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扩招港澳台侨生,发力科研创新,助力大湾区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扩招港澳台侨生,发力科研创新,助力大湾区

“暨南大学身处大湾区,将责无旁贷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的支持”。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

文 | 界面广东 曾聪

“暨南大学今年扩招100-200位港澳台侨本科学生,三年内将学校港澳台侨侨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由33%提升到40%左右”,这是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给出的一个重要数据。在这背后,是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赋予身处大湾区核心地带的“华侨最高学府”的新定位和新使命。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浪潮中擦亮暨大的金字招牌?宋献中日前接受了界面广东的专访。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致辞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去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寄语暨南人要继续坚持弘扬暨南精神。在宋献中看来,不屈不挠和自强不息是暨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充分体现在学校历经三落三起、五度播迁、而今形成三地五校区“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的历程中。回忆起总书记的到访,他也谈到了后续的发展:“全校许多师生纷纷重温总书记在暨大走过的路线,增强对暨大办学历史和独特作用的认识,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专门制定了24条行动计划”。

谈到暨大“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宋献中表示,暨南大学始终以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为己任。他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这种“侨校”特质也体现在暨大在校的三类学生:内地学生、港澳台侨学生和海外留学生。其中,学校为港澳台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目前仅香港就有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六万多位校友,澳门校友也有两万多, 其中澳门医疗界75%的人才都是从暨南大学毕业。宋献中称:“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择留学暨大的学生数量,也是位居全国前列。”至今,暨大已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30余万人。

暨大有这样的基础,又扎根广州、珠海、深圳三地五校区办学,如何更好地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宋献中表示,暨大在高校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将起到桥梁作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的一员,暨南大学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高校合作,建立了七个联合实验室;同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暨大联合发起了大湾区50多所高校398门课程的加盟入列;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也将是学校近期的重点发展项目。

暨大希望通过这些办学举措来促进大湾区高校集群发展,引领和深化粤港澳高校人才的合作培养。就在今年的招生计划中,暨大将扩招100-200位港澳台侨本科学生,计划三年内将学校港澳台侨生在全校学生中的比例由33%提升到40%左右,在不降低考试标准且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宋献中(左二)代表暨大与澳门大学宋永华校长签定两校合作协议

暨大科研要冲击世界一流

宋献中提出,暨南大学要谨防“中等水平陷阱”。他承认这些年暨南大学在各方支持下的发展有目共睹,但综合各方面评估和一些排名来看,学校还只是处于中国高校四五十名的水平,就类似于一个中等收入水平国家,需要谨防掉入“中等水平陷阱”。因此希望所有教职员工都要认清暨大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统一认识,明确学校发展的目标、任务前进方向。

具体来说,宋献中认为暨大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有待提高,要多思考如何面对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大形势,找准自己的方向并作出调整,做出国家急需的、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的成果来。在做强做大现有联合科学实验室的同时,还要在光电、生物医药制药、中药等领域发力,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他特别强调“暨大一定要走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队列里,要在科创中心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不能游离于走廊外。”对此,宋献中透露会调整课程和专业设置,将现有的94个本科专业压缩到80-85个左右,真正将主要力量集中到国家和学生的需要上来。教学方面也将进行“供给侧改革”即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让广大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暨大还将在教学模式上做出改革。针对在校学生的特性,学校确定了“分流教学、分类培养、同向融合”的办学思路,即将内地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港澳台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拥护祖国统一和“一国两制”的青年;将华侨和外国留学生培养成热爱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

暨大在结合不同学生特点和成长规律进行分类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下一步,学校将致力于打造港澳台侨学生的培养标准,制定更加详尽的分流教学实施方案,根据港澳生特色和大湾区发展需求,计划陆续改造600门课。

暨大办学服务大湾区建设

说起高校与城市发展,宋献中认为两者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大学和城市都是内涵式发展,衡量一个城市的标准并不是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化气质,大学也是如此”,宋献中接着补充,“两者的发展同样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建设”。

暨大身处大湾区,将责无旁贷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的支持。宋献中指出暨大一方面会做好人才储备,积极组织科研力量在前沿领域集聚创新,另一方面发挥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国际合作优势,做好技术与人才的交流引进,在合作中将成果消化于湾区。

有专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崛起,需要高校群的支撑。在宋献中看来,粤港澳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确实势在必行,多所高校集中优势,联合起来共同攻关将是常态。他提到联合实验室的创设,就将高校、企业、研究机构有机结合,利用最领先的技术,投入到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服务中。

宋献中明确表示,暨大办学将不断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部部省”共建协议,即统战部、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暨南大学,力争下半年完成。还将积极推进三地五校区的建设,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和广东省行动计划去落实。

“我们会全力做好教学改革,推进科研,真正出大项目大成果”,宋献中告诉界面广东,“在科学前沿领域,要出现暨大的身影并贡献暨大的力量。”

宋献中与界面广东团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扩招港澳台侨生,发力科研创新,助力大湾区

“暨南大学身处大湾区,将责无旁贷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的支持”。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

