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个意大利人把辣椒生意做成了艺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个意大利人把辣椒生意做成了艺术

辣椒很小,它只是中餐无数调料中的一种,却被意大利人张卢卡做成了艺术。

图片:受访者提供

文 | 界面重庆 傅瑜 

辣椒很小,它只是中餐无数调料中的一种,却被意大利人张卢卡做成了艺术。

辣椒很大,它代表着中餐文化的精髓,张卢卡用辣椒作为载体,把中华饮食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作为一个“老外”,张卢卡是怎样把中国的辣椒玩出花样来的?

他比重庆人更懂辣

“重庆人一般吃52度和65度辣,我能吃65度。”

张卢卡的面前放着一盘麻辣香锅,红彤彤的辣椒对这个意大利小伙来说毫无压力。

重庆人吃辣,分微辣、中辣和特辣。作为世界辣椒联盟秘书长张卢卡却是谈辣的度数:“我们将辣味分为12°、36°、45°、52°、65°、75°六个辣度等级,用度数来说话。”

这是德庄国际技术部、重庆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研究员李沿飞、西南大学教授李洪军和世界辣椒联盟共同研发的辣度分级,已经申请到重庆市标准,目前正在申请国际标准。

张卢卡与辣椒的缘分,是从多年前的一顿火锅开始的。

2011年,张卢卡第一次来到重庆,第一次尝到重庆火锅,没有麻酱、没有清汤,那种从舌尖直达腹腔的微痛与暖意,刺激得他直打颤。

2013年,张卢卡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硕士毕业后,便来到这座火锅之都,担任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商务处处长。

3年的外交官生涯,让张卢卡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他的生活再也离不开辣椒了,“几天不吃辣,就会莫名难受。”

这时,张卢卡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与辣椒产生那么多的羁绊。

他是中餐文化“辣”主

与张卢卡见面的当天,他已经经历了两天的拍摄。

前一天晚上拍摄到凌晨,第二天早晨6点多又起来拍摄第二段视频。

传播中餐文化,自然少不了文字与影像,以外国人的视觉探索中国美食的文化推广栏目《锅不去》就这样诞生了。

张卢卡又多了几重身份,导演、编剧,以及男主角。

“每一个视频,我们都是先定下想要表达的主题,在探讨内容。”例如这次的隐藏式拍摄,前一晚尝试在重庆小面里加上一点西式橄榄油或者黑胡椒粉,大家很快就能接受。

第二天,把面条换成意大利面时,即使酱料换成了重庆人喜爱的辣子,几乎所有人都不能适应。

“我想要表达的是,我们不能盲目地去改变一个地方的餐饮文化基因,代表一个地方的饮食可以做适当调整,但是不能太过分了。”

这是张卢卡希望传递给世界的声音,也正是他所做的,把正宗中国味,带给全世界。

中国人生活在中华饮食文化里,已经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张卢卡说,他是一个旁观者,“从小就接触到的东西,渐渐就会觉得它很普通,很难发现它的特别。而我这个旁观者,更能看到它的美与奇特。”

就像他所痴迷的辣椒,就像他致力传播的中餐。

他要让外国人吃到中国“辣”

“很多人常常问我,‘为什么在海外,没有一家正宗的中国餐厅。’我觉得这个问法是错误的,应该问‘国外有没有真正能够了解中餐的中国餐厅?’”张卢卡希望可以为喜爱的中国饮食文化,做一些具有国际水准、面向全世界的中国美食推广。

在海外超市,常常可以看到韩国、日本、墨西哥等具有该国饮食文化代表性的辣酱,但是却没有中国的辣酱,“在国外主流超市,甚至都没有看到中国的调味品。”

难道中国真的就没有调味品?

张卢卡走进了中国传统厨房,了解中国的烹饪文化。“灶台上一排排全是调味品,至少得有二十多种。”他很惊讶,这么多调味品,为什么在国外他都没看到,以至于都不知道有这些种类的调料?

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他的心里萌发,要把中国的饮食文化推广到国外!

在意领馆从事多年商务工作,张卢卡清楚的知道,推广中国饮食文化的前期,需要一个载体。

中国餐饮文化在海外的发展,不是技术问题,不是原材料、厨师的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你的文化传播,准备好了吗?你准备好用一种国际的语言,去传播这个文化了吗?中国饮食文化这么大,你是去传播八大菜系,还是传播一道菜?

