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7个月引进13部,为什么日本动画电影越来越多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7个月引进13部,为什么日本动画电影越来越多了?

我们认为这也是好莱坞影片在内地市场出现颓势的又一佐证。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

作者 | 圈圈丸

上周,日本动画电影《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确定引进内地并定档8月7日七夕节时上映。而截至到现在半年多时间,这已经是国内今年第13部引进的日本动画电影。要知道,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去年和前年两年加起来引进12部日本动画电影的总和。而即便是2016年,也就是《你的名字。》大热那一年,全年也不过引进日本动画电影9部。

为什么今年国内会如此大量地引进日本动画电影呢?

除了因为二次元文化在国内蓬勃发展,日本动画在国内的受众群越来越广这个环境因素外。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这也是好莱坞影片在内地市场出现颓势的又一佐证。如今的好莱坞在中国市场,似乎除了特效大片以外难有好成绩,这也就导致引进国外电影会考虑其它国家和类型的影片来填补市场空缺。

纵观近三年,好莱坞影片如何在中国遇到瓶颈以及日本动画电影大量引进后又有怎样的表现?情报处今天就结合这两点问题分析如今引进片的风向变化,以及国产电影在这里扮演的角色。

市场饱和的好莱坞大片

首先,当看到日本动画电影引进数量上升的时候,并不能说明好莱坞影片的引进数量减少了。国内每年都会引进70部左右的好莱坞影片,这个数量从2016年开始就一直持平到现在。之所以今年会增加动画电影的引入,完全是因为好莱坞影片在国内的票房出现下降造成的。

2017年的时候,国内市场全年引进片的票房成绩是258.07亿,其中好莱坞六大(分账片)贡献了192.9亿。然而到了2018年却下降到了230.79亿,其中好莱坞六大贡献了175.2亿。这二十几亿的落差,足以让中影和华夏的进口片部门敲响警钟,毕竟他们每年也是有进口片票房KPI的。所以今年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去年的损失挽回回来,即大量引进日本动画电影。

然而我们把数据放长远一点,其实从2014年开始,进口片的票房及份额在国内市场就出现了整体下滑。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只有2016-2017年度,进口片市场出现了回暖,但这也是有市场原因的。熟悉中国票房大盘的朋友都知道2016年是中国电影的一次“小年”,那一年的年度票房增长率相比前年仅有3.7%,而国产片总票房还下降了2%,许多中小影视公司都在那一年破产倒闭。也就是在那一年为了救市,中影增加引进了许多以往评级只有B级的片子来救世,《你的名字。》也在其中。后来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了,《你的名字。》创造了一个辉煌的动画电影票房成绩,虽然只是B级引进片,但实力不输好莱坞动画。

《你的名字。》当年火爆谁也没想到

而2016年后的市场也不断在反馈着好莱坞出现“颓势”的信息,基本上除了超英电影和速激系列,很难有10亿+的爆款。而且超英电影偶尔都会有扑街的情况,比如今年的《雷霆沙赞!》只有2.94亿。当然偶尔也会有《侏罗纪世界2》和《头号玩家》这样的“情怀大作”火热的情况,但是中国观众也不是所有“美式情怀”都能吃进去的,像“星战”系列在中国就完全可以说是“失败”。

同样是特效大片兼具情怀,星战系列在中国就是火不起来

如今,好莱坞还出现越来越多的“创作困局”,许多电影的故事模式都太过套路,让观众感受不到新鲜感,如漫威的《银河护卫队2》《雷神3》《黑豹》,都是比较重复的“家族内斗”戏码,观众想不审美疲劳都难。而诸如《神奇女侠》《海王》《惊奇队长》,单独拎出来都是不错的超英影片,但都是讲述“一个英雄如何诞生”的传统故事,看了那么多年,也不可能不乏味。而这种“乏味”引发的票房不佳问题,从今年《雷霆沙赞!》的2.94亿和《X战警:黑凤凰》的4亿都是一种观众已经审美疲劳的“信息反馈”。

本来这几年好莱坞就只能靠特效大片在中国市场吸金,如今特效大片难创新,票房自然成绩也难再突破。而回到我们上面说过的,引进片的部门每年也有KPI,这个时候为了完成业绩,不管什么片子,能引进的都赶紧弄进来“救世”吧。

