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极客财经社 李福来
编辑|李斌斌
7月22日午9点30分,在现场主持人的5秒倒数声下,预示着股票交易的锣声响起,中央两块大屏幕上随即跳出25家上市公司的开盘价格,科创板正式开市!
“科创板第一股”江苏苏州企业华兴源创,也在全国媒体的见证下正式登陆上交所,成为首批25家上市公司之一。
下午截至收盘,华兴源创开盘价为55.4元,最低价为39.59元/股,最高则达72.02元/股,最终报收55.5元/股,公司市值突破222.56亿元,排名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第五。
华兴源创董事长陈文源以市值165.23亿元荣登科创板富豪榜第一宝座。他和妻子张茜,以持股市值208.74亿元稳坐科创板首富地位。
01、夫妻店成科创板首富
根据机构对25家科创板企业实际控制人上市前的统计,17家企业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按照发行价,陈文源、张茜夫妻持股市值身家达到81.56亿元,列目前17家自然人控制的科创板企业之首,上市后,陈文源持股29770.7万股,市值达164.93亿元荣登科创版富豪榜第一。
华兴源创成立于2005年6月15日,陈文源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茜为公司董事至今。创立伊始,37岁的陈文源和34岁的张茜拿出100万,彼时陈文源出资90万,持股比例90%;张茜出资10万,持股比例10%。陈文源担任法定代表人。
创业之初,迈入不惑之年的两人,均已“小有成就”,身处高管之列。陈文源稳打稳干从基层的“技术员”,做到泰科检测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位;小三岁的妻子张茜也已经在苏州市耐得信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任职行政部部长。
在目前的华兴源创体系中,陈文源不仅是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其也是公司的5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
招股书对其介绍称,陈文源从事平板显示检测技术研究工作16 年,历经平板显示技术多次更新换代,专注于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精通压接、视觉对位、信号软件应用等多项技术。张茜自公司成立后,从2005 年6月至2015年7月一直担任华兴源创行政经理。两人发挥各自的特长,各司其职,一路抚育华兴”长大成人”。
另外,相比于其他拟科创板上市公司可能有数个投资机构以及上市公司增资入股不同,华兴源创除了陈文源和张茜两大股东以外,剩余股份基本由员工持股。预计未来首批科创板富豪持股市值还将有较大的变化,有的甚至还会有较大幅度增加。
02、 技术致富助跑科创速度
“技术造富的意思是指以往的粗放式社会发展模式逐渐走到终点,以科技为代表的集约型高附加值模式慢慢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优势”。
自体制造富、产业造富之后,技术造富时代来了。
撇开董事长的身份,陈文源还是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在平板显示检测技术研究领域深耕16 年,历经平板显示技术多次更新换代,凭借着对检测设备技术的“精益求精”,打造了具有中国自有知识产权的平板显示及集成电路测试设备,使中国的电子行业测试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苹果、三星、LG等成为华兴源创重要客户。
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推强劲的上市速度。
事实上,华兴源创并不是首批发布招股书的企业,也并不是首批获得上交所上市委审核通过的企业,但却率先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并正式开始招股工作。
从上会时间来看,华兴源创为第二批上会企业6月11日才过会。而到了证监会履行注册发行程序阶段,华兴源创开始发力“领先一步”。三天后,证监会就同意华兴源创科创板IPO注册,确定发行日程,并陆续刊登招股文件。
根据上交网显示,华兴源创从申报科创板IPO到正式启动招股程序,仅历时84天时间。从申报到上市,仅用258天,几乎与220天开板的科创板同时诞生。
科创板的设立,即为那些有潜力却又不符合A股市场其他板块IPO规则的科创企业募集资金,推动其更好地成长,从而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环球时报发表科技与战略风云协会研究员陈经文章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多年成绩显著,但技术创新依然是最大短板。全社会对技术空前重视,愿意为技术付出更高代价,人才对技术的决定性作用也得到了更深层次的肯定。技术人才的贡献被更明确地承认,其价值得到更好体现,技术造富确实是新的风口。
03、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6月19日,华兴源创披露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及上市招股意向书。当日,一篇名为《科创板1号华兴源创,五百多次号称芯片,但收入占比仅千分之二,涉嫌严重欺骗!》的文章走红,华兴源创将收入占比只有0.2%的半导体描述成公司主营业务,“涉嫌严重欺骗”。
该文表示,华兴源创在招股说明书中,“不遗余力地说半导体检测设备是自己主营业务”,122次提及“半导体”、248次提及“集成电路”、184次提及“芯片”。
该文还提出,华兴源创在主营业务描述、技术先进性说明、应用领域分类、行业风险提示等多处,都把收入占比仅0.2%的集成电路和收入占比98%的平板显示进行并列。该文由此得出结论称,华兴源创掩盖行业属性,将自身定位为“半导体”行业。
“如果让投资者认为公司主要是做半导体检测设备的,市值增加一倍都有可能”。自媒体声称,“华兴源创蹭芯片热点误导投资者,是为了提升估值”。
该文章认为“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涉嫌欺骗行为,并指出招股书中不合理的数据和内容。
对此,6月20日,华兴源创针对近期媒体质疑发表声明称,公司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满足上交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要求。华兴源创发文澄清,公司行业定位描述清楚,不存在欺骗情形,认为上述媒体报道内容严重失实,且存在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的倾向。
在声明中,华兴源创逐条回应并解释:“公司电池管理系统芯片检测设备已经获得国际知名消费电子企业认证,且已与多家客户签订订单,总金额超过3亿元,相关检测设备已陆续交付。”
04、高枕无忧还是前途未卜?
