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哪吒》已“逆天”,光线何时能“改命”?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哪吒》已“逆天”,光线何时能“改命”?

伴随着《哪吒》票房不断上涨,加之版权收入、衍生收入等,2019年光线传媒或能从该片中斩获超过10亿元的营收。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作者 | 江宇琦

编辑 | 师烨东

“我命由我不由天!”

伴随着一句怒吼,哪吒成功打破了命运的束缚,也助推上映前半个多月还热度寥寥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逆转了“国漫难卖座”的命运,迄今为止累计收获超过了27亿票房。从票房最初被预测只有不到1亿,到如今30亿都已经板上钉钉,《哪吒》的成绩着实令人惊讶。

“命运”也在被影片大卖影响的,还有《哪吒》背后的上市公司光线传媒。7月30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截至2019年7月29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哪吒》)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 20,300 万元至人民币 24,300 万元”,而同期《哪吒》的票房不过8.9亿。伴随着《哪吒》票房不断上涨,加之版权收入、衍生收入等,2019年光线传媒或能从该片中斩获超过10亿元的营收。

这样一场大胜,对光线传媒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光线传媒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扣非净利润为-2.84亿元,同比降低161.73%,为上市以来下滑幅度最高的一次。其中占公司营收比重达7成的“电影与衍生品业务”全年仅收入10.7亿元,同比下滑了12.99%,是扣非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

受业绩及行业环境影响,光线传媒去年开年阶段才开始复苏的股价(最高时超过了13元),从2018年下半年起又不断下跌,今年股价最低时甚至只有6元左右,一年多时间里跌幅超过了5成。但就在《哪吒》大卖的这半个多月里,光线传媒股价再度迎来反弹,从大规模点映开始前的7.12元涨到过最高9元左右,半个月内涨幅超过了25%。

光线传媒去年至今股价走势

而在毒眸看来,《哪吒》大卖的意义,或许远不止解了光线一时止渴。通过《哪吒》彩蛋中《姜子牙》的预告,光线试图打造“神话宇宙”的愿景已被充分展露,并且得到了广泛的热议与好评。而根据光线发布的消息来看,公司旗下还有《凤凰》《魁拔》《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大鱼海棠2》等多部神话背景的动画作品正在制作当中。

只是这一系列利好,似乎并没有给予资本持续的信心。上周末《哪吒》三天票房超过8亿,远超首周末的6.58亿,但这样超出市场预期的表现却并没有给光线在证券市场上带来回馈,本周头两个交易日里光线股价分别下跌4.83%和3.58%。《哪吒》稳破30亿的票房,撑不起光线股价走更远吗?

《哪吒》拯救光线

光线传媒等待《哪吒》这样一部电影,已经等得太久了。

今年前六个月里,光线传媒共有包括《疯狂的外星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阳台上》《雪暴》在内,7部参与投资、发行的电影上映,累计收获超过了28.16亿票房。但是受到投资比例、成本等因素影响,这些电影为光线带来的实际收益其实十分有限。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当中,虽然光线没有直接披露“电影与衍生品业务”的营收情况,但由于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达到了30%,而该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为7成,所以可以预计电影相关业务的收入情况其实并不理想。

就在《哪吒》上映前夕,光线又发布了2019年半年业绩预告,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可能会达到95%以上,预计仅有8500万到1.05亿左右。除去去年售卖新丽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较高外,另一大重要原因正是“(2019年上半年)电影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今年上半年光线的票房收入,远低于去年同期48.40亿。

光线预告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可能会达到95%以上

但事实上,光线陷入“内容困局”并非是今年的“偶然事件”。

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营影企之一,过去的十几年里光线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在2012年主投的《泰囧》横空出世后,光线就长期位居影企年票房榜单前列,连续多年都有爆款影片诞生。甚至在中国电影市场表现最低迷的2016年,光线都能逆势而上、打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多部热卖作品,全年扣非净利润也达到了5.19亿元,是公司上市后的最好表现。

然而步入2017年,光线出品影片的票房表现却急转直下。春节档的《大闹天竺》仅仅卖了7.59亿,同档期第四;国庆档的《缝纫机乐队》也在档期刚刚开始时就掉队,最后只拿到了4.59亿;贺岁档的《心理罪城市之光》更是只有2.24亿票房。尽管各大档期光线都没有缺席,但却始终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2017年光线扣非净利润下滑至4.62亿,同比下跌11.01%,为上市后扣非净利首次下滑。

