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全球滑雪产业遇上「双重困境 」:气候变暖,失去年轻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全球滑雪产业遇上「双重困境 」:气候变暖,失去年轻人

在冬奥红利下,中国滑雪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仅2018年一年,新开业的滑雪场就有39家,滑雪场总数量更是达742家。不过,滑雪市场却在欧美逐渐遇冷。那么,在世界范围内,究竟滑雪产业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呢?

文 | 体育产业生态圈 华雨

编辑 | 郭 阳

多洛米蒂山的顶峰在夏日的余辉中红粉交织;被誉为“白云岩女王”的马尔莫拉达冰川,一身极白透出帝王般的威严。慢慢靠近马尔莫拉达,你却会发现这位自然界的王者,正在默默哭泣,无数融水流淌在她的脸上。

马尔莫拉达冰川位于意大利特伦蒂诺区的马尔莫拉达山上,它是阿尔卑斯山多洛米蒂山脉中唯一的冰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和意大利军队的边界线越过马尔莫拉达,两方斗争激烈。随着冰川的融化,战争时期的士兵遗体以及战时物品不断出现在冰川表面。

「滑雪不见雪-气候变暖」

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温室气体的排放到目前为止已使得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1℃,在这其中,阿尔卑斯山受到的影响更大,升温了大约2℃。作为全球的冬季运动胜地,围绕冬季运动发展的体育产业将原本贫穷的阿尔卑斯山谷变成了高品质生活的代表。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阿尔卑斯的体育产业受到了来自气候的威胁。

达沃斯冰雪研究中心的Christoph Marty指出,由于气候的变化,现在阿尔卑斯的雪来得更晚、融化得更早 ,积雪变得更薄(见下图)。到本世纪末,1200米以下的阿尔卑斯山区将会有少量积雪,1800米以下的山区甚至会少的更多。

冬季平均气温及积雪厚度 Via The Economist.com

冬季运动集聚的冬奥会在气候变暖前又该如何?

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丹尼尔·斯科特、奥地利因斯特鲁克大学的罗伯特·特斯泰格等学者,选择了以往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从1924年的夏蒙妮到即将在2022年举办冬奥会的北京作为研究对象来观察气候变暖情况。研究发现,即使为了达到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的目标而削减排放量,21个城市中只有13个看起来确实「足够冷」,可以在2050年代举办雪上运动。在温室气体高排放的情况下,2080年代可举办雪上运动的城市将降至8个(见下图)

Via The Economist.com

此前多届冬奥会已曾出现过赛季「不见雪」的情况。

2010年,一向以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厚、雪期长闻名的温哥华在冬奥会开幕前,天气一反常态,平均气温都在10℃左右,而往年1月,温哥华的气温只有5℃左右。毫雪未降,连续十天降雨的天气让情况变得更糟。组委会最后通过人造雪和安排直升机将高海拔地区的雪运到赛事举办区,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等比赛项目才得以进行。

而早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已敲响了警钟。据预测,在666个高山滑雪胜地中,如果该地区再加温2℃,大约40%的运营商将无法获得足够的积雪来保障100天的滑雪期(一般被认为盈利的基本保障);如果温度升高4℃,大约70%的雪场将就此消失。位于德国境内的部分阿尔卑斯山区更是脆弱;在北美,预测显示靠近西海岸的度假村,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的度假村,面临着失去滑雪日的毁灭性威胁;而在澳大利亚,滑雪将变得不再可能。

为了保证「滑雪有雪」,越来越多的雪场运营商选择人造雪来弥补雪的空白。

在20世纪50年代,人造雪由一些美国度假村首次采用,制雪也从修补光滑的滑雪道到保证和延长雪季。然而对于滑雪者而言,天然雪却更得喜爱,他们认为天然雪更耐磨、耐融,运动员也认为天然雪更稳定可靠。

