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中来扩张迷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中来扩张迷局

中来到底怎么了?

文|黑鹰光伏 王亮

近三年多,光伏背板领域龙头企业中来股份(300393.SZ)先后公布了三个“十亿,乃至百亿级”的高效电池产能扩张方案,但其业绩却不升反降,且疯狂扩张背后迷雾重重。

比如财报显示:2018年中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6.92亿元,同比下降了16.99%,是2014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时,净利润同比下降了51.11%至1.31亿元,是近三年来首次负增长。2019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再次下滑13.86%,但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30.20%。

更为严峻的是,中来两大高效电池产能扩张计划进展极为缓慢,甚至其某个高效电池片扩张项目“工程进度”在2018年末出现了倒退迹象。而另一方面,笔者发现,2018年中来股份单晶电池产能利用率仅为64.56%,产销售为79.96%,销售量则同比下降了11.87%。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至今)中来实控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公布了不低于1371万股的减持计划(部分已减持完毕),据笔者统计,至今他们二人质押比例已达95%左右;5月中旬,中来核心技术高管又突然离职……

中来到底怎么了?高效扩张谜团

据黑鹰光伏统计,自2016年中来提出从“太阳能辅材专业供应商”到“以光伏背膜业务为基础业务,重点发展高效电池业务,急速推进光伏应用系统业务”的战略转型策略至今三年多时间里,中来股份先后公布了三份重金投资高效太阳能电池方案,总投资规模约为13.6GW,总投资规模约为232亿元。

中来首次进军(2016年2月)高效单晶电池领域就是大手笔。当天其公告称,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建伟等三人募集不超过13.67亿元,全部用于“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该项目计划建设14条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6.58亿元,建设期1.5年。据中来股份预测,该项目完全达产后营业收入约为46.62亿元,税后利润5.14亿元。

但据黑鹰光伏查阅数据发现,中来股份的预测过于乐观了。据查,中来股份该项目的实际进展不仅远低于中来预测的“建设期1.5年”,甚至在2018年出现了诡异的倒退。

按照中来股份公开披露信息,早在在2016年9月12日,中来股份“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3条生产线已初步建成进入试车阶段。“2016年末,该项目工程进度为41.36%”。

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中来股份“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工程进度为85%。而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该项目工程进度竟然降至“84.27%”。

至此,中来股份“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从“3条生产线已初步建成进入试车阶段”到“80%多”的工程进度,已经过去了27个月时间,远远高于预定的18个月完工。

27个月前(2017年4月),中来股份还公告称,公司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签署了《投资协议书》,公司拟在该产业园建设“年产10GW N型单晶IBC与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这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年利税约30亿元。

其中一期建设为3GW N型单晶IBC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将在2017年底前开工建设,投资约60亿元,一期项目计划开工后18个月内建设完成。据中来股份披露:公司M2尺寸的N型PERT电池转换效率达21.3%,IBC电池转换效率达23.04%。

但据黑鹰光伏统计,截至2018年末,中来股份向该项目仅投资约116万元,仅为一期项目投资预算的千分之二,施工进度为“0.08%”。

该项目迟迟不动,与中来股份金融布局或有直接关系。在公布200投资方案的同一天(2017年4月12日),中来股份还与中建投资本、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了《新能源产业基金合作框架协议》,该产业基金的认缴规模为54亿元,其中,中来股份认缴5亿元,衢州市地方政府出资13亿元,中建投资本负责募集资金5亿元。投资标的正是“中来衢州3GW N型单晶IBC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

但是,当时三方签署的产业基金协议仅为框架协议,而据黑鹰光伏查阅后续中来股份发布的所有公告,中来没有披露该重大合作的其他进展,该项重要的合作似乎没有了下文。

早在今年1月7日晚间,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4日已与华君实业(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华君实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主要为:

1. 中来引入华君实业为产业战略投资者,林建伟、张育政将其持有的5%-10%股份转让给华君实业;

2. 中来计划通过受让华君实业持有的辽宁省营口市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土地厂房等方式,共同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

3. 华君实业尽可能为中来提供融资支持,并承诺将为中来N型高效光伏产业扩充提供融资支持,融资支持总额不超过25亿元。

而时隔5个多月后(6月10日),因双方一致未形成“实质性正式协议”,最终双方终止了该战略协议。这对中来N型高效电池扩张战略又会产能怎样的影响呢?

