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无人伏法认罪的公海谋杀案(内含视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无人伏法认罪的公海谋杀案(内含视频)

虽然海盗袭击事件数量已经急剧下降,但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数不胜数。在海上,匿名是通行法则。

来源:网络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迦哈立德港,一名男子在海上漂浮着。在被子弹射中脑袋前他曾举起双手做出投降的姿势。之后,他脸朝下漂浮在海面上,鲜血染红了蓝色的海水。

在接下来的6分58秒里,一场屠杀缓慢上演。另外还有三名男子漂浮在海上,其中有人抓着看起来像是倾覆木船残骸的东西,他们被几艘巨大的白色金枪鱼捕捞船包围。蔚蓝澄净的天空在上,浪涛汹涌的海洋在下。渔船的马达响起空转的轰鸣声,船上的人则瞄准这几个手无寸铁的男人射击,打出了至少40发子弹。

“开枪!开枪!开枪!”当最后一个人被击毙时,一艘渔船的扬声器中传出这样的命令。不久后,甲板上一伙船员模样的人开始嬉笑着自拍。

尽管在至少4艘船上有几十个目击者,没有人说得清这起谋杀案的始终。甚至没有人去向警方报告这起事件——在现有海洋法的框架内没有这样的要求,也没有明确的指示,指导辗转于各个海港的海员们主动向官方汇报意外事件。直到去年,有人在一辆斐济出租车上捡到一部手机,手机上有记录这起屠杀的视频,执法人员才获知此事。随后,有人将该视频传到了网络上。

由于尸体下落不明、死者身份不明、枪击事件地点不明,因此很难决定该由哪国政府来主导调查此事。台湾渔业部门看完视频后联系到了出现在案发现场的一艘台湾渔船,但船长对案发现场发生了什么所知甚少。台湾渔业当局认为,这些死者是袭击渔船失败反被枪杀的海盗。但海事安全专家们警告称,海盗袭击已经成为掩盖海上致命事件的便利借口。那些人也有可能是出现在争议水域的当地渔民、哗变的船员、被抛弃的偷渡者或偷鱼和鱼饵的窃贼。

“即刻处决、自发报复行为、过激防卫,随便你怎么形容。”国际船长、大副和领航员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asters, Mates & Pilots)的律师Klaus Luhta说,“归根结底,这是一起海上谋杀案,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允许这样的事件发生。”

航海历史学家认为,自二战以来,从来没有如此多数量的船只出海,而船上配备的武器也更多,危险性更大。根据海事安全官员、保险业专家和海军研究者的估算,每年都有几千名海员遭遇海上暴力,其中数百人甚至被杀害。根据《纽约时报》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仅仅在西印度洋、东南亚海域和西非的几内亚湾三个地方就有超过5200名海员被海盗和抢劫者袭击、超过500名海员被俘虏。

自2008年起,许多商业船只开始雇佣私人保安,因为海盗猖獗到开始在更大范围的水域行动,这远远超出了政府执法力量的行动范围。在海上,持枪警卫成了稀疏平常之事,海上移动军械库产业甚至应运而生。这些一半是储藏库、一半是船员宿舍的船只里装载着几百支冲锋枪、小型武器和弹药,出没在国际海域的高危地带。保安人员在船上随时待命——有时甚至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等待数月——接受下一次护卫任务。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像电影《菲利普船长》(Captain Phillips)中那样的针对大型集装箱船的海盗袭击事件数量已经急剧下降,但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数不胜数。

渔船间的暴力事件也愈发常见和严重。补贴丰厚的中国内地和台湾渔船正咄咄逼人地开拓自己的势力范围,斐济金枪鱼捕捞船船主协会(The Fiji Tuna Boat Owners Association)主席Graham Southwick说到。雷达探测器和鱼群聚集工具的更多使用加剧了渔民间的冲突,因为这些工具导致渔民们更容易聚集到同一地点捕鱼。“捕鱼量减少,怒火点燃,打斗开始,”Southwick说,“在这些船上,杀人事件并不稀奇。”

渔船间的暴力犯罪率比油轮、货轮或客轮的暴力犯罪率高20倍不止,Charles N. Dragonette称。2012年前,他一直为美国海军情报局(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追踪全球的海上袭击事件。“只要受害者不是欧洲人或美国人,无论是印尼人、马来人、越南人、菲律宾人,这些事件都不会引起什么关注。”他说。

很少有人对海上犯罪行为提起诉讼。据一位前美国海岸警卫队官员称,被揭发的案件不到1%。因为许多船只没有购买保险,船长不愿因警方调查让警察上船搜查,延误航期。为数不多的巡逻国际海域的军舰和执法人员,通常被禁止登上悬挂其他国家国旗的船只,除非获得许可。愿意开口的目击者非常少,物证亦然。

海上暴力事件和陆地上的非常不同,Dragonette说。“在岸上,无论遇到多么残暴的压制、无论当地政府多么腐败,总有人能够查明受害者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已经死亡。但在海上,匿名是通行法则。”

翻译:林子人

观看视频,请点击: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MURDER AT SEA: CAPTURED ON VIDEO, BUT KILLERS GO FRE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无人伏法认罪的公海谋杀案(内含视频)

