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野生作家如何“单打独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野生作家如何“单打独斗”?

本周关键词:野生作家、莉迪亚·戴维斯、极权社会、互联网、近代中国、徒步旅行、种子、药物研发……

撰文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

界面文化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9-06

2017年,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利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对14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深度访谈,包括赵松、朱岳、袁凌、刘天昭、于是、独眼等。这些作家都曾或多或少出版过自己的作品,但他们的本职工作并不是写作。在写作之外,他们大都还有另一个职业身份用以谋生,有些人要依靠这份全职工作来养活自己的“兼职”写作。鉴于他们“单打独斗”的写作姿态,我们将其称为“野生作家”,并试图通过访谈走入他们的生活,让更多人可以对这些自在生长于体制之外的作家有所了解。

历时一年半的计划和筹备,界面文化与中信大方终于在前不久推出了《野生作家访谈录》一书,有幸让“野生作家”访谈系列以完整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此前未曾关注这一系列的读者,书中收录的14篇特稿报道将一一解答那些关于创作者的疑惑:当代“野生作家”的写作环境是什么样的?他们是如何在身兼多职的情况下保持长期写作的?他们向往全职作家的身份吗?许多写作者也在访谈中表达了写作对于他们的意义,真诚地与采访者分享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经历。这些个性的声音将为读者展现中国文坛另类、多元又充满生机的一面,让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坚持文学梦想的普通人也能看到前进的路标。

《不能与不会》

[美] 莉迪亚·戴维斯 著  吴永熹 译
楚尘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2019-06

“我最近被一个写作奖拒绝了,因为他们说,我很懒。他们说我懒的意思是我会用太多缩写,比如:我不会把 can not 与 will not 的完整形式写出来,而是会把他们缩写成 can't 与 won't 。”

这是莉迪亚·戴维斯的超短篇小说《不能与不会》。2013年,在完成这个仅有两句话的故事后不久,戴维斯就因写作风格“极具创造力、精巧、并且极难归类”获得了布克国际文学奖。近几年,戴维斯的几部重要作品在国内陆续出版,除了长篇小说《故事的终结》外,她的多数作品都十分简短,不具备传统小说的叙事和情节。在短篇小说集《几乎没有记忆》和《困扰种种》中,很多小说更像是寓言、段子、诗歌、格言、书信甚至绕口令,这些都被戴维斯统称为“故事”。

然而,形式上的精巧并不意味着戴维斯真的“很懒”。相反,越是熟悉戴维斯的读者就越会意识到,想要以最短的篇幅展现日常生活中的荒谬与真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意味着作家必须具备极强的洞察力,才能使作品在确保言之有物的同时,不至于沦为一笑而过的段子。最新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不能与不会》中的122个故事也是如此,在戴维斯笔下,叙述者往往有着丰富的内心独白,擅长以微妙的幽默感表达对生活的思索。恰如作家詹姆斯·伍德所说,这些作品具有“一种狡黠的幽默感、形而上的阴郁感、哲学式的压迫感,同时还饱含人类的智慧”。

《法定幸福》

[罗] 诺曼·马内阿 著  王中豪 / 高博睿 译
新星出版社 2019-06

诺曼·马内阿是当今罗马尼亚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41年,身为犹太人的马内阿和家人一起被遣送到乌克兰的纳粹集中营,最终他逃过一劫,于1945年回到罗马尼亚,继续在祖国生活了40年。1986年,马内阿遭到当时极权政府的驱逐,成为了一名流亡者,从此在美国定居,以执教、写作为生。评论家常常将马内阿与另外两位东欧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和赫塔·米勒并置比较,尽管三人都写过不少以知识分子流亡为主题的作品,但只有马内阿一直坚持以母语创作。在代表作《巢》中,他将自己形容为一个“异国情调的哑角”,这种对自身边缘化命运的认定也在其小说《黑信封》以及回忆录《流氓的归来》中反复出现。

近日,马内阿的另一部小说集《法定幸福》由新星出版社译介出版,书中包含《审讯》《机械人传记》《工人阶级之窗》和《风衣》四篇故事,主题仍是人们在极权社会和暴政体制中的微观生活。不同于西方世界对极权社会的“奇观化”想象,《法定幸福》中所描写的社会景象不是荒谬、邪恶和异常的,而是一个更微妙、更复杂的“人间现实”。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和独裁政府的放逐者,马内阿的书写中不仅有批判的声音,还混杂着恐惧与尊严、抵抗与虚无,这使小说脱离了经典反乌托邦视角,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人文的互联网: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

