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跟周跃华教授聊天,是给“近视和近视手术”的认知误区扫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跟周跃华教授聊天,是给“近视和近视手术”的认知误区扫雷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占到总人口的50%,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近视眼,特别是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

题图来源:站酷

中国的近视情况不容乐观。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占到总人口的50%,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近视眼,特别是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近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近视是家长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于近视人群来说,近视眼镜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人从中学时代开始佩戴近视眼镜,此后的漫长人生都将和眼镜为伴。在界面四川的最新一期街拍节目中,特别关注到这个人数庞大的群体,原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早就在关注“近视手术”了。

由于视频时长有限,很多街访对象并没有在视频中出现,但是界面四川也整理了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一起来资询国内著名的屈光手术专家、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眼视光总监、近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周跃华教授。一起来了解近视矫正的误区,正确认识近视手术。

周跃华主任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眼视光总监,四川省眼与视觉健康产业研究院近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原北京同仁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北京市卫生系统高级人才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前视光学组委员、现角膜学组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屈光学组副主委,全国Smile专家协会组成员。

自1994年从事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工作和近视理论的基础研究,至今已成功完成各类屈光手术20余万例(其中包括国内知名人士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近2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是国内屈光手术总量和每年手术量最多的屈光专家。

近视不可逆,为什么还要选择近视手术?

为了摆脱近视的困扰,不少人相信坊间疯传的各种近视治愈“良方”,比如按摩法、意念冥想法、雾视疗法等等,还有人听信在近视初期,不戴近视眼镜,或者戴度数低的眼镜,可以防止近视度数加深。一些眼罩类的产品也打出所谓“逆转近视,缩短眼轴”的广告语。事实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周跃华教授也接触过许多持有错误观念的人,这时候医生的首要工作往往变成了对患者进行最基本的科普。“在没有拿出事实依据之前,如果有人宣称自己掌握了缩短眼轴的技术,能够治愈近视,我都认为他的可信度是要打问号的,现在还没有哪种技术能够缩短人的眼轴。”周跃华教授说。

目前,控制近视真正行之有效的主要手段有角膜塑形镜、低浓度的阿品托滴眼液、户外运动。而最有效的摘镜手段是手术矫正。

在周跃华教授看来,大众之所以会被一些“民间疗法”、“偏方”所蛊惑,正是因为对近视的科学认识不够,对防控和矫正手段的认知存在偏差。事实上,大部分近视患者都是轴性近视,轴性近视是由于眼轴长度超出了正常范围而引起的近视,轴性近视一旦发生就不可逆,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可能性。近视矫正手术也只能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矫正近视的度数,不是缩短眼轴,更不是治愈近视。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接受手术后,近视度数会基本稳定,也能保持良好的裸眼视力,除非一些病理性近视的人群,术后会出现近视度数的增加,但是病理性近视的人如果不接受手术,近视度数也会逐年递增。

“即便接受了近视矫正手术也不能确保近视的其他并发症不会出现。比较常见的近视眼并发症有:视网膜变性、裂孔等,这种情况在近视人群中存在30%—40%发病率,做了近视手术,这些并发症并不会增加,当然也减少不了。”周跃华教授介绍道。

既然近视是不可逆的,手术矫正无法治愈近视,为什么还要选择近视矫正手术呢?

在和周跃华教授见面的前一天,界面四川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见到了一位正在进行近视手术术前检查的高三学生李明(化名),明年,李明准备报考全国排名前三的军校,对自身要求严格的他希望能够提早通过手术摘掉眼镜,李明的双眼近视度数均在300度左右,他选择的手术主刀医生正是周跃华教授。

“做手术前我也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衡量医院的硬件设备和专家团队的专业程度,最后才确定来银海做,一方面这里的设备是成都几家医院中最优秀的,另一方面专家的水平都很高,特别是周教授,他是全国顶级的眼科专家,了解到他同时是银海屈光科的学术带头人,我就义无反顾的找他来做了。”李明说。

另一位接受Smile全飞秒手术治疗刚满一个月的患者正在诊疗区复查,他向界面四川介绍道:“差不多术后1—2小时就看的很清楚了,现在对手术的效果非常满意。同时手术过程也没有想象中恐怖,整个术程很短,眼睛点了麻药后,几乎没什么感觉,2个小时麻药退了以后,眼睛会有点难受,但是类似于眼睛里面不小心进了洗发水,那种感觉是可以忍受的。”