最容易引进的电影: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电影作为进口片有三个好处:首先是ACGN群体在国内越来越多,尤其伴随着这几年00后长大,票房贡献力增强,这是一个铺开动画电影市场的绝佳时期。其次是日本动画电影的购买价都不贵,像日本国民动画《哆啦A梦》的剧场版,5年版权采购价格是300万美元,已经算非常高的了。如果是国内不出名的动画,像即将上映的《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只可能更低,很多发行方都愿意买过来赌一把,在他们看来,这些都说不准就是下一个《你的名字。》。最后一点,就是日本动画内容基本上“人畜无害”,几乎都是谈谈恋爱或者增进友情这种三观非常正面的内容,没有任何审查风险。

也正是这些原因,让日本动画电影成为一股国内进口片的新风潮。这个情况在今年尤甚,许多去年甚至前年在日本上映的动画电影,都在今年被中国市场引进。

今年赚翻了的《千与千寻》

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宫崎骏了,去年的《龙猫》和今年的千与千寻,虽然票房成绩显著,但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动画”,其实不能算市场里的“良性竞争品”。但是宫崎骏在国内的知名度以及影片的质量确实过硬,所以才能在中国创造一个特有的“老进口片”的奇迹。

但很多日本动画电影的引进,我们也是要打问号的。今年3月的《魔神Z》是一部2017年的动画电影,其实也已经想到“老”了。再加上没有知名度与粉丝,题材又是中国观众接触不多的机器人灾难片,最终票房只有40.8万着实看着可怜。还有刚上映不久的《游戏人生零》,其实也是一部2017年的动画,尽管这个IP在中国粉丝不少,但是许多人已经去年就在B站等视频网站已经看过“免费资源”,等到今年还想让他们再掏钱去影院看一遍确实太困难了,所以目前1300万的票房也很难再有突破。

还有诸如《朝花夕誓》《命运之夜-天之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龙珠超:布罗利》《我的英雄学院:两个英雄》,这些都已经是去年的动画电影,整整晚了一年才进入中国市场也着实可惜,因为它们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网络粉丝量,如果是和日本同期上映,稍微宣传一下,都有博出1亿票房的实力。而晚一年,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因此它们都只有1000-3000万的票房进账。

Fate的IP在国内这么火,但是票房一般

许多观众可能会有疑问,既然要引进日本动画电影,为什么不引进日本今年同期上映的呢?有两个原因:首先,日本是电视动画大国,并不是美国那样的动画电影大国。日本全国每年生产的动画电影数量非常有限,基本维持在每年20部左右动画电影,这还包括那些只在个别地区放映的独立动画电影。而今年才半年中国就已经引进了13部,只引进同期片显然是不够的。其次,即使是同期引进,票房也不见得给力,今年的《企鹅公路》就是最好的“惨案现场”(票房仅329万)。

在这种新片不够,也不一定有稳定票房成绩的情况下,还不如整一部大家都熟悉的宫崎骏,还可能卖出爆款。而同时市场还大量引进2017、2018年的动画电影,也是因为进口片总票房成绩确实不达标,这个时候能补一点是一点。

目前可以预期的是,未来还会有更多日本动画电影会引进到中国市场来填补空缺。对于动画迷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毕竟可以去大荧幕看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十年前几乎难以想象。不过对于市场来说,过多的“千万级”进口片到底是福是祸,这个答案还有待时间检验。

进口片逆境是国产电影的曙光

进口片市场如此不顺,这会不会是国产片证明自己的机会呢?是的,而且国产片这几年已经不断地在证明自己了。

在过去的三年,我们看到有《战狼2》创造的56亿票房神话为国产片奏响前进的凯歌,有《红海行动》《流浪地球》这种完全不输好莱坞工业制作水平的视觉大片,也有《我不是药神》这种现实主义题材佳作提高国产片的艺术水准。

在过去的三年,进口片出现票房颓势,但中国的总票房依然能够持续10%以上的增长率,正因为国产片肩负起了市场的重担。在好莱坞缺乏创新、进口片需要日本动画来填补的今天,国产片更应该抬起头前进,并且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慢慢冲击海外市场,实现一次“文化逆袭”,这便是我们对于国产电影未来最期待的一道曙光。

来源:电影情报处

原标题:7个月引进13部,为什么日本动画电影越来越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7个月引进13部,为什么日本动画电影越来越多了?

