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新裤子再次刷新主流审美,谁还记得曾经的乌托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新裤子再次刷新主流审美,谁还记得曾经的乌托邦?

“所有的过去,再没有人提起”,疯狂过后的寂静,又还有谁会去找寻消逝的过去,找寻悄然暗淡的摇滚乐和消失的乐手?如果是你,你是否愿意与当年洒满理想主义光芒的乌托邦做一次告别?

编辑|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伊绵 侯晓霞

《乐队的夏天》新一期的“女神合作赛”,新裤子乐队邀请3unshine组合主唱Cindy,共同完成一次实验性行为艺术的表演。一度被当作主流审美的“反面教材”的“野生”音乐人,站在舞台上,宛如灰姑娘,和王子隔岸对唱“Everybody is here now”,在这场平等的狂欢派对中,所有人都到了。

当庞宽和Cindy站在舞台中央,双手交叉,依靠在一起,沉浸在律动的音乐和狂放的舞蹈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炫目的舞台上与王子起舞”的灰姑娘。新裤子用一贯的复古潮流,搭配时尚元素,打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背后融入的观念是挑战主流审美和打破阶级固化,使之成为又一次新的“反叛”。

而大张伟在新裤子乐队表演完后,兴奋地跑上台,和新裤子一起唱他最喜欢的《过时》。他迟疑地问“我还可以弹吉他吗”,随后便唱起了“让所有的理想成灰,让所有的激情枯萎,让所有过时的情绪,一切都随时间而去”。

大众熟知的大张伟,如今是电视综艺节目中插科打诨的“贫嘴”,但还有多少人记得,大张伟担任主唱的花儿乐队也曾是和新裤子乐队同期的“北京新声”一代?

时间已然消逝,新裤子一直在时代浪潮中找寻着“更新的东西”,他们依然走在大众前面。但有太多曾经绽放光芒的乐队如今暗淡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

“所有的过去,再没有人提起”,疯狂过后的寂静,又还有谁会去找寻消逝的过去,找寻悄然暗淡的摇滚乐和消失的乐手?如果是你,你是否愿意与当年洒满理想主义光芒的乌托邦做一次告别?

1.纪录片《再见乌托邦》

纪录片《再见乌托邦》导演盛志民拿起摄影机走上“寻找消失的吉他手——小柯”的路。在寻找过程中,发现摇滚的光辉已然褪去,只有对逝去的理想主义的追忆和感伤。

纪录片中由三条线索组成,寻找曾在1990年北京轰动一时,却在1996年神秘消失的“做梦”乐队吉他手——吴柯;三位在大陆摇滚乐坛中举足轻重,并创造出了一个理想年代的乐手——“魔岩三杰”;在录音棚打工的山东男孩——小畅。

由一无所有到冷暖自知,再到黑色梦中,大陆的第一代摇滚乐手创造出如流星闪耀的理想年代。而纪录片《再见乌托邦》共同回顾了中国摇滚的十年,以及当年的光辉岁月。

神秘消失的吉他手

在乐队朋友的回忆中,吴柯是一个天才吉他手,也是一个长得很好看的美少年,对于他的突然消失,每个人都有未解的疑惑。对于“他去哪了”或者“他死没死”始终没有定论。导演找到吴柯的父母,从他们的口中得到了确切答案

——24岁,本命年,没了。

这如同诗人丘特切夫所写“让我闪闪光——然后就死”,吴柯的生命犹如花火,极致绚烂又极速地暗淡直至熄灭。

在摇滚乐的路上不止吴柯这一个消失的乐手,有太多年轻人怀抱满腔热血和青春倾注在热爱的音乐上,却不过是昙花一现,死去或者碌碌无为地终老。但他们不应该被忘记,音乐会记住他们的名字。

影片在对90年代的追忆中慨叹理想主义的逝去,如同吴柯的死去,很多东西都一去不复返,剩下一声叹息,留存无限感伤。

理想年代的乐手

当年北京杰出的一代乐队在没有好器材,没有良好的资讯环境,没有外在的市场,甚至没有财富的吸引的一无所有的环境下,每个乐队都用生命产生出强大的爆发力。

“魔岩三杰”的唱片制作人张培仁在回忆九十年代来到大陆时,看到崔健蒙着眼睛,唱《一块红布》,吹小号的时候,忍不住抱着柱子痛哭。

张培仁在十年后,面对已然物是人非的一切,只能感慨“整个九零年代是中国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理想主义的十年”。

摇滚老炮崔健在演唱会上,跟观众说:“如果说西方的摇滚乐像洪水一样,那么我们中国的摇滚乐就像是一把刀子”。

尽管崔健一直顽强活跃在大众视野里,也时刻保持清醒,以反省和审视当下的态度表达对大环境下商业和文化的冲突的思考,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摇滚乐在愈来愈缺失理想主义和愈来愈束缚的主流环境下,原本野蛮生长的摇滚乐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录音棚打工的男孩

