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高PE、超募、圈钱,到底是不是科创板的问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高PE、超募、圈钱,到底是不是科创板的问题?

从上市前五天没有涨跌幅限制、交易日上下20%的涨跌停限制等交易规则来看,科创板是一个专业的市场,但更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炒作的节奏和风格跟以前相比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郭强

(郭强博士,供职于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

离7月22日科创板整体启动上市的日子越来越近,市场也越来越躁动,对科创板的议论也越来越多,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高PE”、“超募”、“圈钱”等问题上。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还是担心自身的权益会被损害。

实际上,随着市场对科创板的关注不断加深,更多的精力也放在了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上,而这些问题大多是主板市场以前曾经被诟病过的,这也导致投资者讨论的主题离科创板的“初心”愈行愈远。

设立科创板的初衷,一是为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扶持一批有潜力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成长壮大,同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痛点。二是为了试点“注册制”等一系列的市场改革措施,作为A股市场深入改革的试验田,为主板市场的全面改革提供经验与支持。

“高PE”到底是不是问题?目前A股主板市场IPO定价实行的是23倍市盈率限制,这也产生了一些制度性套利的空间,如大家熟知的“打新”,如果投资者中签,短期获益翻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这也催生了一大批专门以打新为目的的基金,这显然是制度性的获利而非市场化的行为。科创板IPO市场化的定价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一步到位的发行价格,一方面提高了市场的专业化水平,对投资者的专业化定价和估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压制市场的非理性炒作行为。可以预见,科创板上市以后,可能会出现类似主板的新股不断上涨的情况(重大消息刺激或者市场预期差的缘故),也会出现IPO当日价格便开始回落的情况。有涨有跌,来去自由,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那么“超募”是问题吗,“超募”会必然导致“圈钱”出现吗?超募并不是科创板或者A股市场才特有的现象,债券市场也会存在超募的情况,募集资金和项目所用资金本身就很难做到1比1的精确配比。一般公司对于超募的资金,通常会有购买理财、加大投资、补充运营资金,甚至股东分红(可能会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等使用渠道。而有损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使用方式就必须通过强化资金使用信息披露和监管的途径来有效避免。科创板是以实行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审核制度,发行人在符合最基本发行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符合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在信息披露这一点上,科创板应该会比主板做得更高,透明程度也会更好。

而“圈钱”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和大股东,而不是上市公司有直接关联。这些圈的资金,如果留在公司,并不会对股价造成大幅的波动,也不会直接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圈钱”的关键是大股东的违规分红和套现。最典型的例子通过大股东指使公司发布虚假消息募集资金,拉抬股价,最后清仓式减持套现,这样的行为才会对中小投资者权益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证监会在6月28日发布的万字长文中,对科创板股东减持做了详细的规定,比主板的减持规则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信息披露更加严格,对市场的冲击也会更小。

总之,监管层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和资源来创设科创板,推动股票市场深化改革,绝对不会在原则性问题上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来的改革力度是空前的,监管力度也必然是空前的,市场也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但依然要提醒投资者,科创板的参与要慎之又慎。A股投资者历来就有炒新股的传统,但从上市前五天没有涨跌幅限制、交易日上下20%的涨跌停限制等交易规则来看,科创板是一个专业的市场,但更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炒作的节奏和风格跟以前相比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依然建议短线普通投资者先看而后动。特别要注意观察新股上市后的走势行为与以前创业板刚上市时期的异同。而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更要关注市场发生的长期趋势线的变化,如对科创板股票的估值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投资者结构变化(外资不断流入)带来的市场风格变化等等。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高PE、超募、圈钱,到底是不是科创板的问题?

从上市前五天没有涨跌幅限制、交易日上下20%的涨跌停限制等交易规则来看,科创板是一个专业的市场,但更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炒作的节奏和风格跟以前相比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郭强

(郭强博士,供职于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

离7月22日科创板整体启动上市的日子越来越近,市场也越来越躁动,对科创板的议论也越来越多,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高PE”、“超募”、“圈钱”等问题上。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还是担心自身的权益会被损害。

实际上,随着市场对科创板的关注不断加深,更多的精力也放在了一些具体的细节问题上,而这些问题大多是主板市场以前曾经被诟病过的,这也导致投资者讨论的主题离科创板的“初心”愈行愈远。

设立科创板的初衷,一是为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扶持一批有潜力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成长壮大,同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痛点。二是为了试点“注册制”等一系列的市场改革措施,作为A股市场深入改革的试验田,为主板市场的全面改革提供经验与支持。

“高PE”到底是不是问题?目前A股主板市场IPO定价实行的是23倍市盈率限制,这也产生了一些制度性套利的空间,如大家熟知的“打新”,如果投资者中签,短期获益翻翻几乎是板上钉钉的,这也催生了一大批专门以打新为目的的基金,这显然是制度性的获利而非市场化的行为。科创板IPO市场化的定价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亮点,一步到位的发行价格,一方面提高了市场的专业化水平,对投资者的专业化定价和估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压制市场的非理性炒作行为。可以预见,科创板上市以后,可能会出现类似主板的新股不断上涨的情况(重大消息刺激或者市场预期差的缘故),也会出现IPO当日价格便开始回落的情况。有涨有跌,来去自由,这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

那么“超募”是问题吗,“超募”会必然导致“圈钱”出现吗?超募并不是科创板或者A股市场才特有的现象,债券市场也会存在超募的情况,募集资金和项目所用资金本身就很难做到1比1的精确配比。一般公司对于超募的资金,通常会有购买理财、加大投资、补充运营资金,甚至股东分红(可能会损害中小股东权益)等使用渠道。而有损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使用方式就必须通过强化资金使用信息披露和监管的途径来有效避免。科创板是以实行信息披露为中心的发行审核制度,发行人在符合最基本发行条件的基础上还必须符合严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在信息披露这一点上,科创板应该会比主板做得更高,透明程度也会更好。

而“圈钱”这个问题,更多的是和大股东,而不是上市公司有直接关联。这些圈的资金,如果留在公司,并不会对股价造成大幅的波动,也不会直接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圈钱”的关键是大股东的违规分红和套现。最典型的例子通过大股东指使公司发布虚假消息募集资金,拉抬股价,最后清仓式减持套现,这样的行为才会对中小投资者权益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证监会在6月28日发布的万字长文中,对科创板股东减持做了详细的规定,比主板的减持规则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信息披露更加严格,对市场的冲击也会更小。

总之,监管层投入如此大的精力和资源来创设科创板,推动股票市场深化改革,绝对不会在原则性问题上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来的改革力度是空前的,监管力度也必然是空前的,市场也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但依然要提醒投资者,科创板的参与要慎之又慎。A股投资者历来就有炒新股的传统,但从上市前五天没有涨跌幅限制、交易日上下20%的涨跌停限制等交易规则来看,科创板是一个专业的市场,但更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炒作的节奏和风格跟以前相比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依然建议短线普通投资者先看而后动。特别要注意观察新股上市后的走势行为与以前创业板刚上市时期的异同。而对于长线投资者来说,更要关注市场发生的长期趋势线的变化,如对科创板股票的估值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投资者结构变化(外资不断流入)带来的市场风格变化等等。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责编邮箱:yanguihua@jiemian.com)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