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一周新书推荐】“我写下的小说将要独自生活,成为自由的孤儿”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一周新书推荐】“我写下的小说将要独自生活,成为自由的孤儿”

本周关键词:双雪涛、诗歌评论、间谍小说家、阿拉伯历史、育儿经济学、后真相、建筑、太空旅行……

撰文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猎人》

双雪涛 著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19-07

双雪涛出生于沈阳,在许多评论者眼中,他的小说代表着一种典型的北方视角。从《翅鬼》中充满奇幻色彩的寒冷雪国,到散发着强烈东北地域气息的《平原上的摩西》,再到《飞行家》中对北方城市和城市漂流者的关注,双雪涛笔下的北方世界似乎已经自成体系,而他也在有意识地拓展着自己在创作题材和叙事方式上的空间。

作家唐诺曾开玩笑说,双雪涛写的是“城乡接合部”,那里是暖流和寒流交汇的地方,“浮游生物最多,事情发生最多,可是也最难写,因为事情相互渗透,非常微妙。”这一点在双雪涛近日出版的最新短篇小说集《猎人》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书中收录的十一篇小说依然聚焦普通人在现实中的困顿与失意,但每一篇故事的时空背景却截然不同。在这里,民国的北平、当下的现实与充满科幻感的未来交替上演,传奇与日常同时存在,如何使这些纷繁的故事既相互映照又不失平衡,是对作家驾驭能力的极大考验。

在双雪涛看来,《猎人》的写作见证了他逐渐成熟的过程。“如果说过去的小说像是一个车工倚着车床的作品,那这些小说就像是农民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的麦子。”不变的是,小说的核心指向孤独,而创作这些小说正是作家一直以来对抗孤独的方式,正如他所说的:“我写下的小说将要独自生活,成为自由的孤儿。”

《花神的梯子》

蓝蓝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06

喜爱抒情诗的读者应该对诗人蓝蓝并不感到陌生。自1980年开始写作以来,蓝蓝已著有多部诗集和散文随笔集,近两年出版的几部重要诗集包括《唱吧,悲伤》《世界的渡口》《从缪斯山谷归来》等,其中许多诗作已被译为英、法、俄、西班牙等十余种语言在国际杂志发表,她还曾被评为“中国新世纪女诗人十佳”之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日前推出的《花神的梯子》是蓝蓝的第一部读书随笔集。书中的篇目分为“献给元音和辅音的忠诚”和“骑一首诗去伊斯法罕”两辑,收录了这位诗人在近十余年间对世界范围内的作家作品的深度解读。上辑以诗歌评论为主,既涉及艾略特、狄金森、特朗斯特罗姆、米沃什等享誉世界的诗人,也有不少尚未进入普通读者视野的著作;在下辑中,蓝蓝更多关注诗歌之外的小说世界,从文本出发,引导读者深入了解她所喜爱的一些作家的生平和创作经验,并结合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综合性地考量其作品。因此,这部随笔集不仅可以作为蓝蓝诗歌的补充,呈现她个人的阅读与评判体系,也为广大读者进入诗歌和文学的世界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入口。

《鸽子隧道》

[英] 约翰·勒卡雷 著  文泽尔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7

除了小说家,约翰·勒卡雷的另一个身份同样有名——服务于英国安全局军情五处的间谍。1961年,30岁的勒卡雷初次尝试书写间谍小说,两年后凭借《柏林谍影》斩获声名,并转为全职写作。迄今为止,勒卡雷已出版小说25部,其中很多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影视经典,如《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女鼓手》等。

此次出版的《鸽子隧道》是勒卡雷唯一的一部回忆录。在前言中,勒卡雷称他的所有书几乎都曾经以“鸽子隧道”作为暂定的书名。所谓的“鸽子隧道”来源于勒卡雷在青春时期所见的一个真实场景。那时,他跟随父亲前往蒙特卡洛的赌场,发现附近的草坪下方有一些彼此之间保持平行的狭小隧道。这些隧道是专为赌场圈养的鸽子们设计的,当它们从漆黑的隧道中飞出时,就会成为外面举着霰弹枪的绅士们的靶子,即使没有被射中,它们也只能飞回到赌场的屋顶,等待再次进入“鸽子隧道”。在此后漫长的几十年里,这一幕成为了勒卡雷的人生隐喻。

本书中的故事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而是以不同主题为线索,无连贯性却依然有序地串起了勒卡雷的生命脉络。其中既有令人恐惧的战争与杀戮,也有勒卡雷对间谍与作家双重身份的思索。借助勒卡雷的叙述,读者亦可窥见冷战时期的历史现场,了解过去的国际政局风云。

