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买够200万重疾保额后,我终于生得起病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买够200万重疾保额后,我终于生得起病了

如今,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人,重疾保障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图片来源:Life of Pix

作者:黑猫

曾经看过一篇自述,我是80后,我不敢生病,不敢死亡,我是独生子女,上有二老,下有二小,还有妻子和丈人丈母,我没有生病的资格,不仅仅是我无法面对那长长的医院帐单,更无法面对每月一万多的固定支出和一万多的贷款,我感觉自己真的没有资格生病,所以每次感冒发烧我都会很谨慎。

这篇自述,长达四千多字,但我反反复复地看了有三遍,虽说我没有那么明显的焦虑,但是心底总是觉得有事情放不下。

昨天,我和太太各自加保了一份重疾,额度都是50万。

至此,我们的重疾保障配置终于画上了“句号”。

再过十来天就31周岁,也完成了自己的目标,30岁配够足额的重疾。

我认为的足额,在当今的年代,是200万,这个数字不多,也不少,至少在我可以放眼的30年,我觉得足够。

先说说200万的组合吧,80万终身型,每年陆陆续续买的,几乎每年都是1020万保额,50万定期重疾,交30年保到70周岁,我选择了一个返还120%所交保费的,就当存一笔安全的养老钱,算算这类型的产品irr也有4.8%左右,性价比不错,另外80万重疾,交11的纯消费型,估计保到50左右就不保了。

每个人配置重疾逻辑不一样,所以没有谁对谁错,只有额度合适和内心安心。

一年的保费,终身型2万左右,交20年,便宜又实在。定期返还型,每年5600,三十岁交到六十岁,七十岁返还120%也不错。消费型,每年800块,便宜又实惠。加起来3万不到,还在承受范围内。

说完大致的重疾配置,再讲讲自己为什么也觉得,没有200万,不敢生病吧。

曾经,我也觉得自己虽说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但是低物欲,同时也没什么负债,医疗险充足,况且从事的保险行业也不存在一场重疾过后,收入巨大损失,反而可以现身说法,所以有一段时间,保额一直徘徊在100万左右,就觉得已经足够了。

虽说所有人会在理赔的时候希望可以赔付更多,但是每每看到保费支出,却又望而却步。

再想着通货膨胀,想着货币贬值,似乎真没必要买太多,过分占用现金流。

通过很多重大疾病的实际理赔案例,我发现重疾的开销实际也不高,有癌症,有心脏病,社保报销后实际开销也就在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个别极端案例除外,见过花掉600多万的)。人嘛,总有侥幸心理,即便平时头头是道,发展到自己身上,也是心存幻想,所以当买够100万左右保额的时候,真的觉得暂时已经足够了。

促使我最近一年内又加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许久之前看到的那篇文章。

而是赤裸裸的现状,之前觉得是生病的资格被剥夺,现在觉得买保险的资格也快没有了。

周围低龄化出现的一些病症,30来岁,甚至20多岁,甲状腺结节,乳腺囊肿,乳腺结节,肝囊肿,各种责任除外,特别是肺部小结节等,都是搁置受保(又称延期)。

每天处理照会和如实告知问题,让我觉得很无奈。

原来,阻碍未来的我们继续加保的,其实不是保费价格增长,不是收入问题,而是身体状况。

原来,加保也要趁早。

业内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比如储蓄型重疾占用现金流,实际回报低,无法抵御通胀。

消费型重疾又舍不得白白消费万一没有风险发生,或者万一定期重疾刚好结束就生病了呢?

很多人对此争论不休,结果导致客户不知买什么保险,错失最佳购买保障良机。

关于这些异议,我分享了我自己的几个思维模式。

等你老的时候,决定你是否有钱好好看病的,绝对不是你年轻时买了多少额度的重疾,而是你这辈子自己积累了多少财富。

等你老的时候,没有收入损失一说,只需要把病看好即可,医药条件和医疗费问题要特别考虑,一次性赔付多少意义不大。(不过现实就是老了想买医疗险只能呵呵,有医保通的小伙伴再次恭喜。)

年轻的时候,尤其是拼事业的时候,保额一定要足,起码重疾赔付要够10年的基本开支,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每年20万基本开销,10年就要200万,医疗费由医疗险承担,有房贷需要稳定现金流的请再加保,不然你真生不起病,北上广深的伙伴需要特别注意,重疾的持续治疗费用,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远比死亡一了百了杀伤力要大很多。

所以给到普通中产的建议,3050周岁,200万保额,5070周岁,150万保额,70周岁以上,100万保额。

很多人还问,要不要买终身消费型的,如此见仁见智的问题,今天不做太多讨论,有兴趣的可以一对一交流。

如果你看完了通篇,希望你回去一定抽时间翻翻保单,你有该有的资格都有了嘛?