我们认为这也是好莱坞影片在内地市场出现颓势的又一佐证。

《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

作者 | 圈圈丸

上周,日本动画电影《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确定引进内地并定档8月7日七夕节时上映。而截至到现在半年多时间,这已经是国内今年第13部引进的日本动画电影。要知道,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去年和前年两年加起来引进12部日本动画电影的总和。而即便是2016年,也就是《你的名字。》大热那一年,全年也不过引进日本动画电影9部。

为什么今年国内会如此大量地引进日本动画电影呢?

除了因为二次元文化在国内蓬勃发展,日本动画在国内的受众群越来越广这个环境因素外。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这也是好莱坞影片在内地市场出现颓势的又一佐证。如今的好莱坞在中国市场,似乎除了特效大片以外难有好成绩,这也就导致引进国外电影会考虑其它国家和类型的影片来填补市场空缺。

纵观近三年,好莱坞影片如何在中国遇到瓶颈以及日本动画电影大量引进后又有怎样的表现?情报处今天就结合这两点问题分析如今引进片的风向变化,以及国产电影在这里扮演的角色。

市场饱和的好莱坞大片

首先,当看到日本动画电影引进数量上升的时候,并不能说明好莱坞影片的引进数量减少了。国内每年都会引进70部左右的好莱坞影片,这个数量从2016年开始就一直持平到现在。之所以今年会增加动画电影的引入,完全是因为好莱坞影片在国内的票房出现下降造成的。

2017年的时候,国内市场全年引进片的票房成绩是258.07亿,其中好莱坞六大(分账片)贡献了192.9亿。然而到了2018年却下降到了230.79亿,其中好莱坞六大贡献了175.2亿。这二十几亿的落差,足以让中影和华夏的进口片部门敲响警钟,毕竟他们每年也是有进口片票房KPI的。所以今年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把去年的损失挽回回来,即大量引进日本动画电影。

然而我们把数据放长远一点,其实从2014年开始,进口片的票房及份额在国内市场就出现了整体下滑。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

只有2016-2017年度,进口片市场出现了回暖,但这也是有市场原因的。熟悉中国票房大盘的朋友都知道2016年是中国电影的一次“小年”,那一年的年度票房增长率相比前年仅有3.7%,而国产片总票房还下降了2%,许多中小影视公司都在那一年破产倒闭。也就是在那一年为了救市,中影增加引进了许多以往评级只有B级的片子来救世,《你的名字。》也在其中。后来的故事我们也知道了,《你的名字。》创造了一个辉煌的动画电影票房成绩,虽然只是B级引进片,但实力不输好莱坞动画。

《你的名字。》当年火爆谁也没想到

而2016年后的市场也不断在反馈着好莱坞出现“颓势”的信息,基本上除了超英电影和速激系列,很难有10亿+的爆款。而且超英电影偶尔都会有扑街的情况,比如今年的《雷霆沙赞!》只有2.94亿。当然偶尔也会有《侏罗纪世界2》和《头号玩家》这样的“情怀大作”火热的情况,但是中国观众也不是所有“美式情怀”都能吃进去的,像“星战”系列在中国就完全可以说是“失败”。

同样是特效大片兼具情怀,星战系列在中国就是火不起来

如今,好莱坞还出现越来越多的“创作困局”,许多电影的故事模式都太过套路,让观众感受不到新鲜感,如漫威的《银河护卫队2》《雷神3》《黑豹》,都是比较重复的“家族内斗”戏码,观众想不审美疲劳都难。而诸如《神奇女侠》《海王》《惊奇队长》,单独拎出来都是不错的超英影片,但都是讲述“一个英雄如何诞生”的传统故事,看了那么多年,也不可能不乏味。而这种“乏味”引发的票房不佳问题,从今年《雷霆沙赞!》的2.94亿和《X战警:黑凤凰》的4亿都是一种观众已经审美疲劳的“信息反馈”。

本来这几年好莱坞就只能靠特效大片在中国市场吸金,如今特效大片难创新,票房自然成绩也难再突破。而回到我们上面说过的,引进片的部门每年也有KPI,这个时候为了完成业绩,不管什么片子,能引进的都赶紧弄进来“救世”吧。