《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

[英] 尤金·罗根 著  廉超群 李海鹏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07

如书名所示,这本书讲述的是阿拉伯人近五百年来在征服与革命中的历史进程。从1516年奥斯曼帝国征服阿拉伯世界起至今,阿拉伯人始终处于动荡之中。17世纪,阿拉伯世界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随着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和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阿拉伯国家相继获得独立,但多数仍处于超级大国的控制之下。进入21世纪后,美国因“9·11”事件开始将伊斯兰主义视为最大威胁,两次发动反恐战争,导致西方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作为一名来自西方并在阿拉伯世界生活了10多年的历史学者,尤金·罗根在书中指出,这种现状正是两者之间的误解造成的。在西方,关于中东的研究论著虽有不少,但大多秉持外部视角,致使人们对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性格的认识被严重地简化和扭曲了。因此,在《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一书中,罗根一反常规,采用阿拉伯人自己的视角来讲述历史。他从各个阶层的阿拉伯人的日记、回忆录和报纸中事件亲历者的叙述入手,为读者梳理了阿拉伯民族在过去5个世纪中的曲折历程,并深入探究了当今阿拉伯世界诸多困境的历史成因。这些丰富生动的史料将阿拉伯历史置于现代语境之中,可作为大众理解近现代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参考。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美] 马赛厄斯·德普克 [美] 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 著  吴娴 等译
格致出版社 2019-06

与今天的孩子相比,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那批人拥有十分宽松的童年生活。那时,没有人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大家都是自由玩耍,很少参与有组织的活动。这样的经历让他们在长大后相信,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教养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然而事实证明,当这代人成为父母时,他们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决定:督促孩子做作业、为他们报各类学习班、安排游戏日,甚至对学校里老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今,这种密集地参与孩子生活的行为被中产阶级父母们当成“标准”的教养方式,并催生了一批“虎妈狼爸”和“直升机父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与北欧和日本家长的“宽松型”教养形成了鲜明对比。

显然,将这一结果简单归因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不具有说服力。本书的两位作者认为,经济因素才是教养决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从这一视角出发,两位学者在书中回顾了历史上美国、中国、北欧、日本等地的育儿习俗、相关政策和制度,并借鉴学术文献、大众媒体和流行育儿书籍等多种资源,深入分析了近几十年来父母教养行为背后的动机。他们发现,高度不平等、高教育回报率以及学业成就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为密集的教养方式提供了解释,而这实际上是同时期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导致的。面对“育儿战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本书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机会平等和教育公平的新视角。

《后真相时代》

[英] 麦克唐纳 著  刘清山 译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07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后真相”(post-truth)指的是“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自2016年以来,“后真相”一词随着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而被人们频频提及,一度成为了英美政治评论中的关键词。在这些事件中,真相是滞后的,情绪却是先行的,换句话说,人们眼中极具说服力的“真相”只是政客们通过煽动情感、强化偏见、迎合大众心理而制造出的假象。如今,“后真相”早已脱离政治范畴,成为了信息时代的普遍现象。它不仅意味着原本真实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极易被扭曲和掩盖,也意味着人们不再重视事件的真实性,而仅仅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或对自己有利的部分。

当真相被操纵、利用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在本书中,作者赫克托·麦克唐纳通过分析大量历史、商业以及政治领域中的真实案例,试图为读者揭开当今社会中各种“真相”的运作模式,引导人们智慧地消化讯息并做出评判。他将“真相”分为四类,包括片面真相(沟通者选择的真相)、主观真相(可以改变的真相)、人造真相(人们一手打造的真相)和未知真相(影响未来的真相)。这些互相影响的真相可能发生在任何事件中,并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学会识别并运用“矛盾真相”做出理智的选择,是每个信息消费者在后真相时代的必修之课。

《我们为何建造》

[英] 罗恩·穆尔 著  张晓丽 郝娟娣 译
译林出版社 2019-08

埃及金字塔、世贸大厦、欧洲宫殿、日本庭院……这些闻名世界的特色建筑看似风格各异,却总逃不过几个最常见的形容词:美丽的、壮观的、标志性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类词汇将人们对建筑的感受粗暴地简化了,似乎只有在谈论建筑的用途、功能、舒适度等实用目的时,一切才变得具体和丰富起来,而建筑身上更为无形和难以把握的一面——它所呈现出的情感与欲望,却被普遍忽视了。在英国建筑评论家罗恩·穆尔看来,后者才是建筑的迷人之处,它使建筑不再只是无生命的材料打造出的独立实体,更是人们的愿望和意图之间相互交流的媒介。

