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马明哲身后的「女少帅」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马明哲身后的「女少帅」

如果你上陆金所理财,用好医生看病,在汽车之家购车,去金管家买保险,你的全部生活将被一家公司承包,它是中国最大的“金融+科技”集团中国平安。而背后,用逆天科技实现这些场景与交互的,是这家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性联席CEO陈心颖。

文|蓝洞商业 思洋

编辑|焦丽莎

时钟调回2003年,深圳的平安集团大本营,正在进行一场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是否在上海张江建立后援中心。当年中国的金融机构,几乎完全没有建立后援的经验。平安高管和麦肯锡团队坐在一起,几十个人讨论了半天,提了很多反对意见,都认为非常困难。

那年,26岁的陈心颖以麦肯锡全球董事的角色参与会议,平安是她回亚洲工作后接手的第一个中国项目。彼时,平安还只是一家小型保险公司。

事后回忆,马明哲做事情的魄力让她印象深刻。

“我请大家来,不是来讨论是否要集中,而是如何集中。”最后,马明哲一句话结束了这场争论,平安开始建设未来转型金融+科技最重要的大后方——平安上海张江后援中心。

让陈心颖没想到的是,十年前她对这一工程提供策划;十年后,她从马明哲手中接过平安科技的帅印。

2013年初,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宣布平安全面向金融+科技转型。6年时间,这一口号已经变成实实在在的业绩。目前,平安拥有5.6亿互联网用户、1.91亿金融客户,11家科技公司,9.9万研发人员、1.2万个专利申请。

2018年,平安集团旗下11家科技公司共计营收90亿美金,占这家公司市值的三分之一。

这份成绩单让很多同行惊叹,但却鲜有人知,协助实现这些数字的是一位女性高管——平安历史上第一个女性联席CEO陈心颖,她也是马明哲“金融+科技”战略的忠实拥护者与执行者。

2013年执掌帅印至今,陈心颖如何在和互联网公司、金融集团的竞争中迅速卡位、胜出?

临危受命

陈心颖是70后,华裔新加坡籍,属于一路开挂的学霸。毕业前,拿到麻省理工大学电器工程和计算机双料硕士。

事实上,平安高管背后都是一长串华丽的简历,联合利华、林肯金融、友邦、安盛,陈心颖则来自给这些公司出谋划策的咨询机构麦肯锡——世界500强中有一半的公司都是麦肯锡的管理咨询客户。

2012年底,马明哲向陈心颖抛出橄榄枝,希望她出任平安科技的掌门人。陈心颖回忆,当时让她最感兴趣的是马明哲对金融科技的定位。

“2013年,行业普遍说的是IT如何服务金融,而马总喊出的战略却是‘科技引领金融’,明显科技在这家公司不再是配角。”她认为,“很难遇到平安这样的企业,对科技如此热忱,而平安的资源、场景和平台可以让我做很多事情。”

接过帅印那一天,她几乎没有犹豫。

在平安,每一个岗位都有非常明确的KPI,这要求高管们的每一项工作,不仅要超越自己、超越市场,还要超越竞争对手。

陈心颖接帅印的时间点,正是我国金融行业历史进程上的重要转折点,那时候的金融业,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并不为过。

从外部看,那一年7月,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正式开始,原来以利差收入为主的商业银行,彻底告别舒适区——借款利率一旦由市场决定,老百姓自然趋向于更低代款利率、服务更好的银行。

而在平安内部,综合金融固然让平安尝到甜头,但因为金融业最大的缺陷是缺少流量和入口,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致命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平安不得不投身数据和流量的竞争。

竞争来自内部,也来自外部。

如何让科技赋能金融,更多的获得C端客户,提高效率以及风险定价能力,是各大金融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很多大型银行向金融科技转型,推出电商平台,启动直销银行,设立网络金融部,撤销零售客户部等。

而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外部竞争者的入局。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金融业,野心不可小觑。

于是在2012年,平安将“科技创新”作为平安未来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探索多项基于新科技平台的创新金融业务。

“三场战役”

2013年,陈心颖正式空降平安。

打响的第一战,就是IT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平安也在主动构建移动互联、云、大数据等IT能力。

