃圾,通过二次分拣产出1桶半湿垃圾。

管辖中南小区的高雄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胡锦艳透露,中南小区居民曾多次向居委会反映,破袋扔湿垃圾时会把手弄脏。为此,居委会在垃圾分类箱旁设置了一个小型洗手台,居民可以在破袋扔湿垃圾后,在配有洗手液和纸巾的洗手台上清洁双手,不再为手脏而苦恼。

中南小区垃圾厢房的洗手台

除设置洗手台,中南小区居委会在垃圾箱旁还设置了两个检查盆。小区志愿者每天早上会在垃圾厢房门口对居民进行分类指导,没有做好垃圾分类的居民需要将垃圾破袋并倒进检查盆,将湿垃圾和干垃圾分开后,再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内。

李留仙用检查盆帮助居民垃圾分类

77岁高龄的李留仙原本是企业管理干部,退休后就加入了社区志愿者队伍。现在她每天早晨都在垃圾厢房门口监督居民破袋扔垃圾,她说,“现在居民素质都特别高,大部分人能够自觉分类垃圾,没有分好类的人听到提醒后,也会重新分类再扔掉垃圾。”

在中南小区内,人大代表们询问居民在垃圾分类上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一些居民反映,因为工作原因,晚上下班很晚,赶不上扔垃圾的时间。人大代表提出,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投放垃圾的居民,小区可以考虑“微调”垃圾箱房开放时间,比如夏季晚上延长一小时,但还需要考虑到与垃圾收运公司衔接的时间。

早上9点半,人大代表来到位于黄浦区九江路555号的上海王宝和大酒店。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颁布以来,吃完的小龙虾该如何分类成为上海市民热议的话题。王宝和大酒店作为有名的吃龙虾场所,在设置四分类标准垃圾箱的同时,为垃圾箱专门定制了一个“冷冻库”,后者温度一直保持在零度左右,用低温减少湿垃圾发酵的速度,防止垃圾变臭影响客人和附近的居民。此外,该酒店还放置了一整排专门扔小龙虾壳的垃圾箱,酒店管理人员会在客人用餐完毕后,对垃圾进行专门分拣,将小龙虾壳统一放在专用垃圾箱内。王宝和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生透露,夏天酒店一天就要扔掉将近一吨的小龙虾壳。

垃圾箱“冷冻库”和小龙虾专用垃圾箱

除了垃圾分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还规定,7月1日起,上海市旅游住宿业将不主动提供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鞋擦等六类一次性日用品,违者将被最高处以5000元罚款。

目前,王宝和大酒店在前台放置了一个明显的提示牌,牌上写着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相关提醒。张国生说,“除了提示牌,我们还会在客人办理入住时,主动向客人解释不提供一次性用品的原因,客房的卫生间内也会有一个小的提示牌。如果客人需要使用一次性用品,则要给前台打电话后下楼领取,我们不提供送一次性用品进客房的服务。”

不提供一次性物品的提示卡

上午11点,人大代表们来到新天地广场查看商圈垃圾分类的情况。瑞安集团属下的新天地广场地处黄浦区淮海中路商圈核心区域,是集商务办公、购物体验、餐饮服务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广场内企业多、客流大,垃圾分类难。

新天地广场太平洋项目物业总监周小军透露,为了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新天地广场底楼专门辟出近300平方米的分类减量垃圾房,垃圾房内铺设墙地砖、设有排水沟、诱蝇灯、配备空调机组等硬件设施。

周小军说,“垃圾房内分为‘六区一室’,即垃圾四分类区、冲洗区、台账管理区和休息室,同时,垃圾房由专人管理、定时开放,确保干净整洁、无异味。由于新天地广场内有大量的餐饮企业,所以垃圾房的定时投放时间主要是用餐后的两个小时,具体时间是早上6点至10点,下午2点半至4点,晚上10点至12点。”

新天地广场的“六区一室”的垃圾房

在办公区,新天地物业与租住商户协调,撤掉办公室内的普通垃圾桶,将办公区域的普通垃圾桶换成分类垃圾桶,并在每个楼层都设置垃圾投放点位,方便员工定点分类投放。瑞安管理(上海)有限公司项目副总监李欢介绍,“办公区的垃圾比较单一,多是干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为了减少垃圾的产出,我们尽量做到无纸化办公,还鼓励员工自己带饭来公司,减少点外卖的次数。”

新天地广场办公区内的垃圾桶

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表示,“ 现在整个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概率,已经超过了90%。在未来,困难的只是分得如何更加准确。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事情,我期待在未来能够研制出可以和湿垃圾一起投放的口袋,或研制出智能的垃圾箱,让上海的管理更加精细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