虽然海盗袭击事件数量已经急剧下降,但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数不胜数。在海上,匿名是通行法则。

来源:网络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迦哈立德港,一名男子在海上漂浮着。在被子弹射中脑袋前他曾举起双手做出投降的姿势。之后,他脸朝下漂浮在海面上,鲜血染红了蓝色的海水。

在接下来的6分58秒里,一场屠杀缓慢上演。另外还有三名男子漂浮在海上,其中有人抓着看起来像是倾覆木船残骸的东西,他们被几艘巨大的白色金枪鱼捕捞船包围。蔚蓝澄净的天空在上,浪涛汹涌的海洋在下。渔船的马达响起空转的轰鸣声,船上的人则瞄准这几个手无寸铁的男人射击,打出了至少40发子弹。

“开枪!开枪!开枪!”当最后一个人被击毙时,一艘渔船的扬声器中传出这样的命令。不久后,甲板上一伙船员模样的人开始嬉笑着自拍。

尽管在至少4艘船上有几十个目击者,没有人说得清这起谋杀案的始终。甚至没有人去向警方报告这起事件——在现有海洋法的框架内没有这样的要求,也没有明确的指示,指导辗转于各个海港的海员们主动向官方汇报意外事件。直到去年,有人在一辆斐济出租车上捡到一部手机,手机上有记录这起屠杀的视频,执法人员才获知此事。随后,有人将该视频传到了网络上。

由于尸体下落不明、死者身份不明、枪击事件地点不明,因此很难决定该由哪国政府来主导调查此事。台湾渔业部门看完视频后联系到了出现在案发现场的一艘台湾渔船,但船长对案发现场发生了什么所知甚少。台湾渔业当局认为,这些死者是袭击渔船失败反被枪杀的海盗。但海事安全专家们警告称,海盗袭击已经成为掩盖海上致命事件的便利借口。那些人也有可能是出现在争议水域的当地渔民、哗变的船员、被抛弃的偷渡者或偷鱼和鱼饵的窃贼。

“即刻处决、自发报复行为、过激防卫,随便你怎么形容。”国际船长、大副和领航员组织(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asters, Mates & Pilots)的律师Klaus Luhta说,“归根结底,这是一起海上谋杀案,但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会允许这样的事件发生。”

航海历史学家认为,自二战以来,从来没有如此多数量的船只出海,而船上配备的武器也更多,危险性更大。根据海事安全官员、保险业专家和海军研究者的估算,每年都有几千名海员遭遇海上暴力,其中数百人甚至被杀害。根据《纽约时报》统计的数据显示,去年仅仅在西印度洋、东南亚海域和西非的几内亚湾三个地方就有超过5200名海员被海盗和抢劫者袭击、超过500名海员被俘虏。

自2008年起,许多商业船只开始雇佣私人保安,因为海盗猖獗到开始在更大范围的水域行动,这远远超出了政府执法力量的行动范围。在海上,持枪警卫成了稀疏平常之事,海上移动军械库产业甚至应运而生。这些一半是储藏库、一半是船员宿舍的船只里装载着几百支冲锋枪、小型武器和弹药,出没在国际海域的高危地带。保安人员在船上随时待命——有时甚至要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等待数月——接受下一次护卫任务。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时间中,像电影《菲利普船长》(Captain Phillips)中那样的针对大型集装箱船的海盗袭击事件数量已经急剧下降,但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数不胜数。

渔船间的暴力事件也愈发常见和严重。补贴丰厚的中国内地和台湾渔船正咄咄逼人地开拓自己的势力范围,斐济金枪鱼捕捞船船主协会(The Fiji Tuna Boat Owners Association)主席Graham Southwick说到。雷达探测器和鱼群聚集工具的更多使用加剧了渔民间的冲突,因为这些工具导致渔民们更容易聚集到同一地点捕鱼。“捕鱼量减少,怒火点燃,打斗开始,”Southwick说,“在这些船上,杀人事件并不稀奇。”

渔船间的暴力犯罪率比油轮、货轮或客轮的暴力犯罪率高20倍不止,Charles N. Dragonette称。2012年前,他一直为美国海军情报局(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追踪全球的海上袭击事件。“只要受害者不是欧洲人或美国人,无论是印尼人、马来人、越南人、菲律宾人,这些事件都不会引起什么关注。”他说。

很少有人对海上犯罪行为提起诉讼。据一位前美国海岸警卫队官员称,被揭发的案件不到1%。因为许多船只没有购买保险,船长不愿因警方调查让警察上船搜查,延误航期。为数不多的巡逻国际海域的军舰和执法人员,通常被禁止登上悬挂其他国家国旗的船只,除非获得许可。愿意开口的目击者非常少,物证亦然。

海上暴力事件和陆地上的非常不同,Dragonette说。“在岸上,无论遇到多么残暴的压制、无论当地政府多么腐败,总有人能够查明受害者是谁,他们在哪里,他们是否已经死亡。但在海上,匿名是通行法则。”

翻译:林子人

观看视频,请点击:

来源:纽约时报

原标题:MURDER AT SEA: CAPTURED ON VIDEO, BUT KILLERS GO FREE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