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的出现,改变的不仅仅是城市的交通格局,还有商业版图,尤其是与地铁相连的购物中心,出行方便,直达目的地,更容易成为消费者的购物选择。
通过地下通道的连接,无论是高温天气还是暴雨天气,年轻潮人都可以放心休闲地逛街买买买,家庭消费者也可以放心带着老人孩子去商场游玩。
地下慢行系统,激活交通活力
在成都金融城,交子大道地下通道的规划建设,将地铁1号线金融城站、地铁5号线交子大道站、剑南大道BRT站连在了一起。建成后,不出地铁站,不等红绿灯,就能快速换乘。真正实现“三站合一”,有机换乘。

此后,交子大道地下通道进行了规划调整,修改范围总用地面积约25.15公顷,增加了7条地下通道,以及商业、地下停车场等配套。
·在1#公园绿地规划地下空间,用于商业、公共通道和地下停车场建设;
·在现有通道基础上,规划5条南北向地下通道和2条东西向地下通道,构建交子大道慢行系统,提升慢行环境。
·在5#公园绿地内规划1处二类避难场所,在2#、3#、6#和7#公园绿地内各规划1处三类避难场所。

5条南北向的地下通道,将衔接交子大道的南北两侧,既能满足两侧市民对出行、消费和休闲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子大道附近的交通压力。
2条东西向的地下通道,则与交子大道现有通道一起,将地铁站、BRT站、商业服务等单元有机串联起来,让该片区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慢行系统。通过这段地下慢行系统,市民不出地面、不等红绿灯,就可以便捷地换乘地铁1号线、5号线和剑南大道BRT了。
在这条地下通道的中间位置,是一个有着约80万平方米商业体量的综合体项目——誉峰。誉峰通过悠方购物中心的B1层,已经接入交子大道地下通道。可以说,誉峰将成为交子大道地下慢行系统的最大“赢家”。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交子大道地下慢行系统打破了地铁站、BRT之间的交通壁垒,形成立体交通网络,实现无缝换乘。
另一方面,还将沿线的市政服务、商业服务等单元进行了有机的串联。在实现人群流通的同时,附带的资金、消费也将流通起来,展现“人随线走”“站引人聚”的实体效果。
打破壁垒,串起商业新世界
事实上,在地铁站点与购物中心之间,设置地下通道或地上连廊,在部分城市早有先例,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东京的六本木与香港的九龙。
东京的六本木,原来城市道路空间相当狭窄,连消防队通过都非常困难。
后该区以轨道交通为节点,通过开发超高层塔楼和地下空间立体使用,形成“垂直都市”,将“城市空间”与“车站空间”融合,在20公里范围内形成了超过800万人的核心城区,日均客流300万人次。如今的六本木,人气力压银座、新宿等传统商业中心,是全球TOD的新范本。

香港的九龙,则通过轨道交通站点与商圈、居住区间的科学规划,提升片区内步行系统的通达程度,迅速盘活九龙商圈。
在香港,约有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仅500米的范围内,九龙、新九龙以及香港岛更是高达65%。港岛商务中心内以公共交通枢纽为起点的步行系统四通八达,凡与步行系统相连的建筑,本身就是步行系统的组成部分,其通道层及邻接的楼层通常作为零售商业和娱乐用途,给行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这些案例证明了地下通道或地上连廊之于购物中心,甚至大型商圈的重要性。
交子大道地下慢行系统辐射的范围内,包括中海国际中心、东方希望中心、中航国际广场等写字楼,中海城南1号、润富国际花园、誉峰等住宅,中海环宇荟、悠方购物中心等商业。
未来,交子大道地下慢行系的建成,除了将让片区的交通出行更便捷,同样也将提升区域商业消费的活跃度。而这其中,地处核心位置,位于5号线交子大道站上盖,距离1号线金融城站仅约400米的誉峰,无疑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十年大城,多元化的都市空间
据悉,交子大道沿线的公园绿地大部分已经建成,部分商业中心的下沉广场仍在建设中。其中,悠方购物中心的地下商业空间已经建好,并预留了接入交子大道地下慢行系统的入口。

悠方购物中心所属的誉峰项目,早已成为一个集W酒店、12万方悠方、誉峰里、ICP环汇商业广场、M6及遇见小户为一体的潮流集散圈。这个坐享地铁1号线、5号线(在建)双铁生态的全新城市综合体,其近80万平方米的商业,已经逐步呈现。
项目引入的W酒店与木莲庄酒店,前者因激发灵感、创造潮流、大胆创新在业界影响深远,为宾客提供终极入住体验;后者则以艺术为媒,通过装置、展览、音乐、派对等,让宾客体验无界美学。
悠方、魔方、誉峰里,成为硬核玩家的新主场,12万方艺术商业与潮流时尚共生,言几又、舒适堡、英皇院线与你遇见百变。
艺术商务走廊M6和ICP环汇商业广场,经过对艺术、潮流氛围及活力营造的深度研究,将“艺术+建筑+商务”的模式做出崭新的、有创造力的、高度集成化的诠释。全球500强企业的独家尊崇,让你“上班如走秀”。

遇见小户则以灵动的室内空间,为不同人群匹配个性主张,为城市精英打造智慧社交空间。

经过十年的发展,誉峰早已成长为金融城核心区的“大城”。如今,它不仅是一个兼具商务、娱乐、生活、休闲的全新城市综合体,更是一个艺术和创意相融合的都市空间。
“城市,不应该只是产生利润的地方,更应该是体现人本温暖的地方”。这是六本木的设计初衷,放在已然成型的誉峰同样合适。
一方面,誉峰所追求的是在住宅、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等业态之间,形成有连接的、有活力的生态。除了实现职场和家庭的无缝对接,商业MALL血拼、艺术馆徜徉、体育馆打球……各种生活场景随意切换。
另一方面,誉峰将自己融入成都的交通慢行系统,让一个“点”变成与城市各个市政服务与商业服务单元形成立体连接的“体”。通过节省出行时间,将生活节奏的“遥控器”交到业主与消费者的手中,让慢生活成为可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