2018年,光线在内容业务上的低迷并没有出现好转。春节档的《唐人街探案2》虽然大卖33亿,这也支撑起了光线去年上半年的账面票房,但光线的投资比例并不算太高;而由其主推的《动物世界》(5.09亿)《叶问外传:张天志》(1.32亿)等,表现却均不够理想。因此从Q2开始,公司单季度的净利润都处于下滑的状态,其中Q4净利润下滑了588%、扣非净利润下跌了7915%。

在持续的低迷下,光线太需要一部爆款影片来扭转乾坤、提振公司的内容业务了。

在暑期档刚开始的时候,《银河补习班》或许是最被看好能担当这一重任的影片——毕竟在大批影片撤档的情况下,这是暑期档里为数不多受关注度较高的影片了。只可惜受限于口碑争议,《银河补习班》整体票房走势平平,上映两周后仅得到8.4亿票房,远远低于一些平台此前预测的20亿。

《银河补习班》整体票房走势平平(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按照7月30日光线票房公告中披露的数据估算,该片已为公司带来了约700-880万元收入。如果影片最终票房能达到10亿元,预计光线能依靠此片收入1000万元左右。很显然,想要靠这部影片来扭转光线目前的困境并不太现实。

可万万没想到,“种子选手”刚刚折戟,原本不被看好的《哪吒》反而成为了黑马,上映之前就靠着点映实现了热度爆发,并一路打破各种纪录、剑指暑期档冠军。由于该片的出片方(光线影业、彩条屋、可可豆、十月文化)和主发行方(光线影业),均为光线传媒子孙公司或间接持股的公司,因此绝大多数片方营收都将归光线系所有。

按照光线公告中的数据进行简单估算,光线方面的大概投资占比约在60%-70%左右,具体有多少收入能计入业绩报表还得等进一步的信息披露。但如果《哪吒》的票房能达到猫眼专业版预测的40亿+,光线在这一部影片上的营收很有可能会突破10亿,和去年全年的“电影与衍生品业务”相当。而由于《哪吒》本身成本或许都未过亿,所以大部分收入都能转化成净利润,理论上而言,光线将在今年结束时收获一份相当出彩的成绩单。

动画能为光线“改命”吗?

《哪吒》的爆发,真正深远的意义并不只在光线当下的业绩。

回顾光线此前几年的片单不难发现,除了参投的《美人鱼》等少数大制作外,光线一直秉持着“新人导演+小体量”的投资、生产模式,接连推出过《泰囧》《致青春》《分手大师》《左耳》等大小爆款。也正是依靠着喜剧片和青春片两大招牌,光线才在业内保持住了票房和利润的领先地位。

光线接连推出过几部大小爆款电影(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但这样一种内容产出模式,却也在这两年成为了光线的桎梏。曾有资深业内人士向毒眸分析称,国内这批老牌民营影企,当年之所以能快速崛起,正是因为它们都各自有擅长的类型,可随着观众审美和口味的变化,青春片、古装片等类型开始式微,相应公司的业绩也会受到波及。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光线在内容领域所遭遇的困境,似乎的确与国内青春片、喜剧片市场的变化有关。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光线其实也一直在寻找新的落脚点——而国产动画内容,正是光线内容转型突破过程中的一大重要收获。

早在2014年,光线就以2.08亿元收购蓝弧文化50.8%股权的方式,开始进军动画领域。不过彼时光线对动画市场的态度还较为保守,以至于中途退出了《大圣归来》的投资队伍。待到该片大热,光线才追悔莫及,于2015年暑期宣布,要与《大圣归来》的核心成员田晓鹏等共同设立十月文化。

也正是在2015年,看到了国产动画巨大市场潜力的光线传媒,最终选择成立全资公司彩条屋,开始加大在动画上的投入。彩条屋成立之初,光线传媒的董事长王长田曾经放出豪言:“(希望)这幢屋子能为中国动画人遮风挡雨,成为中国动画的大本营。”

随后几年,以彩条屋为核心,光线全面铺开了动画业务的布局,接连收购或成立了包括彼岸天、光印影业在内超过20家动画公司,遍布动画、版权、漫游等多个领域。面对如此庞大的布局,王长田一度颇为自豪地表示:“光线是在高端动画内容方面投资最多的(中国)公司,市场上最好的动画电影公司,几乎都被我们投资了。”

