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广电总局重点审查: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注水剧翻拍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广电总局重点审查: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注水剧翻拍剧

7月12日,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召开“电视剧内容管理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省级管理部门全面强化内容把关,加强行业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对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的备案公示审核和内容审查,治理“老剧翻拍”不良创作倾向。

文 |网络大电影  猫叔

7月12日,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召开“电视剧内容管理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省级管理部门全面强化内容把关,加强行业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对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的备案公示审核和内容审查,治理“老剧翻拍”不良创作倾向。

而在7月3日,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到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调研时也强调,“针对注水剧、宫斗剧、翻拍剧、演员高片酬等问题,深入挖掘瓶颈症结,始终保持高压”。

虽然广电总局对于注水剧、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翻拍剧的创作方向一直都有引导,网络上各种传言也很多,但公开点名要求加强审查和治理,这似乎还是第一次。

网络大电影(ID:wxs360)结合以往政策,对广电总局重点审查和治理的电视剧类型,进行逐一解读。

“注水剧”已经在“瘦身”

数据显示,2004年-2008年,国内播出的电视剧平均每部控制在30集之内;2009年至2012年,延长至35集;到了2015年,已经达到平均每部42集。

2017年以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海上牧云记》75集,《重耳传奇》72集,《思美人》72集,《如懿传》87集。

剧集注水的背后,其实是利益的驱动,多拍几集,无非想多卖几个钱而已。如今省级管理部门针对“注水剧”进行施压,电视剧“瘦身”势在必行,其实效果已经显而易见。

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58部、2002集,平均每部34.5集,而去年同期平均每部39.7集,平均每部减少了整整5集。

正在优酷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从备案初期的60集,变成了如今播出的48集,已经“瘦身”

在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月报备案通报中,72%的变更电视剧集数在减少,《长安诺》从68集变成了61集,《一路繁花香正浓》从40集变成了36集,《大明风华》从70集变更为62集,《弹孔》从49集变更为39集……

限制的不是古装剧,而是宫斗剧

广电总局对宫斗剧的调控由来已久,从2011到2019,已历时九年,而且不断加码,有些是有明文规定,有些却一直是坊间传闻。

早在2011,广电总局就正式禁止宫斗剧在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

2013年6月,广电总局出台《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调控管理办法》,要求古装题材每月和年度播出的总集数都不得超过总数的15%,原则上两部古装剧不能接档播出。

2017年6月,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强调“宣传活动期间,各省级卫视频道原则上不得安排古装剧、偶像剧等娱乐性较强的电视剧播出,确保与整体氛围相协调”。

进入2019年,《延禧攻略》《如懿传》被紧急喊停,有的卫视还没播完就被拦腰掐断,一度网传最严“限古令”。但6月份以后,《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宸汐缘》等古装剧集体放闸。

某视频平台编审负责人列出了12个“政策雷区”,其中“宫斗”赫然在列。

事实证明,所谓的“限古令”,其实只是“限宫令”。2019古装题材依然不少,但宫斗题材已几近消失。

抗日剧、谍战剧≠抗战神剧

中国的“抗日神剧”一直都是一个奇葩的存在,你永远也想不到,这短短四个字之间蕴含着怎样的信息量,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石头砸飞机……

抗日神剧曾经历了“黄金十年”,后来出现了“剿匪神剧”、“谍战神剧”,还是熟悉的演员,还是同样的雷人!

这些“雷剧”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喜好,将武侠、言情、偶像、心理、战争,甚至魔幻跟历史融为一体,不仅侮辱历史,更侮辱观众智商!

其实对于抗日雷剧,广电总局早就三令五申,但因为地方广电局与国家总局在审查尺度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广阔的地面频道,让抗日神剧有了存活空间。

而现在,广电总局要求各省级管理部门全面强化内容把关,加强行业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对抗战剧、谍战剧的备案公示审核和内容审查,相信那种往日的“神剧”也该销声匿迹了。

2019年6月广电总局电视剧备案公示中,电视剧共58部,抗战、谍战题材仅2部,分别是《九个弹孔》和《密战1949》。

“老剧翻拍”,不能想拍就拍

从2018年开始,影视圈掀起了一股“翻拍热潮”,《康熙王朝》《我爱我家》《渴望》《血色浪漫》《编辑部的故事》《绝代双骄》《金粉世家》《半生缘》《还珠格格》《红苹果乐园》《天国的嫁衣》《粉红女郎》《恶作剧之吻》《仙剑奇侠传》,金庸剧更是隔几年就翻拍一次,《神雕侠侣》《雪山飞狐》《天龙八部》也已经提上翻拍日程。

“老剧翻拍”是原创力不足的表现,而“翻拍毁经典”已经成为了观众对翻拍剧的普遍认识。2018年《新笑傲江湖》《寻秦记》《流星花园》等翻拍剧就曾被网友疯狂吐槽,直接翻车,毫无水花,那些仓促的准备与脱离原作的再创新反倒让翻拍出的剧集成为“笑柄”。

而广电总局治理“翻拍剧”早有迹象,4月份播出的《封神演义》就曾惨遭“阉割”,大结局还没上线就被停播,现在搜索“封神演义”,全部剧集都已经被下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封神演义》被下架的原因是对神话人物的设定颠覆过大,神话剧简直变成了宫斗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电总局并不是完全禁止“老剧翻拍”,只是在治理不良创作倾向,不能再像原来那样想拍就拍。

老剧翻拍,即便不能超越原作,也至少要保持对原作的敬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广电总局重点审查: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注水剧翻拍剧

