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一定要搭上中国高速前进的这班列车丨对话金融开放⑤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一定要搭上中国高速前进的这班列车丨对话金融开放⑤

从新兴市场到高增长市场、再到重要战略市场,中国在瑞士再保险集团全球版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记者丨杨芮

中国“调快”了金融开放的时间表。

在刚刚过去的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将深化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开放举措,将原来规定的2021年取消证券、期货、寿险外资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

从安联集团获批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到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花落恒安标准养老,再到首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工银安盛开业,保险行业开放步伐一直在加快。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保险巨头,瑞士再保险集团这两年也在不断加码布局和投入,以期搭上这趟高速前进的金融开放列车,为中国“在2030年代中期之前成长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做足准备。

“我要是再年轻几岁,就背起包到中国来工作。”这是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缪汶乐(Christian Mumenthaler)参加了2019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后,对公司同事们打趣的一句话。在2016年就任集团CEO一职后,这已经是缪汶乐第三次代表瑞士再保险参加这一高规格的论坛,每一次他都会为中国市场的巨大活力而发出感叹。

成立于1863年的瑞士再保险是瑞士最大、全球第二大国际再保险公司。7月4日,瑞士再保险将世界sigma报告首次放在了中国市场发布,以表达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瑞再研究院还在北京设立中国中心。

瑞士再保险集团中国总裁陈东辉日前接受了界面新闻的专访,解读了这家老牌外资险企的“中国梦”。他直言,“未来属于中国。整个瑞再都把中国当成一个战略级的重要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中国是战略级重要市场

界面新闻:中国市场在瑞士再保险全球版图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是基于怎样的判断得出这样的定位。

陈东辉:瑞士再保险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度每年都在递增,现在中国市场的位置对于整个瑞再而言,是一个战略级的重要市场。

在业务和战略规划中,中国市场成为瑞再战略级重要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未来的增长预期。中国市场仍然保持着世界上其他市场都没有的增长速度,并且还有20年至30年这样一个高增长的预期。

瑞再研究院近期发布的sigma报告指出,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依然是保险业增长的引擎,预计自2020年起未来十年间,中国非寿险保费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将达到7.4%;在寿险方面,预计未来十年间,中国寿险保费年均实际增速将达9.1%。

还有一个原因是市场内部的差异。中国市场的政府监管部门对于行业、外资的支持是其他市场无法比拟的,出台的政策都是促进行业发展的。

因此,基于对全球市场的深入分析和反复比较之后,瑞再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级的重要市场。

界面新闻:在你们的观察研究中,相较于全球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中国的保险市场发展存在哪些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陈东辉:瑞再是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的关注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视角。

对比整个亚洲市场,我们观察到中国市场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增长潜力、人口、保障不足都是我们关注的重要因素,而监管政策所能提供的国民待遇和稳定的政策预期是让我们对中国保持长期关注的先决条件。

所以关注中国市场不只是因为高增长,更重要的是政府所创造的经营环境和政策支持,这也是瑞士再保险在市场的实践检验之后一个很理性的判断。

界面新闻:瑞再是如何看待新一轮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并计划怎样参与其中?具体到保险各细分领域有哪些侧重点?

陈东辉:中国的金融开放在不断深入和加速,这里也让外资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决心。

我现在经常到瑞士总部去讲“China story”,主题是一定要搭上中国高速前进的这班列车,跟着中国行业发展的趋势走,分析在哪个阶段和哪个板块最有发展潜力?这里讲究的是顺势而为,在英文里经常说,“riding the wave”。

目前而言,我们有如下几个发展重点:

一是健康险。健康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根据瑞士再保险发布的《亚洲健康保障缺口》研究报告,2017年亚洲健康保障缺口持续扩大至1.8万亿美元,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7.4%,全球新兴市场的健康保障缺口估计为2.9万亿美元。

二是责任险。行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国外一些成熟的资本型产品进来。

三是农险。瑞再对此一直有一些比较独特和基于长期视角的观点,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市场。

四是基建方面,包括工程险的保障等,也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和优势所在。

上述四个领域是我们所判断的几大重要业务板块,但其他领域我们也会充分挖掘,比如巨灾保险市场等。在我们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参与和贡献自己的价值。

其实对于外资再保公司来说,由于再保商的功能本来就是为了分散风险,有天然需要开放的优势在。再保的目的就是要引入全球资本,一起来分散风险,所以瑞再进入中国的时间非常早,这和行业特性相关。某种意义而言,再保险在中国已经开放得很充分了。