在《我们为何建造》一书中,罗恩·穆尔从建造活动背后的人类欲望与情感出发,揭示了人类与建筑之间隐秘又深刻的相互作用。在来自古今中外的众多建造案例中,“建造”不仅意味着对建筑物的设计,还包括对空间的塑造,如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场景布置等。这些建筑基于缔造者对希望、权力、性、归属感等特定的欲望而诞生,建成后,它又会影响其体验者和使用者的情感,并被继续塑造和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还可能出现与原本意图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面临复杂的解读和价值的颠倒。重新审视这些建筑背后的起落、得失与成败,有益于解答“我们为何建造”这一问题。

《太阳系度假指南》

奥莉维亚·科斯基 加纳·格鲁赛维克 著  秦鹏 译
未读·探索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08

今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至今,人们仍能清楚地回想起1969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第一个人类脚印的画面。无疑,登月计划乃至整个阿波罗计划推动了人类在航天探索领域的飞跃性发展,在随后的半个世纪,科学任务进一步延伸至冥王星、土星、木星等邻近行星以及更多的系外行星,越来越丰富的经验让更多人开始对“太空移民”、“行星度假旅行”等宇宙探索项目有了可建设性的展望。2011年,英国的一家创意公司“游击科学”(Guerilla Science)建立了第一个跨星系旅行社,旨在为公众规划太空旅行。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家正在想方设法让太空度假成为现实。

这本《太阳系度假指南》即是“游击科学”公司旗下 “太空星际旅行局”的产品,同期上市的还有另一本结合AR技术编写的科普读物《登月使命》。在《太阳系度假指南》中,作者假定人类已经拥有实现星际旅行的技术和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详细探讨了前往太阳系各大行星、卫星和矮行星的行程安排。从最开始进入太空前的体能训练、需要的装备、实用的生活小常识,到每一颗星球的交通信息、可租用的代步工具和可游览的景点,作者都依据严谨的科学知识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解读。除此之外,书中丰富的插图也为本书增添了艺术性,使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星系的奥妙。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一周新书推荐】“我写下的小说将要独自生活,成为自由的孤儿”

本周关键词:双雪涛、诗歌评论、间谍小说家、阿拉伯历史、育儿经济学、后真相、建筑、太空旅行……

撰文 | 陈佳靖
编辑 | 黄月

《猎人》

双雪涛 著
理想国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19-07

双雪涛出生于沈阳,在许多评论者眼中,他的小说代表着一种典型的北方视角。从《翅鬼》中充满奇幻色彩的寒冷雪国,到散发着强烈东北地域气息的《平原上的摩西》,再到《飞行家》中对北方城市和城市漂流者的关注,双雪涛笔下的北方世界似乎已经自成体系,而他也在有意识地拓展着自己在创作题材和叙事方式上的空间。

作家唐诺曾开玩笑说,双雪涛写的是“城乡接合部”,那里是暖流和寒流交汇的地方,“浮游生物最多,事情发生最多,可是也最难写,因为事情相互渗透,非常微妙。”这一点在双雪涛近日出版的最新短篇小说集《猎人》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书中收录的十一篇小说依然聚焦普通人在现实中的困顿与失意,但每一篇故事的时空背景却截然不同。在这里,民国的北平、当下的现实与充满科幻感的未来交替上演,传奇与日常同时存在,如何使这些纷繁的故事既相互映照又不失平衡,是对作家驾驭能力的极大考验。

在双雪涛看来,《猎人》的写作见证了他逐渐成熟的过程。“如果说过去的小说像是一个车工倚着车床的作品,那这些小说就像是农民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的麦子。”不变的是,小说的核心指向孤独,而创作这些小说正是作家一直以来对抗孤独的方式,正如他所说的:“我写下的小说将要独自生活,成为自由的孤儿。”

《花神的梯子》

蓝蓝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06

喜爱抒情诗的读者应该对诗人蓝蓝并不感到陌生。自1980年开始写作以来,蓝蓝已著有多部诗集和散文随笔集,近两年出版的几部重要诗集包括《唱吧,悲伤》《世界的渡口》《从缪斯山谷归来》等,其中许多诗作已被译为英、法、俄、西班牙等十余种语言在国际杂志发表,她还曾被评为“中国新世纪女诗人十佳”之一。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日前推出的《花神的梯子》是蓝蓝的第一部读书随笔集。书中的篇目分为“献给元音和辅音的忠诚”和“骑一首诗去伊斯法罕”两辑,收录了这位诗人在近十余年间对世界范围内的作家作品的深度解读。上辑以诗歌评论为主,既涉及艾略特、狄金森、特朗斯特罗姆、米沃什等享誉世界的诗人,也有不少尚未进入普通读者视野的著作;在下辑中,蓝蓝更多关注诗歌之外的小说世界,从文本出发,引导读者深入了解她所喜爱的一些作家的生平和创作经验,并结合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综合性地考量其作品。因此,这部随笔集不仅可以作为蓝蓝诗歌的补充,呈现她个人的阅读与评判体系,也为广大读者进入诗歌和文学的世界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入口。

