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聪明、冲动、阴暗、暴躁……“猴哥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聪明、冲动、阴暗、暴躁……“猴哥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越成长,能看懂的孙悟空越多。

图片来源:网络

小时候看《西游记》,总觉得人物性格没那么复杂,孙悟空就是只聪明又冲动、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猴子;唐僧最爱不分青红皂白、不听劝;八戒就是好吃胆小爱说丧气话。

83版《西游记》是最接近原著主线的,孙悟空顽劣不堪、任性调皮。它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了500年,这500年就只能在石壁中露出头和手。因为83年那版,我这一代的人都年纪很小,所以讨论起来也只觉得孙悟空委屈又可怜。

这500年风霜雨露,没有人陪他说话,不再呼风唤雨,猴子猴孙也不见踪影。不知道他怎么能忍受孤独,心态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但他被唐僧解救出来,在夕阳下激动地奔跑,扑跪在唐僧面前时,他的个性中有很多东西似乎已经被磨掉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六耳猕猴那一集,他被唐僧误会并赶走,那时他就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不是什么齐天大圣,不是什么斗战胜佛。

后来到2000年时出了一部《西游记后传》,讲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后的事情,魔头无天在如来佛祖圆寂后大闹三界,孙悟空最终带领三界帮助乔灵儿重返灵山,而乔灵儿就是如来转世灵童。

这里的悟空从当年的顽猴成佛,性格中更多的是正义勇敢,甚至有点严肃,而少了很多《西游记》中的调皮和猴性。因为无天的阴谋只有孙悟空才能化解,他被投射了太多的英雄主义。

后传里的孙悟空表情也不多。

 

1994年《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是一场对原著形象的颠覆。从这个形象中,我们在悟空身上的投射变得明显,很多人对这个孙悟空的个性与经历有着太多的共鸣。

这个解读很有意思:孙悟空是个华横溢又不受管束的青年,他其实压根不想接受西天取经的任务,尤其是他那个唠唠叨叨的师父。为让他悔悟,心甘情愿地去取经,唐僧和观音让他五百年后重新做人。

你才华横溢,想自由自在,但是身在俗世唯有承认这难以改变的宿命。

而他在感情方面也特别坎坷,为了救紫霞他带上紧箍咒,但是一旦带上紧箍咒,他便不能再有七情六欲,只能一路去往西天。

你心有所向,但求而不得,在命运里不过一枚既定的棋子。

在现实的世界里,这是多数青年人心里最痛苦的部分,都投射在《大话西游》的孙悟空身上。

“大圣是中国文化里极其有限的具有某种反抗性的偶像,从小屁孩儿的角色扮演开始,并在你长大成人后你才暮然发现,猴哥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了,所有的心比天高,到头都泯然如众人矣。”青年艺术家高瑀说,他画过很多孙悟空,“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一个大圣映射着你。”

这张《500年的孤独》让人印象深刻,他心中对孙悟空的解读是:一个人看不到解脱的时间,只有回想以前的好日子,所有愤怒懊悔过后,只有无尽的孤独了。这才是最大的折磨。

在2007年他自制的一个短篇《香蕉计》中,孙悟空也就是他自己,而香蕉则代表了欲望。

高瑀的作品《好滋味》,他说香蕉代表的是欲望,你们又会怎么解读?

 

而因为《大圣归来》最近被人挖出来的戴荃那首《悟空》,也是一个很悲情的解读。

叫一声佛祖 回头无岸

跪一人为师 生死无关

善恶浮世世真假界

尘缘散去不分明

难断

这里的悟空,心里有一种悲痛和纠结。但从整首歌看来,他是从迷惘逐渐清明的一个过程,一开始他说: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最后他还是振作起来,

我要这铁棒醉舞魔

我有这变化乱迷浊

踏碎凌霄 放肆桀骜

世恶道险 终究难逃

这首歌其实是很适合《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心中的孙悟空,是一个更悲情的形象。“其实原本我们也想把大圣做成更成人向的动画,性格更阴暗,脾气更暴躁,故事也会更有悲剧色彩。”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

在他的构思中,江流儿最后一定是死了,他希望借此展现孙悟空内心的黑暗、痛苦和极端,这又是我们不曾见过的孙悟空。

他心里的大圣是混不吝,是爷们儿的。但为了顾全年龄段,这些特别的想法以及他心中真正的悟空,我们都看不到了。

真正想要的孙悟空,是他T恤上的这样。

 

每个人看到的猴哥,都是不一样的。小时候单纯可爱,只看到他英勇善战,聪慧调皮。成年之后才开始对他解构,掺入自己的情绪,重新建构。在问高瑀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时,他只说:

我猜是因为大家都老了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聪明、冲动、阴暗、暴躁……“猴哥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

