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警方将犯罪嫌疑人带回泰安
文|法治周末记者 徐鹏
责编|马蓉蓉
近日,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岱岳区分局成功破获一起借虚假投资期货平台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名,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
在一些以诈骗为目的的微信群里,除了受害者本人,包括讲师、助理以及其他股民在内的群友可能都是托,通常一名犯罪嫌疑人饰演多个“角色”,“围剿”受害人。
微信学炒股 误入虚假投资平台
6月,泰安市公安局岱岳区分局接到辖区一位市民报警,称自己在某期货平台上投资“上证50”时被骗了374000元。
这位市民告诉民警,他热衷于炒股票,时常浏览股票分析文章。前段时间,他看到一个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股市文章写得鞭辟入里,便添加公众号讲师的微信,时常浏览讲师发布的一些股市文章,也通过微信交流炒股心得。
在交流过程中,讲师给了这位股民一个助理的微信号,称可以帮助他进一步了解股市行情。这个助理的微信号里有股票知识和分析文章,也有一个直播间网页链接。在进入直播间后,股民可以看股市大盘,也可以通过音频听讲师如何鏖战股市。
这个直播间有4位讲师,每天定时讲解股市行情,分析股票走势。在后来的交流中,有讲师提出,投资期货可以获得更高回报,建议该市民投资期货。想尝试下期货投资的市民被拉进了一个微信群,并被引导至一个炒股平台炒期货。
受害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投了数万元,没想到竟然获利3成。
有了初步尝试,得到丰厚回报的受害人逐步增加投资额度,然而随着投资额的增加,“股神”们的指导似乎不再那么灵验,不光赚的钱少了,赔钱的额度反而越来越大。而平台的“股神”讲师们仍然不断“鼓励”他增加投资,赢得翻盘机会。
“虽然期货指数与大盘无异,但后来这位市民对平台的真伪产生了怀疑。”民警说,每当居民点击“出金”申请退钱时,平台会以系统延迟等方式延宕退款。即使能退款,但相比投资总额,退出的钱只是九牛一毛。此外,平台退款的账号是个人账户,这更增加了受害人对投资平台的怀疑。
因此,意识到可能上当受骗的市民报警求助。
警方缜密侦查 打掉诈骗团伙
接到报警后,泰安市公安局岱岳区分局高度重视,6月20日,成立专案组对该案进行调查。
通过侦查发现,这是一个以投资期货获利为名目,实则通过虚假投资期货平台进行诈骗的犯罪团伙。为了一举打掉这个电信诈骗犯罪团伙,40多名民警分赴广州、深圳、天津等地,对该案进行深挖彻查。
经过进一步调查,民警摸清了这个电信诈骗犯罪团伙的情况。犯罪嫌疑人况某伙同罗某青,以况某的名义开设贸易有限公司,先后招收多名员工。况某通过在互联网上发布炒股经验文章,吸引客户点击文中的网页链接进入直播间听课,直播间讲师在讲解股票知识、炒股技术时引导客户投资期货。听课后,客户有意向投资期货的,就把受害者拉到自建的微信群里,进一步诱骗客户在虚假的炒股平台投资期货。
“涉案团伙经常变动办公地点,通过持续的调查追踪,等待成熟的抓捕时机,在7月10日实施了收网行动。”办案民警介绍,在4地警方的协助下,民警依法抓获了17名涉案嫌疑人,涉案金额达1000余万元。在警察冲入犯罪窝点时,这些“90后”犯罪嫌疑人正在电脑前诱导其他受害人加仓。经过检查,在作案电脑上,一个人就挂了13个微信账号。
7月11日,17名犯罪嫌疑人被岱岳警方带回泰安。
群里都是骗子 平台交易全造假
相比以往的电信诈骗,这个犯罪团伙的违法行为十分具有隐蔽性。
针对不同受害人,该犯罪团伙建立了不同的微信群。犯罪团伙分工明确,他们在微信群里分别扮演股票讲师、讲师助理以及客户。在直播间扮演股神的讲师在逐步取得受害者信任后,会引导受害者在虚假的投资期货平台“入金”。受害者投入的金额直接进入犯罪嫌疑人的账户,根本没有进入期货大盘。
犯罪嫌疑人抓住了有些人贪心的心理,通过烘托氛围,给与诱惑等方式,在交易初期进行“正向喊单”,引导小额投资受害者获得小额盈利,待受害者认为有利可图加大投资额时,犯罪嫌疑人会通过“反向喊单”,致使受害者大额亏损,甚至在受害者不断亏损的情况下诱导他们加仓回本。
由于受害者投入的钱根本没有进入真正的期货大盘,犯罪嫌疑人通过虚假的投资期货平台吞噬了受害者的钱财,受害者误以为自己的损失是因期货投资失败导致的。这种方式不再是以往电信诈骗直接“拉黑”受害人等显著的违法行为,十分具有隐蔽性。
目前,17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