这一战可谓是打得漂亮。当年,平安万里通注册用户量达到4500万;平安好车网正式营业;面向平安员工的移动智能办公平台“天下通”推出。同年,平安通过收购启动支付业务,目标是建成以小额电子银行为核心模式的移动互联金融服务平台。

但平安的基因其实是不安,陈心颖并不满足于第一步,2013年底,她接过平安科技化第二阶段的重任“科技赋能金融”。

到了这一阶段,她的团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把一家传统的金融企业,通过科技变成一家线上线下融合的集团。

那段时间,陈心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不断和团队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如何用科技彻底颠覆平安原有的服务模式,即让平安集团所有的业务单元,如保险、银行、证券、医疗健康、信托等可以做到线上线下融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陈心颖对团队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变成了客户满意度、服务,以及有多少金融客户的转化来自于互联网。

以前的金融业务是用户先买产品,金融机构后输出服务。而在过去的十年,平安科技则做到了通过移动端的免费服务(如在好医生上看诊,在汽车之家选车)吸引海量客户,并把这些客户产生的流量变现,成为平安集团的保险、银行、证券等业务线的客户。

在2013至今6年间,陈心颖带领团队在移动端孵化的四家公司成长为行业独角兽,包括在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拥有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壹账通、国内大医疗健康领域估值最高的平安医保科技、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等。

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基本完成搭建。

在庞大的生态系统下,平安集团有七万亿资产,一万亿收入,5.6亿互联网客户,当一个客户在平安购买了多种产品后,客户的忠诚度会更高,但是,陈心颖带领的科技板块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扶上马,送一程”,是平安一直实践的思路。但是,核心问题还是要自己走路,陈心颖和团队又开始了第三场战役。

在2016年,平安各项IT团队及核心系统迁回业务单位,平安集团的科技也主动“退后一步”,集中精力聚焦新技术,2017年前后,科技又“向前一步”开始从服务后台走向前台,并独立运用,对外赋能。

在陈心颖看来,“人工智能六七年前在中国可能是识别为主。识别不同的人、不同的图像。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专业,在金融、医疗、法院、教育当中,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做到超越平均的人,甚至达到10%最优秀专业人士的水平,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专业人士做的更好。”

她还透露,平安有预见性地构建了8大研究院(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宏观经济、金融科技、医疗科技、智慧城市、生物医药),近50个实验室,以年收入1%的科技研发投入,致力于用科技赋能生态,提供领先的智慧解决方案。

在区块链方面,平安集团已在中国香港建成全球首个由监管部门主导的区块链贸易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独特的功能,帮助贸易文件数字化、流程自动化,以降低风险,也推动了“贸易联动”,联通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国际贸易枢纽,构建金融贸易“空中走廊”。

云计算方面,平安也已经交出成绩单。已与近600家商业银行合作,保险公司超70家,医疗机构超5000家,政府合作超100家。

2013年陈心颖接棒时,马明哲对陈心颖提出的要求是,平安科技板块要在2023年,也就是十年之内实现盈利。但是,陈心颖在2018年提前四年完成了这一目标。

截至目前,陈心颖在大后方平台为平安孵化了11家科技公司,其中,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好医生、医保科技等已长成行业独角兽。2018年,11家科技公司的营收为90亿美金,占公司市值的三分之一。

今年,也是平安集团第四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平安市值突破万亿,净利润超千亿,名列《财富》中国500强第29位。未来,这家国际化的一线平台,给陈心颖提供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如果想知道未来金融业的趋势是什么,去看平安在干什么。”这是金融圈的共识。如今,这句话也适用于科技圈。

人生的平衡术

虽然是学霸和工作中的女强人,但并不意味着陈心颖的成功比别人容易。

马明哲工作起来很拼,开12小时的会,可以中午只吃两片三明治,他经常用狼和羊来形容不同的公司,也曾说过,昨天的马明哲管理不了今天的平安,和他一样,平安的每个高管都有浓厚的危机感。

陈心颖认为,狼性代表着一种高度的危机感和自信。她工作时很严肃,不仅自己工作时间长,她对团队要求也同样严格,但作为女性高管最大的优势是,和男性高管一样对事严苛,但对人却更温暖、人性化。

这反应在她的管理风格上,她不会强制要求团队996,更多的是结果导向。只要员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如果想早点下班,去接孩子她也不会管。