周跃华教授认为,对于想要摘掉眼镜的近视人群来说,近视矫正手术是非常理想的选择,但是手术的选择权完全在患者个人,医生不会去建议患者做不做手术。很多患者决定做不做手术受周边朋友影响比较大,还有一些人会纠结为什么有些眼科医生还戴着眼镜?其实,近视手术并不是必须做的,有的人一辈子戴眼镜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医生也一样,选择做不做手术也是遵循个人意愿。

其实在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医护人员做近视手术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其中屈光科从主任、医生、护士、视光师全部都近视手术摘镜,一面墙上挂着接受过近视手术的医护人员近照,据介绍,这仅是医院接受手术的少部分代表,一些患者在看到这面墙后会选择向已经接受过手术治疗的医护人员咨询手术情况。

“对于想要做近视手术的患者,我们的建议是要到正规医院做全面检查,请专家帮助判断眼睛的情况,而不是听信一些没有根据的建议。比如有位患者听朋友说在其它医院手术,术后出现了近视度数反弹的情况,但是他不了解的是他这个朋友是病理性近视,且术前本身就有1200度的高度近视,做手术只能矫正现有度数,且病理性近视自身的度数还会逐年增加。”银海眼科一位医护人员说。

手术可实现“量体裁衣”,请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必不可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位近视患者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效果最大化的一个关键步骤。

据周跃华教授介绍,目前的近视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大众所熟知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另一类是以瑞士ICL-V4C人工晶状体为代表的眼内晶状体植入术。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手术对象是人的角膜。理想状态下,眼睛把入射光聚焦到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东西了,但是近视的人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前,通过佩戴近视眼镜——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将焦点后移到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作用。激光手术矫正则是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结构来调整光线的聚焦。角膜提供了整个眼睛屈光力的约2/3,因此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率的方式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就是激光手术的原理了。

激光手术矫正视力的短期和长期效果都令人满意,术后晚期屈光不稳定的发生率低于1%。只要术前准备充分,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条件,手术中保留足够的角膜基质,并不会发生角膜越来越薄以致于失明的情况。

而瑞士ICL-V4C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是通过微创手术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对角膜无损伤,相当于把一个超薄的镜片植入到眼内,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与其他切削眼角膜组织的手术不同,它不切削角膜,对保留眼球完整结构,度数高、角膜薄的患者来说是最优选择。ICL-V4C人工晶状体可安全的存于眼内,也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取出来更换。

据周跃华教授介绍,目前接受度最高的仍然是激光手术,特别是飞秒激光和全激光技术使得激光手术更加安全、稳定、可靠。这类手术从价格和效果两方面综合评定,都是比较高性价比的选择。而瑞士ICL-V4C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则因价格高昂,成为少数人的选择。

“通俗意义上的激光手术也分为好几种,一种我们称之为准分子,另外还有瓣飞秒、SMILE 3.0全飞秒、SMART 千频全激光等,需要用到不同的手术仪器,在操作的具体方法上也有一定差异。”周跃华教授介绍道。

事实上,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并不是完全基于患者意愿,而是要在临床医生充分了解患眼的解剖因素、患者的个体需求、手术设备的特点以及各种手术的适应证范围,来为患者制定精准的个性化方案。

“比如,人的角膜长的形状是不同的,有的人角膜长的很匀称,有的人角膜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针对这些凹凸不平的患者,我们在角膜切割上就要尽量给他恢复到正常的状况,这种治疗方式就要根据他个体情况进行定制。”周跃华教授说。

周跃华教授目前正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精准个性化选择,努力提高近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并在一篇题为《重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精准个性化选择》的著作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此外,周跃华教授强调,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非常关键。

针对大家对近视手术的疑问,界面四川整理了与周跃华教授的部分对话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Q1:做了近视手术会出现干眼症吗?

周跃华:手术时,角膜神经纤维会被切断,导致角膜的知觉减退,角膜感觉不到干,眨眼的次数就会减少,因此产生眼睛干涩的症状。不过角膜神经纤维在术后可以再生,一般三个月后就可以恢复正常。

Q2:做了近视手术能游泳、潜水吗?会不会出现眼睛疼痛的症状?

