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烟台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绘制了新时期深化国企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市国资委立即行动、迅速落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全会要求,决心以更高的境界、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变“路线图”为“施工图”、变“时间表”为“计程表”,全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如期实现。
7月12日下午,市国资委立即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和主任办公会议,全面学习领会市委全委会议精神和张术平书记、陈飞市长等市领导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合力攻坚。全体干部一致认为,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国企改革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切关怀,市领导的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张术平书记的重要讲话,统揽全局、谋划长远,凝聚力量、振奋人心,是新时代深化烟台国企国资改革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振了信心、增强了动力。大家纷纷表示,将用更宽的视野谋划改革、用更大的气魄攻坚克难,敢趟“深水区”、敢啃“硬骨头”,深信在市国资委和市管企业5万多名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不断激发改革活力、释放发展潜能,真正让“国盛资丰·企强业兴”新时代烟台国资品牌在全省叫得响、在全国有地位。
紧盯推动企业集团化、市场化、规范化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以坚持党的领导、落实职工主人翁地位、保持国有资本控制力为根本原则,按照混改一批、上市一批、重组一批、提升一批的工作思路,蹄疾步稳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不断优化企业治理结构、资产结构和债务结构,切实增强融资功能、建设功能、招商功能和服务功能,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高质量发展的标杆作用、支柱产业的龙头作用、城市建设的骨干作用、对外开放的典范作用、民生保障的主力作用。
烟台市国资委决定成立市属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工作专班,由4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牵头、全体机关干部共同参与。把38户企业的改革任务分解到专班、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工作格局。由各工作专班负责,推动企业逐企逐户制定改革实施方案,按照“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进一步细化改革重点、实施路径和时限要求,并严格对照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实行周调度、月分析、季总结,以“目标倒逼、任务倒推、责任倒追”挂图作战、对表推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细落实落地。
重点做好“四个一批”:混改一批。全面推广万华混改经验,按照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原则,合理设置股权比例,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规范员工持股,推动企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开展市场化选人用人、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上市一批。引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企业主动对接资本市场,重点推动企业整体上市、首发上市、转板上市。重组一批。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盘活整合资产资源、强化激励约束等方式,引导企业聚焦主业发展、规范投资管理,实现国有资本有序进退、保值增值、高效运营。提升一批。加快市级投融资公司改革,优化法人治理结构、资产结构、债务结构,提升融资、建设、招商、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面向市场加快发展和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双重作用。
在“一企一策”深化国企改革全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坚持抓党建与抓改革任务同步对接、管资本与管党建责任同步落实,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关键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个环节,确保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加快建立完善国有企业党组织有效发挥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落实党组织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全面健全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行高管人员契约化管理。修改完善市管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意见,“一企一策”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实施分类考核、差异考核、精准考核,强化动能转换、双招双引、党的建设、廉洁从业等专项考核。
来源:烟台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