陈心颖相信未来的平安是科技的平安,也是青年科学家的平安,在工作中,她还尤其关心青年员工的工作生活,亲自监管在办公区为员工增加休闲娱乐设施。

作为女性高管,她会面临来自家庭更多压力。出于母亲的天性,女性高管因工作忙碌而无法照顾子女时,总会感到愧疚。陈心颖的解决办法就是每周周末的两天全部给两孩子。两个孩子在新加坡,20年来无论多忙她都会在周末飞回新加坡。

初来平安,陈心颖很担心自己与团队的融合问题。平安是中国引入外脑最成功的企业之一,这家公司信奉专业的事由专业人来做,因此,他们的高管中有六成是外籍,包括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虽然,平安还有四成的中国本土员工,但作为华裔,陈心颖祖父那代已经离开中国,之后全家就一直都在海外。让她惊喜的是平安的融合文化超出她的想象,七年来她做得非常开心。

当然,陈心颖本人也一直在努力,虽然中文不好,但只要有人用普通话和她聊天,她总是立刻“艰难地”切换。

一份硅谷银行在中国展开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公司“C级别”高管有多少女性这一项中,54%的美国科技公司回答“一位或更多”,53%的英国科技公司给出了同样的回答。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80%。

事实上,近几十年来,中国科技行业的女性高管,已经凭实力撑起了“半边天”。平安联席CEO陈心颖、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原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等等,中国科技行业的女性高管,以其独特魄力,正在高科技行业与男性高管平分秋色。

而对于她们来说,千万年薪只是一个数字符号,而大的意义则来自于工作本身对世界所做出的改变。

“努力工作、努力生活。”是陈心颖的人生格言,她常对两个女儿说,每个人,不论贫富老少,都有一件事情是平等的,那就是拥有时间,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人们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有意义、有成就感的工作。

她的愿望听起来很纯粹,“未来可以用科技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友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陈心颖

  • 中国平安:陈心颖辞任首席执行官,将于2024年1月1日转任公司非执行董事
  • 中国平安核心高管生变:陈心颖辞任,郭晓涛出任联席CEO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马明哲身后的「女少帅」

如果你上陆金所理财,用好医生看病,在汽车之家购车,去金管家买保险,你的全部生活将被一家公司承包,它是中国最大的“金融+科技”集团中国平安。而背后,用逆天科技实现这些场景与交互的,是这家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性联席CEO陈心颖。

文|蓝洞商业 思洋

编辑|焦丽莎

时钟调回2003年,深圳的平安集团大本营,正在进行一场争论。

争论的焦点是,是否在上海张江建立后援中心。当年中国的金融机构,几乎完全没有建立后援的经验。平安高管和麦肯锡团队坐在一起,几十个人讨论了半天,提了很多反对意见,都认为非常困难。

那年,26岁的陈心颖以麦肯锡全球董事的角色参与会议,平安是她回亚洲工作后接手的第一个中国项目。彼时,平安还只是一家小型保险公司。

事后回忆,马明哲做事情的魄力让她印象深刻。

“我请大家来,不是来讨论是否要集中,而是如何集中。”最后,马明哲一句话结束了这场争论,平安开始建设未来转型金融+科技最重要的大后方——平安上海张江后援中心。

让陈心颖没想到的是,十年前她对这一工程提供策划;十年后,她从马明哲手中接过平安科技的帅印。

2013年初,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宣布平安全面向金融+科技转型。6年时间,这一口号已经变成实实在在的业绩。目前,平安拥有5.6亿互联网用户、1.91亿金融客户,11家科技公司,9.9万研发人员、1.2万个专利申请。

2018年,平安集团旗下11家科技公司共计营收90亿美金,占这家公司市值的三分之一。

这份成绩单让很多同行惊叹,但却鲜有人知,协助实现这些数字的是一位女性高管——平安历史上第一个女性联席CEO陈心颖,她也是马明哲“金融+科技”战略的忠实拥护者与执行者。

2013年执掌帅印至今,陈心颖如何在和互联网公司、金融集团的竞争中迅速卡位、胜出?