近期,中来股份1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获得证监会核准。募集资金全部投入“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 电池项目”。

据披露:“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 电池项目”总投资15.05亿元,“项目投产后,公司N型单晶双面电池的产能将达到3.6GW”中来股份介绍,该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计算期第2年-第5年达产比例分别为25%、65%、90%、100%。中来股份预计该项目达产后,年营业收入达20.1亿元,税后利润2.03亿元,毛利率21.54%。

问题是,在前两个重大项目工程进度、业绩均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在未来五年才能达产的“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结果又会如何?

财报显示:2018年中来股份单晶电池产品产能为1.05GW,产量为677.9MW,据笔者计算,产能利用率仅为64.56%,当年销售量为542.06MW,产销率仅为79.96%,销售量同比减少了11.87%。这样的数据足以让投资者信服吗?

高管离职与大股东减持迷雾

同样引人关注的事,2019年至今中来公布了两次实控人千万股减持计划。

首先是1月份中来股东实际控制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合计减持了430万股中来股份(已减持完毕);6月14日,中来股份再次公告称,林建伟拟在3个月内减持公司不超过235万股股份,占所持股份的2.75%;张育政则计划在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706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2.44%。减持原因都是“获得资金回笼,降低股票质押比例”。

据黑鹰光伏统计,自2018年5月2日至10月15日期间,林建伟、张育政及他们控股的普乐投资合计连续5次增加质押比例,这期间中来股份总市值从79.87亿元骤降至33.57亿元,降幅达57.97%,其压力可想而知。

据黑鹰光伏统计,截至6月21日,中来股份市值为41.08亿元,较2018年10月15日上涨了22.37%,林建伟、张育政夫妇质押压力相对有所缓解,但其高比例质押风险仍不可忽视。截至目前,他们三者合计持有中来股份15255万股,占公司总数的63.30%,合计质押股份14555万股,质押比例在95%以上。

(中来2018年5月2日至今股价走势图,跌幅为49.71%)

而大约一个月前,即5月16日中来股份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夏文进离职,2010年1月至今夏文进历任中来有限技术总监,技术研发部经理,董事、副总经理等职。

林建伟掌舵下的中来股份何去何从,实在充满变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来股份

  • “拥硅为王”已成过去式,中来股份终止140亿元硅基项目,一季度业绩盈转亏
  • 中来股份(300393.SZ):2024年前一季度净亏损1.72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中来扩张迷局

中来到底怎么了?

文|黑鹰光伏 王亮

近三年多,光伏背板领域龙头企业中来股份(300393.SZ)先后公布了三个“十亿,乃至百亿级”的高效电池产能扩张方案,但其业绩却不升反降,且疯狂扩张背后迷雾重重。

比如财报显示:2018年中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6.92亿元,同比下降了16.99%,是2014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时,净利润同比下降了51.11%至1.31亿元,是近三年来首次负增长。2019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再次下滑13.86%,但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30.20%。

更为严峻的是,中来两大高效电池产能扩张计划进展极为缓慢,甚至其某个高效电池片扩张项目“工程进度”在2018年末出现了倒退迹象。而另一方面,笔者发现,2018年中来股份单晶电池产能利用率仅为64.56%,产销售为79.96%,销售量则同比下降了11.87%。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9年至今)中来实控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公布了不低于1371万股的减持计划(部分已减持完毕),据笔者统计,至今他们二人质押比例已达95%左右;5月中旬,中来核心技术高管又突然离职……

中来到底怎么了?高效扩张谜团

据黑鹰光伏统计,自2016年中来提出从“太阳能辅材专业供应商”到“以光伏背膜业务为基础业务,重点发展高效电池业务,急速推进光伏应用系统业务”的战略转型策略至今三年多时间里,中来股份先后公布了三份重金投资高效太阳能电池方案,总投资规模约为13.6GW,总投资规模约为232亿元。

中来首次进军(2016年2月)高效单晶电池领域就是大手笔。当天其公告称,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李建伟等三人募集不超过13.67亿元,全部用于“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该项目计划建设14条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线。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6.58亿元,建设期1.5年。据中来股份预测,该项目完全达产后营业收入约为46.62亿元,税后利润5.14亿元。

但据黑鹰光伏查阅数据发现,中来股份的预测过于乐观了。据查,中来股份该项目的实际进展不仅远低于中来预测的“建设期1.5年”,甚至在2018年出现了诡异的倒退。

按照中来股份公开披露信息,早在在2016年9月12日,中来股份“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3条生产线已初步建成进入试车阶段。“2016年末,该项目工程进度为41.36%”。