徐贲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07

从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到人工智能的诞生,科技与人类价值之间的博弈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乐观的技术支持者相信,互联网终将引领人类通往自由民主的未来,而另一方面,公众心中对技术的警惕从未真正消失,它正伴随文化的凋零、思想的贫瘠、信息的混乱蔓延至人类世界的各个角落,重塑着个体和社会的意识形态。本书中所指的“人文的互联网”(the humanistic internet)正是相对于“技术的互联网”(the technological internet)提出的概念。它强调一种以人为本的思考,视互联网为人类自由意志的产物。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人或者不是为了人,互联网或计算机就不具有独立的存在意义。

多年以来,学者徐贲关注公共生活和人文教育,已著有《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经典之外的阅读》等十余部作品。在他看来,互联网文化很可能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又一次具有巨大积极意义的文化转型,但前提是,对互联网未来的展望不应该是单纯技术性的,而是必须包含关于自由人类的普遍价值。为了拒绝非人化的价值观念,徐贲在书中重申了人文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意义,并通过“阅读”“知识”“学问”“真实”“自由”“认知平等”六大关键词,引导读者提升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能力,学会在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保有自由意识和自主性。

《冲击与回应: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

费正清 / 邓嗣禹 编著  陈少卿 译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06

上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费正清在他与学生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中提出“冲击-回应”理论,诠释了近代中国尝试理解西方、适应西方的思想历程。这一理论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传统社会,缺乏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从1939年鸦片战争起到1943年《南京条约》被废除的近一个世纪里,中国不断遭遇西方的冲击和挑战,也开始在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展开变革,做出回应。从这一角度看,西方的强势扩张具有积极的刺激作用,它让中国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完成了旧秩序的瓦解和新社会的重建。

“冲击-回应”理论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海内外关于近代中国的研究,尤其在美国学术界占有主导地位。然而,正如批评家们所指出的,这种以“西方为中心”的研究视角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中国自身的传统和创造力。仅仅因为“西方的冲击”发生在前而“中国的回应”发生在后,是否足以将“中国的近代化”等同于“中国的西化”?显然,从反抗西方列强入侵,到“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思潮盛行,再到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文明内部的复杂性同样不容小觑。如今,这部汇集了第一手史料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经过几次修订和补充后,仍发挥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它将帮助人们反思近代中国思想的转型,并为当今中西世界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提供依据。

《丈量世界:500条经典徒步路线中的世界史》

[英] 萨拉·巴克斯特 著  袁田 译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08

了解世界历史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阅读卷帙浩繁的史书外,前往实地旅行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这本《丈量世界》中,英国作家、著名旅行丛书《孤独星球》的顾问萨拉·巴克斯特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她从自身的徒步旅行经历出发,通过介绍世界范围内500条经典的徒步路线,为读者打开了时间之旅的入口。本书以年代顺序编排,共分为6章,其中最早的徒步路线可追溯到人类文明尚未出现的史前时期。由此出发,更多的朝圣之旅、贸易路线、战争行军及冒险征途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足迹,共同构成了今天人们眼中的世界。

许多闻名遐迩的独立步道都收录在这本书中,包括南非的逃亡步道、日本的哲学家小道、意大利的恐龙步道、德国的柏林墙步道等。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路线同样值得问津,譬如,在秘鲁安第斯山脉附近,有一条藏在云雾之中的印加小道,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条路几乎没有变化,至今仍保留着15世纪南美洲文明的气质;如果你有幸踏上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南北穿越路线,你还可以近距离观察岩石在数百万年中的形成与侵蚀。书中收集的路线虽然难度各异,跨越全球,但大多都有明确的起点、终点和距离,因此十分适合作为徒步旅行指南使用。

《怎样观察一粒种子:一次进入种穗、种荚和果实世界的旅程》

[美] 罗伯特·卢埃林 摄影 / [美] 特里·邓恩·切斯 著  光合作用园艺 译
商务印书馆 2019-06

作为各种植物和果实的开端,种子的存在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它们不是在泥土中吸取养分,就是在前往某片土地的路上——可能飘散在风中,可能被鸟类吞食,也可能和人类扔掉的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等待落地后继续繁衍新的生命。正因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种子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显得平淡无奇。近日出版的科普摄影集《怎样观察一粒种子》收录了100种植物的种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清晰展现了不同种子的色彩与构造,试图为读者揭开它们不为人知的美。

