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7月26日,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一家酒店遭到自杀汽车炸弹袭击,目前已造成至少15人死亡、多人受伤。经外交部核实确认,中国大使馆1名武警罹难,3名武警受伤。
此前英媒BBC报道称,强烈汽车炸弹爆炸,至少13人丧生,40余人受伤。死者当中包括中国大使馆一名工作人员。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去年10月正式复馆后在“半岛皇宫”酒店办公。袭击造成酒店部分楼体坍塌,中国大使馆所在部分房间受损。
这起爆炸案发生之后,索马里极端武装组织“青年党”声称对事件负责。他们说,这是对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和和索马里政府军近期行动的报复。
中国驻索使馆在战乱中复馆
并不清楚目前有多少中方人员在索马里从事外交工作。从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官方网站可以看到,尽管索马里国内一直战乱不断,但是中索外交工作包括各方面合作近来基本处于正常状态。
今年4月18日,中国驻索大使馆曾发出公告再次提醒在索马里中国公民及欲来索马里考察的公司、企业人员密切关注索安全形势,提高自我防护、保护意识和能力,加强安全防范。
资料显示,中索1960年12月14日建交。1990年底,索马里内战爆发,中国驻索使馆、医疗队和工程技术人员于1991年1月被迫撤离。此后,由中国驻肯尼亚使馆代管索马里有关事务。
中国一贯支持并积极推动索马里和平进程,曾于2003-2007年担任联合国安理会索马里问题协调员。在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成立后,中国政府即予承认,并于2005年12月28日接受过渡联邦政府委派的驻华大使。自1992年起,中国政府和红十字会每年均向索马里灾民捐赠一定数额的药品和一般物资。2011年8月,为帮助索马里应对旱灾,中国政府向索马里提供1600万美元的粮援现汇。2014年7月,中国向索马里派出复馆小组。
中国政府已于2014年10月12日正式恢复驻索马里使馆。当时,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以及索马里总统马哈茂德、外长贝莱等出席复馆仪式。
索马里两届过渡政府和2012年成立的正式政府均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多次重申一个中国立场,愿进一步加强与中国政府的联系,发展与中国的合作。
中索建交以来,中索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进展顺利。中国自1963年起向索马里提供援助,为索马里援建了国家剧院、哈尔格萨供水工程、卷烟厂、火柴厂、贝纳迪尔妇产儿童医院、索马里体育场、贝莱特温至布劳公路、巴洛温农场等项目。
2011年8月,为帮助索马里应对旱灾,中国政府向索马里提供1600万美元的粮援现汇。1982年起,中国在索马里开展劳务合作。2013年双边贸易额1.5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中国出口1.34亿美元,同比增长33%,进口0.16亿美元,同比增长433%。中国主要出口轻工业品、纺织品、医药、小五金和小型机械设备等,进口冻鱼等。
2014年《参考消息》曾报道称,截至目前,华为、中兴通讯等几家中国企业已在索马里和半自治地区索马里兰设立办事处,雇用当地员工开展业务。随着中国恢复驻索马里使馆,预计来索马里投资的中国企业将会有所增加。
中方对索马里的重要访问有:国务院总理周恩来(1964年2月)、副总理兼外长陈毅(1964年2月)、国家主席李先念(1986年3月)等。
索马里有多乱?历史就是乱成粥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介绍,索马里联邦共和国(索马里),面积637,660平方公里,人口1050万(截至2014年7月),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上,北临亚丁湾,东濒印度洋。
1960年6月26日索马里北部独立,7月1日索马里南部独立,即日南、北两部分合并,成立索马里共和国。
1969年,索马里国民军司令穆罕默德·西亚德·巴雷发动政变上台,成立索马里民主共和国。1991年1月西亚德政权被推翻,索陷入内战,多个政权并存。1991年2月,阿里·迈赫迪·穆罕默德成立新政府,自命为“临时总统”,改国名“索马里共和国”。1991年5月18日,索马里北部宣布“独立”,成立“索马里兰共和国”,阿卜杜拉赫曼·艾哈迈德·阿里·图尔为“总统”。
2002年3月31日,拉汉文抵抗军(RRA)决定成立“索马里西南国”,并选举哈桑·穆罕默德·努尔·夏尔古杜德为主席。1991年2月以来成立的上述政权均未获国际承认。
为结束索马里军阀割据状态,国际社会先后召开13次索和会,均未果。2004年以来,索和平进程取得积极进展。2004年2月23日,索马里和谈全体代表举行会议,通过索《过渡宪章》。10月10日,索马里过渡议会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选举阿卜杜拉希·优素福·艾哈迈德为索马里过渡联邦政府总统,任期5年。2005年1月15日,索过渡联邦政府正式成立。
2009年1月31日,主要反对派“重新解放索马里联盟(ARS)”领导人艾哈迈德当选索马里新总统,任命舍马克为总理并成立了新的过渡政府。
索马里新政府积极寻求与各方谈判,实施伊斯兰法,谋求与伊斯兰极端势力和解,得到索马里国内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支持。但反政府武装“沙巴布”和伊斯兰党拒不与新政府对话,并联合武装占领首都摩加迪沙大部分街区和索马里中南部大部分地区,暗杀多名政府要员,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2012年8月1日,索马里全国制宪会议通过《临时宪法》。8月20日,索马里联邦议会正式成立并随即选举产生议长和副议长。9月10日,经两轮角逐,哈桑·谢赫·马哈茂德当选索马里总统。至此,索马里正式结束长达8年的政治过渡期,成立内战爆发21年来首个正式政府。2014年1月21日,阿卜迪韦利总理提名的新内阁成员名单获议会批准。
内战、恐怖主义、难民
由于内战不断,索马里治安情况恶化,物价飞涨,生活必需品短缺,居民生活没有保障。医疗保健水平为非洲国家中最低。2000年,首都摩加迪沙仅有一所公立医院和62家私人诊所,缺医少药情况严重,仅有不到1/3的人口享有医疗服务,75%以上人口无安全饮水。据世界银行数据,2004年索马里人均寿命为47岁,日均收入低于1美元的极度贫困人口占总数的43%,日均收入低于2美元的贫困人口占总数的73%。
据联合国难民署数据,截至2013年1月,索马里在国外的难民约113万。2006年底以来,索马里局势持续紧张,150余万人流离失所者,另有大量难民涌向周边邻国。2012年索马里局势明显好转后,索马里部分难民陆续返回家园。
此次造成中国大使馆人员伤亡的索马里极端组织“青年党(沙巴布)”为主要反政府势力,原为索马里反政府武装伊斯兰法院联盟下属青年武装组织,主要负责保护该联盟领导人并实施针对外国人的暗杀行动。该组织以在索马里建立极端伊斯兰政权为目标,主张在索马里实施严格的伊斯兰教法,向异教徒和外国“侵略者”发动圣战。
“青年党”2008年被美国国务院认定为恐怖主义组织。2012年2月,该组织宣布正式与“基地”组织合流并宣誓效忠“基地”领导人扎瓦希里。
2013年9月,该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西门购物中心制造恐怖袭击,造成72人死亡,240余人受伤。2014年,“青年党”对索马里总统府和议会大厦发动恐怖袭击,造成多人死伤。
就在本次袭击前一天,“青年党”武装分子在摩加迪沙枪杀了一名索马里议员。“青年党”近年来在索马里和邻国肯尼亚多次发动袭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