这一轮金融开放不是目的而是路径

界面新闻:作为全球再保领域的龙头公司,瑞再这些年来与直保公司的合作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陈东辉:瑞士再保险已经不是传统的再保商,我们正不断参与到直保公司的价值链条里,还在助力保险公司将新的风险池转化为新的增长点。过去的几年里,再保商的角色经历了一轮转化。传统业务模式1.0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这一阶段指的是普通的承接直保公司业务的普通再保安排。

现在瑞士再保险已经进入了2.0时代,所谓的2.0是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案,更简单的来说就是和直保公司共同开发产品,分担损失。未来的3.0阶段是关于资本的使用效率,终究有一天资本会成为稀缺,再保的3.0时代就是要帮助直保公司来提供资本使用效率。

界面新闻:那么对于外资直保公司而言,在您看来这轮开放有哪些新的突破点?未来还有哪些期待?

陈东辉:这一轮开放我的理解和之前有一些不同,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放更多的是目的层面上的,而这一轮开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已经聚焦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上了。

这轮开放是想要把全球最好的主体引入国内,让参与者有更好的选择,让国外有特色、有专业的主体进入之后推动行业整体的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经营水平。下一步的开放可能会吸引一些真正有特色的,比如在伦敦市场某一细分险种做得很好的“小而美”公司。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我们自身发展的水平进阶了,开放已经不是目的,是路径了。

关于机构铺设的限制确实也是一个局限,就国民待遇的公平性而言,我一直建议淡化区分中资外资的色彩,用离岸、在岸市场去区分。

直保、再保和产险已经开放程度很高了,现在寿险开放也加速了。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无论大环境和经济不确定性是怎样的,中国保险市场的高速增长绝对是确定的。如何分享到保险市场的增长红利,是值得外资保险机构深思的。

另外对于这轮开放我还有一个很显著的感受就是,开放已经变成双向而非单向的了。以前是把国外的经验引入中国,现在全世界的客户也开始对中国的案例感兴趣了,比如我们能否把中国的经验复制到印度,这种双向的开放也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瑞士再保险中国总裁陈东辉:一定要搭上中国高速前进的这班列车丨对话金融开放⑤

从新兴市场到高增长市场、再到重要战略市场,中国在瑞士再保险集团全球版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记者丨杨芮

中国“调快”了金融开放的时间表。

在刚刚过去的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将深化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开放举措,将原来规定的2021年取消证券、期货、寿险外资股比限制提前至2020年。

从安联集团获批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到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花落恒安标准养老,再到首家合资保险资管公司工银安盛开业,保险行业开放步伐一直在加快。

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外资保险巨头,瑞士再保险集团这两年也在不断加码布局和投入,以期搭上这趟高速前进的金融开放列车,为中国“在2030年代中期之前成长为全球最大保险市场”做足准备。

“我要是再年轻几岁,就背起包到中国来工作。”这是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缪汶乐(Christian Mumenthaler)参加了2019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后,对公司同事们打趣的一句话。在2016年就任集团CEO一职后,这已经是缪汶乐第三次代表瑞士再保险参加这一高规格的论坛,每一次他都会为中国市场的巨大活力而发出感叹。

成立于1863年的瑞士再保险是瑞士最大、全球第二大国际再保险公司。7月4日,瑞士再保险将世界sigma报告首次放在了中国市场发布,以表达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瑞再研究院还在北京设立中国中心。

瑞士再保险集团中国总裁陈东辉日前接受了界面新闻的专访,解读了这家老牌外资险企的“中国梦”。他直言,“未来属于中国。整个瑞再都把中国当成一个战略级的重要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中国是战略级重要市场

界面新闻:中国市场在瑞士再保险全球版图中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是基于怎样的判断得出这样的定位。

陈东辉:瑞士再保险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度每年都在递增,现在中国市场的位置对于整个瑞再而言,是一个战略级的重要市场。

在业务和战略规划中,中国市场成为瑞再战略级重要市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未来的增长预期。中国市场仍然保持着世界上其他市场都没有的增长速度,并且还有20年至30年这样一个高增长的预期。

瑞再研究院近期发布的sigma报告指出,中国和亚洲新兴市场依然是保险业增长的引擎,预计自2020年起未来十年间,中国非寿险保费的年均实际增长率将达到7.4%;在寿险方面,预计未来十年间,中国寿险保费年均实际增速将达9.1%。

还有一个原因是市场内部的差异。中国市场的政府监管部门对于行业、外资的支持是其他市场无法比拟的,出台的政策都是促进行业发展的。

因此,基于对全球市场的深入分析和反复比较之后,瑞再把中国定义为战略级的重要市场。

界面新闻:在你们的观察研究中,相较于全球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中国的保险市场发展存在哪些显著的特点和优势?