周跃华:一个月之内最好不要,因为水中并不是无菌的。我们眼部激光手术的创口虽然很小,但是毕竟还是存在创口的,虽然我们人体表面也是布满了细菌的,人体本身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平常泳池里面的细菌对我们不会构成影响,但是一旦有创口的话就存在感染的几率,为了术后恢复和手术效果,建议一个月内不要游泳。

对于眼睛疼痛这种状况,正常的眼睛进了水的话都会有疼痛等不适感,近视手术并不会带来这些症状,而是说在游泳时尽量要保证眼睛不要进水。

Q3:戴了角膜塑形镜就不能做近视手术了吗?

周跃华:不是的。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是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对称地、渐进式改变角膜中央表面形状来减低近视,减缓眼轴的增长。与激光手术效果相似,但与激光手术不同,角膜塑形术产生的效果是临时性及可回复的,是非手术摘掉近视眼镜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但是,角膜塑形镜一般建议未成年人佩戴用来控制近视发展,成年后近视基本稳定,一般不验配角膜塑形镜,为了摘掉眼镜,可以选择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成年人配戴了角膜塑形镜,如准备角膜激光手术,需停戴三个月后,接受检查和手术。

Q4:做了近视手术就不能做其他眼部手术了吗?比如白内障手术。

周跃华:近视眼手术属于表层手术,是作用于角膜上的手术,不接触眼底,因此,不会影响其他手术。

Q5:身边有人做了近视手术后几年出现了眼底视网膜变性和黄斑出血的现象,这是近视手术的后遗症吗?

周跃华:近视本身就会引发许多眼睛的并发症,眼底视网膜变性和黄斑出血都是常见的并发症,并不是近视手术引起的。即便不接受近视手术也会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近视患者有30%—4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因此,近视患者要定期要医院做眼健康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Q6:超高度近视患者能够通过手术摘掉眼镜吗?

周跃华:近视度数较高,可以考虑做ICL植入术矫正视力,达到摘镜的目的。如果选择激光手术要看患者的角膜情况,同时还要考虑病人自身情况,如果是病理性近视,一般只能通过手术矫正现有近视度数,并不能彻底抑制住近视度数的增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跟周跃华教授聊天,是给“近视和近视手术”的认知误区扫雷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占到总人口的50%,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近视眼,特别是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

题图来源:站酷

中国的近视情况不容乐观。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占到总人口的50%,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近视眼,特别是青少年近视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近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近视是家长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对于近视人群来说,近视眼镜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人从中学时代开始佩戴近视眼镜,此后的漫长人生都将和眼镜为伴。在界面四川的最新一期街拍节目中,特别关注到这个人数庞大的群体,原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早就在关注“近视手术”了。

由于视频时长有限,很多街访对象并没有在视频中出现,但是界面四川也整理了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一起来资询国内著名的屈光手术专家、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眼视光总监、近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周跃华教授。一起来了解近视矫正的误区,正确认识近视手术。

周跃华主任简介:教授、博士生导师,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眼视光总监,四川省眼与视觉健康产业研究院近视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原北京同仁医院视光中心主任,北京市卫生系统高级人才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前视光学组委员、现角膜学组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眼屈光学组副主委,全国Smile专家协会组成员。

自1994年从事角膜屈光手术的临床工作和近视理论的基础研究,至今已成功完成各类屈光手术20余万例(其中包括国内知名人士和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近2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是国内屈光手术总量和每年手术量最多的屈光专家。

近视不可逆,为什么还要选择近视手术?

为了摆脱近视的困扰,不少人相信坊间疯传的各种近视治愈“良方”,比如按摩法、意念冥想法、雾视疗法等等,还有人听信在近视初期,不戴近视眼镜,或者戴度数低的眼镜,可以防止近视度数加深。一些眼罩类的产品也打出所谓“逆转近视,缩短眼轴”的广告语。事实却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周跃华教授也接触过许多持有错误观念的人,这时候医生的首要工作往往变成了对患者进行最基本的科普。“在没有拿出事实依据之前,如果有人宣称自己掌握了缩短眼轴的技术,能够治愈近视,我都认为他的可信度是要打问号的,现在还没有哪种技术能够缩短人的眼轴。”周跃华教授说。