本书作者一位是专门从事植物与风景摄影的罗伯特·卢埃林,另一位则是资深植物学爱好者、科普作家特里·邓恩·切斯,后者曾在美国多地从事过园艺工作,因此十分了解种子在不同气候和土壤中的生存状况。在他们看来,种子比人们想象中复杂得多,在植物生长、开花、传粉、结果的过程中,它们的种子也经历了同样戏剧化的一生,“就像一幅钟形曲线图或一场波澜壮阔的交响乐。”通过观察与种子密切相关的种穗、种荚和深藏在内部的胚,人们将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植物为了生存和繁衍所做出的努力,感受生命内在的智慧。

《新药的故事》

梁贵柏
译林出版社 2019-07

去年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曾一度掀起人们对天价抗癌药和廉价仿制药的热议。为何有些药品在中国数量稀缺、价格高昂,而仿制药却恰恰相反?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药物真的有效吗?它们能解决什么样的健康问题?如今,诸如降压药、宫颈癌疫苗、乙肝疫苗、青霉素等药物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研发和推广后,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多数人却对这些药物的来源和使用情况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药物的重要性,本书作者梁贵柏博士从一线科学家的专业视角出发,讲述了十余种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药的故事。

和所有科学研究一样,新药的研发也是探索未知的过程。从抗生素到抗癌生物药,每一次的研发都见证了一次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这其中的艰难不仅涉及医学本身,还关乎技术的进步、政府的投入、企业的责任等诸多因素。书中讲述的HPV疫苗的发明和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例子,药物最终得以产出并发挥作用,靠的正是多方的通力合作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坚持。21世纪以来,中国在新药研发方面的投入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平衡利益与公益,保证医药领域良性的投入和产出,是制药行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野生作家如何“单打独斗”?

本周关键词:野生作家、莉迪亚·戴维斯、极权社会、互联网、近代中国、徒步旅行、种子、药物研发……

撰文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野生作家访谈录:我们在写作现场》

界面文化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19-06

2017年,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利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对14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深度访谈,包括赵松、朱岳、袁凌、刘天昭、于是、独眼等。这些作家都曾或多或少出版过自己的作品,但他们的本职工作并不是写作。在写作之外,他们大都还有另一个职业身份用以谋生,有些人要依靠这份全职工作来养活自己的“兼职”写作。鉴于他们“单打独斗”的写作姿态,我们将其称为“野生作家”,并试图通过访谈走入他们的生活,让更多人可以对这些自在生长于体制之外的作家有所了解。

历时一年半的计划和筹备,界面文化与中信大方终于在前不久推出了《野生作家访谈录》一书,有幸让“野生作家”访谈系列以完整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对于此前未曾关注这一系列的读者,书中收录的14篇特稿报道将一一解答那些关于创作者的疑惑:当代“野生作家”的写作环境是什么样的?他们是如何在身兼多职的情况下保持长期写作的?他们向往全职作家的身份吗?许多写作者也在访谈中表达了写作对于他们的意义,真诚地与采访者分享了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经历。这些个性的声音将为读者展现中国文坛另类、多元又充满生机的一面,让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坚持文学梦想的普通人也能看到前进的路标。

《不能与不会》

[美] 莉迪亚·戴维斯 著  吴永熹 译
楚尘文化 | 中信出版集团 2019-06

“我最近被一个写作奖拒绝了,因为他们说,我很懒。他们说我懒的意思是我会用太多缩写,比如:我不会把 can not 与 will not 的完整形式写出来,而是会把他们缩写成 can't 与 won't 。”

这是莉迪亚·戴维斯的超短篇小说《不能与不会》。2013年,在完成这个仅有两句话的故事后不久,戴维斯就因写作风格“极具创造力、精巧、并且极难归类”获得了布克国际文学奖。近几年,戴维斯的几部重要作品在国内陆续出版,除了长篇小说《故事的终结》外,她的多数作品都十分简短,不具备传统小说的叙事和情节。在短篇小说集《几乎没有记忆》和《困扰种种》中,很多小说更像是寓言、段子、诗歌、格言、书信甚至绕口令,这些都被戴维斯统称为“故事”。