半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中来股份“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工程进度为85%。而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末,该项目工程进度竟然降至“84.27%”。

至此,中来股份“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从“3条生产线已初步建成进入试车阶段”到“80%多”的工程进度,已经过去了27个月时间,远远高于预定的18个月完工。

27个月前(2017年4月),中来股份还公告称,公司与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签署了《投资协议书》,公司拟在该产业园建设“年产10GW N型单晶IBC与双面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这个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年利税约30亿元。

其中一期建设为3GW N型单晶IBC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将在2017年底前开工建设,投资约60亿元,一期项目计划开工后18个月内建设完成。据中来股份披露:公司M2尺寸的N型PERT电池转换效率达21.3%,IBC电池转换效率达23.04%。

但据黑鹰光伏统计,截至2018年末,中来股份向该项目仅投资约116万元,仅为一期项目投资预算的千分之二,施工进度为“0.08%”。

该项目迟迟不动,与中来股份金融布局或有直接关系。在公布200投资方案的同一天(2017年4月12日),中来股份还与中建投资本、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共同签署了《新能源产业基金合作框架协议》,该产业基金的认缴规模为54亿元,其中,中来股份认缴5亿元,衢州市地方政府出资13亿元,中建投资本负责募集资金5亿元。投资标的正是“中来衢州3GW N型单晶IBC双面太阳能电池项目。

但是,当时三方签署的产业基金协议仅为框架协议,而据黑鹰光伏查阅后续中来股份发布的所有公告,中来没有披露该重大合作的其他进展,该项重要的合作似乎没有了下文。

早在今年1月7日晚间,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4日已与华君实业(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华君实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主要为:

1. 中来引入华君实业为产业战略投资者,林建伟、张育政将其持有的5%-10%股份转让给华君实业;

2. 中来计划通过受让华君实业持有的辽宁省营口市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土地厂房等方式,共同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

3. 华君实业尽可能为中来提供融资支持,并承诺将为中来N型高效光伏产业扩充提供融资支持,融资支持总额不超过25亿元。

而时隔5个多月后(6月10日),因双方一致未形成“实质性正式协议”,最终双方终止了该战略协议。这对中来N型高效电池扩张战略又会产能怎样的影响呢?

近期,中来股份10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方案获得证监会核准。募集资金全部投入“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 电池项目”。

据披露:“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 电池项目”总投资15.05亿元,“项目投产后,公司N型单晶双面电池的产能将达到3.6GW”中来股份介绍,该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计算期第2年-第5年达产比例分别为25%、65%、90%、100%。中来股份预计该项目达产后,年营业收入达20.1亿元,税后利润2.03亿元,毛利率21.54%。

问题是,在前两个重大项目工程进度、业绩均不及预期的情况下,在未来五年才能达产的“年产1.5GW N型单晶双面TOPCon电池项目”结果又会如何?

财报显示:2018年中来股份单晶电池产品产能为1.05GW,产量为677.9MW,据笔者计算,产能利用率仅为64.56%,当年销售量为542.06MW,产销率仅为79.96%,销售量同比减少了11.87%。这样的数据足以让投资者信服吗?

高管离职与大股东减持迷雾

同样引人关注的事,2019年至今中来公布了两次实控人千万股减持计划。

首先是1月份中来股东实际控制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合计减持了430万股中来股份(已减持完毕);6月14日,中来股份再次公告称,林建伟拟在3个月内减持公司不超过235万股股份,占所持股份的2.75%;张育政则计划在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706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12.44%。减持原因都是“获得资金回笼,降低股票质押比例”。

据黑鹰光伏统计,自2018年5月2日至10月15日期间,林建伟、张育政及他们控股的普乐投资合计连续5次增加质押比例,这期间中来股份总市值从79.87亿元骤降至33.57亿元,降幅达57.97%,其压力可想而知。

据黑鹰光伏统计,截至6月21日,中来股份市值为41.08亿元,较2018年10月15日上涨了22.37%,林建伟、张育政夫妇质押压力相对有所缓解,但其高比例质押风险仍不可忽视。截至目前,他们三者合计持有中来股份15255万股,占公司总数的63.30%,合计质押股份14555万股,质押比例在95%以上。

(中来2018年5月2日至今股价走势图,跌幅为49.71%)

而大约一个月前,即5月16日中来股份董事、副总经理、“核心技术人员”夏文进离职,2010年1月至今夏文进历任中来有限技术总监,技术研发部经理,董事、副总经理等职。

林建伟掌舵下的中来股份何去何从,实在充满变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