愿景虽好,但光线启动动画业务后的这几年可谓波折不断。从2016年开始,光线接连参与出品了《大护法》《大世界》等多部口碑不错的动画电影,但除《大鱼海棠》外,其他作品的票房均不算突出。受此影响,包括蓝弧、十月文化在内,光线动画矩阵里的多家公司此前几年都曾出现过亏损或业绩未达预期,其中蓝弧就因为业绩不佳,在业绩对赌期(2014-2016)结束前被光线以2.44亿元转手。

《大护法》与《大世界》

如今《哪吒》成功,算是终于给光线的动画业务布局打上了一剂强心剂。不仅如此,王长田日前还宣布要打造“神话宇宙”,其中就包括《姜子牙》《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深海》《凤凰》《八仙过海》和《哪吒》续集等,表达了长期运作动画业务的想法。

“动画电影今后能够成为光线的重要支撑。”有证券分析师告诉毒眸,“《哪吒》这么成功,日后光线和行业对国产动画肯定会更加重视,我相信这一点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也是会有吸引力的。”

只不过想要真正得到资本的认可,《哪吒》之外,光线还必须拿出更多具有说服力的作品。然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现阶段光线还没有充分展现出这样的实力与可能性。

“上周过后,猫眼并没有上调《哪吒》的票房预测,影片上限已经可见,预期快到了、股价提前下跌是正常现象。”在谈及日前光线股价不增反跌时,有分析人士告诉毒眸,“说明在现在的行业环境下,大家不愿意给单品爆款长期买单,因为公司没法保证下一部作品还能大卖。”

光线的“迪士尼梦”,路途还太遥远

证券市场之所以对光线谨慎乐观,除了受内容稳定性影响外,或许也与公司的变现能力有关。

作为一部难得动画爆款,早在《哪吒》点映的阶段(19号前后),就有很多网友呼吁尽快推出衍生品、表示一定会给予充分支持。然而直到7月28日,片方官微才表示将开启正版授权的周边众筹计划,而光线更是到7月31日才对外表示,已经授权相关公司进行《哪吒》的衍生品的开发和制作。

《哪吒》的周边众筹计划

很显然,和四年前的《大圣归来》一样,片方并没有想过这部影片会大爆并提前进行衍生品布局。而有相关衍生品从业者向毒眸表示,衍生品最合适的开发时机应在电影上映前半年或更早,太晚推进只会错失热度、给盗版留空间——现如今,淘宝上已经充斥着大量盗版《哪吒》衍生品,等到正版衍生品姗姗来迟时,再想将这块收益最大化已经不太现实了。

淘宝上充斥着大量盗版《哪吒》衍生品

光线在衍生品开发上并不是没有过前瞻性,2015年时公司就与阿里签署过战略合作,上线了衍生品的天猫旗舰店。2016年《大鱼海棠》上映时,旗舰店两周内的销售额就超过了5000万。但由于此后《神奇女侠》等电影的衍生品众筹和销售情况不佳,光线最终于2017年年底下架了该旗舰店。同一时期,曾有消息人士告诉毒眸光线的衍生品部门也被撤除,但并没有透露原因。因此即便预料到了《哪吒》会火,也很难由内部去主导相应衍生品开发。

光线天猫旗舰店曾上线的《大鱼海棠》衍生品

要知道,就在2014年前后,当光线开始大量收购各类动画、游戏、VR公司时,在王长田的表述里,光线传媒的发展模板是迪士尼,打造“全内容+全渠道”的全产业链式布局。但此次衍生品工作上的准备不足,却充分体现了光线与全产业链公司上的距离。

而对于希望成为“中国迪士尼”的光线来说,除了基础衍生体系的搭建,更为关键的是是否拥有可以立身的IP。据知情人士向毒眸透露,《哪吒》和《姜子牙》只是两个同期启动的项目,世界观、风格等并非最初就打通的,后者目前还在对剧本等进行调整,希望能够实现协同。因此光线“神话宇宙”能否成功、IP能否得到认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姜子牙》海报

没有好的IP作为依托,不管是基础的衍生品体系,还是更大的文旅生意,都很难真正落地。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光线就陆续启动了多个实景娱乐项目,其中就包括在大连、扬州等地启动的多个“百亿级”项目。但《中国经营报》2018年1月所发布的相关调查内容显示,截至当时光线此前布局的一系列实景娱乐项目几乎无一落地。