陈东辉:瑞再是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保险公司,对中国的关注是一个非常长期的视角。

对比整个亚洲市场,我们观察到中国市场有一些不同的特点,增长潜力、人口、保障不足都是我们关注的重要因素,而监管政策所能提供的国民待遇和稳定的政策预期是让我们对中国保持长期关注的先决条件。

所以关注中国市场不只是因为高增长,更重要的是政府所创造的经营环境和政策支持,这也是瑞士再保险在市场的实践检验之后一个很理性的判断。

界面新闻:瑞再是如何看待新一轮中国金融对外开放,并计划怎样参与其中?具体到保险各细分领域有哪些侧重点?

陈东辉:中国的金融开放在不断深入和加速,这里也让外资看到了中国政府的决心。

我现在经常到瑞士总部去讲“China story”,主题是一定要搭上中国高速前进的这班列车,跟着中国行业发展的趋势走,分析在哪个阶段和哪个板块最有发展潜力?这里讲究的是顺势而为,在英文里经常说,“riding the wave”。

目前而言,我们有如下几个发展重点:

一是健康险。健康险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根据瑞士再保险发布的《亚洲健康保障缺口》研究报告,2017年亚洲健康保障缺口持续扩大至1.8万亿美元,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7.4%,全球新兴市场的健康保障缺口估计为2.9万亿美元。

二是责任险。行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引进国外一些成熟的资本型产品进来。

三是农险。瑞再对此一直有一些比较独特和基于长期视角的观点,认为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市场。

四是基建方面,包括工程险的保障等,也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和优势所在。

上述四个领域是我们所判断的几大重要业务板块,但其他领域我们也会充分挖掘,比如巨灾保险市场等。在我们看来更重要的是,如何参与和贡献自己的价值。

其实对于外资再保公司来说,由于再保商的功能本来就是为了分散风险,有天然需要开放的优势在。再保的目的就是要引入全球资本,一起来分散风险,所以瑞再进入中国的时间非常早,这和行业特性相关。某种意义而言,再保险在中国已经开放得很充分了。

这一轮金融开放不是目的而是路径

界面新闻:作为全球再保领域的龙头公司,瑞再这些年来与直保公司的合作模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陈东辉:瑞士再保险已经不是传统的再保商,我们正不断参与到直保公司的价值链条里,还在助力保险公司将新的风险池转化为新的增长点。过去的几年里,再保商的角色经历了一轮转化。传统业务模式1.0的阶段已经过去了,这一阶段指的是普通的承接直保公司业务的普通再保安排。

现在瑞士再保险已经进入了2.0时代,所谓的2.0是提供思路和解决方案,更简单的来说就是和直保公司共同开发产品,分担损失。未来的3.0阶段是关于资本的使用效率,终究有一天资本会成为稀缺,再保的3.0时代就是要帮助直保公司来提供资本使用效率。

界面新闻:那么对于外资直保公司而言,在您看来这轮开放有哪些新的突破点?未来还有哪些期待?

陈东辉:这一轮开放我的理解和之前有一些不同,改革开放初期的开放更多的是目的层面上的,而这一轮开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已经聚焦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上了。

这轮开放是想要把全球最好的主体引入国内,让参与者有更好的选择,让国外有特色、有专业的主体进入之后推动行业整体的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经营水平。下一步的开放可能会吸引一些真正有特色的,比如在伦敦市场某一细分险种做得很好的“小而美”公司。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我们自身发展的水平进阶了,开放已经不是目的,是路径了。

关于机构铺设的限制确实也是一个局限,就国民待遇的公平性而言,我一直建议淡化区分中资外资的色彩,用离岸、在岸市场去区分。

直保、再保和产险已经开放程度很高了,现在寿险开放也加速了。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无论大环境和经济不确定性是怎样的,中国保险市场的高速增长绝对是确定的。如何分享到保险市场的增长红利,是值得外资保险机构深思的。

另外对于这轮开放我还有一个很显著的感受就是,开放已经变成双向而非单向的了。以前是把国外的经验引入中国,现在全世界的客户也开始对中国的案例感兴趣了,比如我们能否把中国的经验复制到印度,这种双向的开放也是一个显著的变化。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