山东男孩小畅在录音棚打工的同时,创作自己的歌曲。北漂的他,生活拮据,在收拾录音棚时唱着“多想成为一个有钱的人,开着奔驰宝马,带你私奔”。他试过把歌上传到网上,也和公司签了合同,但没有得到宣传,也没有多少人听。

小畅头头是道地谈自己对音乐和商业文化的看法,似乎也找到生存的方法,试图做出能适应主流的音乐。影片结束,包括他在内的一群农村年轻人齐声高唱beyond的《真的爱你》,到底是中国摇滚乐希望的出现,还是又多了一个被主流收编的年轻人?

这是一群曾经一起做梦的理想青年,他们在摇滚乐的世界里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批判,独立、自由、不妥协。十年后人到中年,有的死去,有的患上精神疾病,有的依旧在路上。

《再见乌托邦》拍摄于08年,距今已经十年,又一个十年,但是当时的乐队面临的困境如今依然存在,他们依旧没有稳定的生活、没有演出的机会、没有钱、没有话语权,有的已经成为社会的边缘人,淹没在滚滚向前的时代中。

2.高唱国际歌的人们,如今身在何方?

中国摇滚乐远远不是国内市场的主流,依旧不被主流审美普遍接受。目前,乐队大多活跃在音乐节和livehouse。

当这些乐队走上舞台,我们在节目《乐队的夏天》中看到,老一辈保持当年的姿态,依旧充满生命力。即使不再年少,但永远有颗年轻滚烫的心。新生力量在一股股涌现出来,类型越来越丰富,乐队的香火从未断过。

纪录片《再见乌托邦》让我们在今昔对比中,不禁为中国摇滚乐的现状和未来焦虑和哀叹,它怀缅消逝的过去,也期盼着,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天。而通过综艺《乐队的夏天》这个平台,让我们看到了新老交锋又交替的乐队的现状,令人欣慰。

当年的乌托邦已然逝去,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对于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对于理想主义的逝去,虽无奈也无需自哀,时代浪潮滚滚向前,相信年轻一代。

封面及图片来源:网络、影片截图、豆瓣、爱艺奇

如有侵权,立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新裤子再次刷新主流审美,谁还记得曾经的乌托邦?

“所有的过去,再没有人提起”,疯狂过后的寂静,又还有谁会去找寻消逝的过去,找寻悄然暗淡的摇滚乐和消失的乐手?如果是你,你是否愿意与当年洒满理想主义光芒的乌托邦做一次告别?

编辑|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伊绵 侯晓霞

《乐队的夏天》新一期的“女神合作赛”,新裤子乐队邀请3unshine组合主唱Cindy,共同完成一次实验性行为艺术的表演。一度被当作主流审美的“反面教材”的“野生”音乐人,站在舞台上,宛如灰姑娘,和王子隔岸对唱“Everybody is here now”,在这场平等的狂欢派对中,所有人都到了。

当庞宽和Cindy站在舞台中央,双手交叉,依靠在一起,沉浸在律动的音乐和狂放的舞蹈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炫目的舞台上与王子起舞”的灰姑娘。新裤子用一贯的复古潮流,搭配时尚元素,打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背后融入的观念是挑战主流审美和打破阶级固化,使之成为又一次新的“反叛”。

而大张伟在新裤子乐队表演完后,兴奋地跑上台,和新裤子一起唱他最喜欢的《过时》。他迟疑地问“我还可以弹吉他吗”,随后便唱起了“让所有的理想成灰,让所有的激情枯萎,让所有过时的情绪,一切都随时间而去”。

大众熟知的大张伟,如今是电视综艺节目中插科打诨的“贫嘴”,但还有多少人记得,大张伟担任主唱的花儿乐队也曾是和新裤子乐队同期的“北京新声”一代?

时间已然消逝,新裤子一直在时代浪潮中找寻着“更新的东西”,他们依然走在大众前面。但有太多曾经绽放光芒的乐队如今暗淡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

“所有的过去,再没有人提起”,疯狂过后的寂静,又还有谁会去找寻消逝的过去,找寻悄然暗淡的摇滚乐和消失的乐手?如果是你,你是否愿意与当年洒满理想主义光芒的乌托邦做一次告别?