直到今年7月,2017年年底光线和扬州市签署的协议终于有了下文,公司发布公告称已作为联合体成员,中标扬州市空港新城影视文旅产业基地片区的PPP项目,将“为项目整体策划、业态布局、资源要素导入、文娱产业运营提供专业支持”。但项目具体的落地情况如何、能为光线带来多大收益,目前还都是未知数。

光线传媒不是唯一一家在实景娱乐上进度缓慢的中国影企。大约从五年前开始,考虑到纯影视业务的不确定性,出于业绩压力或者对发展前景的担忧,包括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在内,很多头部影企都纷纷在实景娱乐业务上加码。

但迄今为止,除了坐拥“熊出没”等大IP的华强方特能靠相关乐园项目取得每年数十亿的营收外,其他文娱影视类公司在实景娱乐方面并无太多斩获。

华强方特坐拥“熊出没”等大IP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实景娱乐涉及到较大规模的金额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推进本就不易,近年来影视公司融资难度的加大更是加剧了其难度;另一方面,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影视公司缺乏适合于所线下衍生开发的IP,很难像迪士尼一样形成一个对资本和市场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品牌。

“《哪吒》大卖,出品方股价却下跌,这不是光线传媒一家公司会遇到的情况。”有业内人士告诉毒眸,在经历了此前几年的波动之后,市场普遍认为影视类公司股票不具备可长期持有的稳定性,更多都是将其作为短线投资的选择。《哪吒》的爆红、“神话宇宙”的筹备,是一个向好信号,但要真正“改命”这些都还仅仅只是开始,还有太多需要攻克的难题。

因此无论是光线还是其他企业,若是想让“迪士尼之梦”照进现实,都还是得先从好的IP入手,一步一步去搭建自己的各种业务体系。相反若是没有当年漫威破釜沉舟的毅力,或者不具备迪士尼花十几年布局一个IP的前瞻性,甚至连最基础的衍生体系都做不好,畅谈“成为迪士尼”也只是一番空想。

来源:毒眸

原标题:《哪吒》已逆天,光线何时能“改命”?

最新更新时间:08/08 10:2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哪吒》已“逆天”,光线何时能“改命”?

伴随着《哪吒》票房不断上涨,加之版权收入、衍生收入等,2019年光线传媒或能从该片中斩获超过10亿元的营收。

《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作者 | 江宇琦

编辑 | 师烨东

“我命由我不由天!”

伴随着一句怒吼,哪吒成功打破了命运的束缚,也助推上映前半个多月还热度寥寥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逆转了“国漫难卖座”的命运,迄今为止累计收获超过了27亿票房。从票房最初被预测只有不到1亿,到如今30亿都已经板上钉钉,《哪吒》的成绩着实令人惊讶。

“命运”也在被影片大卖影响的,还有《哪吒》背后的上市公司光线传媒。7月30日,光线传媒发布公告称,“截至2019年7月29日,公司来源于该影片(《哪吒》)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人民币 20,300 万元至人民币 24,300 万元”,而同期《哪吒》的票房不过8.9亿。伴随着《哪吒》票房不断上涨,加之版权收入、衍生收入等,2019年光线传媒或能从该片中斩获超过10亿元的营收。

这样一场大胜,对光线传媒来说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光线传媒2018年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扣非净利润为-2.84亿元,同比降低161.73%,为上市以来下滑幅度最高的一次。其中占公司营收比重达7成的“电影与衍生品业务”全年仅收入10.7亿元,同比下滑了12.99%,是扣非净利润下滑的重要原因。

受业绩及行业环境影响,光线传媒去年开年阶段才开始复苏的股价(最高时超过了13元),从2018年下半年起又不断下跌,今年股价最低时甚至只有6元左右,一年多时间里跌幅超过了5成。但就在《哪吒》大卖的这半个多月里,光线传媒股价再度迎来反弹,从大规模点映开始前的7.12元涨到过最高9元左右,半个月内涨幅超过了25%。

光线传媒去年至今股价走势

而在毒眸看来,《哪吒》大卖的意义,或许远不止解了光线一时止渴。通过《哪吒》彩蛋中《姜子牙》的预告,光线试图打造“神话宇宙”的愿景已被充分展露,并且得到了广泛的热议与好评。而根据光线发布的消息来看,公司旗下还有《凤凰》《魁拔》《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大鱼海棠2》等多部神话背景的动画作品正在制作当中。

只是这一系列利好,似乎并没有给予资本持续的信心。上周末《哪吒》三天票房超过8亿,远超首周末的6.58亿,但这样超出市场预期的表现却并没有给光线在证券市场上带来回馈,本周头两个交易日里光线股价分别下跌4.83%和3.58%。《哪吒》稳破30亿的票房,撑不起光线股价走更远吗?