然而,形式上的精巧并不意味着戴维斯真的“很懒”。相反,越是熟悉戴维斯的读者就越会意识到,想要以最短的篇幅展现日常生活中的荒谬与真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意味着作家必须具备极强的洞察力,才能使作品在确保言之有物的同时,不至于沦为一笑而过的段子。最新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不能与不会》中的122个故事也是如此,在戴维斯笔下,叙述者往往有着丰富的内心独白,擅长以微妙的幽默感表达对生活的思索。恰如作家詹姆斯·伍德所说,这些作品具有“一种狡黠的幽默感、形而上的阴郁感、哲学式的压迫感,同时还饱含人类的智慧”。

《法定幸福》

[罗] 诺曼·马内阿 著  王中豪 / 高博睿 译
新星出版社 2019-06

诺曼·马内阿是当今罗马尼亚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41年,身为犹太人的马内阿和家人一起被遣送到乌克兰的纳粹集中营,最终他逃过一劫,于1945年回到罗马尼亚,继续在祖国生活了40年。1986年,马内阿遭到当时极权政府的驱逐,成为了一名流亡者,从此在美国定居,以执教、写作为生。评论家常常将马内阿与另外两位东欧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和赫塔·米勒并置比较,尽管三人都写过不少以知识分子流亡为主题的作品,但只有马内阿一直坚持以母语创作。在代表作《巢》中,他将自己形容为一个“异国情调的哑角”,这种对自身边缘化命运的认定也在其小说《黑信封》以及回忆录《流氓的归来》中反复出现。

近日,马内阿的另一部小说集《法定幸福》由新星出版社译介出版,书中包含《审讯》《机械人传记》《工人阶级之窗》和《风衣》四篇故事,主题仍是人们在极权社会和暴政体制中的微观生活。不同于西方世界对极权社会的“奇观化”想象,《法定幸福》中所描写的社会景象不是荒谬、邪恶和异常的,而是一个更微妙、更复杂的“人间现实”。作为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和独裁政府的放逐者,马内阿的书写中不仅有批判的声音,还混杂着恐惧与尊严、抵抗与虚无,这使小说脱离了经典反乌托邦视角,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人文的互联网: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

徐贲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07

从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到人工智能的诞生,科技与人类价值之间的博弈始终是一个热门话题。乐观的技术支持者相信,互联网终将引领人类通往自由民主的未来,而另一方面,公众心中对技术的警惕从未真正消失,它正伴随文化的凋零、思想的贫瘠、信息的混乱蔓延至人类世界的各个角落,重塑着个体和社会的意识形态。本书中所指的“人文的互联网”(the humanistic internet)正是相对于“技术的互联网”(the technological internet)提出的概念。它强调一种以人为本的思考,视互联网为人类自由意志的产物。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人或者不是为了人,互联网或计算机就不具有独立的存在意义。

多年以来,学者徐贲关注公共生活和人文教育,已著有《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阅读经典:美国大学的人文教育》《经典之外的阅读》等十余部作品。在他看来,互联网文化很可能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又一次具有巨大积极意义的文化转型,但前提是,对互联网未来的展望不应该是单纯技术性的,而是必须包含关于自由人类的普遍价值。为了拒绝非人化的价值观念,徐贲在书中重申了人文教育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意义,并通过“阅读”“知识”“学问”“真实”“自由”“认知平等”六大关键词,引导读者提升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能力,学会在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保有自由意识和自主性。

《冲击与回应:从历史文献看近代中国》

费正清 / 邓嗣禹 编著  陈少卿 译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06

上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费正清在他与学生邓嗣禹合著的《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中提出“冲击-回应”理论,诠释了近代中国尝试理解西方、适应西方的思想历程。这一理论认为,近代中国是一个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传统社会,缺乏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从1939年鸦片战争起到1943年《南京条约》被废除的近一个世纪里,中国不断遭遇西方的冲击和挑战,也开始在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展开变革,做出回应。从这一角度看,西方的强势扩张具有积极的刺激作用,它让中国以史无前例的规模和速度,完成了旧秩序的瓦解和新社会的重建。

“冲击-回应”理论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后半叶海内外关于近代中国的研究,尤其在美国学术界占有主导地位。然而,正如批评家们所指出的,这种以“西方为中心”的研究视角在某种程度上低估了中国自身的传统和创造力。仅仅因为“西方的冲击”发生在前而“中国的回应”发生在后,是否足以将“中国的近代化”等同于“中国的西化”?显然,从反抗西方列强入侵,到“德先生和赛先生”的思潮盛行,再到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文明内部的复杂性同样不容小觑。如今,这部汇集了第一手史料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经过几次修订和补充后,仍发挥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它将帮助人们反思近代中国思想的转型,并为当今中西世界之间的差异与联系提供依据。