7月12日,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召开“电视剧内容管理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省级管理部门全面强化内容把关,加强行业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对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的备案公示审核和内容审查,治理“老剧翻拍”不良创作倾向。

文 |网络大电影  猫叔

7月12日,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召开“电视剧内容管理工作专题会议”,要求各省级管理部门全面强化内容把关,加强行业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对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的备案公示审核和内容审查,治理“老剧翻拍”不良创作倾向。

而在7月3日,广电总局局长聂辰席到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调研时也强调,“针对注水剧、宫斗剧、翻拍剧、演员高片酬等问题,深入挖掘瓶颈症结,始终保持高压”。

虽然广电总局对于注水剧、宫斗剧、抗战剧、谍战剧、翻拍剧的创作方向一直都有引导,网络上各种传言也很多,但公开点名要求加强审查和治理,这似乎还是第一次。

网络大电影(ID:wxs360)结合以往政策,对广电总局重点审查和治理的电视剧类型,进行逐一解读。

“注水剧”已经在“瘦身”

数据显示,2004年-2008年,国内播出的电视剧平均每部控制在30集之内;2009年至2012年,延长至35集;到了2015年,已经达到平均每部42集。

2017年以后,这种情况更加严重,《海上牧云记》75集,《重耳传奇》72集,《思美人》72集,《如懿传》87集。

剧集注水的背后,其实是利益的驱动,多拍几集,无非想多卖几个钱而已。如今省级管理部门针对“注水剧”进行施压,电视剧“瘦身”势在必行,其实效果已经显而易见。

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58部、2002集,平均每部34.5集,而去年同期平均每部39.7集,平均每部减少了整整5集。

正在优酷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从备案初期的60集,变成了如今播出的48集,已经“瘦身”

在2019年6月全国电视剧月报备案通报中,72%的变更电视剧集数在减少,《长安诺》从68集变成了61集,《一路繁花香正浓》从40集变成了36集,《大明风华》从70集变更为62集,《弹孔》从49集变更为39集……

限制的不是古装剧,而是宫斗剧

广电总局对宫斗剧的调控由来已久,从2011到2019,已历时九年,而且不断加码,有些是有明文规定,有些却一直是坊间传闻。

早在2011,广电总局就正式禁止宫斗剧在上星频道黄金档播出。

2013年6月,广电总局出台《卫视综合频道电视剧播出调控管理办法》,要求古装题材每月和年度播出的总集数都不得超过总数的15%,原则上两部古装剧不能接档播出。

2017年6月,广电总局发布《通知》,强调“宣传活动期间,各省级卫视频道原则上不得安排古装剧、偶像剧等娱乐性较强的电视剧播出,确保与整体氛围相协调”。

进入2019年,《延禧攻略》《如懿传》被紧急喊停,有的卫视还没播完就被拦腰掐断,一度网传最严“限古令”。但6月份以后,《长安十二时辰》《陈情令》《宸汐缘》等古装剧集体放闸。

某视频平台编审负责人列出了12个“政策雷区”,其中“宫斗”赫然在列。

事实证明,所谓的“限古令”,其实只是“限宫令”。2019古装题材依然不少,但宫斗题材已几近消失。

抗日剧、谍战剧≠抗战神剧

中国的“抗日神剧”一直都是一个奇葩的存在,你永远也想不到,这短短四个字之间蕴含着怎样的信息量,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石头砸飞机……

抗日神剧曾经历了“黄金十年”,后来出现了“剿匪神剧”、“谍战神剧”,还是熟悉的演员,还是同样的雷人!

这些“雷剧”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喜好,将武侠、言情、偶像、心理、战争,甚至魔幻跟历史融为一体,不仅侮辱历史,更侮辱观众智商!

其实对于抗日雷剧,广电总局早就三令五申,但因为地方广电局与国家总局在审查尺度上存在差异,尤其是广阔的地面频道,让抗日神剧有了存活空间。

而现在,广电总局要求各省级管理部门全面强化内容把关,加强行业综合治理,重点加强对抗战剧、谍战剧的备案公示审核和内容审查,相信那种往日的“神剧”也该销声匿迹了。

2019年6月广电总局电视剧备案公示中,电视剧共58部,抗战、谍战题材仅2部,分别是《九个弹孔》和《密战1949》。

“老剧翻拍”,不能想拍就拍

从2018年开始,影视圈掀起了一股“翻拍热潮”,《康熙王朝》《我爱我家》《渴望》《血色浪漫》《编辑部的故事》《绝代双骄》《金粉世家》《半生缘》《还珠格格》《红苹果乐园》《天国的嫁衣》《粉红女郎》《恶作剧之吻》《仙剑奇侠传》,金庸剧更是隔几年就翻拍一次,《神雕侠侣》《雪山飞狐》《天龙八部》也已经提上翻拍日程。

“老剧翻拍”是原创力不足的表现,而“翻拍毁经典”已经成为了观众对翻拍剧的普遍认识。2018年《新笑傲江湖》《寻秦记》《流星花园》等翻拍剧就曾被网友疯狂吐槽,直接翻车,毫无水花,那些仓促的准备与脱离原作的再创新反倒让翻拍出的剧集成为“笑柄”。

而广电总局治理“翻拍剧”早有迹象,4月份播出的《封神演义》就曾惨遭“阉割”,大结局还没上线就被停播,现在搜索“封神演义”,全部剧集都已经被下架。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封神演义》被下架的原因是对神话人物的设定颠覆过大,神话剧简直变成了宫斗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电总局并不是完全禁止“老剧翻拍”,只是在治理不良创作倾向,不能再像原来那样想拍就拍。

老剧翻拍,即便不能超越原作,也至少要保持对原作的敬意。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