《哪吒》拯救光线

光线传媒等待《哪吒》这样一部电影,已经等得太久了。

今年前六个月里,光线传媒共有包括《疯狂的外星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阳台上》《雪暴》在内,7部参与投资、发行的电影上映,累计收获超过了28.16亿票房。但是受到投资比例、成本等因素影响,这些电影为光线带来的实际收益其实十分有限。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当中,虽然光线没有直接披露“电影与衍生品业务”的营收情况,但由于报告期内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达到了30%,而该业务占公司营收的比重为7成,所以可以预计电影相关业务的收入情况其实并不理想。

就在《哪吒》上映前夕,光线又发布了2019年半年业绩预告,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同比下滑可能会达到95%以上,预计仅有8500万到1.05亿左右。除去去年售卖新丽带来的非经常性损益较高外,另一大重要原因正是“(2019年上半年)电影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今年上半年光线的票房收入,远低于去年同期48.40亿。

光线预告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可能会达到95%以上

但事实上,光线陷入“内容困局”并非是今年的“偶然事件”。

作为中国最早的民营影企之一,过去的十几年里光线一直是中国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在2012年主投的《泰囧》横空出世后,光线就长期位居影企年票房榜单前列,连续多年都有爆款影片诞生。甚至在中国电影市场表现最低迷的2016年,光线都能逆势而上、打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等多部热卖作品,全年扣非净利润也达到了5.19亿元,是公司上市后的最好表现。

然而步入2017年,光线出品影片的票房表现却急转直下。春节档的《大闹天竺》仅仅卖了7.59亿,同档期第四;国庆档的《缝纫机乐队》也在档期刚刚开始时就掉队,最后只拿到了4.59亿;贺岁档的《心理罪城市之光》更是只有2.24亿票房。尽管各大档期光线都没有缺席,但却始终在竞争中处于劣势。最终,2017年光线扣非净利润下滑至4.62亿,同比下跌11.01%,为上市后扣非净利首次下滑。

2018年,光线在内容业务上的低迷并没有出现好转。春节档的《唐人街探案2》虽然大卖33亿,这也支撑起了光线去年上半年的账面票房,但光线的投资比例并不算太高;而由其主推的《动物世界》(5.09亿)《叶问外传:张天志》(1.32亿)等,表现却均不够理想。因此从Q2开始,公司单季度的净利润都处于下滑的状态,其中Q4净利润下滑了588%、扣非净利润下跌了7915%。

在持续的低迷下,光线太需要一部爆款影片来扭转乾坤、提振公司的内容业务了。

在暑期档刚开始的时候,《银河补习班》或许是最被看好能担当这一重任的影片——毕竟在大批影片撤档的情况下,这是暑期档里为数不多受关注度较高的影片了。只可惜受限于口碑争议,《银河补习班》整体票房走势平平,上映两周后仅得到8.4亿票房,远远低于一些平台此前预测的20亿。

《银河补习班》整体票房走势平平(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按照7月30日光线票房公告中披露的数据估算,该片已为公司带来了约700-880万元收入。如果影片最终票房能达到10亿元,预计光线能依靠此片收入1000万元左右。很显然,想要靠这部影片来扭转光线目前的困境并不太现实。

可万万没想到,“种子选手”刚刚折戟,原本不被看好的《哪吒》反而成为了黑马,上映之前就靠着点映实现了热度爆发,并一路打破各种纪录、剑指暑期档冠军。由于该片的出片方(光线影业、彩条屋、可可豆、十月文化)和主发行方(光线影业),均为光线传媒子孙公司或间接持股的公司,因此绝大多数片方营收都将归光线系所有。

按照光线公告中的数据进行简单估算,光线方面的大概投资占比约在60%-70%左右,具体有多少收入能计入业绩报表还得等进一步的信息披露。但如果《哪吒》的票房能达到猫眼专业版预测的40亿+,光线在这一部影片上的营收很有可能会突破10亿,和去年全年的“电影与衍生品业务”相当。而由于《哪吒》本身成本或许都未过亿,所以大部分收入都能转化成净利润,理论上而言,光线将在今年结束时收获一份相当出彩的成绩单。

动画能为光线“改命”吗?

