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唐宁:金融科技是国际大趋势,并非短线操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唐宁:金融科技是国际大趋势,并非短线操作

未来各类金融机构间将会有不同的定位,也将会有大银行做大银行的事儿,小银行做小银行的事儿,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的一些机构做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的事儿。

图片来源:FREERANCE

作者:洪铭宇

金融科技浪潮风云而至,手握新兴技术的互联网巨头一度与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对垒”之势,但要明确的一点是再强大的科技也不会动摇金融的本质。

当前,强监管趋势下,伴随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不少互联网新势力纷纷选择收敛锋芒、主动撤回科技服务的边界,打破“对垒”局面,转而向“融合”靠拢。

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主办的“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在京召开,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出席并就“金融科技助力小微企业”的议题发表演讲。会后,围绕金融科技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唐宁接受了界面记者的专访。

界面新闻:您具体是如何理解金融科技的呢?

唐宁:首先,金融科技主要是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解决过去金融未能够充分解决的需求。尽管过去的金融人士和金融机构也很努力,但是仍有一些需求没有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归结原因,并非他们不认真,而是他们的工具还未到位。

举例来说,如何识别熊晓鸽、徐小平等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偏好?这一问题在过去是具有非常高难度的,但我相信,在下一阶段选择利用科技去解决将成为可能。

其次,金融科技是国际大趋势,并非短线操作。在这个基础上,我很欣赏一种说法,即通常人们会高估一件事情的短期作用,例如,某一件事情特别好,然后人们蜂拥而至,开始参与和炒作,但事实往往会证明,人们高估了对结果的预期。即实际上这件事情的短期效果并不一定有那么乐观的同时,仍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于是受到伤害的人们开始选择退避三舍,而这一点在中国参与者身上表现尤为明确。因此针对金融科技,我认为要理性,既不对短期的效应高估,但是也一定不要低估长期的效应。因为它是一个趋势性的大事。

界面新闻: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都没有提出很完善的解决方法,小微企业的征信不足、数据难以搜集,对银行传统的风控挑战很大,那么您认为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小微企业跟银行比有哪些优势呢?

唐宁:我认为建立的高效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金融体系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多元的体系,是不同类型的机构以不同的资源禀赋去满足不同客群的不同需求的体系。我不太能够想象未来会是一种银行或者是其他任何一类机构包打天下的事儿,所以我认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方向之一将是未来会有更加多元的机构组成。

这意味着,未来各类金融机构间将会有不同的定位,也将会有大银行做大银行的事儿,小银行做小银行的事儿,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的一些机构做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的事儿。

其次,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小微企业的优势是什么呢?从两个角度来讲

第一,我们同银行对于人群的细分有非常明确的策略打法。举例来讲,银行往往根据其风险防控的尺度可能到某一个借款的额度便不再下延。而宜信可以利用自身技术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信息数据做好相应的搜集,做好反欺诈,前期的风控的准备为其提供服务,简而言之,我们同银行各有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也可能会伴随着合作。   

第二、金融是多元的,一个小微企业需求也是多元的,根据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服务。举例而言,如果小微企业的需求是成为未来的Google,未来的微软,那么就应该与天使投资人以及A轮、B轮的机构投资人对接,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很有可能无法服务不了这类企业,因为这很有可能发生期限错配,即企业需要十年的资金,但是银行却只有六个月的资金,这是资管新规不支持的方式。

总之,应当是针对某一些机构的需求由合适的供给参与对接,这个也是我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

界面新闻:现今,很多银行也纷纷在成立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相信未来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数量也将会不断增加,您觉得这是否会同您产生竞争呢?

唐宁:我认为完全不矛盾,反而更好。过去的银行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但是下一阶段银行也需要同外部进行更多的合作,这个就需要很多的金融科技方面的研发。

界面新闻:智能投顾的产生与发展应该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您认为未来它是否会对理财经理产生威胁?