越成长,能看懂的孙悟空越多。

图片来源:网络

小时候看《西游记》,总觉得人物性格没那么复杂,孙悟空就是只聪明又冲动、上天入地神通广大的猴子;唐僧最爱不分青红皂白、不听劝;八戒就是好吃胆小爱说丧气话。

83版《西游记》是最接近原著主线的,孙悟空顽劣不堪、任性调皮。它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大闹天宫,被如来佛压了500年,这500年就只能在石壁中露出头和手。因为83年那版,我这一代的人都年纪很小,所以讨论起来也只觉得孙悟空委屈又可怜。

这500年风霜雨露,没有人陪他说话,不再呼风唤雨,猴子猴孙也不见踪影。不知道他怎么能忍受孤独,心态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但他被唐僧解救出来,在夕阳下激动地奔跑,扑跪在唐僧面前时,他的个性中有很多东西似乎已经被磨掉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六耳猕猴那一集,他被唐僧误会并赶走,那时他就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不是什么齐天大圣,不是什么斗战胜佛。

后来到2000年时出了一部《西游记后传》,讲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后的事情,魔头无天在如来佛祖圆寂后大闹三界,孙悟空最终带领三界帮助乔灵儿重返灵山,而乔灵儿就是如来转世灵童。

这里的悟空从当年的顽猴成佛,性格中更多的是正义勇敢,甚至有点严肃,而少了很多《西游记》中的调皮和猴性。因为无天的阴谋只有孙悟空才能化解,他被投射了太多的英雄主义。

后传里的孙悟空表情也不多。

 

1994年《大话西游》中的孙悟空,是一场对原著形象的颠覆。从这个形象中,我们在悟空身上的投射变得明显,很多人对这个孙悟空的个性与经历有着太多的共鸣。

这个解读很有意思:孙悟空是个华横溢又不受管束的青年,他其实压根不想接受西天取经的任务,尤其是他那个唠唠叨叨的师父。为让他悔悟,心甘情愿地去取经,唐僧和观音让他五百年后重新做人。

你才华横溢,想自由自在,但是身在俗世唯有承认这难以改变的宿命。

而他在感情方面也特别坎坷,为了救紫霞他带上紧箍咒,但是一旦带上紧箍咒,他便不能再有七情六欲,只能一路去往西天。

你心有所向,但求而不得,在命运里不过一枚既定的棋子。

在现实的世界里,这是多数青年人心里最痛苦的部分,都投射在《大话西游》的孙悟空身上。

“大圣是中国文化里极其有限的具有某种反抗性的偶像,从小屁孩儿的角色扮演开始,并在你长大成人后你才暮然发现,猴哥的人生就是你的人生了,所有的心比天高,到头都泯然如众人矣。”青年艺术家高瑀说,他画过很多孙悟空,“不同的人生阶段都有一个大圣映射着你。”

这张《500年的孤独》让人印象深刻,他心中对孙悟空的解读是:一个人看不到解脱的时间,只有回想以前的好日子,所有愤怒懊悔过后,只有无尽的孤独了。这才是最大的折磨。

在2007年他自制的一个短篇《香蕉计》中,孙悟空也就是他自己,而香蕉则代表了欲望。

高瑀的作品《好滋味》,他说香蕉代表的是欲望,你们又会怎么解读?

 

而因为《大圣归来》最近被人挖出来的戴荃那首《悟空》,也是一个很悲情的解读。

叫一声佛祖 回头无岸

跪一人为师 生死无关

善恶浮世世真假界

尘缘散去不分明

难断

这里的悟空,心里有一种悲痛和纠结。但从整首歌看来,他是从迷惘逐渐清明的一个过程,一开始他说:我要这铁棒有何用?最后他还是振作起来,

我要这铁棒醉舞魔

我有这变化乱迷浊

踏碎凌霄 放肆桀骜

世恶道险 终究难逃

这首歌其实是很适合《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心中的孙悟空,是一个更悲情的形象。“其实原本我们也想把大圣做成更成人向的动画,性格更阴暗,脾气更暴躁,故事也会更有悲剧色彩。”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的话。

在他的构思中,江流儿最后一定是死了,他希望借此展现孙悟空内心的黑暗、痛苦和极端,这又是我们不曾见过的孙悟空。

他心里的大圣是混不吝,是爷们儿的。但为了顾全年龄段,这些特别的想法以及他心中真正的悟空,我们都看不到了。

真正想要的孙悟空,是他T恤上的这样。

 

每个人看到的猴哥,都是不一样的。小时候单纯可爱,只看到他英勇善战,聪慧调皮。成年之后才开始对他解构,掺入自己的情绪,重新建构。在问高瑀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时,他只说:

我猜是因为大家都老了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