临危受命

陈心颖是70后,华裔新加坡籍,属于一路开挂的学霸。毕业前,拿到麻省理工大学电器工程和计算机双料硕士。

事实上,平安高管背后都是一长串华丽的简历,联合利华、林肯金融、友邦、安盛,陈心颖则来自给这些公司出谋划策的咨询机构麦肯锡——世界500强中有一半的公司都是麦肯锡的管理咨询客户。

2012年底,马明哲向陈心颖抛出橄榄枝,希望她出任平安科技的掌门人。陈心颖回忆,当时让她最感兴趣的是马明哲对金融科技的定位。

“2013年,行业普遍说的是IT如何服务金融,而马总喊出的战略却是‘科技引领金融’,明显科技在这家公司不再是配角。”她认为,“很难遇到平安这样的企业,对科技如此热忱,而平安的资源、场景和平台可以让我做很多事情。”

接过帅印那一天,她几乎没有犹豫。

在平安,每一个岗位都有非常明确的KPI,这要求高管们的每一项工作,不仅要超越自己、超越市场,还要超越竞争对手。

陈心颖接帅印的时间点,正是我国金融行业历史进程上的重要转折点,那时候的金融业,用内外交困来形容并不为过。

从外部看,那一年7月,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正式开始,原来以利差收入为主的商业银行,彻底告别舒适区——借款利率一旦由市场决定,老百姓自然趋向于更低代款利率、服务更好的银行。

而在平安内部,综合金融固然让平安尝到甜头,但因为金融业最大的缺陷是缺少流量和入口,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致命的。也正是这个原因,平安不得不投身数据和流量的竞争。

竞争来自内部,也来自外部。

如何让科技赋能金融,更多的获得C端客户,提高效率以及风险定价能力,是各大金融机构必须思考的问题。很多大型银行向金融科技转型,推出电商平台,启动直销银行,设立网络金融部,撤销零售客户部等。

而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外部竞争者的入局。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金融业,野心不可小觑。

于是在2012年,平安将“科技创新”作为平安未来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探索多项基于新科技平台的创新金融业务。

“三场战役”

2013年,陈心颖正式空降平安。

打响的第一战,就是IT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与此同时,平安也在主动构建移动互联、云、大数据等IT能力。

这一战可谓是打得漂亮。当年,平安万里通注册用户量达到4500万;平安好车网正式营业;面向平安员工的移动智能办公平台“天下通”推出。同年,平安通过收购启动支付业务,目标是建成以小额电子银行为核心模式的移动互联金融服务平台。

但平安的基因其实是不安,陈心颖并不满足于第一步,2013年底,她接过平安科技化第二阶段的重任“科技赋能金融”。

到了这一阶段,她的团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把一家传统的金融企业,通过科技变成一家线上线下融合的集团。

那段时间,陈心颖每天都工作到很晚,不断和团队进行头脑风暴,思考如何用科技彻底颠覆平安原有的服务模式,即让平安集团所有的业务单元,如保险、银行、证券、医疗健康、信托等可以做到线上线下融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陈心颖对团队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变成了客户满意度、服务,以及有多少金融客户的转化来自于互联网。

以前的金融业务是用户先买产品,金融机构后输出服务。而在过去的十年,平安科技则做到了通过移动端的免费服务(如在好医生上看诊,在汽车之家选车)吸引海量客户,并把这些客户产生的流量变现,成为平安集团的保险、银行、证券等业务线的客户。

在2013至今6年间,陈心颖带领团队在移动端孵化的四家公司成长为行业独角兽,包括在香港上市的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拥有区块链技术的金融壹账通、国内大医疗健康领域估值最高的平安医保科技、中国最大的互联网财富管理平台陆金所等。

与此同时,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基本完成搭建。

在庞大的生态系统下,平安集团有七万亿资产,一万亿收入,5.6亿互联网客户,当一个客户在平安购买了多种产品后,客户的忠诚度会更高,但是,陈心颖带领的科技板块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扶上马,送一程”,是平安一直实践的思路。但是,核心问题还是要自己走路,陈心颖和团队又开始了第三场战役。

在2016年,平安各项IT团队及核心系统迁回业务单位,平安集团的科技也主动“退后一步”,集中精力聚焦新技术,2017年前后,科技又“向前一步”开始从服务后台走向前台,并独立运用,对外赋能。

在陈心颖看来,“人工智能六七年前在中国可能是识别为主。识别不同的人、不同的图像。现在的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专业,在金融、医疗、法院、教育当中,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做到超越平均的人,甚至达到10%最优秀专业人士的水平,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专业人士做的更好。”