华兴源创是一家检测设备与整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平板显示及集成电路的检测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应用于LCD与OLED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汽车电子等行业。公司客户包括越南三星、APPLE、LG集团、泰科集团、京东方集团(600811)等。
被给予厚望的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正式上市后是不是意味着一帆风顺?
招股书显示,华兴源创依然面临着风险。
“押宝”过于集中,大客户营收占比超60%
从招股书上获悉,2016年至2018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分别为4.08亿元、12.06亿元、6.19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78.99%、88.06%、61.57%。尽管这个销售额度占营收比重在2018年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公司的销售业绩依旧是主要由大客户贡献,2017年更是近九成收入来自于前五大客户。其中前五大客户中主要是对三星、苹果、LG等公司的销售依赖明显。
短期内,在来自主要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仍较高的情况下,若公司因产品和服务质量不符合主要客户要求导致双方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或主要客户未来因经营状况恶化导致对公司的直接订单需求大幅下滑,均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市场竞争加剧,营收扣非净利双降
在目前华兴源创所处行业中,国外厂商具备更多的技术优势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国内厂商形势较为严峻。
报告期内华兴源创业绩表现并不稳定。2016年至2018年,华兴源创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13.7亿元、10.0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2.09亿元、2.4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2亿元、2.96亿元、2.37亿元。
其中,2017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相比2016年分别增长165.5%、16.29%、72.33%,2018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相比2017年分别增长-26.63%、16.03%、-19.93%。
与此同时,同期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8.9%、45.03%、55.38%,虽然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是波动性较大。
反观竞争对手A股上市公司精测电子(300567.SZ),2016年至2018年营收增速分别为25.5%、70.81%、55.24%,并未体现较大的周期性波动影响。
研发投入不稳定,匹配客户需求难匹配
另一个为外界诟病的就是,华兴源创2017年研发费用率仅为同行一半。
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华兴源创研发费用分别为4771.98万、9350.78万、13851.83万,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25%、6.83%、13.78%。
而同行业的精测电子近年来研发投入则一直处于10%以上的高位。2016年至2018年前三季度,精测电子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68%、13.08%、11.23%。
在精测电子2017年总营收8.95亿远低于华兴源创的情况下,当年华兴源创研发费用率仍仅为同行精测电子的一半左右。广发证券对此就曾表示,华兴源创的研发能力未能匹配客户需求,具有一定的风险。
目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性波动当中,尚未出现经济全面复苏趋势,在贸易政策、贸易摩擦中高度依赖国外市场和苹果等大公司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的风险。2019 年一季度,苹果公司的 iPhone产品因新产品迭代“挤牙膏”且定价过高导致其市场占有率出现下滑,华兴源创变成间接受害者。
科创板对于拥有技术知识产权的人才提供了难得的创造财富的机会,但与此同时,科创板很多IPO企业的自主创新科研实力还需要加强,更广泛的市场竞争优势还需要进一步建立起来。尤其是登上上交所的科创板第一股华兴源创,对中国科创板市场具有重要示范作用,肩上担子更多,责任也更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