张卢卡想到了让自己欲罢不能的辣椒,何不用中国的辣酱作为文化的载体,“一下子改变外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不可能的,那么何不在他们现有的饮食习惯基础之上,添加一个中国的特有风味?”美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不一定要吃中餐,可以用薯条沾上辣酱等新的结合方式,品尝到有中国特色的风味,对中国味道产生初步的了解与好感。

他赋予辣椒创意和文化

到过重庆观音桥的人,都会震撼于那座名为“天之椒子”的巨大辣椒雕塑。这座雕塑高6.25米,宽1.90米,重380公斤,由知名意大利艺术家朱纸创作。

“很少有人知道,这座雕塑的出资人之一,是德庄火锅创始人李德建夫妇。”张卢卡说。

当时他还在意大利领事馆工作,参与了“天之椒子”的揭幕仪式,“没有任何logo,没有任何宣传,他们为什么要为这座雕塑出资?是因为对辣椒的热爱!”

也正是这份共同的热爱,后来张卢卡与德庄牵手,共同成立德庄国际,致力于饮食文化在海外的推广与发展。

“天之椒子”与张卢卡的缘分还不止于此。

几年前,张卢卡与妻子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华意之交”,设计含有辣椒元素的文创产品。丝巾、围巾、领带、领结……加上辣椒图案的饰品,更显得独特。而“天之椒子”的设计师朱纸,便参到了这些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

2017年底,张卢卡成立了面向全球推广中国文化的品牌ChinEAT,将中国风味辣酱推广到海外,线上销售取得效果后,预计今年即将在意大利开设首家ChinEAT门店。

未来,他还将致力于推动ChinEAT进驻海外大众超市。

2018年初,签下孟非小面海外经营权,在悉尼开设孟非小面分店,伦敦分店也即将在8月开业。

而后张卢卡取得蓉李记成都名小吃海外经营权,把川渝味道带到洛杉矶、西雅图等海外城市。

今年底,张卢卡将在海外开设10家代表中华饮食的店铺。

这只是他推广中华饮食的第一步,“未来五年,我们计划在全球开设100家店,形成全新的中国美食餐饮品牌。”

中华饮食文化的推广,需要巨大的勇气与耐心,意大利人张卢卡,用辣椒这门生意,打开外国对中餐的认识之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个意大利人把辣椒生意做成了艺术

辣椒很小,它只是中餐无数调料中的一种,却被意大利人张卢卡做成了艺术。

图片:受访者提供

文 | 界面重庆 傅瑜 

辣椒很小,它只是中餐无数调料中的一种,却被意大利人张卢卡做成了艺术。

辣椒很大,它代表着中餐文化的精髓,张卢卡用辣椒作为载体,把中华饮食文化推广到全世界。

作为一个“老外”,张卢卡是怎样把中国的辣椒玩出花样来的?

他比重庆人更懂辣

“重庆人一般吃52度和65度辣,我能吃65度。”

张卢卡的面前放着一盘麻辣香锅,红彤彤的辣椒对这个意大利小伙来说毫无压力。

重庆人吃辣,分微辣、中辣和特辣。作为世界辣椒联盟秘书长张卢卡却是谈辣的度数:“我们将辣味分为12°、36°、45°、52°、65°、75°六个辣度等级,用度数来说话。”

这是德庄国际技术部、重庆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研究员李沿飞、西南大学教授李洪军和世界辣椒联盟共同研发的辣度分级,已经申请到重庆市标准,目前正在申请国际标准。

张卢卡与辣椒的缘分,是从多年前的一顿火锅开始的。

2011年,张卢卡第一次来到重庆,第一次尝到重庆火锅,没有麻酱、没有清汤,那种从舌尖直达腹腔的微痛与暖意,刺激得他直打颤。

2013年,张卢卡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硕士毕业后,便来到这座火锅之都,担任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商务处处长。

3年的外交官生涯,让张卢卡更加了解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他的生活再也离不开辣椒了,“几天不吃辣,就会莫名难受。”

这时,张卢卡从未想过,有一天会与辣椒产生那么多的羁绊。

他是中餐文化“辣”主

与张卢卡见面的当天,他已经经历了两天的拍摄。

前一天晚上拍摄到凌晨,第二天早晨6点多又起来拍摄第二段视频。

传播中餐文化,自然少不了文字与影像,以外国人的视觉探索中国美食的文化推广栏目《锅不去》就这样诞生了。

张卢卡又多了几重身份,导演、编剧,以及男主角。

“每一个视频,我们都是先定下想要表达的主题,在探讨内容。”例如这次的隐藏式拍摄,前一晚尝试在重庆小面里加上一点西式橄榄油或者黑胡椒粉,大家很快就能接受。

第二天,把面条换成意大利面时,即使酱料换成了重庆人喜爱的辣子,几乎所有人都不能适应。

“我想要表达的是,我们不能盲目地去改变一个地方的餐饮文化基因,代表一个地方的饮食可以做适当调整,但是不能太过分了。”