《哪吒》的爆发,真正深远的意义并不只在光线当下的业绩。

回顾光线此前几年的片单不难发现,除了参投的《美人鱼》等少数大制作外,光线一直秉持着“新人导演+小体量”的投资、生产模式,接连推出过《泰囧》《致青春》《分手大师》《左耳》等大小爆款。也正是依靠着喜剧片和青春片两大招牌,光线才在业内保持住了票房和利润的领先地位。

光线接连推出过几部大小爆款电影(数据来源灯塔专业版)

但这样一种内容产出模式,却也在这两年成为了光线的桎梏。曾有资深业内人士向毒眸分析称,国内这批老牌民营影企,当年之所以能快速崛起,正是因为它们都各自有擅长的类型,可随着观众审美和口味的变化,青春片、古装片等类型开始式微,相应公司的业绩也会受到波及。

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光线在内容领域所遭遇的困境,似乎的确与国内青春片、喜剧片市场的变化有关。为了应对这种变化,光线其实也一直在寻找新的落脚点——而国产动画内容,正是光线内容转型突破过程中的一大重要收获。

早在2014年,光线就以2.08亿元收购蓝弧文化50.8%股权的方式,开始进军动画领域。不过彼时光线对动画市场的态度还较为保守,以至于中途退出了《大圣归来》的投资队伍。待到该片大热,光线才追悔莫及,于2015年暑期宣布,要与《大圣归来》的核心成员田晓鹏等共同设立十月文化。

也正是在2015年,看到了国产动画巨大市场潜力的光线传媒,最终选择成立全资公司彩条屋,开始加大在动画上的投入。彩条屋成立之初,光线传媒的董事长王长田曾经放出豪言:“(希望)这幢屋子能为中国动画人遮风挡雨,成为中国动画的大本营。”

随后几年,以彩条屋为核心,光线全面铺开了动画业务的布局,接连收购或成立了包括彼岸天、光印影业在内超过20家动画公司,遍布动画、版权、漫游等多个领域。面对如此庞大的布局,王长田一度颇为自豪地表示:“光线是在高端动画内容方面投资最多的(中国)公司,市场上最好的动画电影公司,几乎都被我们投资了。”

愿景虽好,但光线启动动画业务后的这几年可谓波折不断。从2016年开始,光线接连参与出品了《大护法》《大世界》等多部口碑不错的动画电影,但除《大鱼海棠》外,其他作品的票房均不算突出。受此影响,包括蓝弧、十月文化在内,光线动画矩阵里的多家公司此前几年都曾出现过亏损或业绩未达预期,其中蓝弧就因为业绩不佳,在业绩对赌期(2014-2016)结束前被光线以2.44亿元转手。

《大护法》与《大世界》

如今《哪吒》成功,算是终于给光线的动画业务布局打上了一剂强心剂。不仅如此,王长田日前还宣布要打造“神话宇宙”,其中就包括《姜子牙》《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深海》《凤凰》《八仙过海》和《哪吒》续集等,表达了长期运作动画业务的想法。

“动画电影今后能够成为光线的重要支撑。”有证券分析师告诉毒眸,“《哪吒》这么成功,日后光线和行业对国产动画肯定会更加重视,我相信这一点对于资本市场而言也是会有吸引力的。”

只不过想要真正得到资本的认可,《哪吒》之外,光线还必须拿出更多具有说服力的作品。然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现阶段光线还没有充分展现出这样的实力与可能性。

“上周过后,猫眼并没有上调《哪吒》的票房预测,影片上限已经可见,预期快到了、股价提前下跌是正常现象。”在谈及日前光线股价不增反跌时,有分析人士告诉毒眸,“说明在现在的行业环境下,大家不愿意给单品爆款长期买单,因为公司没法保证下一部作品还能大卖。”

光线的“迪士尼梦”,路途还太遥远

证券市场之所以对光线谨慎乐观,除了受内容稳定性影响外,或许也与公司的变现能力有关。

作为一部难得动画爆款,早在《哪吒》点映的阶段(19号前后),就有很多网友呼吁尽快推出衍生品、表示一定会给予充分支持。然而直到7月28日,片方官微才表示将开启正版授权的周边众筹计划,而光线更是到7月31日才对外表示,已经授权相关公司进行《哪吒》的衍生品的开发和制作。

