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火热的ETF:分化明显 一家管理千亿,竞争细化分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火热的ETF:分化明显 一家管理千亿,竞争细化分

在指数基金市场中,以透明化、低费率、高流动型为特点的股票ETF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财联社|张慧宇

今年以来,指数基金的发展驶入了一个快车道,不少产品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在指数基金市场中,以透明化、低费率、高流动型为特点的股票ETF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比如今年总规模翻2番的几只证券类ETF,个别产品的增长超乎想象。7月26日,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规模一度突破100亿,成为行业ETF中首位过百亿的,充分体现了指数基金的吸金能力。

无独有偶。7月26日,东方红中证竞争力指数基金正式结束募集。消息称,短短两周该基金已经募集超过40亿元,或系目前A股市场首发规模最大的Smart Beta基金。以主动管理闻名市场的东方红在指数基金能获得如此发行成绩,也从侧面印证了指数基金的吸金能力。

另外,在今年新发行的ETF中,不乏爆款产品,有5只首募规模都超过了30亿,其中富国中证军工龙龙头募集72亿份,指数基金发行的火热可见一斑。

今年以来首募超过30亿的5只ETF

image

7月被动指数基金的发行规模创出今年的新高,达到185亿。

image

而截止7月底,被动指数型基金总规模已达到6402亿,远大于主动管理的普通股票基金2444亿的规模,占全部股票型基金总规模的66%,相比年初增长了31%。

image

image

指数基金快速的发展导致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差异化和特色化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ETF的分化:华夏一家管理千亿规模

根据财联社统计,截止7月底,指数基金总规模达到7573亿,而前十大指数基金合计有5500亿,占比72.62%。像在ETF类指数基金中,只有9只规模在100亿,而这9只合计有2586亿,比重53.97%,而规模在2亿以下的产品有70只,这70只产品总规模才24亿,占比仅有0.52%。ETF中,规模最大的南方中证500有462亿,而规模最小的万家上证50仅有536万,两者相差大约100倍。产品之间分化非常明显。

不同规模的ETF产品分布

image

规模前10大ETF产品明细

image

规模最小的10只ETF产品明细

image

除了产品本身,这种分化在基金公司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比如旗下ETF总规模超过100亿的基金公司共有12家,合计规模由4381亿,占比9成。而管理ETF总规模不到1亿的基金公司有7家,合计规模仅1.89亿。从基金公司看,华夏一家就管理了1062亿,而全部ETF最新规模也不过才4700亿左右,一家就占据了大约22%。

image

管理ETF最多的前10家基金公司

image

不过虽然近两年国内指数基金市场大扩容,但相比美国等成熟市场国家,我国指数基金的占比还比较低,远不及美国35%左右的占比,美国单只龙头ETF产品规模就达到2500亿元附近,国内目前规模最高也在500亿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创板的顺利推出以及基金公司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实行,指数基金再一次迎来发展契机。

ETF竞争走向细分领域

在指数基金发展步入快车道,龙头聚焦效应明显下,差异化竞争成为突围重点。除了常见的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等宽基指数外,行业主题类ETF成为基金公司重点布局方向,当前指数基金的申报中主要包含科技类、区域类、军工、消费、医药、证券等类型。

比如华夏基金,一个坐拥三个百亿ETF(50ETF、300ETF、央企调整ETF)的一家大型公募,在发布了三个SmartBeta指数ETF(创蓝筹、创成长、AH经济蓝筹)之后,现在又要杀向行业/主题ETF市场,基本将全线开火。华夏基金申报的指数基金中,有5G通信的、传媒、军工、房地产、证券、新能源汽车、银行、粤港澳大湾区;

从细分领域上看,科技类和区域主题类基金较多。华夏有中证5G通信主题,银华有中证研发创新100,嘉实基金申报了中证先进制造价值成长100ETF、中证新兴科技盈利成长100策略、中证医药健康质量成长100策略ETF等。

区域类主题基金也很多,华夏、广发、南方、工银瑞信都上报了和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的指数基金,汇添富申报的产品则集中在国企和长三角一带,比如中证国企一带一路、中证上海国企、中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题ETF等,广发申报了跟踪深圳民企发展的ETF,南华基金申报了中证杭州湾区ETF、易方达和招商申报针对浙江地区相关指数的基金。

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也试图在ETF细分行业领域里分一杯羹。7月,弘毅远方基金上报了国证消费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富基金上报了中证人工智能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什么样的ETF能够做大

从各家公募的龙头产品看,目前各家公募分别在宽基指数、行业指数等方面都在形成自身的龙头产品优势。

华夏基金目前在上证50产品领域形成独占优势,华夏上证50ETF是场内规模数一数二的基金。另外,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中证500ETF、华夏中证央企结构调整ETF等产品规模也较大,正在形成“一支独大,多点支撑”的较好的产品布局。

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易方达基金则分别在中证500、沪深300、创业板指产品线上独具优势。

另外,华安基金在上证180ETF、博时基金在中证央企结构调整ETF等领域表现不错,国泰基金则发力行业指数,在证券公司ETF、金融ETF领域占据先机,成为投资者青睐的行业指数基金。

可以说,各家公募都在打造自家产品的竞争力,在各个细分领域形成各自的相对竞争优势。

除了宽基指数等竞争充分的领域外,那未来什么样的行业ETF可以做大做强?除了标的指数行情驱动外,这就要看ETF对个股替代性和跟踪误差情况,以及对其它基金的替代性。

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火热的ETF:分化明显 一家管理千亿 竞争细化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火热的ETF:分化明显 一家管理千亿,竞争细化分