文 | 界面广东 曾聪

“暨南大学今年扩招100-200位港澳台侨本科学生,三年内将学校港澳台侨侨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由33%提升到40%左右”,这是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给出的一个重要数据。在这背后,是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赋予身处大湾区核心地带的“华侨最高学府”的新定位和新使命。如何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浪潮中擦亮暨大的金字招牌?宋献中日前接受了界面广东的专访。

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在2019年毕业典礼上致辞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

去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寄语暨南人要继续坚持弘扬暨南精神。在宋献中看来,不屈不挠和自强不息是暨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充分体现在学校历经三落三起、五度播迁、而今形成三地五校区“一体两翼”办学格局的历程中。回忆起总书记的到访,他也谈到了后续的发展:“全校许多师生纷纷重温总书记在暨大走过的路线,增强对暨大办学历史和独特作用的认识,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为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专门制定了24条行动计划”。

谈到暨大“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宋献中表示,暨南大学始终以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为己任。他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暨南人”。这种“侨校”特质也体现在暨大在校的三类学生:内地学生、港澳台侨学生和海外留学生。其中,学校为港澳台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目前仅香港就有分布在各行各业的六万多位校友,澳门校友也有两万多, 其中澳门医疗界75%的人才都是从暨南大学毕业。宋献中称:“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选择留学暨大的学生数量,也是位居全国前列。”至今,暨大已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30余万人。

暨大有这样的基础,又扎根广州、珠海、深圳三地五校区办学,如何更好地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宋献中表示,暨大在高校合作、资源共享等方面将起到桥梁作用。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联盟的一员,暨南大学与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高校合作,建立了七个联合实验室;同时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暨大联合发起了大湾区50多所高校398门课程的加盟入列;粤港澳大湾区环境科学实验室的建设也将是学校近期的重点发展项目。

暨大希望通过这些办学举措来促进大湾区高校集群发展,引领和深化粤港澳高校人才的合作培养。就在今年的招生计划中,暨大将扩招100-200位港澳台侨本科学生,计划三年内将学校港澳台侨生在全校学生中的比例由33%提升到40%左右,在不降低考试标准且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助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宋献中(左二)代表暨大与澳门大学宋永华校长签定两校合作协议

暨大科研要冲击世界一流

宋献中提出,暨南大学要谨防“中等水平陷阱”。他承认这些年暨南大学在各方支持下的发展有目共睹,但综合各方面评估和一些排名来看,学校还只是处于中国高校四五十名的水平,就类似于一个中等收入水平国家,需要谨防掉入“中等水平陷阱”。因此希望所有教职员工都要认清暨大目前的发展水平和层次,统一认识,明确学校发展的目标、任务前进方向。

具体来说,宋献中认为暨大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有待提高,要多思考如何面对科技发展和教育改革大形势,找准自己的方向并作出调整,做出国家急需的、高水平乃至世界一流的成果来。在做强做大现有联合科学实验室的同时,还要在光电、生物医药制药、中药等领域发力,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他特别强调“暨大一定要走在‘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队列里,要在科创中心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不能游离于走廊外。”对此,宋献中透露会调整课程和专业设置,将现有的94个本科专业压缩到80-85个左右,真正将主要力量集中到国家和学生的需要上来。教学方面也将进行“供给侧改革”即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让广大学生参与到科研中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暨大还将在教学模式上做出改革。针对在校学生的特性,学校确定了“分流教学、分类培养、同向融合”的办学思路,即将内地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港澳台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拥护祖国统一和“一国两制”的青年;将华侨和外国留学生培养成热爱中华文化、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

暨大在结合不同学生特点和成长规律进行分类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下一步,学校将致力于打造港澳台侨学生的培养标准,制定更加详尽的分流教学实施方案,根据港澳生特色和大湾区发展需求,计划陆续改造600门课。

暨大办学服务大湾区建设

说起高校与城市发展,宋献中认为两者发展具有密切联系。“大学和城市都是内涵式发展,衡量一个城市的标准并不是有多少高楼大厦,而是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文化气质,大学也是如此”,宋献中接着补充,“两者的发展同样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建设”。

暨大身处大湾区,将责无旁贷为城市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资源和科研成果的支持。宋献中指出暨大一方面会做好人才储备,积极组织科研力量在前沿领域集聚创新,另一方面发挥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国际合作优势,做好技术与人才的交流引进,在合作中将成果消化于湾区。

有专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崛起,需要高校群的支撑。在宋献中看来,粤港澳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确实势在必行,多所高校集中优势,联合起来共同攻关将是常态。他提到联合实验室的创设,就将高校、企业、研究机构有机结合,利用最领先的技术,投入到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服务中。

宋献中明确表示,暨大办学将不断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学校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部部省”共建协议,即统战部、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暨南大学,力争下半年完成。还将积极推进三地五校区的建设,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和广东省行动计划去落实。

“我们会全力做好教学改革,推进科研,真正出大项目大成果”,宋献中告诉界面广东,“在科学前沿领域,要出现暨大的身影并贡献暨大的力量。”

宋献中与界面广东团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