《鸽子隧道》

[英] 约翰·勒卡雷 著  文泽尔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07

除了小说家,约翰·勒卡雷的另一个身份同样有名——服务于英国安全局军情五处的间谍。1961年,30岁的勒卡雷初次尝试书写间谍小说,两年后凭借《柏林谍影》斩获声名,并转为全职写作。迄今为止,勒卡雷已出版小说25部,其中很多作品都被改编成了影视经典,如《柏林谍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女鼓手》等。

此次出版的《鸽子隧道》是勒卡雷唯一的一部回忆录。在前言中,勒卡雷称他的所有书几乎都曾经以“鸽子隧道”作为暂定的书名。所谓的“鸽子隧道”来源于勒卡雷在青春时期所见的一个真实场景。那时,他跟随父亲前往蒙特卡洛的赌场,发现附近的草坪下方有一些彼此之间保持平行的狭小隧道。这些隧道是专为赌场圈养的鸽子们设计的,当它们从漆黑的隧道中飞出时,就会成为外面举着霰弹枪的绅士们的靶子,即使没有被射中,它们也只能飞回到赌场的屋顶,等待再次进入“鸽子隧道”。在此后漫长的几十年里,这一幕成为了勒卡雷的人生隐喻。

本书中的故事不是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而是以不同主题为线索,无连贯性却依然有序地串起了勒卡雷的生命脉络。其中既有令人恐惧的战争与杀戮,也有勒卡雷对间谍与作家双重身份的思索。借助勒卡雷的叙述,读者亦可窥见冷战时期的历史现场,了解过去的国际政局风云。

《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

[英] 尤金·罗根 著  廉超群 李海鹏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07

如书名所示,这本书讲述的是阿拉伯人近五百年来在征服与革命中的历史进程。从1516年奥斯曼帝国征服阿拉伯世界起至今,阿拉伯人始终处于动荡之中。17世纪,阿拉伯世界逐渐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随着一战后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和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阿拉伯国家相继获得独立,但多数仍处于超级大国的控制之下。进入21世纪后,美国因“9·11”事件开始将伊斯兰主义视为最大威胁,两次发动反恐战争,导致西方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

作为一名来自西方并在阿拉伯世界生活了10多年的历史学者,尤金·罗根在书中指出,这种现状正是两者之间的误解造成的。在西方,关于中东的研究论著虽有不少,但大多秉持外部视角,致使人们对阿拉伯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性格的认识被严重地简化和扭曲了。因此,在《征服与革命中的阿拉伯人:1516年至今》一书中,罗根一反常规,采用阿拉伯人自己的视角来讲述历史。他从各个阶层的阿拉伯人的日记、回忆录和报纸中事件亲历者的叙述入手,为读者梳理了阿拉伯民族在过去5个世纪中的曲折历程,并深入探究了当今阿拉伯世界诸多困境的历史成因。这些丰富生动的史料将阿拉伯历史置于现代语境之中,可作为大众理解近现代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参考。

《爱、金钱和孩子:育儿经济学》

 [美] 马赛厄斯·德普克 [美] 法布里奇奥·齐利博蒂 著  吴娴 等译
格致出版社 2019-06

与今天的孩子相比,美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那批人拥有十分宽松的童年生活。那时,没有人检查他们的家庭作业,大家都是自由玩耍,很少参与有组织的活动。这样的经历让他们在长大后相信,他们也会以同样的教养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然而事实证明,当这代人成为父母时,他们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决定:督促孩子做作业、为他们报各类学习班、安排游戏日,甚至对学校里老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今,这种密集地参与孩子生活的行为被中产阶级父母们当成“标准”的教养方式,并催生了一批“虎妈狼爸”和“直升机父母”。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与北欧和日本家长的“宽松型”教养形成了鲜明对比。