这是张卢卡希望传递给世界的声音,也正是他所做的,把正宗中国味,带给全世界。

中国人生活在中华饮食文化里,已经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张卢卡说,他是一个旁观者,“从小就接触到的东西,渐渐就会觉得它很普通,很难发现它的特别。而我这个旁观者,更能看到它的美与奇特。”

就像他所痴迷的辣椒,就像他致力传播的中餐。

他要让外国人吃到中国“辣”

“很多人常常问我,‘为什么在海外,没有一家正宗的中国餐厅。’我觉得这个问法是错误的,应该问‘国外有没有真正能够了解中餐的中国餐厅?’”张卢卡希望可以为喜爱的中国饮食文化,做一些具有国际水准、面向全世界的中国美食推广。

在海外超市,常常可以看到韩国、日本、墨西哥等具有该国饮食文化代表性的辣酱,但是却没有中国的辣酱,“在国外主流超市,甚至都没有看到中国的调味品。”

难道中国真的就没有调味品?

张卢卡走进了中国传统厨房,了解中国的烹饪文化。“灶台上一排排全是调味品,至少得有二十多种。”他很惊讶,这么多调味品,为什么在国外他都没看到,以至于都不知道有这些种类的调料?

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他的心里萌发,要把中国的饮食文化推广到国外!

在意领馆从事多年商务工作,张卢卡清楚的知道,推广中国饮食文化的前期,需要一个载体。

中国餐饮文化在海外的发展,不是技术问题,不是原材料、厨师的问题,唯一的问题是,你的文化传播,准备好了吗?你准备好用一种国际的语言,去传播这个文化了吗?中国饮食文化这么大,你是去传播八大菜系,还是传播一道菜?

张卢卡想到了让自己欲罢不能的辣椒,何不用中国的辣酱作为文化的载体,“一下子改变外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不可能的,那么何不在他们现有的饮食习惯基础之上,添加一个中国的特有风味?”美国人、意大利人、法国人,不一定要吃中餐,可以用薯条沾上辣酱等新的结合方式,品尝到有中国特色的风味,对中国味道产生初步的了解与好感。

他赋予辣椒创意和文化

到过重庆观音桥的人,都会震撼于那座名为“天之椒子”的巨大辣椒雕塑。这座雕塑高6.25米,宽1.90米,重380公斤,由知名意大利艺术家朱纸创作。

“很少有人知道,这座雕塑的出资人之一,是德庄火锅创始人李德建夫妇。”张卢卡说。

当时他还在意大利领事馆工作,参与了“天之椒子”的揭幕仪式,“没有任何logo,没有任何宣传,他们为什么要为这座雕塑出资?是因为对辣椒的热爱!”

也正是这份共同的热爱,后来张卢卡与德庄牵手,共同成立德庄国际,致力于饮食文化在海外的推广与发展。

“天之椒子”与张卢卡的缘分还不止于此。

几年前,张卢卡与妻子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华意之交”,设计含有辣椒元素的文创产品。丝巾、围巾、领带、领结……加上辣椒图案的饰品,更显得独特。而“天之椒子”的设计师朱纸,便参到了这些文创产品的设计之中。

2017年底,张卢卡成立了面向全球推广中国文化的品牌ChinEAT,将中国风味辣酱推广到海外,线上销售取得效果后,预计今年即将在意大利开设首家ChinEAT门店。

未来,他还将致力于推动ChinEAT进驻海外大众超市。

2018年初,签下孟非小面海外经营权,在悉尼开设孟非小面分店,伦敦分店也即将在8月开业。

而后张卢卡取得蓉李记成都名小吃海外经营权,把川渝味道带到洛杉矶、西雅图等海外城市。

今年底,张卢卡将在海外开设10家代表中华饮食的店铺。

这只是他推广中华饮食的第一步,“未来五年,我们计划在全球开设100家店,形成全新的中国美食餐饮品牌。”

中华饮食文化的推广,需要巨大的勇气与耐心,意大利人张卢卡,用辣椒这门生意,打开外国对中餐的认识之门。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