《丈量世界:500条经典徒步路线中的世界史》

[英] 萨拉·巴克斯特 著  袁田 译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08

了解世界历史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阅读卷帙浩繁的史书外,前往实地旅行也是不错的选择。在这本《丈量世界》中,英国作家、著名旅行丛书《孤独星球》的顾问萨拉·巴克斯特巧妙地将二者结合,她从自身的徒步旅行经历出发,通过介绍世界范围内500条经典的徒步路线,为读者打开了时间之旅的入口。本书以年代顺序编排,共分为6章,其中最早的徒步路线可追溯到人类文明尚未出现的史前时期。由此出发,更多的朝圣之旅、贸易路线、战争行军及冒险征途在历史的进程中留下了足迹,共同构成了今天人们眼中的世界。

许多闻名遐迩的独立步道都收录在这本书中,包括南非的逃亡步道、日本的哲学家小道、意大利的恐龙步道、德国的柏林墙步道等。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隐秘路线同样值得问津,譬如,在秘鲁安第斯山脉附近,有一条藏在云雾之中的印加小道,在过去的几百年间,这条路几乎没有变化,至今仍保留着15世纪南美洲文明的气质;如果你有幸踏上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南北穿越路线,你还可以近距离观察岩石在数百万年中的形成与侵蚀。书中收集的路线虽然难度各异,跨越全球,但大多都有明确的起点、终点和距离,因此十分适合作为徒步旅行指南使用。

《怎样观察一粒种子:一次进入种穗、种荚和果实世界的旅程》

[美] 罗伯特·卢埃林 摄影 / [美] 特里·邓恩·切斯 著  光合作用园艺 译
商务印书馆 2019-06

作为各种植物和果实的开端,种子的存在却常常被人们忽视。它们不是在泥土中吸取养分,就是在前往某片土地的路上——可能飘散在风中,可能被鸟类吞食,也可能和人类扔掉的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等待落地后继续繁衍新的生命。正因为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种子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显得平淡无奇。近日出版的科普摄影集《怎样观察一粒种子》收录了100种植物的种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清晰展现了不同种子的色彩与构造,试图为读者揭开它们不为人知的美。

本书作者一位是专门从事植物与风景摄影的罗伯特·卢埃林,另一位则是资深植物学爱好者、科普作家特里·邓恩·切斯,后者曾在美国多地从事过园艺工作,因此十分了解种子在不同气候和土壤中的生存状况。在他们看来,种子比人们想象中复杂得多,在植物生长、开花、传粉、结果的过程中,它们的种子也经历了同样戏剧化的一生,“就像一幅钟形曲线图或一场波澜壮阔的交响乐。”通过观察与种子密切相关的种穗、种荚和深藏在内部的胚,人们将更加直观地体会到植物为了生存和繁衍所做出的努力,感受生命内在的智慧。

《新药的故事》

梁贵柏
译林出版社 2019-07

去年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曾一度掀起人们对天价抗癌药和廉价仿制药的热议。为何有些药品在中国数量稀缺、价格高昂,而仿制药却恰恰相反?更重要的问题是,这些药物真的有效吗?它们能解决什么样的健康问题?如今,诸如降压药、宫颈癌疫苗、乙肝疫苗、青霉素等药物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研发和推广后,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多数人却对这些药物的来源和使用情况缺乏最基本的认知。为了让更多人意识到药物的重要性,本书作者梁贵柏博士从一线科学家的专业视角出发,讲述了十余种对人类健康产生深刻影响的新药的故事。

和所有科学研究一样,新药的研发也是探索未知的过程。从抗生素到抗癌生物药,每一次的研发都见证了一次人类与疾病的斗争。这其中的艰难不仅涉及医学本身,还关乎技术的进步、政府的投入、企业的责任等诸多因素。书中讲述的HPV疫苗的发明和乙肝疫苗技术转让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例子,药物最终得以产出并发挥作用,靠的正是多方的通力合作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坚持。21世纪以来,中国在新药研发方面的投入之多、涉及面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平衡利益与公益,保证医药领域良性的投入和产出,是制药行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