最容易引进的电影:日本动画

日本动画电影作为进口片有三个好处:首先是ACGN群体在国内越来越多,尤其伴随着这几年00后长大,票房贡献力增强,这是一个铺开动画电影市场的绝佳时期。其次是日本动画电影的购买价都不贵,像日本国民动画《哆啦A梦》的剧场版,5年版权采购价格是300万美元,已经算非常高的了。如果是国内不出名的动画,像即将上映的《若能与你共乘海浪之上》,只可能更低,很多发行方都愿意买过来赌一把,在他们看来,这些都说不准就是下一个《你的名字。》。最后一点,就是日本动画内容基本上“人畜无害”,几乎都是谈谈恋爱或者增进友情这种三观非常正面的内容,没有任何审查风险。

也正是这些原因,让日本动画电影成为一股国内进口片的新风潮。这个情况在今年尤甚,许多去年甚至前年在日本上映的动画电影,都在今年被中国市场引进。

今年赚翻了的《千与千寻》

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宫崎骏了,去年的《龙猫》和今年的千与千寻,虽然票房成绩显著,但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老动画”,其实不能算市场里的“良性竞争品”。但是宫崎骏在国内的知名度以及影片的质量确实过硬,所以才能在中国创造一个特有的“老进口片”的奇迹。

但很多日本动画电影的引进,我们也是要打问号的。今年3月的《魔神Z》是一部2017年的动画电影,其实也已经想到“老”了。再加上没有知名度与粉丝,题材又是中国观众接触不多的机器人灾难片,最终票房只有40.8万着实看着可怜。还有刚上映不久的《游戏人生零》,其实也是一部2017年的动画,尽管这个IP在中国粉丝不少,但是许多人已经去年就在B站等视频网站已经看过“免费资源”,等到今年还想让他们再掏钱去影院看一遍确实太困难了,所以目前1300万的票房也很难再有突破。

还有诸如《朝花夕誓》《命运之夜-天之杯》《我想吃掉你的胰脏》《龙珠超:布罗利》《我的英雄学院:两个英雄》,这些都已经是去年的动画电影,整整晚了一年才进入中国市场也着实可惜,因为它们背后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网络粉丝量,如果是和日本同期上映,稍微宣传一下,都有博出1亿票房的实力。而晚一年,就完全是两个概念了,因此它们都只有1000-3000万的票房进账。

Fate的IP在国内这么火,但是票房一般

许多观众可能会有疑问,既然要引进日本动画电影,为什么不引进日本今年同期上映的呢?有两个原因:首先,日本是电视动画大国,并不是美国那样的动画电影大国。日本全国每年生产的动画电影数量非常有限,基本维持在每年20部左右动画电影,这还包括那些只在个别地区放映的独立动画电影。而今年才半年中国就已经引进了13部,只引进同期片显然是不够的。其次,即使是同期引进,票房也不见得给力,今年的《企鹅公路》就是最好的“惨案现场”(票房仅329万)。

在这种新片不够,也不一定有稳定票房成绩的情况下,还不如整一部大家都熟悉的宫崎骏,还可能卖出爆款。而同时市场还大量引进2017、2018年的动画电影,也是因为进口片总票房成绩确实不达标,这个时候能补一点是一点。

目前可以预期的是,未来还会有更多日本动画电影会引进到中国市场来填补空缺。对于动画迷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毕竟可以去大荧幕看自己喜欢的动画作品,十年前几乎难以想象。不过对于市场来说,过多的“千万级”进口片到底是福是祸,这个答案还有待时间检验。

进口片逆境是国产电影的曙光

进口片市场如此不顺,这会不会是国产片证明自己的机会呢?是的,而且国产片这几年已经不断地在证明自己了。

在过去的三年,我们看到有《战狼2》创造的56亿票房神话为国产片奏响前进的凯歌,有《红海行动》《流浪地球》这种完全不输好莱坞工业制作水平的视觉大片,也有《我不是药神》这种现实主义题材佳作提高国产片的艺术水准。

在过去的三年,进口片出现票房颓势,但中国的总票房依然能够持续10%以上的增长率,正因为国产片肩负起了市场的重担。在好莱坞缺乏创新、进口片需要日本动画来填补的今天,国产片更应该抬起头前进,并且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慢慢冲击海外市场,实现一次“文化逆袭”,这便是我们对于国产电影未来最期待的一道曙光。

来源:电影情报处

原标题:7个月引进13部,为什么日本动画电影越来越多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