此外,人造雪背后过度的水力、电力资源消耗也被一些环保人士所批评,额外的制雪支出也被转移到滑雪者身上。

「滑雪不见人-人口结构变化」

对于冬季运动产业来说,更为直接的担忧是滑雪人数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顶峰。

滑雪,传统上与经济富裕程度相挂钩的一项运动。

即使是来自瑞士、奥地利等“雪上之国”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滑雪是一项「烧钱」的运动。而在富人世界,上了年纪的滑雪者正在逐渐放弃这项运动,尽管继续接触滑雪运动的人往往拥有更多的时间和财富。据统计,在美国,超过55岁的人占滑雪者的1/5;更加狂热的滑雪爱好者年龄更是有达72岁及以上。在英国,市场价值近30亿英镑的假日公司SkiWeenkends的顾客,超过2/3的滑雪者年龄在43到65岁之间。然而,由于众多原因,年轻滑雪者的数量增长并不显著。

此外,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势,富裕的人滑的雪越来越多,不富裕的人滑的雪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非白人对滑雪失去了兴趣。在欧洲,即使是奥地利和瑞士,这样被称为滑雪板上的国家,滑雪的人也越来越少。

2022北京冬奥会将冰雪运动带到台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冰雪运动。根据清华大学一项以北京地区为对象的研究,资源投入在逐渐从夏季运动向冬季运动转移,人们对冬季运动的热情高涨。

来自Salford 商学院的教授Simon Chadwick 在接受采访时也说道:“就市场而言,中国是整个冬季运动产业的重要机遇,这个行业只能在中国寻求发展,否则英国、美国和欧洲将面临持续存在的利益威胁。”

世界各地的滑雪运营商都希望有一天潜在的巨大中国爱好者群体,即使是一小部分,在未来能够前往他们的度假村。这也是大多数人不承认他们面临黯淡未来的原因之一。

被誉为“白色鸦片”的滑雪运动在面临气候与人口变化的双重困境下,该何去何从?雪场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加剧,潜在的市场是否能够转化为实际需求?

在冬奥浪潮下匆匆忙忙进入滑雪产业的众多运营者或许该停下脚步仔细思索,减减速,以免到头得来一场“白色泡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全球滑雪产业遇上「双重困境 」:气候变暖,失去年轻人

在冬奥红利下,中国滑雪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仅2018年一年,新开业的滑雪场就有39家,滑雪场总数量更是达742家。不过,滑雪市场却在欧美逐渐遇冷。那么,在世界范围内,究竟滑雪产业遇到了怎样的问题呢?

文 | 体育产业生态圈 华雨

编辑 | 郭 阳

多洛米蒂山的顶峰在夏日的余辉中红粉交织;被誉为“白云岩女王”的马尔莫拉达冰川,一身极白透出帝王般的威严。慢慢靠近马尔莫拉达,你却会发现这位自然界的王者,正在默默哭泣,无数融水流淌在她的脸上。

马尔莫拉达冰川位于意大利特伦蒂诺区的马尔莫拉达山上,它是阿尔卑斯山多洛米蒂山脉中唯一的冰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地利和意大利军队的边界线越过马尔莫拉达,两方斗争激烈。随着冰川的融化,战争时期的士兵遗体以及战时物品不断出现在冰川表面。

「滑雪不见雪-气候变暖」

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温室气体的排放到目前为止已使得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1℃,在这其中,阿尔卑斯山受到的影响更大,升温了大约2℃。作为全球的冬季运动胜地,围绕冬季运动发展的体育产业将原本贫穷的阿尔卑斯山谷变成了高品质生活的代表。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阿尔卑斯的体育产业受到了来自气候的威胁。

达沃斯冰雪研究中心的Christoph Marty指出,由于气候的变化,现在阿尔卑斯的雪来得更晚、融化得更早 ,积雪变得更薄(见下图)。到本世纪末,1200米以下的阿尔卑斯山区将会有少量积雪,1800米以下的山区甚至会少的更多。

冬季平均气温及积雪厚度 Via The Economist.com

冬季运动集聚的冬奥会在气候变暖前又该如何?