来源:顾问云

原标题:买够200万重疾保额后,我终于生得起病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买够200万重疾保额后,我终于生得起病了

如今,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人,重疾保障正在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图片来源:Life of Pix

作者:黑猫

曾经看过一篇自述,我是80后,我不敢生病,不敢死亡,我是独生子女,上有二老,下有二小,还有妻子和丈人丈母,我没有生病的资格,不仅仅是我无法面对那长长的医院帐单,更无法面对每月一万多的固定支出和一万多的贷款,我感觉自己真的没有资格生病,所以每次感冒发烧我都会很谨慎。

这篇自述,长达四千多字,但我反反复复地看了有三遍,虽说我没有那么明显的焦虑,但是心底总是觉得有事情放不下。

昨天,我和太太各自加保了一份重疾,额度都是50万。

至此,我们的重疾保障配置终于画上了“句号”。

再过十来天就31周岁,也完成了自己的目标,30岁配够足额的重疾。

我认为的足额,在当今的年代,是200万,这个数字不多,也不少,至少在我可以放眼的30年,我觉得足够。

先说说200万的组合吧,80万终身型,每年陆陆续续买的,几乎每年都是1020万保额,50万定期重疾,交30年保到70周岁,我选择了一个返还120%所交保费的,就当存一笔安全的养老钱,算算这类型的产品irr也有4.8%左右,性价比不错,另外80万重疾,交11的纯消费型,估计保到50左右就不保了。

每个人配置重疾逻辑不一样,所以没有谁对谁错,只有额度合适和内心安心。

一年的保费,终身型2万左右,交20年,便宜又实在。定期返还型,每年5600,三十岁交到六十岁,七十岁返还120%也不错。消费型,每年800块,便宜又实惠。加起来3万不到,还在承受范围内。

说完大致的重疾配置,再讲讲自己为什么也觉得,没有200万,不敢生病吧。

曾经,我也觉得自己虽说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但是低物欲,同时也没什么负债,医疗险充足,况且从事的保险行业也不存在一场重疾过后,收入巨大损失,反而可以现身说法,所以有一段时间,保额一直徘徊在100万左右,就觉得已经足够了。

虽说所有人会在理赔的时候希望可以赔付更多,但是每每看到保费支出,却又望而却步。

再想着通货膨胀,想着货币贬值,似乎真没必要买太多,过分占用现金流。

通过很多重大疾病的实际理赔案例,我发现重疾的开销实际也不高,有癌症,有心脏病,社保报销后实际开销也就在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个别极端案例除外,见过花掉600多万的)。人嘛,总有侥幸心理,即便平时头头是道,发展到自己身上,也是心存幻想,所以当买够100万左右保额的时候,真的觉得暂时已经足够了。

促使我最近一年内又加保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许久之前看到的那篇文章。

而是赤裸裸的现状,之前觉得是生病的资格被剥夺,现在觉得买保险的资格也快没有了。

周围低龄化出现的一些病症,30来岁,甚至20多岁,甲状腺结节,乳腺囊肿,乳腺结节,肝囊肿,各种责任除外,特别是肺部小结节等,都是搁置受保(又称延期)。

每天处理照会和如实告知问题,让我觉得很无奈。

原来,阻碍未来的我们继续加保的,其实不是保费价格增长,不是收入问题,而是身体状况。

原来,加保也要趁早。

业内还有很多不同的观点,比如储蓄型重疾占用现金流,实际回报低,无法抵御通胀。

消费型重疾又舍不得白白消费万一没有风险发生,或者万一定期重疾刚好结束就生病了呢?

很多人对此争论不休,结果导致客户不知买什么保险,错失最佳购买保障良机。

关于这些异议,我分享了我自己的几个思维模式。

等你老的时候,决定你是否有钱好好看病的,绝对不是你年轻时买了多少额度的重疾,而是你这辈子自己积累了多少财富。

等你老的时候,没有收入损失一说,只需要把病看好即可,医药条件和医疗费问题要特别考虑,一次性赔付多少意义不大。(不过现实就是老了想买医疗险只能呵呵,有医保通的小伙伴再次恭喜。)

年轻的时候,尤其是拼事业的时候,保额一定要足,起码重疾赔付要够10年的基本开支,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每年20万基本开销,10年就要200万,医疗费由医疗险承担,有房贷需要稳定现金流的请再加保,不然你真生不起病,北上广深的伙伴需要特别注意,重疾的持续治疗费用,对于工作和生活的影响,远比死亡一了百了杀伤力要大很多。

所以给到普通中产的建议,3050周岁,200万保额,5070周岁,150万保额,70周岁以上,100万保额。

很多人还问,要不要买终身消费型的,如此见仁见智的问题,今天不做太多讨论,有兴趣的可以一对一交流。

如果你看完了通篇,希望你回去一定抽时间翻翻保单,你有该有的资格都有了嘛?

来源:顾问云

原标题:买够200万重疾保额后,我终于生得起病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