她还透露,平安有预见性地构建了8大研究院(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宏观经济、金融科技、医疗科技、智慧城市、生物医药),近50个实验室,以年收入1%的科技研发投入,致力于用科技赋能生态,提供领先的智慧解决方案。

在区块链方面,平安集团已在中国香港建成全球首个由监管部门主导的区块链贸易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独特的功能,帮助贸易文件数字化、流程自动化,以降低风险,也推动了“贸易联动”,联通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的国际贸易枢纽,构建金融贸易“空中走廊”。

云计算方面,平安也已经交出成绩单。已与近600家商业银行合作,保险公司超70家,医疗机构超5000家,政府合作超100家。

2013年陈心颖接棒时,马明哲对陈心颖提出的要求是,平安科技板块要在2023年,也就是十年之内实现盈利。但是,陈心颖在2018年提前四年完成了这一目标。

截至目前,陈心颖在大后方平台为平安孵化了11家科技公司,其中,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好医生、医保科技等已长成行业独角兽。2018年,11家科技公司的营收为90亿美金,占公司市值的三分之一。

今年,也是平安集团第四个十年的开局之年。平安市值突破万亿,净利润超千亿,名列《财富》中国500强第29位。未来,这家国际化的一线平台,给陈心颖提供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

“如果想知道未来金融业的趋势是什么,去看平安在干什么。”这是金融圈的共识。如今,这句话也适用于科技圈。

人生的平衡术

虽然是学霸和工作中的女强人,但并不意味着陈心颖的成功比别人容易。

马明哲工作起来很拼,开12小时的会,可以中午只吃两片三明治,他经常用狼和羊来形容不同的公司,也曾说过,昨天的马明哲管理不了今天的平安,和他一样,平安的每个高管都有浓厚的危机感。

陈心颖认为,狼性代表着一种高度的危机感和自信。她工作时很严肃,不仅自己工作时间长,她对团队要求也同样严格,但作为女性高管最大的优势是,和男性高管一样对事严苛,但对人却更温暖、人性化。

这反应在她的管理风格上,她不会强制要求团队996,更多的是结果导向。只要员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如果想早点下班,去接孩子她也不会管。

陈心颖相信未来的平安是科技的平安,也是青年科学家的平安,在工作中,她还尤其关心青年员工的工作生活,亲自监管在办公区为员工增加休闲娱乐设施。

作为女性高管,她会面临来自家庭更多压力。出于母亲的天性,女性高管因工作忙碌而无法照顾子女时,总会感到愧疚。陈心颖的解决办法就是每周周末的两天全部给两孩子。两个孩子在新加坡,20年来无论多忙她都会在周末飞回新加坡。

初来平安,陈心颖很担心自己与团队的融合问题。平安是中国引入外脑最成功的企业之一,这家公司信奉专业的事由专业人来做,因此,他们的高管中有六成是外籍,包括韩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

虽然,平安还有四成的中国本土员工,但作为华裔,陈心颖祖父那代已经离开中国,之后全家就一直都在海外。让她惊喜的是平安的融合文化超出她的想象,七年来她做得非常开心。

当然,陈心颖本人也一直在努力,虽然中文不好,但只要有人用普通话和她聊天,她总是立刻“艰难地”切换。

一份硅谷银行在中国展开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公司“C级别”高管有多少女性这一项中,54%的美国科技公司回答“一位或更多”,53%的英国科技公司给出了同样的回答。而在中国,这一比例高达80%。

事实上,近几十年来,中国科技行业的女性高管,已经凭实力撑起了“半边天”。平安联席CEO陈心颖、华为董事长孙亚芳、原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滴滴出行总裁柳青等等,中国科技行业的女性高管,以其独特魄力,正在高科技行业与男性高管平分秋色。

而对于她们来说,千万年薪只是一个数字符号,而大的意义则来自于工作本身对世界所做出的改变。

“努力工作、努力生活。”是陈心颖的人生格言,她常对两个女儿说,每个人,不论贫富老少,都有一件事情是平等的,那就是拥有时间,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人们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所以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觉得有意义、有成就感的工作。

她的愿望听起来很纯粹,“未来可以用科技让生活变得更加简单友好”。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