在指数基金市场中,以透明化、低费率、高流动型为特点的股票ETF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财联社|张慧宇

今年以来,指数基金的发展驶入了一个快车道,不少产品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在指数基金市场中,以透明化、低费率、高流动型为特点的股票ETF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比如今年总规模翻2番的几只证券类ETF,个别产品的增长超乎想象。7月26日,国泰中证全指证券公司ETF规模一度突破100亿,成为行业ETF中首位过百亿的,充分体现了指数基金的吸金能力。

无独有偶。7月26日,东方红中证竞争力指数基金正式结束募集。消息称,短短两周该基金已经募集超过40亿元,或系目前A股市场首发规模最大的Smart Beta基金。以主动管理闻名市场的东方红在指数基金能获得如此发行成绩,也从侧面印证了指数基金的吸金能力。

另外,在今年新发行的ETF中,不乏爆款产品,有5只首募规模都超过了30亿,其中富国中证军工龙龙头募集72亿份,指数基金发行的火热可见一斑。

今年以来首募超过30亿的5只ETF

image

7月被动指数基金的发行规模创出今年的新高,达到185亿。

image

而截止7月底,被动指数型基金总规模已达到6402亿,远大于主动管理的普通股票基金2444亿的规模,占全部股票型基金总规模的66%,相比年初增长了31%。

image

image

指数基金快速的发展导致基金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差异化和特色化的竞争格局正在形成。

ETF的分化:华夏一家管理千亿规模

根据财联社统计,截止7月底,指数基金总规模达到7573亿,而前十大指数基金合计有5500亿,占比72.62%。像在ETF类指数基金中,只有9只规模在100亿,而这9只合计有2586亿,比重53.97%,而规模在2亿以下的产品有70只,这70只产品总规模才24亿,占比仅有0.52%。ETF中,规模最大的南方中证500有462亿,而规模最小的万家上证50仅有536万,两者相差大约100倍。产品之间分化非常明显。

不同规模的ETF产品分布

image

规模前10大ETF产品明细

image

规模最小的10只ETF产品明细

image

除了产品本身,这种分化在基金公司身上表现的更为明显;比如旗下ETF总规模超过100亿的基金公司共有12家,合计规模由4381亿,占比9成。而管理ETF总规模不到1亿的基金公司有7家,合计规模仅1.89亿。从基金公司看,华夏一家就管理了1062亿,而全部ETF最新规模也不过才4700亿左右,一家就占据了大约22%。

image

管理ETF最多的前10家基金公司

image

不过虽然近两年国内指数基金市场大扩容,但相比美国等成熟市场国家,我国指数基金的占比还比较低,远不及美国35%左右的占比,美国单只龙头ETF产品规模就达到2500亿元附近,国内目前规模最高也在500亿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创板的顺利推出以及基金公司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实行,指数基金再一次迎来发展契机。

ETF竞争走向细分领域

在指数基金发展步入快车道,龙头聚焦效应明显下,差异化竞争成为突围重点。除了常见的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等宽基指数外,行业主题类ETF成为基金公司重点布局方向,当前指数基金的申报中主要包含科技类、区域类、军工、消费、医药、证券等类型。

比如华夏基金,一个坐拥三个百亿ETF(50ETF、300ETF、央企调整ETF)的一家大型公募,在发布了三个SmartBeta指数ETF(创蓝筹、创成长、AH经济蓝筹)之后,现在又要杀向行业/主题ETF市场,基本将全线开火。华夏基金申报的指数基金中,有5G通信的、传媒、军工、房地产、证券、新能源汽车、银行、粤港澳大湾区;

从细分领域上看,科技类和区域主题类基金较多。华夏有中证5G通信主题,银华有中证研发创新100,嘉实基金申报了中证先进制造价值成长100ETF、中证新兴科技盈利成长100策略、中证医药健康质量成长100策略ETF等。

区域类主题基金也很多,华夏、广发、南方、工银瑞信都上报了和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的指数基金,汇添富申报的产品则集中在国企和长三角一带,比如中证国企一带一路、中证上海国企、中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题ETF等,广发申报了跟踪深圳民企发展的ETF,南华基金申报了中证杭州湾区ETF、易方达和招商申报针对浙江地区相关指数的基金。

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也试图在ETF细分行业领域里分一杯羹。7月,弘毅远方基金上报了国证消费1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富基金上报了中证人工智能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什么样的ETF能够做大

从各家公募的龙头产品看,目前各家公募分别在宽基指数、行业指数等方面都在形成自身的龙头产品优势。

华夏基金目前在上证50产品领域形成独占优势,华夏上证50ETF是场内规模数一数二的基金。另外,华夏沪深300ETF、华夏中证500ETF、华夏中证央企结构调整ETF等产品规模也较大,正在形成“一支独大,多点支撑”的较好的产品布局。

南方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易方达基金则分别在中证500、沪深300、创业板指产品线上独具优势。

另外,华安基金在上证180ETF、博时基金在中证央企结构调整ETF等领域表现不错,国泰基金则发力行业指数,在证券公司ETF、金融ETF领域占据先机,成为投资者青睐的行业指数基金。

可以说,各家公募都在打造自家产品的竞争力,在各个细分领域形成各自的相对竞争优势。

除了宽基指数等竞争充分的领域外,那未来什么样的行业ETF可以做大做强?除了标的指数行情驱动外,这就要看ETF对个股替代性和跟踪误差情况,以及对其它基金的替代性。

来源:财联社

原标题:火热的ETF:分化明显 一家管理千亿 竞争细化分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