1.纪录片《再见乌托邦》

纪录片《再见乌托邦》导演盛志民拿起摄影机走上“寻找消失的吉他手——小柯”的路。在寻找过程中,发现摇滚的光辉已然褪去,只有对逝去的理想主义的追忆和感伤。

纪录片中由三条线索组成,寻找曾在1990年北京轰动一时,却在1996年神秘消失的“做梦”乐队吉他手——吴柯;三位在大陆摇滚乐坛中举足轻重,并创造出了一个理想年代的乐手——“魔岩三杰”;在录音棚打工的山东男孩——小畅。

由一无所有到冷暖自知,再到黑色梦中,大陆的第一代摇滚乐手创造出如流星闪耀的理想年代。而纪录片《再见乌托邦》共同回顾了中国摇滚的十年,以及当年的光辉岁月。

神秘消失的吉他手

在乐队朋友的回忆中,吴柯是一个天才吉他手,也是一个长得很好看的美少年,对于他的突然消失,每个人都有未解的疑惑。对于“他去哪了”或者“他死没死”始终没有定论。导演找到吴柯的父母,从他们的口中得到了确切答案

——24岁,本命年,没了。

这如同诗人丘特切夫所写“让我闪闪光——然后就死”,吴柯的生命犹如花火,极致绚烂又极速地暗淡直至熄灭。

在摇滚乐的路上不止吴柯这一个消失的乐手,有太多年轻人怀抱满腔热血和青春倾注在热爱的音乐上,却不过是昙花一现,死去或者碌碌无为地终老。但他们不应该被忘记,音乐会记住他们的名字。

影片在对90年代的追忆中慨叹理想主义的逝去,如同吴柯的死去,很多东西都一去不复返,剩下一声叹息,留存无限感伤。

理想年代的乐手

当年北京杰出的一代乐队在没有好器材,没有良好的资讯环境,没有外在的市场,甚至没有财富的吸引的一无所有的环境下,每个乐队都用生命产生出强大的爆发力。

“魔岩三杰”的唱片制作人张培仁在回忆九十年代来到大陆时,看到崔健蒙着眼睛,唱《一块红布》,吹小号的时候,忍不住抱着柱子痛哭。

张培仁在十年后,面对已然物是人非的一切,只能感慨“整个九零年代是中国人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理想主义的十年”。

摇滚老炮崔健在演唱会上,跟观众说:“如果说西方的摇滚乐像洪水一样,那么我们中国的摇滚乐就像是一把刀子”。

尽管崔健一直顽强活跃在大众视野里,也时刻保持清醒,以反省和审视当下的态度表达对大环境下商业和文化的冲突的思考,但无法否认的事实是,中国摇滚乐在愈来愈缺失理想主义和愈来愈束缚的主流环境下,原本野蛮生长的摇滚乐只能在夹缝中生存。

录音棚打工的男孩

山东男孩小畅在录音棚打工的同时,创作自己的歌曲。北漂的他,生活拮据,在收拾录音棚时唱着“多想成为一个有钱的人,开着奔驰宝马,带你私奔”。他试过把歌上传到网上,也和公司签了合同,但没有得到宣传,也没有多少人听。

小畅头头是道地谈自己对音乐和商业文化的看法,似乎也找到生存的方法,试图做出能适应主流的音乐。影片结束,包括他在内的一群农村年轻人齐声高唱beyond的《真的爱你》,到底是中国摇滚乐希望的出现,还是又多了一个被主流收编的年轻人?

这是一群曾经一起做梦的理想青年,他们在摇滚乐的世界里表达自己的愤怒与批判,独立、自由、不妥协。十年后人到中年,有的死去,有的患上精神疾病,有的依旧在路上。

《再见乌托邦》拍摄于08年,距今已经十年,又一个十年,但是当时的乐队面临的困境如今依然存在,他们依旧没有稳定的生活、没有演出的机会、没有钱、没有话语权,有的已经成为社会的边缘人,淹没在滚滚向前的时代中。

2.高唱国际歌的人们,如今身在何方?

中国摇滚乐远远不是国内市场的主流,依旧不被主流审美普遍接受。目前,乐队大多活跃在音乐节和livehouse。

当这些乐队走上舞台,我们在节目《乐队的夏天》中看到,老一辈保持当年的姿态,依旧充满生命力。即使不再年少,但永远有颗年轻滚烫的心。新生力量在一股股涌现出来,类型越来越丰富,乐队的香火从未断过。

纪录片《再见乌托邦》让我们在今昔对比中,不禁为中国摇滚乐的现状和未来焦虑和哀叹,它怀缅消逝的过去,也期盼着,梦想照进现实的一天。而通过综艺《乐队的夏天》这个平台,让我们看到了新老交锋又交替的乐队的现状,令人欣慰。

当年的乌托邦已然逝去,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对于生老病死,每个人都无法避免;对于理想主义的逝去,虽无奈也无需自哀,时代浪潮滚滚向前,相信年轻一代。

封面及图片来源:网络、影片截图、豆瓣、爱艺奇

如有侵权,立删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