唐宁:我有一个预言,未来的财富管理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定是多渠道、多触点的,一定不会是完全取代人。但与此同时,人应该更加善用科技,通过科技的帮助让他从琐碎的事务性的环节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好的做高附加值的工作。

现今,在财富管理行业,理财规划师大量时间和精力被一些事务性的流程、工作羁绊,被迫做一些低效、无效的工作。例如理财规划师见客户之前往往就需要花大量时间生成客户的理财报告,但如果这个报告用科技的工具支持,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唐宁:金融科技是国际大趋势,并非短线操作

未来各类金融机构间将会有不同的定位,也将会有大银行做大银行的事儿,小银行做小银行的事儿,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的一些机构做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的事儿。

图片来源:FREERANCE

作者:洪铭宇

金融科技浪潮风云而至,手握新兴技术的互联网巨头一度与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对垒”之势,但要明确的一点是再强大的科技也不会动摇金融的本质。

当前,强监管趋势下,伴随银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不少互联网新势力纷纷选择收敛锋芒、主动撤回科技服务的边界,打破“对垒”局面,转而向“融合”靠拢。

近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和金融城主办的“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北京)峰会”在京召开,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出席并就“金融科技助力小微企业”的议题发表演讲。会后,围绕金融科技行业的现状和发展,唐宁接受了界面记者的专访。

界面新闻:您具体是如何理解金融科技的呢?

唐宁:首先,金融科技主要是用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解决过去金融未能够充分解决的需求。尽管过去的金融人士和金融机构也很努力,但是仍有一些需求没有解决或者没有解决好,归结原因,并非他们不认真,而是他们的工具还未到位。

举例来说,如何识别熊晓鸽、徐小平等天使投资人的投资偏好?这一问题在过去是具有非常高难度的,但我相信,在下一阶段选择利用科技去解决将成为可能。

其次,金融科技是国际大趋势,并非短线操作。在这个基础上,我很欣赏一种说法,即通常人们会高估一件事情的短期作用,例如,某一件事情特别好,然后人们蜂拥而至,开始参与和炒作,但事实往往会证明,人们高估了对结果的预期。即实际上这件事情的短期效果并不一定有那么乐观的同时,仍然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于是受到伤害的人们开始选择退避三舍,而这一点在中国参与者身上表现尤为明确。因此针对金融科技,我认为要理性,既不对短期的效应高估,但是也一定不要低估长期的效应。因为它是一个趋势性的大事。

界面新闻: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难题,各国都没有提出很完善的解决方法,小微企业的征信不足、数据难以搜集,对银行传统的风控挑战很大,那么您认为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小微企业跟银行比有哪些优势呢?

唐宁:我认为建立的高效的、健康的、可持续的金融体系应该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多元的体系,是不同类型的机构以不同的资源禀赋去满足不同客群的不同需求的体系。我不太能够想象未来会是一种银行或者是其他任何一类机构包打天下的事儿,所以我认为金融体系的重要方向之一将是未来会有更加多元的机构组成。

这意味着,未来各类金融机构间将会有不同的定位,也将会有大银行做大银行的事儿,小银行做小银行的事儿,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的一些机构做数字普惠金融相关的事儿。

其次,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小微企业的优势是什么呢?从两个角度来讲

第一,我们同银行对于人群的细分有非常明确的策略打法。举例来讲,银行往往根据其风险防控的尺度可能到某一个借款的额度便不再下延。而宜信可以利用自身技术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的信息数据做好相应的搜集,做好反欺诈,前期的风控的准备为其提供服务,简而言之,我们同银行各有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也可能会伴随着合作。   

第二、金融是多元的,一个小微企业需求也是多元的,根据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服务。举例而言,如果小微企业的需求是成为未来的Google,未来的微软,那么就应该与天使投资人以及A轮、B轮的机构投资人对接,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很有可能无法服务不了这类企业,因为这很有可能发生期限错配,即企业需要十年的资金,但是银行却只有六个月的资金,这是资管新规不支持的方式。

总之,应当是针对某一些机构的需求由合适的供给参与对接,这个也是我理解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

界面新闻:现今,很多银行也纷纷在成立自己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相信未来银行系金融科技公司的数量也将会不断增加,您觉得这是否会同您产生竞争呢?

唐宁:我认为完全不矛盾,反而更好。过去的银行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体系。但是下一阶段银行也需要同外部进行更多的合作,这个就需要很多的金融科技方面的研发。

界面新闻:智能投顾的产生与发展应该是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您认为未来它是否会对理财经理产生威胁?

唐宁:我有一个预言,未来的财富管理一定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定是多渠道、多触点的,一定不会是完全取代人。但与此同时,人应该更加善用科技,通过科技的帮助让他从琐碎的事务性的环节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好的做高附加值的工作。

现今,在财富管理行业,理财规划师大量时间和精力被一些事务性的流程、工作羁绊,被迫做一些低效、无效的工作。例如理财规划师见客户之前往往就需要花大量时间生成客户的理财报告,但如果这个报告用科技的工具支持,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