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环球YOLO精英 沈念
编辑 | 闫宝
18年后,这部电影再一次搬上大银幕,坐在电影院里,把每一处细节与温暖又再重新回忆一遍。回头看,还是能发现这动人处的细枝末节。
想起过去,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第一感觉是觉得好奇怪,为什么要叫做《千与千寻》呢?一度以为,不过一个朗朗上口的日文翻译罢了。直到又看了一遍才意识到,原来“千”与“千寻”,是一个人的两个名字,一个人的两种状态。
千与千寻,一个是破碎的自己,一个是完整的自己。
《千与千寻》里面有一幕,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千寻的父母在异常冷清的街道发现一个到处都是美食的地方,因为那里的好吃的都是免费的,所以两个成年人坐下来,大快朵颐,吃得不亦乐乎,直到千寻走出来,发现自己的父母已经变成了猪。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寓言,可稍微思考一下,这不正映照了我们所身处的现实的承认世界吗?虽深谙“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一至理名言,可有多少人,为了能一朝成名或是变得富有,彻底抛弃自己,将自己陷于可笑的各种所谓诈骗骗局中。
比如现在一些网贷、假彩球赌博——人类只要有欲望,就会一不小心沦为别人的瓮中之鳖。原来,成年人的世界,到处都有能让你成为被割韭菜的“猪”的机会。
不仅如此,更因为自身的贪念,很多人不惜麻痹自己,原本你的名字是千寻,可在这个迷失森林里,你毫不费力就变成了千。
一个人有欲望是正常的,如果失去欲望那形同虚设,我们活着也变无所求,无意义,可若是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被欲望控制着不断朝前走,就会像千寻的父母一般,变成任人宰割的猪。
我们拼命地追求、占有,将毕生的时间与精力毫无保留用在追求所谓名利上,直到,忘记我们是谁。
在《千与千寻》中,最核心的一个隐喻,是名字。对于统治人类的汤婆婆来说,名字有着独特的能量。她会剥夺掉对方的姓名作为束缚,一旦如此,被雇佣者将再也无法找到回家的路,只能一辈子做她的奴隶。
还记得《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最初进入华府时,被冠以的称号就是“9527“,他是没有名字的。”9527“就像华府里任何一个杂役工一样,没有什么特点,普普通通,甚至到最后,你长时间被人用这样的方式称呼着,你会觉得,你就是它,它就是你。
在现实的生活里,在我们每个人真实的成长过程中,就是会遭遇到这些试图剥夺我们名字的人。
在人们最常见的工作场景中,比如公司,会用各种统一的口号,去剥夺雇佣者的自我,随着时间的慢慢扩张,你变成别人口中的张经理、王老师,另一个9527。
电影里,千寻骑着白龙飞在天空,她忽然想起自己曾经掉进去的那条河,那条已经被填起来盖上高楼大厦的河。那就是白龙的自我。千寻告诉白龙说,“你的名字叫琥珀川。”
那一刻,鳞片飞起,白龙化作少年,眼睛里涌动起泪水,他说,“我想起来了,我的名字,叫做赈早见琥珀川。”
当你想起自己名字的时候,你才是真正的自己,一个完整的自我。
我们对这部电影念念不忘,是因为它投射了太多现实生活中的人。比如,无脸男——它没有脸、没有形态、没有表情,但不知为何,有的,只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看着那张空洞的脸和更加空洞的眼神,你会知道,它有一颗空洞的心,仿佛足以吞噬一切。
无脸男像是每一个极度空虚、缺爱的灵魂,而千寻的出现,点亮了他的人生。
无脸男无法融入集体,他常常独自一人孤独地站在桥头。他很容易就自责,经常觉得自己是在给别人添麻烦,但其实他内心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就像他会不由自主去关怀别人。
想一想,是不是自己也曾如此?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不惜拼上全部努力,但凡有一个人肯对我们温言软语,我们就恨不得对对方掏出自己全部的真心。为了合群,我们甚至会做一些本不愿做的事情,说一些违心的话。这一切,不过是因为,我们不想孤独的一个人。
就像曾经喜欢的某个人,为了等他的聊天消息,我们可以花上所有的期待。他有一句回复给我们,我们就恨不得高兴得跳起来,反反复复组织语句,写写删删,迫不及待地大段大段回复他——无脸男身上正有这种近乎卑微的讨好与示弱,所以他看着实在是让人心疼。
所以你知道无脸男为什么会没有脸了吗?因为他在一次次的卑微讨好中,早已失去了自我。
而《千与千寻》,讲的就是如何将自我重新找回来的故事。很喜欢电影里面的一句台词:有些事情经历了,就不会忘记,只是暂时还没有想起来罢了。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或许会暂时迷失自我,找不到通往未来的方向,但自己当年的样子,我们最初追逐梦想的样子甚至我们立志想要成为的人,永远不会忘记。
电影的最终,无脸男找到了归宿,白龙想起了名字,而千寻拯救了父母,回到了家。
声 明
原创稿件,受法律保护,转载请联系后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