目前,控制近视真正行之有效的主要手段有角膜塑形镜、低浓度的阿品托滴眼液、户外运动。而最有效的摘镜手段是手术矫正。

在周跃华教授看来,大众之所以会被一些“民间疗法”、“偏方”所蛊惑,正是因为对近视的科学认识不够,对防控和矫正手段的认知存在偏差。事实上,大部分近视患者都是轴性近视,轴性近视是由于眼轴长度超出了正常范围而引起的近视,轴性近视一旦发生就不可逆,目前还没有治愈的可能性。近视矫正手术也只能通过改变角膜的曲率,矫正近视的度数,不是缩短眼轴,更不是治愈近视。

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接受手术后,近视度数会基本稳定,也能保持良好的裸眼视力,除非一些病理性近视的人群,术后会出现近视度数的增加,但是病理性近视的人如果不接受手术,近视度数也会逐年递增。

“即便接受了近视矫正手术也不能确保近视的其他并发症不会出现。比较常见的近视眼并发症有:视网膜变性、裂孔等,这种情况在近视人群中存在30%—40%发病率,做了近视手术,这些并发症并不会增加,当然也减少不了。”周跃华教授介绍道。

既然近视是不可逆的,手术矫正无法治愈近视,为什么还要选择近视矫正手术呢?

在和周跃华教授见面的前一天,界面四川在成都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见到了一位正在进行近视手术术前检查的高三学生李明(化名),明年,李明准备报考全国排名前三的军校,对自身要求严格的他希望能够提早通过手术摘掉眼镜,李明的双眼近视度数均在300度左右,他选择的手术主刀医生正是周跃华教授。

“做手术前我也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衡量医院的硬件设备和专家团队的专业程度,最后才确定来银海做,一方面这里的设备是成都几家医院中最优秀的,另一方面专家的水平都很高,特别是周教授,他是全国顶级的眼科专家,了解到他同时是银海屈光科的学术带头人,我就义无反顾的找他来做了。”李明说。

另一位接受Smile全飞秒手术治疗刚满一个月的患者正在诊疗区复查,他向界面四川介绍道:“差不多术后1—2小时就看的很清楚了,现在对手术的效果非常满意。同时手术过程也没有想象中恐怖,整个术程很短,眼睛点了麻药后,几乎没什么感觉,2个小时麻药退了以后,眼睛会有点难受,但是类似于眼睛里面不小心进了洗发水,那种感觉是可以忍受的。”

周跃华教授认为,对于想要摘掉眼镜的近视人群来说,近视矫正手术是非常理想的选择,但是手术的选择权完全在患者个人,医生不会去建议患者做不做手术。很多患者决定做不做手术受周边朋友影响比较大,还有一些人会纠结为什么有些眼科医生还戴着眼镜?其实,近视手术并不是必须做的,有的人一辈子戴眼镜也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医生也一样,选择做不做手术也是遵循个人意愿。

其实在中医大银海眼科医院,医护人员做近视手术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其中屈光科从主任、医生、护士、视光师全部都近视手术摘镜,一面墙上挂着接受过近视手术的医护人员近照,据介绍,这仅是医院接受手术的少部分代表,一些患者在看到这面墙后会选择向已经接受过手术治疗的医护人员咨询手术情况。

“对于想要做近视手术的患者,我们的建议是要到正规医院做全面检查,请专家帮助判断眼睛的情况,而不是听信一些没有根据的建议。比如有位患者听朋友说在其它医院手术,术后出现了近视度数反弹的情况,但是他不了解的是他这个朋友是病理性近视,且术前本身就有1200度的高度近视,做手术只能矫正现有度数,且病理性近视自身的度数还会逐年增加。”银海眼科一位医护人员说。

手术可实现“量体裁衣”,请专业医生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必不可少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位近视患者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因此,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手术效果最大化的一个关键步骤。

据周跃华教授介绍,目前的近视手术方式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被大众所熟知的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另一类是以瑞士ICL-V4C人工晶状体为代表的眼内晶状体植入术。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手术对象是人的角膜。理想状态下,眼睛把入射光聚焦到视网膜上,我们就能看清楚东西了,但是近视的人的焦点在视网膜之前,通过佩戴近视眼镜——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将焦点后移到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作用。激光手术矫正则是通过改变眼球的屈光结构来调整光线的聚焦。角膜提供了整个眼睛屈光力的约2/3,因此通过改变角膜屈光率的方式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就是激光手术的原理了。

激光手术矫正视力的短期和长期效果都令人满意,术后晚期屈光不稳定的发生率低于1%。只要术前准备充分,确保患者符合手术条件,手术中保留足够的角膜基质,并不会发生角膜越来越薄以致于失明的情况。