显然,将这一结果简单归因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不具有说服力。本书的两位作者认为,经济因素才是教养决策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从这一视角出发,两位学者在书中回顾了历史上美国、中国、北欧、日本等地的育儿习俗、相关政策和制度,并借鉴学术文献、大众媒体和流行育儿书籍等多种资源,深入分析了近几十年来父母教养行为背后的动机。他们发现,高度不平等、高教育回报率以及学业成就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为密集的教养方式提供了解释,而这实际上是同时期经济不平等的加剧导致的。面对“育儿战争”日益激烈的现实,本书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思考机会平等和教育公平的新视角。

《后真相时代》

[英] 麦克唐纳 著  刘清山 译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07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后真相”(post-truth)指的是“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自2016年以来,“后真相”一词随着英国脱欧公投、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等一系列“黑天鹅事件”的发生而被人们频频提及,一度成为了英美政治评论中的关键词。在这些事件中,真相是滞后的,情绪却是先行的,换句话说,人们眼中极具说服力的“真相”只是政客们通过煽动情感、强化偏见、迎合大众心理而制造出的假象。如今,“后真相”早已脱离政治范畴,成为了信息时代的普遍现象。它不仅意味着原本真实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极易被扭曲和掩盖,也意味着人们不再重视事件的真实性,而仅仅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或对自己有利的部分。

当真相被操纵、利用时,我们应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在本书中,作者赫克托·麦克唐纳通过分析大量历史、商业以及政治领域中的真实案例,试图为读者揭开当今社会中各种“真相”的运作模式,引导人们智慧地消化讯息并做出评判。他将“真相”分为四类,包括片面真相(沟通者选择的真相)、主观真相(可以改变的真相)、人造真相(人们一手打造的真相)和未知真相(影响未来的真相)。这些互相影响的真相可能发生在任何事件中,并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受众的态度和行为。学会识别并运用“矛盾真相”做出理智的选择,是每个信息消费者在后真相时代的必修之课。

《我们为何建造》

[英] 罗恩·穆尔 著  张晓丽 郝娟娣 译
译林出版社 2019-08

埃及金字塔、世贸大厦、欧洲宫殿、日本庭院……这些闻名世界的特色建筑看似风格各异,却总逃不过几个最常见的形容词:美丽的、壮观的、标志性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类词汇将人们对建筑的感受粗暴地简化了,似乎只有在谈论建筑的用途、功能、舒适度等实用目的时,一切才变得具体和丰富起来,而建筑身上更为无形和难以把握的一面——它所呈现出的情感与欲望,却被普遍忽视了。在英国建筑评论家罗恩·穆尔看来,后者才是建筑的迷人之处,它使建筑不再只是无生命的材料打造出的独立实体,更是人们的愿望和意图之间相互交流的媒介。

在《我们为何建造》一书中,罗恩·穆尔从建造活动背后的人类欲望与情感出发,揭示了人类与建筑之间隐秘又深刻的相互作用。在来自古今中外的众多建造案例中,“建造”不仅意味着对建筑物的设计,还包括对空间的塑造,如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场景布置等。这些建筑基于缔造者对希望、权力、性、归属感等特定的欲望而诞生,建成后,它又会影响其体验者和使用者的情感,并被继续塑造和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还可能出现与原本意图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面临复杂的解读和价值的颠倒。重新审视这些建筑背后的起落、得失与成败,有益于解答“我们为何建造”这一问题。

《太阳系度假指南》

奥莉维亚·科斯基 加纳·格鲁赛维克 著  秦鹏 译
未读·探索家·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08

今年是人类登月50周年。至今,人们仍能清楚地回想起1969年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表面留下第一个人类脚印的画面。无疑,登月计划乃至整个阿波罗计划推动了人类在航天探索领域的飞跃性发展,在随后的半个世纪,科学任务进一步延伸至冥王星、土星、木星等邻近行星以及更多的系外行星,越来越丰富的经验让更多人开始对“太空移民”、“行星度假旅行”等宇宙探索项目有了可建设性的展望。2011年,英国的一家创意公司“游击科学”(Guerilla Science)建立了第一个跨星系旅行社,旨在为公众规划太空旅行。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家正在想方设法让太空度假成为现实。

这本《太阳系度假指南》即是“游击科学”公司旗下 “太空星际旅行局”的产品,同期上市的还有另一本结合AR技术编写的科普读物《登月使命》。在《太阳系度假指南》中,作者假定人类已经拥有实现星际旅行的技术和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详细探讨了前往太阳系各大行星、卫星和矮行星的行程安排。从最开始进入太空前的体能训练、需要的装备、实用的生活小常识,到每一颗星球的交通信息、可租用的代步工具和可游览的景点,作者都依据严谨的科学知识进行了富有想象力的解读。除此之外,书中丰富的插图也为本书增添了艺术性,使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星系的奥妙。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