《哪吒》的周边众筹计划

很显然,和四年前的《大圣归来》一样,片方并没有想过这部影片会大爆并提前进行衍生品布局。而有相关衍生品从业者向毒眸表示,衍生品最合适的开发时机应在电影上映前半年或更早,太晚推进只会错失热度、给盗版留空间——现如今,淘宝上已经充斥着大量盗版《哪吒》衍生品,等到正版衍生品姗姗来迟时,再想将这块收益最大化已经不太现实了。

淘宝上充斥着大量盗版《哪吒》衍生品

光线在衍生品开发上并不是没有过前瞻性,2015年时公司就与阿里签署过战略合作,上线了衍生品的天猫旗舰店。2016年《大鱼海棠》上映时,旗舰店两周内的销售额就超过了5000万。但由于此后《神奇女侠》等电影的衍生品众筹和销售情况不佳,光线最终于2017年年底下架了该旗舰店。同一时期,曾有消息人士告诉毒眸光线的衍生品部门也被撤除,但并没有透露原因。因此即便预料到了《哪吒》会火,也很难由内部去主导相应衍生品开发。

光线天猫旗舰店曾上线的《大鱼海棠》衍生品

要知道,就在2014年前后,当光线开始大量收购各类动画、游戏、VR公司时,在王长田的表述里,光线传媒的发展模板是迪士尼,打造“全内容+全渠道”的全产业链式布局。但此次衍生品工作上的准备不足,却充分体现了光线与全产业链公司上的距离。

而对于希望成为“中国迪士尼”的光线来说,除了基础衍生体系的搭建,更为关键的是是否拥有可以立身的IP。据知情人士向毒眸透露,《哪吒》和《姜子牙》只是两个同期启动的项目,世界观、风格等并非最初就打通的,后者目前还在对剧本等进行调整,希望能够实现协同。因此光线“神话宇宙”能否成功、IP能否得到认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姜子牙》海报

没有好的IP作为依托,不管是基础的衍生品体系,还是更大的文旅生意,都很难真正落地。实际上,从2014年开始光线就陆续启动了多个实景娱乐项目,其中就包括在大连、扬州等地启动的多个“百亿级”项目。但《中国经营报》2018年1月所发布的相关调查内容显示,截至当时光线此前布局的一系列实景娱乐项目几乎无一落地。

直到今年7月,2017年年底光线和扬州市签署的协议终于有了下文,公司发布公告称已作为联合体成员,中标扬州市空港新城影视文旅产业基地片区的PPP项目,将“为项目整体策划、业态布局、资源要素导入、文娱产业运营提供专业支持”。但项目具体的落地情况如何、能为光线带来多大收益,目前还都是未知数。

光线传媒不是唯一一家在实景娱乐上进度缓慢的中国影企。大约从五年前开始,考虑到纯影视业务的不确定性,出于业绩压力或者对发展前景的担忧,包括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在内,很多头部影企都纷纷在实景娱乐业务上加码。

但迄今为止,除了坐拥“熊出没”等大IP的华强方特能靠相关乐园项目取得每年数十亿的营收外,其他文娱影视类公司在实景娱乐方面并无太多斩获。

华强方特坐拥“熊出没”等大IP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实景娱乐涉及到较大规模的金额以及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推进本就不易,近年来影视公司融资难度的加大更是加剧了其难度;另一方面,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影视公司缺乏适合于所线下衍生开发的IP,很难像迪士尼一样形成一个对资本和市场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品牌。

“《哪吒》大卖,出品方股价却下跌,这不是光线传媒一家公司会遇到的情况。”有业内人士告诉毒眸,在经历了此前几年的波动之后,市场普遍认为影视类公司股票不具备可长期持有的稳定性,更多都是将其作为短线投资的选择。《哪吒》的爆红、“神话宇宙”的筹备,是一个向好信号,但要真正“改命”这些都还仅仅只是开始,还有太多需要攻克的难题。

因此无论是光线还是其他企业,若是想让“迪士尼之梦”照进现实,都还是得先从好的IP入手,一步一步去搭建自己的各种业务体系。相反若是没有当年漫威破釜沉舟的毅力,或者不具备迪士尼花十几年布局一个IP的前瞻性,甚至连最基础的衍生体系都做不好,畅谈“成为迪士尼”也只是一番空想。

来源:毒眸

原标题:《哪吒》已逆天,光线何时能“改命”?

最新更新时间:08/08 10:2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