而瑞士ICL-V4C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是通过微创手术将人工晶状体植入眼内,对角膜无损伤,相当于把一个超薄的镜片植入到眼内,来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与其他切削眼角膜组织的手术不同,它不切削角膜,对保留眼球完整结构,度数高、角膜薄的患者来说是最优选择。ICL-V4C人工晶状体可安全的存于眼内,也可以根据情况随时取出来更换。

据周跃华教授介绍,目前接受度最高的仍然是激光手术,特别是飞秒激光和全激光技术使得激光手术更加安全、稳定、可靠。这类手术从价格和效果两方面综合评定,都是比较高性价比的选择。而瑞士ICL-V4C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则因价格高昂,成为少数人的选择。

“通俗意义上的激光手术也分为好几种,一种我们称之为准分子,另外还有瓣飞秒、SMILE 3.0全飞秒、SMART 千频全激光等,需要用到不同的手术仪器,在操作的具体方法上也有一定差异。”周跃华教授介绍道。

事实上,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并不是完全基于患者意愿,而是要在临床医生充分了解患眼的解剖因素、患者的个体需求、手术设备的特点以及各种手术的适应证范围,来为患者制定精准的个性化方案。

“比如,人的角膜长的形状是不同的,有的人角膜长的很匀称,有的人角膜表面是凹凸不平的,针对这些凹凸不平的患者,我们在角膜切割上就要尽量给他恢复到正常的状况,这种治疗方式就要根据他个体情况进行定制。”周跃华教授说。

周跃华教授目前正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精准个性化选择,努力提高近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并在一篇题为《重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精准个性化选择》的著作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此外,周跃华教授强调,术后遵医嘱、定期复查非常关键。

针对大家对近视手术的疑问,界面四川整理了与周跃华教授的部分对话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Q1:做了近视手术会出现干眼症吗?

周跃华:手术时,角膜神经纤维会被切断,导致角膜的知觉减退,角膜感觉不到干,眨眼的次数就会减少,因此产生眼睛干涩的症状。不过角膜神经纤维在术后可以再生,一般三个月后就可以恢复正常。

Q2:做了近视手术能游泳、潜水吗?会不会出现眼睛疼痛的症状?

周跃华:一个月之内最好不要,因为水中并不是无菌的。我们眼部激光手术的创口虽然很小,但是毕竟还是存在创口的,虽然我们人体表面也是布满了细菌的,人体本身也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平常泳池里面的细菌对我们不会构成影响,但是一旦有创口的话就存在感染的几率,为了术后恢复和手术效果,建议一个月内不要游泳。

对于眼睛疼痛这种状况,正常的眼睛进了水的话都会有疼痛等不适感,近视手术并不会带来这些症状,而是说在游泳时尽量要保证眼睛不要进水。

Q3:戴了角膜塑形镜就不能做近视手术了吗?

周跃华:不是的。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是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对称地、渐进式改变角膜中央表面形状来减低近视,减缓眼轴的增长。与激光手术效果相似,但与激光手术不同,角膜塑形术产生的效果是临时性及可回复的,是非手术摘掉近视眼镜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但是,角膜塑形镜一般建议未成年人佩戴用来控制近视发展,成年后近视基本稳定,一般不验配角膜塑形镜,为了摘掉眼镜,可以选择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正近视。成年人配戴了角膜塑形镜,如准备角膜激光手术,需停戴三个月后,接受检查和手术。

Q4:做了近视手术就不能做其他眼部手术了吗?比如白内障手术。

周跃华:近视眼手术属于表层手术,是作用于角膜上的手术,不接触眼底,因此,不会影响其他手术。

Q5:身边有人做了近视手术后几年出现了眼底视网膜变性和黄斑出血的现象,这是近视手术的后遗症吗?

周跃华:近视本身就会引发许多眼睛的并发症,眼底视网膜变性和黄斑出血都是常见的并发症,并不是近视手术引起的。即便不接受近视手术也会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近视患者有30%—4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因此,近视患者要定期要医院做眼健康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Q6:超高度近视患者能够通过手术摘掉眼镜吗?

周跃华:近视度数较高,可以考虑做ICL植入术矫正视力,达到摘镜的目的。如果选择激光手术要看患者的角膜情况,同时还要考虑病人自身情况,如果是病理性近视,一般只能通过手术矫正现有近视度数,并不能彻底抑制住近视度数的增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