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丹尼尔·斯科特、奥地利因斯特鲁克大学的罗伯特·特斯泰格等学者,选择了以往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从1924年的夏蒙妮到即将在2022年举办冬奥会的北京作为研究对象来观察气候变暖情况。研究发现,即使为了达到2015年巴黎气候协议的目标而削减排放量,21个城市中只有13个看起来确实「足够冷」,可以在2050年代举办雪上运动。在温室气体高排放的情况下,2080年代可举办雪上运动的城市将降至8个(见下图)

Via The Economist.com

此前多届冬奥会已曾出现过赛季「不见雪」的情况。

2010年,一向以冬季降雪量大、积雪厚、雪期长闻名的温哥华在冬奥会开幕前,天气一反常态,平均气温都在10℃左右,而往年1月,温哥华的气温只有5℃左右。毫雪未降,连续十天降雨的天气让情况变得更糟。组委会最后通过人造雪和安排直升机将高海拔地区的雪运到赛事举办区,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等比赛项目才得以进行。

而早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已敲响了警钟。据预测,在666个高山滑雪胜地中,如果该地区再加温2℃,大约40%的运营商将无法获得足够的积雪来保障100天的滑雪期(一般被认为盈利的基本保障);如果温度升高4℃,大约70%的雪场将就此消失。位于德国境内的部分阿尔卑斯山区更是脆弱;在北美,预测显示靠近西海岸的度假村,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的度假村,面临着失去滑雪日的毁灭性威胁;而在澳大利亚,滑雪将变得不再可能。

为了保证「滑雪有雪」,越来越多的雪场运营商选择人造雪来弥补雪的空白。

在20世纪50年代,人造雪由一些美国度假村首次采用,制雪也从修补光滑的滑雪道到保证和延长雪季。然而对于滑雪者而言,天然雪却更得喜爱,他们认为天然雪更耐磨、耐融,运动员也认为天然雪更稳定可靠。

此外,人造雪背后过度的水力、电力资源消耗也被一些环保人士所批评,额外的制雪支出也被转移到滑雪者身上。

「滑雪不见人-人口结构变化」

对于冬季运动产业来说,更为直接的担忧是滑雪人数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顶峰。

滑雪,传统上与经济富裕程度相挂钩的一项运动。

即使是来自瑞士、奥地利等“雪上之国”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滑雪是一项「烧钱」的运动。而在富人世界,上了年纪的滑雪者正在逐渐放弃这项运动,尽管继续接触滑雪运动的人往往拥有更多的时间和财富。据统计,在美国,超过55岁的人占滑雪者的1/5;更加狂热的滑雪爱好者年龄更是有达72岁及以上。在英国,市场价值近30亿英镑的假日公司SkiWeenkends的顾客,超过2/3的滑雪者年龄在43到65岁之间。然而,由于众多原因,年轻滑雪者的数量增长并不显著。

此外,存在着这样一种趋势,富裕的人滑的雪越来越多,不富裕的人滑的雪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非白人对滑雪失去了兴趣。在欧洲,即使是奥地利和瑞士,这样被称为滑雪板上的国家,滑雪的人也越来越少。

2022北京冬奥会将冰雪运动带到台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冰雪运动。根据清华大学一项以北京地区为对象的研究,资源投入在逐渐从夏季运动向冬季运动转移,人们对冬季运动的热情高涨。

来自Salford 商学院的教授Simon Chadwick 在接受采访时也说道:“就市场而言,中国是整个冬季运动产业的重要机遇,这个行业只能在中国寻求发展,否则英国、美国和欧洲将面临持续存在的利益威胁。”

世界各地的滑雪运营商都希望有一天潜在的巨大中国爱好者群体,即使是一小部分,在未来能够前往他们的度假村。这也是大多数人不承认他们面临黯淡未来的原因之一。

被誉为“白色鸦片”的滑雪运动在面临气候与人口变化的双重困境下,该何去何从?雪场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日益加剧,潜在的市场是否能够转化为实际需求?

在冬奥浪潮下匆匆忙忙进入滑雪产业的众多运营者或许该停下脚步仔细思索,减减速,以免到头得来一场“白色泡沫”。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